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2-21 13:49:0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T 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以下是其内容的相关整理,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的说明: --- ### 检测项目:

以下是《GB/T 16299-1996》中提到的主要检测项目:

  • 集装箱的外形尺寸检测
  • 集装箱的重量检测
  • 材料性能检测
  • 外表面质量检查
  • 结构强度测试
  • 腐蚀性能测试
  • 抗冲击测试
  • 耐候性能测试
  • 密封性能测试
  • 耐磨损性能测试
  • 功能性测试(如移动性和装载兼容性)
--- ### 检测方法:

标准中通常规定了以下主要检测方法,具体操作可能结合实际使用目的区分:

  • 外形尺寸检测:通过测量工具(如卷尺、卡尺等)测量集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关键尺寸。
  • 重量检测:通过使用精密电子秤或其它称重设备,对集装箱进行空载和满载重量测定。
  • 材料性能检测:检测所用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属性,常用实验室测试设备。
  • 结构强度测试:采用模拟压力环境的设备对集装箱承受压力的能力进行测试。
  • 耐腐蚀性能测试:通过盐雾实验箱等设备进行腐蚀环境模拟试验。
  • 抗冲击测试:模拟实际运输中的抗震动和抗冲击能力,例如利用振动台和冲击试验装置。
  • 耐候性能测试:使用人工气候箱或自然暴露试验测试集装箱在高低温、湿热环境中的耐候性。
  • 密封性能测试:通过水密性和气密性测试设备检测集装箱的密封效果。
  • 耐磨损性能测试:对表面材料进行摩擦耐久性实验,评估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程度。
  • 功能性测试:包括移动性测试(如滚轮顺畅性)、装载测试等,确保集装箱实际操作中的性能符合要求。
--- ### 涉及产品:

《GB/T 16299-1996》标准中主要涉及以下产品:

  • 飞机底舱专用集装箱
  • 航空货运集装箱
  • 与飞机底舱集装箱相关的运输设备和组件
  • 特定型号飞机配套的承载系统和辅助运输容器
---

此标准对于确保飞机底舱集装箱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货运行业的相关领域。

GB/T 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标准号:GB/T 16299-1996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6-04-25

实施日期:1996-1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AKE,AKN,DPE,DPN规格外形的飞机底舱集装箱。GB/T16299-1996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6299-1996

GB/T 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GB/T 16299--1996

本标准参考美国国家宇航标准NAS3610—1990《货运集装单元规范》国际标准ISO4118--1980《空运非适航审定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ISO6517《大容量飞机底舱用底板限动需合格审定的集装箱》。

本标准同时参考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标准规范IATA50/0-1994《集装器的补充要求》、IATA50/4—1994《适航审定的飞机集装箱》、IATA50/7—1994《非适航审定的飞机集装箱一般技术要求》。本标准阐述了飞机底舱集装箱AKE,AKN,DPE,DPN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它对如何鉴定合格的飞机底舱集装箱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标准引用国家标准GB/T15140一94《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内容,考虑跟踪问题,若:NAS3610《货运集装单元规范》有修订时,以新版本为准。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基地、中国民航总局第一研究所和民航上海航空器审定中心等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骆滇麟、黄荣发、蒋猛雄、戎文卿、潘泽民、王金凤。32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飞机底舱集装箱

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Aircraft--Lower deck containers-Specitication and testing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AKE,AKN,DPE,DPN规格外形的飞机底舱集装箱。2引用标准

GB/T 16299-1996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140--94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CCAR-25-1990中国民用航空条例—一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3符号

在本标准中所规定的集装箱应该用下面所引用的符号进行标识。A

-适配代码

E,N:适配于全部宽体飞机(带叉孔用N)一底板尺寸代码

K:1 534 mm X 1 562 mm

P:1534mm×1194mm

一集装器种类代码

注:A类为适航审定的集装箱、D类为非适航审定的集装箱。4技术条件

4.1尺寸

4.1.1外部尺

本标准所包的货运集装箱的外部尺寸和公差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4.1.2门框开门尺寸

箱门开口尺寸是指门打开后,能通过货物的尺寸。开口尺寸不得小于表1的值。国家技术监督厨1996-04-25批准324

1996-12-01实施

集装箱型号

4.1.3容积

集装箱的容积应满足表2的要求。集装箱型号

最小容积

GB/T16299-1996

表1门框开口尺寸

最小高度

表2集装箱容积

在集装箱内部如有加强件、连接件、辅助件,不认为集装箱因此而减少容积。4.2材料

4.2.1所用的集装箱材料应符合GB/T15140中4.1要求。4.2.2选用的集装箱非金属材料应符合CCAR-25·853的规定。4.3设计

4.3.1特性

设计集装箱时应在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自身质量。4.3.2结构

最小宽度

4.3.2.1集装箱的结构应牢固,能充分地包容货物,并且应该为货物提供适当的支撑和限动装置。4.3.2.2每个集装箱都应具有防水性,以防雨水的侵入。4.3.2.3当快速失压发生时,集装箱内压能与飞机底舱压力相匹配。如果集装箱通气不充分,则应根据集装箱内容积提供最小为5cm2/m的通气面积。4.3.3表面要求

