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7789-1999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8次  |  2024-12-21 10:43:5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T 17789-1999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是针对在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或专线电话电路中传输语音和数据的技术要求和测试要求标准。以下是标准中通常会涉及的相关内容:

相关的检测项目

  • 信号传输质量检测
  • 包括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的传输性能、幅度频率特性、信噪比、失真等。

  • 语音和数据分离及合路检测
  • 包括语音和数据信号在合路器或分路器中的正确处理及分离效果。

  • 误码率检测
  • 对数据通信部分进行误码率的测试,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语音质量检测
  • 语音信号编码解码后的质量评估,包括话音清晰度及延迟测试。

  • 电接口特性检测
  • 检测话路电缆接口特性,如阻抗匹配、电压范围等。

  • 兼容性测试
  • 确保设备与PSTN网络或租用电路系统的兼容性,包括标准信令协议支持。

检测方法

  • 模拟测试方法
  • 使用模拟信号和专用测试仪器对语音和数据传输性能进行测试。

  • 误码率分析
  • 通过误码测试仪,模拟数据传输环境下对误码率进行分析。

  • 电接口分析
  • 借助数字万用表、频谱分析仪等工具,检测线路的接口特性和稳定性。

  • 主观语音质量评估方法
  • 通过听觉体验对语音清晰度和延迟进行主观评价,或者通过客观评估工具,如PESQ测试。

  • 兼容性测试工具
  • 采用协议模拟器和规范的场景测试套件,验证设备在标准条件下的功能兼容性。

涉及的产品

  • 语音和数据合路设备(Voice/Data Multiplexers)
  • 用于在同一条线路上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的设备。

  • PSTN网络接口设备
  • 接入公共电话网络的语音和数据设备。

  • 编码/解码设备(Codec)
  • 用于数字化语音信号的处理设备。

  • 调制解调器(Modem)
  • 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设备,与PSTN或专线兼容。

  • 电路租用用户设备
  • 包括供数据通信和语音传输用的终端设备和中间设备。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相关内容的概述,具体检测项目和方法需参考标准文本和相关技术规范。

GB/T 17789-1999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

标准号:GB/T 17789-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7-01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789-1999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或二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字化语音和数据(DSVD)终端的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在点对点连接上的DSVD操作。也可以实现多点通信(例如使用分离的多点控制单)但本标准不包括该设备的特性。本标准可作为DSVD终端的设计、生产和产品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GB/T17789-1999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GB/T17789-1999

GB/T 17789-1999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7891999

eqvITU-T V.70:1996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

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

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

Procedures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digitallyencodedvoice signalsoverthePSTN orover2-wire leased point-to-point telephone type circuits1999-07-13发布

2000-01-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7789—1999

本标准等效采用ITU-T建议V.70(1996年版)。并根据中国情况,引用了YD/T514一1998中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或二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字化语音和数据(DSVD)终端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除第1、2章文字略有删简并按行标要求增加相关条文及第7章补充一项接口要求外,其余章节与原文稿等同。

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秀英、柳华栋、韩庆黎I

GB/T17789—1999

ITU-T前言

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是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常设机构。ITU-T负责研究技术的、操作的和资费的问题,并且为实现全世界电信建议化,就上述问题发布建议。每4年召开一次的世界电信标准化大会(WTSC)确定ITU-T各研究组的研究课题,然后由各研究组制定有关这些课题的建议。

ITU-T的会员按照WTSC第1号决议(赫尔辛基,1993年3月112日)拟定的程序通过建议。ITU-T建议V.70由ITU-T第14研究组(1993~1996)起草,并于1996年8月16日按照WTSC第1号决议的规程批准。

1本建议中,“主管部门”词是电信主管部门和经认可的运营机构的简称。2附在V系列建议上的附录和附件的状态应如下理解:一建议的附录构成标准的整体部分,一建议的附件不构成建议的整体部分,而仅提供一些附加的解释或与那个建议相关的信息。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

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

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

Procedure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digitally encoded voice signals over the PSTN or over2-wire leased point-to-point telephone type circuitsGB/T17789—1999

eqvITU-TV.70:1996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或二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字化语音和数据(DSVD)终端的技术要求。

DSVD终端的主要特征如下:

在单一的PSTN连接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如文件或T.120信息)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

