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9次 | 2024-12-21 15:32:04
QB/T 1163-2000 降膜式蒸发器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标准《QB/T 1163-2000 降膜式蒸发器》中可能涉及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产品类别的汇总:
一、相关的检测项目
- 1. 整机外观质量检测:包括材料表面质量、焊接质量、涂层质量等。
- 2. 尺寸与结构检测:包括设备整体尺寸、连接部件的精度、公差范围等。
- 3. 性能检测:
- 热效率检测:
- 加热面积的效率测试:
- 降膜均匀性测试:
"+
QB/T 1163-2000 降膜式蒸发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降膜式蒸发器
标准号:QB/T 1163-2000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2000-09-08
实施日期:2001-02-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163-2000 降膜式蒸发器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降膜式蒸发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乳品工业及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对热敏性物料预热、杀菌和燕发的降膜式蒸发器。QB/T1163-2000降膜式蒸发器QB/T1163-2000
QB/T 1163-2000 降膜式蒸发器的部分内容
QB/T1163—2000
本标准是对QB/T1163—1991《降膜式蒸发器》的修订。本标准与原标准的技术内容改变如下:引用标准采用了新标准,
增加了产品判定规则;
增加了产品运输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QB/T1163-1991《降膜式蒸发器》废止。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龙江省安达天元乳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书奇、史文忠、王维栋。16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降膜式蒸发器:
QB/T 1163—2000
代替QB/T1163—1991
本标准规定了降膜式蒸发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乳品工业及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对热敏性物料预热,杀菌和蒸发的降膜式蒸发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操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T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806.1—1994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 5408—1985
消毒牛乳
GB 12073—1989
乳品设备安全卫生
GB/T 13306—1991
GB/T 14253—1993
GB/T 16769--1997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金属切削机床躁声声压级测量方法GB 16798—1997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
QB/T 1588.4-1993
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5—1996轻工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乳品机械型号编制方法
QB/T1823—1993
QB/T 1826--1993
3产品分类
3.1型式
离心式卫生泵
本标准规定的降膜式蒸发器的型式应为列管式。a)按二次蒸汽是否用于次效加热分为单效和多效两类。b)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压缩利用分为带热压缩泵和不带热压缩泵两类。3.2基本参数
3.2.1蒸发量系列如下:
600,700,800,1 000,1 200,1 600,2 000,2 400,2 800,3 200,3 6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10 000,12 000 kg/h。
3.2.2蒸发温度
首效不高于76℃,末效不低于38℃。3.2.3单位蒸汽耗量见表1。
国家轻工业局2000-09-08批准
2001-02-01实施
QB/T 1163-2000
表1蒸汽耗量
不带热压缩泵
注:使用饱和蒸汽压力0.8MPa(0.5MPa)。3.2.4
单位水耗量见表2。
不带热压缩泵
表2水耗量
注:冷却水进水温度20℃以下,出水温度40℃以下。3.3降膜式蒸发器由下列主要部件组成:a)蒸发器主体;
b)分离器;
c)物料预热装置;
d)高温杀菌器;
e)闪蒸罐(多效);
f)热压缩泵;
g)真空形成装置;
h)物料泵;
i)进料贮槽;
j)洗涤液贮槽;
k)电气控制装置。
带热压缩泵
带热压缩泵
3.4降膜式蒸发器型号说明、编制方法应符合QB/T1823的规定。RN
流程代号(B并流,C错流)
主参数(蒸发量kg/h)
-型号代数(效数)
特征代号(降膜式蒸发器)
分类代号(浓缩)
大类代号(乳与乳制品机械)
kg/kg水
不包括杀菌
不包括杀菌
不包括杀菌
不包括杀菌
不包括杀菌
kg/kg汽
包括预热
包括预热
包括预热
包括预热
包括预热
QB/T1163-2000
例如:蒸发量1000kg/h,并流双效记为RNJM2-1000B4技术要求
产品制造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4.1降膜式蒸发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凡与物料和二次蒸汽接触的金属零部件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其材料应符合GB16798的规定。
4.3用于密封的材料应符合GB4806.1的规定,必须耐热、耐油,在正常使用清洗剂、消囊剂时不被腐蚀,不污染物料。
4.4降膜式蒸发器灯孔、视孔所用玻璃应采用耐热玻璃。4.5所用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应有供货单位提供的合格证。否则制造应对其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严禁使用牌号不明、未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的材料和零配件。4.6根据图样要求,焊接件应符合GB150的规定。所用焊条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4.7凡与物料接触的零部件结构应便于清洗、消毒、维修,转接处应光滑过渡,小于135°的内角,过渡半径R不小于6.5mm,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1.6μm。4.8蒸发器主体