内外表面及边缘不应有尖角、锐边和粗糙表面,以免伤人或损坏物。4.3.4紧固件

紧固件应选用标准件,其品种、规格、形式、材料应尽可能少。4.3.5底座构造

4.3.5.1下底座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下底面应平坦且连续,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仍能保持其平整。在按4.4.1规定装载且无限位约束时,下底座边框上表面与飞机支承运送系统的上平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1 mm。

4.3.5.2所有底部边缘部分应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设计。4.3.5.3根据箱型要求,叉车货叉进入口应有保护措施,至少设有倒角。货叉进口和支承座能将上底座所承受的载荷充分地扩散传递至下底座,下底座所承受的压力应不大于9.55kPa。4.3.6箱体结构

4.3.6.1箱顶应能排除积水。

4.3.6.2至少应有一个文件袋以便插入209mm×149mm尺寸的目的地卡,袋的上缘不得高出下底面 1 020 mm。

4.3.6.3应有供手移动集装箱的拉手,该拉手具有足够的长度可供戴手套的手握住,拉手在任何方向325

上可承受4449N的载荷而不破坏。GB/T16299—1996

4.3.6.4应有使箱门安全地限制在开位状态的措施。4.3.6.5箱门至少有二个锁定机构,以在总重状态下运输时可限制货物不至散出。这些机构的安装位置应不至于损坏邻近的集装箱,同时也不会被邻近集装箱损坏。开启这些机构不应使用工具,可由一人轻易地操作。

4.4性能

4.4.1总质量

在集装箱上需有总质量标记。在各种运输系统作业时,集装箱及货物的最大质量之和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

集装箱总质量

集装箱型号

最大总质量

4.4.2载荷与强度

4.4.2.1限制载荷

集装箱限制载荷见表4。限制载荷合力点可位于附录A中规定的重心范围内任何-点上。各载荷密度可采取线性分布的方法,但并非唯一的方法。表4集装箱限制载荷

集装箱

GB/T15140

极限载荷

限制载荷

集装箱极限载荷见表5。极限载荷合力点可位于附录A中规定的重心范围内任何一点上。各载荷密度可采取线性分布的方法,但并非唯一的方法。表5集装箱极限载荷

集装箱

GB/T 15140

4.4.2.3强度要求

极限载荷

集装箱在限制载荷作用下,不应产生有害的塑性变形。在极限载荷作用下,整体至少保持3s不破坏。相应的限动条件应按附录 C(标准的附录)。4.5制造

制造应符合GB/T15140-94中4.2的规定。4.6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应符合GB/T15140--94中4.3的规定。4.7标志

GB/T 16299--1996

标志要求应符合GB/T15140—94中4.5的规定。5试验

5.1目的 

为符合适航和地面使用要求,集装箱应通过下列各项试验。5.2静强度试验

5.2.1总则

试验的目的是用来验证集装箱在设计上是否满足4.4.2.3的强度要求。试验仅适用于本标准中的 AKE,AKN集装箱。按附录A图示的重心范围,运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求出结构中每个面最危险状态。试验在该状态下进行。合力点为该状态下的极限偏心点。施加于集装箱上的试验载荷应符合4.4.2.2的规定。凡做过这类试验的箱体不得再用于运输。试验方法不受限制。

5.2.2试验1—向前加载

5.2.2.1程序

a)按附录C对集装箱进行约束,b)按4.4.2.2的载荷规定,对集装箱的底座进行加载(建议采用配重的方法),加载范围为顶框向下的投影面;

c)按4.4.2.2的载荷规定,对集装箱进行向前平稳加载。5.2.2.2准则

a)加载至极限载荷的67%,卸载后,集装箱应无有害的塑性变形,b)加载至极限载荷的100%至少保持3s,集装箱应整体不破坏。5.2.3试验2-—向后加载

5.2.3.1程序

a)按附录C对集装箱进行约束;b)按4.4.2.2的载荷规定,对集装箱的底盘进行加载(建议采用配重的方法),加载范围为顶框向下的投影面;

c)按4.4.2.2的载荷规定,对集装箱进行向后平稳加载。5.2.3.2准则

a)加载至极限载荷的67%,卸载后,集装箱应无有害的塑性变形;b)加载至极限载荷的100%至少保持33,集装箱应整体不破坏。5.2.4试验3—侧向加载

侧向分左侧与右侧,两个侧向都应试验5.2.4.1程序

a)按附录 C对集装箱进行约束:b)按4.4.2.2的载荷规定,对巢装箱底座进行加载(建议采用配重的方法),加载范围为顶框向下的投影面;