一具有在呼叫建立或在模拟电话连接期间进入DSVD操作方式的能力:一使用在建议V.76中描述的基于V.42LAPM复用技术实现双向语音和数据信道的复用,使用建议V.34或V.32bis中规定的调制技术传输复用的比特流,DSVD终端的功能可以由一个物理单元实现,也可以由一些物理单元共同实现。本标准规定了在点对点连接上的DSVD操作。也可以实现多点通信(例如使用分离的多点控制单元)但本标准不包括该设备的特性。本标准可作为DSVD终端的设计、生产和产品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和建议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和建议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和建议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YD/T514—1998非话用户终端设备与公用电话网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945一1998公用电话交换网和点对点二线专线电路上使用的数据信号速率高达33600bit/s的调制解调器(ITU-T建议V.34)ITU-T建议G.729附录A,降低复杂性的8kbit/sCS-ACELP话音编码器ITU-T建议H.245:1996多媒体通信的控制协议ITU-T建议V.8bis:1996在公用电话交换网和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和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操作的公共方式的识别和选择规程

ITU-T建议V.25bis:1988使用100系列互换电路在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上自动呼叫和/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7-13批准2000-01-01实施

GB/T17789—1999

应答设备

ITU-T建议V.25ter:1995串行异步自动拨号和控制ITU-T建议V.32bis:1991在公用电话交换网或点对点二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以高达14400bit/s的数据信号速率操作的全双工调制解调器ITU-T建议V.42.1993

、使用异步-同步转换的DCE差错校验规程ITU-T建议V.42bis:1990使用差错校验规程用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的数据压缩规程ITU-T建议V.75:1996

DSVD终端控制规程

ITU-T建议V.76.1996

使用基于V.42LAPM规程的通用复用器用于异步DTE的带内DCE控制和同步数据方式ITU-T建议V.80:1996

3定义

本标准使用下列定义。

3.1声音成块因子audioblockingfactor):在单一复用顿中组合并传输来自话音编码器的信息块(例如,编码的抽样)的数目。其缺省值为1。3.2DSVD终端(DSVDterminal):遵守本标准及其相关建议要求的DCE/DTE的组合。所有DSVD的功能可以只在DCE中实现。

3.3发起方(initiator):由控制实体和复用功能所扮演的角色,用以确定各种功能如何操作。该角色由V.8bis规程确定并与V.8bis中发起方角色相同。3.4响应方(responder):由控制实体和复用功能所扮演的角色,用以确定各种功能如何操作。该角色由V.8bis规程确定并与V.8bis中发响应角色相同。4缩略语

本标准使用下列缩略语:

ADP(Answerer DetectionPattern)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CE(Control Entity)

DCE(DataCircuit-TerminatingEquipment)DLC(Data Link Connection)

DLCI(DataLinkConnection Identifier)DSVD(Digital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DTE(DataTerminal Equipment)

DTMF(Dual ToneMultipleFrequency)ERM(ErrorRecoveryMode)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IP(Internet Protocol)

LAPM(LinkAccessProcedureforModem)MF(MultiplexFunction)

ODP(OriginatorDetection Pattern)PPP(Point-to-Point Protocol)SAP(Service Access Point)

SCF(Supervisory and Control Function)UNERM(Unacknowledged Non-ErrorRecovery Mode)2

应答者检测模板

应用编程接口

控制实体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数据链路连接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同时传送数字化语音和数据

数据终端设备

双音多频

差错恢复方式

公用电话交换网

Internet协议

调制解调器的链路接入规程

复用功能

发起者检测模板

点对点协议

服务接入点

监视和控制功能

无应答非差错恢复方式

GB/T17789—1999

5同时传送数字化语音和数据(DSVD)系统5.1系统概述

图1示出了DSVD终端的通用模型。这是抽象的模型并不限制实际的实现。欢返

施视控

rait:rr

图1DSVD终端的通用模型

本标准涉及的系统应至少包括下列功能单元,并且要求按本标准的规定综合运用这些单元的每一种功能:

监视和控制功能(SCF)

该SCF负责DSVD系统的控制(见5.2)。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负责将用户数据转换成适合于复用功能处理的格式,例如,将起止成顿数据转换到适合于同步传输的格式。数据信道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可以使用DSVD控制实体指示和协商支持的协议和应用。

一语音处理功能

为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比特流或者将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语音,语音处理功能包括一符合建议G.729附录A的编解码器。语音处理功能也包括语音激活检测和听起来还舒适的噪声发生器,以便在语音信号的静默期间用于增加适于数据通信的比特率。SCF使用DSVD控制实体可以协商交替使用话音和声音编码器。

控制实体(CE)

