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2-23 10:11:38
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以下是相关内容的整理:
1. 检测项目
该标准主要关注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2. 检测方法
标准中采用的检测方法为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此方法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
- 样品处理:通过适当的酸解方法,将三聚磷酸钠样品中的氟化物释放出来。
- 显色反应:利用氟试剂在一定条件下与氟化物形成显色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显色化合物。
- 分光光度测定: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在指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从而定量氟化物的含量。
3.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这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水分保持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总结来说,该标准规范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中氟化物含量的检测,通过分光光度法实现定量测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符合要求。
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号:QB/T 1035.3-1991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1-03-30
实施日期:1992-01-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氟化物含量(以氟计)5~50mg/kg的产品。QB/T1035.3-1991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QB/T1035.3-1991
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
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氟化物含量(以氟计)5~50mg/kg的产品。2原理
QB/T1035.3-91
将试样溶解于盐酸溶液中,加入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pH至5.5士0.1,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中解离的氟离子,由校准曲线查得氟化物的浓度。
3试剂
分析中应使用去离子水,其电导率应小于2×10**-7s/cm;使用的试剂应为分析纯以上,配制的试剂溶液,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试,其氟含量应低于校准曲线的最低点。去离子水和试剂溶液应贮存于聚乙烯塑料瓶中。3.1盐酸(GB622),c(HCI)=1mol/L溶液。3.2柠檬酸钠(HG3-1298),c(Na3C6H507·2H20O)-1mol/L溶液。3.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FDTA)(GB1401),c(EDTA)=0.2mol/L溶液。3.4氟化钠(GB1264),优级纯,含氟5ug/ml标准溶液称取2.2100g预先在110℃干燥2h的氟化钠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搅拌使其溶解。用水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将此溶液转移至洁净干燥的塑料瓶中贮存。此溶液含氟1mg/ml。使用前吸取上述溶液5.0ml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含氟5ug/ml。
4仪器
4.1电位计,精度2mV/1000mV测量范围0土1500mV。4.2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4.3单液接甘汞电极,232型或相当的电极。4.4玻璃电极,231型或相当的电极。4.5精密酸度计,分度0.02pH单位,如PHS-2型或相当的仪器。4.6聚四氟乙烯塑料杯,125ml.250ml。所用玻璃仪器应为用含氟低的硬质玻璃或95玻璃制作的。5试验程序
5.1校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1.0、2.0、3.0、5.0、10.0ml氟化钠标准溶液(3.4)至五个250ml塑料杯(4.6)中(每杯中分别含氟5、10、15、25、50ug)向各杯依次加入50ml水,5ml盐酸(3.1),10ml柠檬酸钠溶液(3.2)和10mlEDTA溶液(3.3),混合。将各杯中溶液分别定量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分次冲洗塑料杯,并转移至容量瓶使至刻度,混匀。此溶液的pH值应为5.5土0.1(用酸度计(4.5)测量之)。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准备好仪器。取上述溶液各50ml至125ml塑料杯(4.6)中,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为响应电极,单液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按氟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测定各溶液的电极电位值。在半对数座标纸上,以对数坐标定浓度(ugF/100ml),十进坐标定电位值,绘制电位/浓度对数(E/logc)校准曲线。
5.2测定
HKAONTKAca-
称取1.00g试样至150ml玻璃烧杯内,加入10ml水,在连续搅拌下,慢慢地加入20ml盐酸(3.1)溶解样品。迅速煮沸1min,用冰水迅速冷却至室温。依次加入15ml柠檬酸钠溶液(3.2)和10mlEDTA溶液(3.3),混合。必要时用盐酸(3.1)或氢氧化钠溶液(1mol/L)调节pH至5.5土0.1。然后,用水定量转移溶液至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取此溶液50ml至125ml塑料杯(4.6)中,按5.1测得试验溶液的电位值。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的含氟量,以微克氟计。6试验结果表示
样品中的氟化物含量以毫克氟每千克(mgF/kg)表示。取两个平行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3mg/kg。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标准化中心和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技术归口。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淑英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食品化学用品法典》(FCC),1981年版氟化物极限试验方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1-03-30批准1991-02-01实施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035.3-1991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氟化物含量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