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20 16:48:03
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依据标准《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其中提到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相关的检测项目
1. 节面位置的测定:
用于确定多楔带在动态运行条件下的节面位置,确保其在运行中能够正确传递运动和力矩。
2. 动态运行特性的评估:
对多楔带在正常负载及振动条件下的表现进行分析,检查其可靠性和寿命。
3. 形变及磨损情况:
测试传动时多楔带的形变量,观察其在长期使用中的磨损程度。
二、检测方法
该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包括:
1. 动态试验法:
将多楔带安装在特定的试验台上,模拟实际工况进行动态运行测试,并使用测量仪器记录节面位置的变化情况。
2. 负载测试法:
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测量多楔带的节面变化及应力分布情况,评估其承载能力。
3. 长时间运行测试:
通过长时间运行环境的模拟,观察多楔带的性能变化(如磨损、滑动等)。
4. 光学测量方式:
采用激光或光学测量仪器,对动态运行中的多楔带节面位置进行实时监测。
三、涉及的产品
根据标准内容,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
1. 多楔带:
广泛用于工业机械、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传动带,特点是适用于高速、大功率传动。
2. 动态试验台:
用于安装多楔带并模拟实际运行条件的设备,是动态试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配套传动系统零部件:
如带轮、轴承等相关部件,用于确保传动试验能够完成。
总结来说,标准《GB/T 17516.2-1998》旨在通过严格的动态试验方法验证多楔带在不同工况下的节面位置及相关性能,从而指导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
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
标准号:GB/T 17516.2-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10-19
实施日期:1999-04-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的简介
本标准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多楔带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GB/T17516.2-1998V带和多楔带传动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第2部分:多楔带GB/T17516.2-1998
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的部分内容
GB/T 17516.2—1998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1SO8370-2:1993《带传动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第2部分:多楔带》。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工部胶带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永录、韩德深。313
GB/T17516.2—1998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化机构(ISO 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一般由ISO的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各成员团体如果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某个方面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一些与ISO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的或非政府的)也参加此项工作。在所有电工标准化事宜上,ISO都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誉密切的合作。被各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都要分发给各成员团体进行表态投票。如果有至少75%的成员团体投赞成票,则该草案就可以作为正式的国际标准发布。国际标准ISO8370-2是由ISO/TC41技术委员会[带轮与带(包括V带)]的SCI分技术委员会(V带和槽轮)制定的。
ISO8370-2及ISO8370-1的首版代替已被技术修订的ISO8370:1987。ISO8370在《带传动—一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的总标题下由下列部分组成:一第1部分:V带,
一第2部分:多楔带。
GB/T17516.2-1998
ISO引言
多楔带轮由带轮槽形和槽距确定。当一条多楔带安装在轮上运转时,一定存在一个节面,该节面位于相对于带轮的一定位置上,这位置需被确定,以进行带传动设计计算。315
1范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V带和多带传动测定节面位置的
动态试验方法第2部分:多楔带
V-and ribbed belts drive-Dynamic test to determinepitch zone iocation-Part 2: V-ribbed beltsGB/T 17516. 2—1998
idt ISO 8370-2: 1993
本标准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多楔带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节面位置以有效线差Ae表示(见图1)。
注:在精确度不要求很高的情况下,有效线差的公称值可采用GB13552和GB/T16588的规定值。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3552—1998汽车多楔带
GB/T16588—1996工业用多楔带及带轮尺寸(PH、PJ、PK、PL和PM型)(eqvISO9982:1991)3定义
本标准的本部分采用GB13552及GB/T16588的定义。4原理
通过测量试验设备的带轮转速和安装在带轮上被试多楔带直线部分的速度(或带轮中心距与多楔带旋转一周所需时间)来计算多楔带与带轮配合时的节径,然后计算有效线差。5装置
试验装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两个直径相等的带轮,其尺寸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为适应具体带长的需要,两带轮的轮轴中心距应是可调的。
b)施加测量力的装置,它应使测量力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c)锁紧装置,用以固定带轮中心距。d)以适当速度带动其中一个带轮旋转的机械装置。对该速度的大小没有严格要求,但应足够大,以保证平稳操作。推荐转速约为1000r/min。e)测量带轮转速和测量带速(或带轮中心距和带旋转-周所需的时间)的装置。6程序
将多楔带安装在第5章规定的试验装置上,施加由相应标准规定的测量力以使其张紧。开动装置并运转5min,以便使带和带轮完好地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0-19批准316
1999-04-01实施
GB/T 17516.2—1998
待运转正常后,锁紧可移动带轮的轮轴,以确保带轮中心距不变。准确地测量出带轮转速,并同时准确地测量出带直线部分的速度或带轮中心距及多楔带旋转一周所需时间。7计算
7.1节径
按下列两式之可计算出多楔带与带轮配合时的节径:60 000 × %
式中d,带轮节径,mm,
带速,m/s,
n--带轮转速,r/min。
式中:d.带轮节径,mm,
带轮中心距,mm
n-带轮转速,r/min;
t多带旋转一周所需时间,s。
7.2有效线差
有效线差的含义见图1。
节面位置
nt — 60
图1有效线差
按式(3)计算有效线差:
式中:Ae—有效线差,mm,
d。带轮有效直径,mm,
dp-带轮节径,mm。
(1)
在任何情况下,多楔带与带轮配合时的节径(由多楔带的节面位置确定)都大于其有效直径,因此,有效线差总是负值。
注:因为式(3)与√带的有效线差计算式完全相同,所以多楔带的有效线差计算结果总是负值。317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