DSVD控制实体用来管理信道的建立和释放、能力和参数信息的互换、将控制信息转换为H.245消息格式,以及将数据、语音和控制信息传送到复用功能单元或传送来自复用功能单元的信息。复用功能((MF)

DSVD终端利用在建议V.76中描述的复用能力将一条或多条语音信道与一条或多条数据信道以及选用的带外控制信道组合起来。在复用的比特流中给每一种信息比特流(语音、数据和控制)分配一数据链路连接(DLC)。对于所有的信道,传输是双向的。该复用器也提供顿定界和防止比特恶化的功能。调制解调器

使用V.32bis或V.34调制解调器或由ITU规定的其他未来的高速调制解调器在PSTN(或租用电路)上传输复用的比特流。调制解调器也包括用于在呼叫和模拟电话期间进行方式协商和选择的3

V.8bis功能。

GB/T17789—1999

DSVD终端也可以包括一用于像终端配置、信道优先级分配、能力选择确定等功能的系统控制实体。该系统控制功能的要求不在本标准范围内。5.2监视和控制功能

监视和控制功能(SCF)应负责:

a)在DSVD终端和一远程终端之间为传递由各种参数特征化的信息而请求一条DLC,使用CE-ESTABLISH原语完成该请求,建立多于一条的DLC(其最大数取决于实施)也是可能的;b)使用CE-RELEASE原语有序地释放DLC,c)使用CE-SETPARM原语请求终端能力信息的互换;d)处理开放信道请求期间潜在的冲突。通常这些活动由控制实体使用建议V.75中规定的规程请求和接收服务来执行。注:SCF可以协调语音信道的参数变化。例如将话音编码器转换成使用不同速率的另一调制解调器。这可以通过使用该新的话音编码器进行协商和开放一个新信道来完成。这可以在释放现存信道之前或之后完成。然而,该规程应避免与该应用不利的相互作用。5.3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信道提供端到端的用户数据传输。DSVD终端应能够开放至少一条数据信道。SCF负责初始数据信道的建立。

异步数据可以在ERM或UNERM信道上传输。同步数据应在UNERM信道上传输。当SCF已经建立了数据信道后,使用CE-DATA请求原语将信息从数据处理功能传送到CE。在建立一条异步信道时,数据速率应取决于调制解调器的线路信号速率、建链的逻辑信道数和语音信道的活动。

在建立多条异步信道时,这些信道间的优先级的分配超出本标准的范围。在建立一条同步信道时,数据速率应是2400bit/s的整数倍,计算该值时应考虑分配给其他信道的线路能力以及同复用器相关联的每条信道的开销。应假定与语音信道(即与连续的全双工语音信号)相关联的最大速率。在语音信道的静默期间同步信道的比特速率将不改变。SCF应负责确保不开放影响指定同步信道数据速率的那些新信道,或确保在需要附加信道时改变同步信道的速率。在V.75的6.5中规定处理来自DTE的大于V.76顿长的同步顿处理的分段/重组过程的使用。在附录A中描述支持同步顿的隧道过程的使用。同步接口的流量控制的使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数据信道的数据应用超出了本标准的范围。然而,若该数据符合下列标准化的应用或格式之一,则可以使用建议V.8bis或V.75的能力交换机制发出该数据。一T.120系列用于包括数据库接入、静止图像传输和动画、应用共享、实时文件传输等的点对点和多点声像会议(在附录C中描述了对T.120操作的支持)。—ITU-T建议T.84|ISO/IEC10918-3:1996,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止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扩充。

T.434远程通信及远程信息处理服务的二进制文件传送格式。一网络链路层,参见ITU-T建议X.263ISO/IECTR9577(在其他建议中,支持IP和PPP网络层)。

5.4语音处理功能

DSVD终端应包含符合建议G.729附录A的话音编解码器,并能够开放至少一条语音信道。G.729附录A编码器将话音编码为8.0kbit/s数字比特流。该编码器是G.729话音编码器降低复杂度的版本,并可与G.729话音编码器互操作。来自编码器的信息块(编码的抽样),可以在单一的复用顺中被组合和传输。在复用顿中的块数就是4

