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7次 | 2024-12-20 14:47:23
GB/T 17322.3-1998 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GB/T 17322.3-1998 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中,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如下:检测项目:
- 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含量
- 室内空间挥散性
- 致病微生物杀灭效果
- 长期毒性试验
- 击倒效力
- 残效性评估
检测方法:
- 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杀虫剂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生物测定:利用蚊虫、苍蝇等生物模型进行现场室内测试,以评价该杀虫剂的实际杀虫效果。
- 微生物检测:在特定的实验室环境中,评估杀虫剂对于微生物的抑制或灭杀能力。
- 毒理学评估:通过动物实验,以检查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毒性影响。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使用于室内环境的小型烟雾剂。这些烟雾剂广泛应用于家庭、公共设施和酒店场所,用于控制蚊虫、苍蝇以及其他卫生害虫。
总结来说,以上检测项目和方法旨在全面评估室内卫生用杀虫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GB/T 17322.3-1998 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
标准号:GB/T 17322.3-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4-03
实施日期:1998-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322.3-1998 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烟雾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小型烟雾剂在农药登记时对飞翔卫生害虫进行烟雾处理的药效评价。GB/T17322.3-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小型烟雾剂GB/T17322.3-1998
GB/T 17322.3-1998 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的部分内容
GB/T 17322. 3-1998
本标准可与GB13917.3一92配套使用,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标准。GB13917.3--92规定了小型烟雾剂及烟雾片的室内药效测定方法,由于特殊形式的发烟剂不止烟雾片一种,因此,本标准中小型烟雾剂包含了所有的特殊形式的发烟剂,不再专写烟雾片。本标准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吉林省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立丰、何上虹、孙展熹、渤。32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
室内药效评价小型烟雾剂
Laboratory efficacy criterions of public health insecticidesfor pesticide registration-Smoke generator本标准规定了小型烟雾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标准。GB/T 17322. 3—1998
本标准适用于小型烟雾剂在农药登记时对飞翔卫生害虫进行烟雾处理的药效评价。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3917.3-~92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小型烟雾剂及烟雾片的室内药效测定方法
3技术指标
3.1测试方法
按GB13917.3执行。
3.2药效指标
小型烟雾剂的室内药效根据KT5(min)以及24h死亡率(对蚊、蝇)或72h死亡率(对蟹)进行评价。
药效结果分A、B两级,低于B级不予登记。KTs.与死亡率不属于同级别时,根据死亡率定级。对董只设定死亡率指标(见表1)。表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4-03批准min
死亡率
1998-10-01实施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322.3-1998 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322.3-1998 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322.3-1998 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小型烟雾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