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21 17:03:5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一、检测项目:

1. **外观质量检测**:检验拉力器的外观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检查有无缺陷。 2. **弹簧性能检测**:评估弹簧的工作寿命和使用安全性,确保弹簧拉力符合要求。 3. **承载能力检测**:测试产品在操作过程中能否承受一定的应力,不出现损坏。 4. **耐久性检测**:通过反复使用测试产品的耐用程度。 5. **疲劳测试**:通过反复拉伸操作测试其在长期使用中的疲劳性能。

二、检测方法:

1. **目测法**:通过目测手段检查外观质量和加工工艺。 2. **机器拉力测试**: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施加拉力,评测弹簧的弹性和承载能力。 3. **循环载荷测试**:在多次重复作用下观察产品的性能变化,检测其耐久性和疲劳性能。

三、涉及产品:

标准主要涉及健身器械中的各种弹簧拉力器,如: - 健身拉力带 - 弹簧拉力棒 - 多功能拉力器 这些产品主要用于不同类型的健身活动和锻炼项目,旨在帮助使用者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通过以上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市场要求,为使用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运动体验。

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

标准号:QB/T 1844-1993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1994-01-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的简介

QB/T1844-1993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QB/T1844-1993

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健身器械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弹簧拉力器,

QB/T18441993

本标准规定了弹簧拉力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2引用标准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8

GB/T2829

GB5926

GB5933

GB5938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结合强度测试方法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耐腐蚀测试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GB5944车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3产品分类

3.1产品按使用方式不同分为手拉(扩胸功能为主)、脚踏(练腰腿功能为主)两类,按阻力源力量大小不同,每类又可分轻型、普通型、重型三种。产品型号用汉语拼音第1个字母命名,各字母含义如下:S—手;L-拉;J—脚;T-踏;Q轻型;P普通型;Z—重型。3.2标记示例

手拉轻型弹簧拉力器:

弹簧拉力器SLQQB/T1844

脚踏普通型弹簧拉力器:

弹簧拉力器JTPQB/T1844

3.3弹簧拉力器各部位名称、尺寸代号如图1和图2所示。3.4规格尺寸如表1所示。

产品类别

SLQ弹簧拉力器

SLP弹簧拉力器

SLZ弹簧拉力器

JTP弹簧拉力器

基本尺寸

≤1600

≤1900

≤800

极限偏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10-05批准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1994-06-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规格尺寸

应符合表1的要求。

4.2弹簧

护脚带

QB/T 1844-1993

保险带

图1SLQ弹簧拉力器

保险带

图2JTP弹簧拉力器

连接环

4.2.1弹簧拉伸至Lmax时,弹簧拉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当外力卸去后仍能立即恢复原状,无脱节。表2

产品类别

SLQ弹簧拉力器

SLP弹簧拉力器

SLZ弹簧拉力器

JTP弹簧拉力器

≥196

弹簧条数

≥>174

≥264

≥232

≥353

≥290

≥444

4.2.2弹簧应平整、顺直,无明显弯曲。QB/T18441993

4.2.3弹簧内应具有保险带,其破断拉力应不小于250N,或采取其他保证使用者安全的措施。4.2.4弹簧经7×103次拉伸变形试验,卸去外力不应发生迭节和脱节,拉力不小于初始值的85%4.3手柄

手柄的破坏拉力应不小于1000N。4.4木制件

木制件应干燥,含水率不大于18%。4.5塑料件

塑料件表面应光整、色泽均匀,不允许有裂纹、气泡、明显色差等缺陷。4.6表面处理

4.6.1弹簧拉力器金属零件表面镀镍铬,镀层表面应光亮一致,无斑痕、丝纹、起壳等电镀缺陷。4.6.2镀层应牢固,无揭起或脱落。4.6.3镀层耐腐蚀性应符合GB5944的8级要求。4.6.4涂饰件(涂漆、喷塑)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露底、剥落、凹凸或明显的流挂、疙瘩、皱纹等影响外观的缺陷。

4.6.5涂饰件的涂饰薄膜要求结合牢固,无剥落。5试验方法

5.1规格尺寸

规格尺寸用分度值为1mm的量具测定。5.2弹簧拉力

弹簧拉力以4等标准磁码换算后测定。5.3保险带与手柄的破坏拉力

保险带与手柄的破坏拉力以材料拉力试验机测定。5.4弹簧拉伸变形试验

弹簧拉伸变形试验在专用拉伸试验机上连续进行(拉伸长度为Lmax、拉伸速度≥900次/h)。5.5木制件

木制件含水率用量程8%~25%,精度为2.5级的木材含水率测定仪检测。5.6电镀件

5.6.1电镀件外观按GB5926中2.1、2.2、3.1、4.1条规定检测。5.6.2镀层结合强度按GB5933中锉刀法测定,采用中齿锉刀。5.6.3电镀层耐腐蚀性按GB5938的规定检测,连续喷雾时间8h。5.7涂饰件与塑料件外观

涂饰件与塑料件外观质量以感官判定。5.8涂饰件的涂饰薄膜牢固性

将涂饰零件自800mm高度自由落至光滑地面3次后以感官判定。6检验规则

6.1交收检验

6.1.1每批产品出厂前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1.2交收检验可按GB/T2828中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如表3所示。

不合格分类

6.2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名称

规格尺寸

弹簧拉力

弹簧外观

电镀外观

塑料件外观

涂饰件外观

QB/T1844--1993

本标准有关条款

4.2.1,5.2

4.2.2,5. 6.1

4.6.1,5.6.1

4.6.4,5.7

检查水平

型式检验每6个月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6.2. 1

更改设计、结构、关键工艺、主要原材料时;停产6个月以上又重新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合格质量水平

6.2.2型式检验可按GB/T2829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判别水平(DL)、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判定数组、样本数(单位:副)如表4所示。表4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名称

保险带拉断力

弹簧拉伸变形

手柄破坏拉力

木制件含水率

镀层牢固性

镀层耐腐蚀

涂饰薄膜牢度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本标准有关条款

4.2.3,5.3

4.2.4,5.4

4.6.2,5.6.2

4.6.3,5.6.3

4.6.5,5.8

7.1.1每副弹簧拉力器应具有合格证。判别水平

不合格质量水平

判定数组

样本数

7.1.2产品包装应具有产品名称、商标、制造厂名、产品使用说明书(或产品使用图示标志)、生产日期、数量、重量、防潮、防止重压等标志。其中防潮、防止重压的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7.2包装

7.2.1弹簧拉力器的金属零件应浸油处理。7.2.2弹簧拉力器的包装应洁净、干燥、防潮、牢固可靠168

7.3运输

运输应防止重压、雨淋、受潮。7.4贮存

QB/T 1844—1993

7.4.1弹簧拉力器应贮存于通风、干燥的仓库内,严禁接触酸碱及其他腐蚀性物质,防止重压、受潮。7.4.2在正常贮存条件下,自出厂之日起贮存期为1年,在此期限内应保证弹簧拉力器不锈蚀,不脱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上海体育器材三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武久、说春弘。169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