4.8.1蒸发器主体允许偏差应符合GB151—1989中4.2.1,4.2.2,4.2.3的规定。4.8.2蒸发器制造应符合GB151—1989中4.2.4,4.2.5,4.2.6的有关规定。4.9分离器、冷凝器、内蒸罐制造应符合GB150的有关规定。4.10蒸发管
4.10.1蒸发管应符合GB151—1989中3.8.2的规定。4.10.2蒸发管不应有接头。内壁粗糙度R.值不大于3.2μm。4.10.3蒸发管的轴线直线度极限偏差不大于2/1000mm。4.10.4蒸发管与管板胀接法连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4.10.5蒸发管胀接后不应有裂纹和影响物料流动和物料密封的缺陷。4.11管板制造应符合以下要求
4.11.1管板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出现夹层、裂纹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1.6um。4.11.2胀接的管板孔内表面不允许有贯通的纵向和螺旋向刻痕。4.11.3管板孔径允许偏差应符合GB151一1989中表3-11的规定。管孔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12.5μm。
4.11.4孔桥宽度偏差应符合GB151-1989中表4-2(a)的规定。4.12预热蛇形盘管制造应符合下列要求4.12.1预热蛇形盘管曲率、螺距均匀,无皱折。4.12.2预热蛇形盘管接头应按GB151—1989中4.3.3b,d,e要求制造与检验。4.13真空泵空载时吸人口压力不大于8kPa(绝对压力)。4.14进、出料离心奶泵应符合QB/T1826的规定。出料泵吸口压力高于8.5kPa。4.15总装后的要求
4.15.1上管板水平极限偏差不大于2/1000mm。4.15.2弯制管路曲率均勾,不得有皱折。4.15.3蒸发管轴线与上管板平面垂直度极限偏差不大于1/15度。4.15.4当设备空运行至真空度为0.092MPa时,停止运行,30min内真空度损失不得超过10%。4.16凡规定抛光的零部件表面,抛光纹路均匀、整齐,不得有烧伤、擦伤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1.6μm。
I NDNI N
QB/T 1163--2000
4.17凡规定镀铬抛光的零部件,不应有脱落、发暗、粗糙不平。表面应光亮,粗髓度R。值不大于1.6 μm。
4.18凡需涂漆的零部件,涂漆质量应符合QB/T1588.4的规定。4.19安全要求
4.19.1安全卫生应符合GB12073的有关规定。4.19.2整机噪声声压级不高于85dB(A)。4.20在正常使用、维护下,产品使用寿命不低于15年。5试验方法
5.1水压试验和致密性试验
蒸发器主体、分离器、内蒸罐、冷凝器、热压缩泵、高温杀菌器、物料预热装置的水压试验和致密性试验应按GB150有关规定进行。
5.2设备性能试验
5.2.1试验的环境温度、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与压力、蒸汽压力、汽与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规定。鲜奶应符合GB5408—1985附录A中二级品的规定。5.2.2蒸发量
5.2.2.1在单位时间内测量蒸发前、后的物料浓度和物料进、出量后按式(1)进行计算:W, S(1 Br/B,)
式中:W.-
水分蒸发量,kg/h;
S——单位时间浓缩的物料量,kg/h;B —浓缩前的物料浓度,% ;
Bz—一浓缩后的物料浓度,%。
5.2.2.2试样采用混合样。
5.2.3单位水耗量试验
....( 1)
单位水耗量以每蒸发 1 kg水分消耗冷却水的质量数计算。与蒸发量试验同时测试,用流量计在冷却水补充管上,测出单位时间的冷却水耗量,然后与相应时间的水分蒸发量相比。测量在进水温度10℃,出水温度40℃的条件下进行。若不在此条件下,应调节进水量,使出水温度稳定在接近40℃的某一值。然后将测出的冷却水量按式(2)换算为该条件下的冷却水耗量。W = W,(T- T)/(40℃ - 10℃)W.式中:W
单位冷却水耗量,kg/kg汽,
测得的单位时间水耗量,kg/h;Tk
测量时的出水温度,℃,
-测量时的进水温度,℃,
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kg/h。
5.2.4单位蒸汽耗量
5.2.4.1测量时用蒸汽流量计在蒸汽管上测出单位时间的蒸汽消耗量,然后与相应时间的燕发量相比,即:
D - D./W.
单位蒸汽耗量,kg/kg水;
式中D
D,单位时间蒸汽耗量,kg/ h,
W,——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kg/h。5.2.4.2也可用冷凝水称重法测量单位时间蒸汽耗量。5.3整机噪声按GB/T16769规定测量。(3)
QB/T 1163--2000
5.4其他项目采用目测、手感等方法测量。6检验规则
TKAKAca
6.1产品出厂前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技术文件和4.2~4.12,4.14,4.16~4.19.1要求对每批产品逐台检验。6.2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合格证明书。6.3每台产品在使用单位安装完成后,应做试运转试车,水、物料试车不得少于两次,最后一次试车时间不得少于4h。同时按4.13,4.15,4.19.2要求做整机检验。6.4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每台降膜蒸发器在明显的位置固定产品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规定,其内容包括:a)产品型号及名称,
b)产品标准号;
c)主要技术规格;
d)产品出厂编号,
e)出厂日期;
f)制造厂名称,
g)净重。
7.2产品说明书上应注明产品标准号。7.3所有未经表面处理的金属零部件,除用不锈钢制造的外,都应进行防锈处理,防锈有效期不少于12个月。
7.4产品包装应符合QB/T1588.5有关规定。7.5包装箱外应有下列标志。
a)产品名称与型号,
b)产品编号,
c)制造厂名称,
d)净重、毛重;
e)出厂日期;
f)体积(长×宽×高);
g)收货单位名称;
h)到站(港)、发站(港)。
7.6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规定。7.7出口产品的标志和包装应符合出口产品的有关规定。7.8随机文件装在防水袋内密封,固定在包装箱内适当位置。7.9各管路接头应包扎或用专用螺塞堵上以免掉人异物。7.10产品运输应适应陆路和水路运输及装载要求,并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注意防震。7.11严禁在有明显的氯离子环境中存放。7.121
包装后的仪器、仪表严禁在露天存放。170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163-2000 降膜式蒸发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163-2000 降膜式蒸发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163-2000 降膜式蒸发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