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5次  |  2024-12-20 14:41:3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中的内容,涉及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相关产品包括以下内容:

一、检测项目:

在《GB/T 17315-1998》中,涉及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 种子纯度检测
  • 种子净度检测
  • 种子水分含量检测
  • 种子发芽率检测
  • 杂株率检测
  • 病虫害及病菌检测
  • 种子碎粒率检测
  • 种子质量(千粒重)检测

二、检测方法:

标准中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

  1. 种子纯度检测:通过田间实地抽样鉴定或实验室显微镜观察的方法进行。
  2. 种子净度检测:使用分选设备对种子中的杂质(如杂草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及灰尘)进行分离后称重计量。
  3. 种子水分含量检测:采用种子水分测定仪检测,或在恒温干燥箱中采用烘干法检测。
  4. 种子发芽率检测:在标准的种子发芽箱或湿润环境中,观察发芽情况并统计发芽率。
  5. 杂株率检测:在种植田间中进行目视观察并计算杂株率百分比。
  6. 病虫害及病菌检测:采用目测结合实验室病原菌分离技术,检测种子是否携带病害或虫卵。
  7. 种子碎粒率检测:采用筛分或人工拣查方式,统计碎粒种子的比例。
  8. 种子千粒重检测: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种子,用天平称重,计算千粒种子的平均质量。

三、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以下产品:

  • 玉米杂交种子
  • 玉米亲本种子(包括父本、母本种子)
  • 玉米制种繁育田地中的植株样本
  • 玉米相关病害检测用材料

总结:《GB/T 17315-1998》通过对上述检测项目和方法的规定,确保了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过程中的种子品质和技术操作标准,从而提升了玉米制种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号:GB/T 17315-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4-03

实施日期:1998-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的简介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杂交玉米各类种子的生产,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本规程规定了玉米杂交种繁育种子的类别、各类种子的生产方法和田间纯度检查等内容。GB/T17315-1998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GB/T17315-1998

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的部分内容

GB/T17315

为规范米杂交种制种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后米於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称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负责起单位:全国种子总站、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辽宁省种子管理站、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玉米所。本标准半要起草人:孙扬宝、丰宪法、吴彩兰、张兆雄、廖琴。本称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98年4月。1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aize hybrid seed1范围

GB/T 17315:1998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杂交玉米各类种子的生产,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本规程规定了玉米杂交种繁育种子的类别、各类种子的生产方法和田间纯度检查等内容。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543.1~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4404.1-1996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亲木种子 parental seed

3.1.1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一批自交系种子。3.1.2自交系原种 basic seed of inbred line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出来的或按照原种生产程序生产,并且经过检验达到规定标准的自交系原种种子。

3.1.3自交系良种quality seed of inbred line指直接用于配制生产用杂交种的自交系种子。3.1.4亲本姊妹种parent of intervarietal crossing指经过鉴定,两个亲缘关系相近的姐妹系间杂交种,是配制改良单交种的亲本种子。3.1.5亲本单交种parent of single cross指配制三交种、双交种时使用的单交种。3.2生产用杂交种hybrid forproduction指各种直接用于生产的杂交玉米代种子。它主要包括: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及顶交种,4自交系种子生产

自交系原种和良种必须有一定的储备,可以采用一次繁殖、分批使用的方法。4.1原种的生产

4.1.1生产方法

原种生产分两种方法,一种是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另一种是采用“二圃制”办法,以“选株自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4-03批准1998-10-01实施

GB/T17315—1998

穗行比较,淘汰劣行,混收优行”的穗行筛选法进行。4.1.1.1选株自交

在自交系原种圃内选择符合典型性状的单株套袋自交,制作袋纸以半透明的硫酸纸为宜。花丝未露前先套摊穗,待花丝外露3.3cm(1寸)左右,当天下午套好雄穗,次日上午露水干后开始套袋授粉,一般应次授粉,个别自交系雄雌不协调的可两次授粉,授粉工作在3~5d(天)内结束。收获期按穗单收,彻底干燥,整穗单存,作为穗行圃用种。4.1.1.2穗行

将上年决选单穗在隔离区内种成穗行圃,每系不少于50个穗行,每行种40株。生育期间进行系统观察记载,建立田间档案,出苗至散粉前将性状不良或混杂穗行全部淘汰。每行有株杂株或非典型株即全行淘汰,全行在散粉前彻底拔除。决选优行经室内考种筛选,合格者混合脱粒,作为原种圃用种。4.1.1.3原种

将上年穗行圃种子在隔离区内种成原种圃,在生长期间分别于出苗期、开花期、收获期进行严格去杂去劣,全部杂株最迟在散粉前拔除。雌穗抽出花丝占5%以后,杂株率累计不能超过0.01%;收获后对果穗进行纯度检查,严格分选,分选后杂穗率不超过0.01%,方可脱粒,所产种子即为原种。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1.2生产要求

4.1.2.1定点

原种生产(含穗行圃、原种圃、育种家种子直繁田,下同)由种子部门负责安排,每个原种至少要同时安排两个可靠的特约基地进行生产。4.1.2.2选地

原种生产地块必须平坦,地力均匀,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灌排方便,稳产保收。4.1.2.3隔离

原种生产田采用空间隔离时,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至少相距500m。4.1.2.4播种