GB/T17789—1999

声音成块因子。缺省值是“1”。在协商大于1的声音成块因子时,所有语音块之前应有声音头,见V.75的第9章。

注:大于1的块因子的使用增加了语音信道的延时。支持非G.729附录A的话音或声音编解码器是可选的并可以被协商。SCF将进行初始语音信道的建立。在建立了语音信道时,应使用CE-DATA原语将信息从语音处理功能传递到CE。语音处理功能也可以包括选用的语音激活检测器并可以利用在建议V.75中规定的声音头,以便将附加信息发送到包含语音帧的信息中。与G.729附录A编码器一同使用的语音激活检测器和感觉还舒适的噪声生成器的定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话音编码器输入端检测到的DTMF信号的转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语音信道相关联的麦克风和扩音器或电话话筒等以及任何附加的声音处理(如回声抵消)不在本标准研究范围内。

5.5控制实体(CE)

DSVD终端内的控制实体应使用建议V.75中规定的控制规程。该建议规定:a)请求MF建立或释放DLC的规程:b)使用建议H.245中规定的请求、响应、控制和指示消息,建议H.245给出了在多媒体终端中使用的公共编码和句法:

c)用于DLC中交换能力和参数信息的规程(带内规程):d)在分开控制的DLC中交换能力和参数信息的选用规程(带外规程);e)在HDLC顿中转换H.245消息;f)将用户信息传递到MF;

g)可选择地将声音头八位组加到语音顿中以便于语音激活检测和静音压缩技术可以同话音编码器一同使用,在话音编码器中不包含这些能力。在DSVD终端中选用能力的出现应使用建议V.75的控制规程通知。5.6复用功能

按照建议V.76中规定的规程将语音和数据信息复用到单一比特流中并进行解复用。建议V.76提供的功能如下:

a)顿定界;

b)防止比特恶化;

c)信息流的复用和解复用;

d)建立和释放DLC的规程,

e)以差错恢复方式(ERM)或无应答非差错恢复方式(UNERM)进行信息的传递;f)按V.76附录A中规定的可选的挂起/解挂操作。DSVD的复用功能等同于V.42LAPM的规程的扩充。在附录B中描述了复用功能和V.42LAPM之间的关系以及在DSVD终端和符合V.42LAPM的调制解调器之间的关系。V.76中附录C提供了复用器参数、它们的缺省值及其选用值的细节。5.7调制解调器

为将同步复用比特流转换成适合PSTN传输的模拟信号,将其传递到调制解调器功能单元,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同步的比特流发送到复用/解复用功能单元。调制解调器功能应符合建议V.32bis或V.34或由ITU规定的其他未来的高速调制解调器。可以在PSTN呼叫开始或在使用建议V.8bis规程的模拟电话连接的任何时刻自动地建立DSVD操作方式。若使用物理上分离的调制解调器,本标准的其他部分对该调制解调器的控制应符合建议V.25ter5

的规程。

要求和选项综述

GB/T17789—1999

本标准的DSVD终端的必备特征如表1。表1

在5.1中规定的DSVD功能元素

G.729附录A话音编码器

用于操作方式和能力交换的V.8bis规程支持发起方和响应方的角色

至少一条语音DLC/信道

至少一条数据DLC/信道

DLC/信道的开放和关闭

DLC的ERM和UNERM

声音成块因子为1

V.76复用器所有缺省参数值

在本标准和相关的建议中规定的DSVD终端的可选特征如表2。表2

多于一条语音信道

多于一条数据信道

用于带外信号规程的DLC/信道

8比特或32比特FCS

将声音头加到语音顿

声音成块因子大于1

用于UNERM数据信道的分段/重组挂起/解挂操作

替代参数值

6操作规程

6.1DSVD方式启始

6.1.1PSTN呼叫的启始

可以使用下列任一种方式启始呼叫:一人工地使用相关联的电话;

一自动地使用符合建议V.25bis或V.25ter的自动呼叫规程。参

5.4,G.729附录A

5.4、5.5、9和建议V.75

建议v.76

当已经建立了PSTN连接时,呼叫应以模拟电话方式进行或以DSVD方式启始。6.1.2模拟电话方式

模拟电话方式下,在转换到DSVD方式之前,用户可以进行模拟话音对话。处于该方式下,终端可以使用建议V.8bis中规定的规程交换操作方式能力信息。在进行能力交换之后,终端可以再使用V.8bis规程,直接转换到DSVD方式或可以返回到模拟电话方式。在该能力交6

换期间中止话音传输。

GB/T17789—1999

在能力交换之后使用V.8bis选择其他操作方式不在本标准的范围之内。6.1.3转换到DSVD方式

DSVD方式的建立应使用建议V.8bis中规定的方式进行选择并在下述各节中规定。在通过调制解调器功能成功地完成调制解调器训练的所有情况下,终端均处于DSVD方式。6.1.3.1自动应答终端规程