c)按4.4.2.2的载荷规定,对集装箱进行侧向加载,带斜角侧面的受载范围是其在侧向的投影面。5.2.4.2准则

a)加载到极限载荷的67%,卸载后,集装箱应无有害的塑性变形;b)加载至极限载荷的100%至少保持3s,集装箱应整体不破坏。5.2.5试验4—向上加载

5.2.5.1程序

a)按附录C对集装箱进行约束;GB/T16299-1996

b)按4.4.2.2的载荷规定,对集装箱的顶面进行加载。5.2.5.2准则

a)加载至极限载荷的67%,卸载后,集装箱应无有害的塑性变形;b)加载至极限载荷的100%至少保持3s,集装箱应整体不破坏。5.2.6试验5-向下加载。

5.2.6.1程序

a)按附录C对集装箱进行约束;b)按4.4.2.2的载荷规定,对集装箱底座进行加载(建议采用配重的方法),加载范围为顶框向下的投影面。

5.2.6.2准则

a)加载至极限载荷的67%,卸载后,集装箱应无有害的塑性变形;b)加载至极限载荷的100%至少保持3s,集装箱应整体不破坏。5.3地面使用要求试验

5.3.1总则

试验目的用以验证集装箱在地面运输与装机中遇到各类情况时,具有保持它综合使用性能不变的能力。

试验适用于本标准中的所有集装箱,但冲击试验仅适于DPE,DPN集装箱。5.3.2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平台)一一模拟飞机支承运送系统。5.3.2.1试验平台全长应大于4000mm,宽大于1562mm。5.3.2.2试验平台顶面有不平度要求,在914mm节距内,滚柱或球顶面的高度差值不大于1.5mm。5.3.2.3试验平台仅适用于半宽度集装箱试验,其最低标准运送系统为:a)滚柱运送系统

至少三排的滚柱等距分布,其跨距为254~673mm,中心间距为254mm,滚柱为直径38mm、长76.2mm的圆柱体,端头圆角半径为1.5mm。集装箱的移动方向必须垂直于滚柱轴线。b)万向轮运送系统

以直径为25.4mm,接触箱底长度为50.8mm的旋转轮子组成305mm×305mm的格状传送装置。集装箱可对任何方向移动。c)球形运送系统

以直径为25.4mm的钢球组成127mm×127mm的格状传送装置。5.3.3试验6—循环试验

5.3.3.1程序[见附录D(标准的附录)]将按4.4.1装载的集装箱置于试验平台上,以最大为0.3m/s的速度牵引该集装箱匀速来回循环100次,单程为集装箱长度的2倍,牵引高度为864mm,要求测定第一循环与最后一次循环的牵引力的大小。

5.3.3.2准则

a)首次与末次循环的牵引力不大于箱体总重的5%,且两者相差不超过箱体总重的0.5%;b)集装箱无塑性变形,其使用性能和互换性保持不变。5.3.4试验 7-—冲击试验

5.3.4.1程序(见附录D)

将按4.4.1装载的集装箱置于试验平台上,在集装箱重心高度864mm处加一载荷,使它以0.3m/s速率向-一高为51mm、最大长度为1562mm的坚硬横杆冲击,每边至少50次,其中25%的冲328

GB/T 16299-1996

击在箱体偏转15°情况下进行,即冲击在左右圆角上。5.3.4.2准则

a)试验时,箱体内货物不能散出;b)试验后,受载箱的塑性变形不超过19 mm。5.3.5试验8—-跨运试验

5.3.5.1程序(见附录D)

将按4.4.1装载的集装箱置于试验平台上,逐渐缓慢地将该箱子移至上平面边缘处,直到箱子在平台边缘一排滚轮上平衡。此时箱子的整个质量全部由这排轮子承担,停留5s后,再将箱子逐步从上平面落至高低差为152mm的低平面上,卸去载荷。5. 3.5.2准则

集装箱无塑性变形,其使用性能和互换性保持不变。5.3.6试验9-—防水性能试验

用以验证集装箱的防雨水性能。最后进行这项试验。5.3.6.1程序

对集装箱的所有表面接头和接缝处予以喷水,喷嘴内径为12.7mm,出口压力约为100kPa,喷嘴保持在距集装箱1.5m处,移动速度为102mm/s。在试验中,也可用几个喷嘴,但每处接头或接缝所受的水压不应小于个喷嘴的压力。5.3.6.2准则

试验后集装箱应无渗水现象。

GB/T16299—1996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集装箱最大外部尺寸及重心范围示意图AKE集装箱最大外部尺寸及重心范围见图A1。AKN集装箱最大外部尺寸及重心范围见图A2。DPE集装箱最大外部尺寸及重心范围见图A3。DPN集装箱最大外部尺寸及重心范围见图A4。注

未注公差按GB1804—92《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2鼠心范圈的起始位置是以底座外形为原点。200625mm

937 mm

uruw s2+S6t

1562--1.5mm

1534-38mm

920 rnn

613 mm

1534~1.5mm

GB/T 16299--1996

2006-25mm

937 mm

1562-1.s tm

1534--38mm

1534-1.smm

GB/T 16299—1996

1562-25mm

716 tmm

1194-1.5mtn

1534-1.5mm

ugz+96

GB/T 16299--1996

1562-25mm

716 mt

477 mr

1194-1.5mm

1534-emm

1534-1.s mm

集装箱底部边缘构造见图B1。

GB/T16299--1996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集装箱底部边缘构造

对所有边缘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