原种生产田采取规格播种,播前要进行精选、晒种,将决选穗行的种子混合种植。4.1.2.5去杂

凡不符合原自交系典型性状的植株(穗)均为杂株(穗)。应在苗期、散粉前和脱粒前至少进行三次去杂。

原种生产田中性状不良或混杂的植株最迟在雄穗散粉前全部淘汰。从植株抽出花丝起,不允许有杂株散粉,可疑株率不得超过0.01%;收获后应对果穗进行严格检查,杂穗率不得超过0.01%。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1.2.6收贮

穗行圃实行当选优行混收脱粒。原种圃所产原种要达到GB4404.1标准,单独贮存,并填写质量档案。包装物内外各加标签,写明种子名称、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等级、生产单位、生产时间等。4.2自交系良种的生产

4.2.1定点

自交系良种的生产,应做到每系至少由两个基点同时进行生产。4.2.2选地、隔离

分别同4.1.2.2和4.1.2.3。

4.2.3播种

生产单位应做到精细播种,努力提高繁殖系数。4.2.4去杂

在喵期、雄穗散粉前和脱粒前至少进行三次。168

GB/T17315--1998

全部杂株最迟在散粉前拔除,散粉杂株率累计超过0.1%的繁殖田,所产种子报废:收获后要对果穗进行纯度检查,杂穗率超过0.1%的,种子报废。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5亲本单交种(含亲本娣妹交种)的配制5.1定点

亲本单交种的配制应安排生产条件好的良种场或特约基地进行。每个亲本单交种应有两个以上单位同时进行配制。

5.2选地、隔离

分别同4.1.2.2和4.1.2.3。

5.3播种

按照育种者的说明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播种,播种前要进行精选、晒种。特别要注意错期、行比、密度的设置。错期要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遐良好,行比要根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父本有足够的花粉供应母本和方便田间作业而定。种子田的两边和开花期季风的上风头要在父本播种3~5d(天)后,再顺行播两行以上的父本作采粉用。对父本行做好标记。5.4去杂

5.4.1父本去杂

父本的杂株必须在散粉之前拔除。若母本已有5%的植株抽出花丝,而父本散粉杂株数占父本总数的0.2%以上时,种子报废。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5.4.2母本去杂

母本的杂株在去雄前完全拔除。母本的果穗要在收获后至脱粒前进行穗选,其杂穗率在0.3%以下时,才能脱粒。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5.5去雄

母本行的全部雄穗在散粉前及时、干净、彻底拔除,坚持每天至少去雄遍,风雨无阻,对紧凑型自交系采取带1~2叶去雄的办法。拔除的雄穗埋人地下或带出制种田妥善处理。母本花丝抽出后至萎缩前,如果发现植株上出现花药外露的花在10个以上时,即定为散粉株。在任何一次检查中,发现散粉的母本植株数超过0.2%,或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三次检查母本散粉株率累计超过0.3%时,所产种子报废。5.6人工辅助授粉

为保证制种田授粉良好,应根据情况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特别要注意开花初期和末期的辅助授粉工作。如发现母本抽丝偏晚,可辅之以剪苞叶和带叶去雄等措施。授粉结束后,要将父本全部砍除。5.7收贮

配制成功的亲本单交种,一定要严防混杂,单独脱粒,单独收贮,包装物内外各加标签,种子质量达到GB4404.1标准。

6生产用杂交种的配制

6.1定点

生产用杂交种的配制,应选择条件适宜的单位,建立制种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6.2选地

制种地块应当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尽可能做到集中连片。6.3隔离

制种田采用空间离时,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不应少于300m,甜、玉米和白玉米在400m以上:采用时间隔离时,错期应在40d(天)以上。6.4播种

同5.3。

单交种

生产用

杂交种

GB/T 17315--- 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球)

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田间纯度要求母本散粉株数累计

不大于母本总数

的百分比,

交本杂株散粉株数累计

不人于父本总数

的百分比。岁

累计杂袜率不大于

杂株:自交系的杂株是指当代间已散粉的杂株.散粉前已拔除的不计算在内。杂穗率尺!

2杂穗率:自交系的杂穗率指剔除杂穗前的杂穗占总穗数的百分比:杂交种的杂穗率指剔除杂穗后的杂穗占总穗数的百分比

3散粉株:植株上的花药外露的花在10个以上时即为散粉株附录B

(标准的附录)

玉米种子生产田间、场间档案

编号:

组合(自交系):

留苗密度:

检套时间,日/月

母本散粉株,%

生产单位:

地片:

株/hm

交交本杂棘散粉.

种母本杂穗.%

散粉杂株。%

交可疑株,虾

系杂穗·%

管理人

检查人

行比:

面积:

收获期:

户主姓名:

隔离情况:

产量:

kg/hma

单交种

生产用

杂交种

GB/T 17315 . 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田间纯度要求母本散粉株数累计

不大于母本总数

的百分比,%

交本杂株散粉株数累计

不大于父本总数

的直分比,%

累计杂株率不大于

杂株:自交系的杂株是指当代田间已散粉的杂株,散粉前已拔除的不计算在内,杂穗华有』

杂穗率:自交系的杂穗率指剔除杂穗前的杂穗占总穗数的百分比;杂交种的杂穗率指剔除杂穗后的杂穗占总穗数的百分比。

散粉株:植株上的花药外露的花在10个以上时即为散粉株。3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玉米种子生产田间、场间档案

红合(自交系)

留苗密度:

检查时间,日7月

母本散粉株.%

生产单位:

地片:

行比:

株/hm2

父本杂株散粉,%

母本杂穗,%

救粉杂株,%

可疑株.兴

管理人

检森人

面积:

收获期:

户主姓名:

隔离情况:

产量:

kg/hm2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