若要求应答终端直接进入DSVD方式,例如,在没有模拟电话期间对呼叫建立自动应答,它将在方式选择之后,初始V.8bis方式选择交换或能力交换。6.1.3.2自动呼叫终端规程

若主叫终端被配置成直接进入DSVD方式,为检测启始的V.8bis信号它应使自已处于正常状态并按建议V.8bis的规程进行响应。这可以包括应答终端能力传输的请求。6.1.3.3在一段模拟电话之后启始DSVD方式任一终端可以在模拟电话期间的任意时刻使用建议V.8bis的规程开始启始DSVD方式。该过程可以紧接能力交换或直接来自模拟电话方式。6.1.3.4差错恢复

若作为差错恢复处理的结果,终端返回到电话方式,终端可以根据本地配置选择拆线或再试V.8bis规程或保留在模拟电话方式。6.1.4两个DSVD终端之间的关系

控制实体和复用功能需要知道两个终端之间关系的信息,例如,对于复用功能发起方/响应方的确定。这应由存在相同关系的建议V.8bis的启始规程直接确定。对于租用线操作,该关系应由调制解调器到调制解调器的关系来确定,亦即配置为“主叫调制解调器”的调制解调器应是“发起方”,配置为“被叫调制解调器”的调制解调器应是“响应方”。SCF应使CE和MF知道这些信息(通过本地方式)。6.2DSVD方式的操作

当调制解调器功能指示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调制解调器训练时,终端处于DSVD方式,且由SCF启始系统到系统的通信。

CE和MF意识到发起方/响应方的身份(见6.1.4)。在开放用户话音或数据信息交换的任何DLC之前,终端可以交换能力信息。6.2.1能力交换

SCF可以有选择地启始建立包括终端能力(复用、语音和数据)交换的各种功能的带外控制信道(DLC)。DSVD终端对带外控制信道的支持是可选的。若执行了带外能力交换,则可以用这种传送的能力作为选择如何后续地运作DLC的基础。对使用V.8bis规程可能出现的任何能力交换来说,这一能力交换是附加的,并包括更详细的信息。对于单一DLC亦即带内,SCF可以有选择地交换终端能力(复用、语音和数据)信息。若先前执行了带外能力交换,则在这一DLC上的能力交换超过该DLC在带外DLC中确立的能力。应假定尚未发过信号的能力与先前在带外交换中发过信号的那些能力相同。能力交换不需要公布参数的缺省值。带外控制信道应用于选择挂起/解挂操作方式的协商。SCF使用建议V.75中规定的CE-SETPARM原语将能力信息传送出CE或传送到CE。所有的DSVD能力应用于发送和接收两个方向。能力交换应遵循建议H.245的规程,该标准提供了终端可以用其描述同时以各种方式组合操作的能力的系统。

发送的终端将CapabilityTable中的一个号码分配给每个单独的方式,该终端能在该方式下操作。7

GB/T17789—1999

例如,给G.729附录A话音、G.728话音和T.434二进制文件传送三者中的每一个分配一个单独的号码。

将这些能力号码聚合为AlternativeCapabilitySet结构。每一AlternativeCapabilitySet指示该终端可以在该集中所列的精确的一种方式下运行。例如,AlternativeCapabilitySet列表(G.729附录A,G.723和G.728)意味着该终端可以在那些话音方式中的任一种之下操作,但不能多于一种方式。将这些AlternativeCapabilitySet结构聚合为SimultaneousCapabilities结构。每一种“同传能力”结构标识该终端能够同时使用的一组方式。例如,包含有两个AlternativeCapabilitySet结构(T.120和T.434)和(G.723、G.728和G.729附录A)的SimultaneousCapabilities结构意味着该终端可以在这些数据方式下同任一种话音编解码器一起操作。SimultaneousCapabilities集G.729附录A、G.729附录A和G.723)、(T.84、T.120和T.434))意味着该终端能同时以这两种数据方式之一同时运行两条语音信道和一条数据信道:一条语音信道使用G.729附录A,另一条语音信道使用G.729附录A或G.723,同时,一条数据信道使用T.84、T.120或T.434。该终端使用带外信道交换SimultaneousCapabilities结构。注:在CapabilityTable中存储的实际能力通常比在这里给出的更复杂。详见建议H.245。用一组CapabilityDescriptor结构描述该终端的所有能力,每一种能力均有单一的“同传能力”结构和CapabilityDescriptorNumber。通过发送一个以上的CapabilityDescriptor,该终端可通过描述能够同时使用的不同方式集,以发送操作方式之间的相关信号。通过发出附加的CapabilityDescriptor结构在连接期间终端可以动态地增加能力,或通过发送已修改的CapabilityDescriptor结构以去掉能力。通过使用在建议H.245中规定的NonStandardParameter结构,可以发出非标准能力和控制信息。注意:当单独的组织定义非标准消息的含义时,若知道了该含义,则任何制造商生产的设备可以发出任何非标准消息。

终端可以在任何时刻重发能力集。6.2.2数据链路连接(DLC)控制

SCF通过向CE发送带有以下参数之一的CE-ESTABLISH请求原语来请求建立一条DLC:在执行带外或DLC特定能力交换的情况下,DLC的建立应显式地选用可用的参数(这里对个参数可用的值多于一个)或隐式地选择(缺省的应用)。一在两种方法中的任何种都不发生能力交换的情况下,DLC的建立可以选用一整套可用的参数,这包含尝试使用非缺省值,如果建立过程中非缺省值尝试失败,则SCF用缺省值重新尝试建立。注:即使没有特别的要求,也可以传送缺省参数值。CE的动作在建议V.75中做了详细描述。接收到CE-ESTABLISH证实原语表示证实一个DLC已被开放。接收到CE-ESTABLISH指示原语表示来自远方的终端请求开放一个DLC,并且它被CE-ESTABLISH响应原语确认。

接收CE-ESTABLISH指示原语的SCF已经发送了二个带有相同H.245数据类型的CE-ESTABLISH请求原语,而在收到CE-ESTABLISH证实原语前,可以将此作为开放DLC的请求。如果SCF是发起方,它应用CE-ESTABLISH响应原语来响应CE-ESTABLISH指示原语。SCF通过向CE发送CE-RELEASE请求原语来请求释放DLC。在DSVD终端或类似设备上与带有物理端口的DLC相联系的H.245端口号参数的使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果用带外信道选择挂起/解挂方式,MF应在该方式选择的时候重新定义中断序列,于是可以开放挂起/解挂DLC。如果经协商可以忽略地址字段,则应只开放一个挂起/解挂信道。如果必须有地址字段,则可以开放一个或多个挂起/解挂信道。8

GB/T17789—1999

用H.245的AudioCapability消息来指示声音成块因子,即包含在语音DLC上的单个复用帧的语音块的数目。缺省值为“1”。当该值大于1时,声音头对所有类型的语音块是必备的,即包含“静默”顿或其他与静默压缩有关的顿类型。一且信道已建立起来这时信道参数的再协商待定。6.2.3信息传送

一旦建立了DLC,就可以开始用户信息的传送。通过SCF向信息源发出通知的机制取决于实现。当开放了用户信息信道时,CE负责利用在建议V.75中定义的CE-DATA原语将语音或数据信息从语音处理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分别转送到复用功能。6.3DSVD方式的结束

DSVD方式可以通过关闭所有的DLC和调用调制解调器清除规程来终止。如果任何一个终端希望返回模拟电话方式或者希望转换到可替代的非语音方式,可以使用带外信道的H.245EndSessionCommand消息来指示。接收到H.245EndSessionCommand消息的终端应认为所有的DLC都关闭了。

希望返回模拟电话方式或者希望清除PSTN连接时,应使用相应的调制解调器建议中的调制解调器清除规程。

7接口

7.1DTE-DCE数据接口

要求离散的物理DTE-DCE接口的地方,对于DSVD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功能,接口应符合相应的调制解调器建议的规定。

7.2DTE-DCE控制

DTE对DSVD终端的控制应符合建议V.25ter的规程,包含附录A对建议V.8bis和V.80规程的控制。

7.3语音接口

语音接口特性应符合YD/T514的规定。7.4组合的数据/语音接口

组合的数据和语音与DTE的接口要求待定8系统实现要求

系统实现要求的规范,诸如通过DSVD终端传送语音或数据信息的最大延迟值待定。对于二个V.70终端的协议实现的一致性声明(PICS)待定。9互通

与支持V.42操作的调制解调器的互通规程在附录B中描述。本标准操作方式与其他多媒体操作方式(例如建议V.61和H.324,目前并不兼容)间的互通待定。9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789-1999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789-1999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789-1999 在PSTN或二线点对点租用电话型电路上同时传送数据和数字化编码语音信号的规程》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