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24 18:26:3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的标准,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的概述:

1. 检测项目:

  • 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测试
  • 数控系统的精度检测
  • 环境适应性试验,包括温度、湿度、振动
  • 电磁兼容性测试
  • 安全性检查
  • 接口兼容性验证
  • 功能性测试,包括基本功能及特殊功能
  • 功耗测试

2. 检测方法:

  • 使用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进行信号完整性测试
  • 利用坐标测量机进行精度校验
  • 在环境试验箱内进行温湿度变化测试
  • 采用标准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进行EMC测试
  •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安全性检查
  • 透过仿真工具进行接口验证
  • 现场操作验证功能性
  • 应用功率分析仪测量功率消耗

3.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机床数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品:

  • 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
  • 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
  • 铣床的数控系统
  • 磨床的数控系统
  • 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数控系统
  • 其他专用机床的数控系统

这些检测项目及方法适用于提高数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从而确保机床在生产环境中的高效性及准确性。

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8832-200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1-09-03

实施日期:2001-12-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8832—2001JB/T8832-2001机床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JB/T8832-2001

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JB/T8832—-2001

本标准是对J13/T8832—1999《机床数字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JB/T100551999《出进电机驱动机床数控系统技术条件》进行的合并修订。修订中,对两个标准的内容作了调整、合并和增删。与原标准相比,在内方面的主要差别有:1.标准名称改为《机床数控系统逛用技术条件》。2.增加了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等电磁兼容性(EMC)方面的试验项目,代替原标准抗干扰能力试验。3.增加了对颜色、接线、防护等方面的要求,删去了运输试验、泄漏电流试验和步进电机运行特性试验等项目。

4.由实施细则取代原标准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F8832--1999和JB/T10055--1999。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机床研究所、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家虎、黄祖广、邵北伟。本标准委托北京机床研究所负责解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厉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150002.. 1987、JB/T8832-1999;ZB J50 007---1988.JB/T10055. 1999。17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numerical controlsystems of machine toois

JB/T 8832—2001

代替JB/T 883213990

JB/T 10053

本标准规定了机床数控系统设计、制造、使用的基本要求,内容包括:技术要求、检验规定、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于务类数控机床,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木工机床及特种加工机床数控系统。其他用途的数控系统亦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B/T3168-1993数字控制机床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EC529--1989)GB5080.7-: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idt IFC 605.7 ---1978)

GB/T5226.7--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IEC2041:1992)GB/T81291997工业自动化系统机床数值控制词汇(idtIS0)2806:1994)GB8870-1988机床数字控制点位、直线运动和轮廓控制系统的数据格式(eqv is0 6983/1-1982)

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I 14436 -1993

GB 15760-·- 1995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金属切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2- 1998

(idt IEC 61000-4-2:1995)

GB/T 17626. 4--- 1998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 199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

GB/T17626.11--:1999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1994)JB/T3051--.1999

数控机床坐标和运动方向的命名(eqvIS0841:1974)JB/T 3208---1999

数控机床穿孔带程序段格式中的准备功能G和辅助功能M的代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09-03批准476

2001-1201实施

3定义

本标采用下列定义。

3.1数控系统

JB/T8832—2001

用数值数据的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人数值数据,从而实现机床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器和驱动装置3.2电柜(箱)

川来安装数控系统元、部件,可以防护某些外来影响和防止任何方向直接触电的壳体,3.3可靠性

数控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究成规定功能的能力。3.4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数挖系统无故障工作时闻的平均值。3.5电磁兼容性(EMC)

数控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运行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戒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3.6(对骚扰的)抗扰度

数控系统面临电磁疆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3.7静电放电

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3.8脉冲群

串数量有限的清晰脉冲或一个持续时间有限的振荡3.9耦含夹

在与受试线路没有任何电连接的情况下,以共模形式将干扰信号耦合到受试线路、具有规定尺寸和特性的一种装置。

3.10电压暂降

电气系统某一-点的电压突然下降,经历半个周期到几秒钟的短暂持续期后恢复正常,3.11浪涌(冲击)

沿线路传送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的瞬态波,其特性是先快速1升后缓慢下降。4技术要求

4.1环境适应性

4.1.1气候环境

数控系统应能在以下气候环境中正常运行:环境溢度:0~40℃;

相对湿度:30%~95%(无冷凝水);大气压强:86~106kPa。

4.1.2存放和运输环境

数控系统能在一40~十55℃温度范围内、湿度≤95%(无冷凝水)条件下运输和存放。但应采取防潮滤、防振和抗冲击措施,以免损坏数控系统。4.1.3机械坏境

数控系统应能承受表1所列条件的振动和冲击。试验后,其外观和装配质量不变,仍能正常运行477

频率范用

扫频速率

振幅峰值

振动方向

扫频循环数

4.2功能

振动(正弦)试验

10 -55 Hz

JB/T 8832—2001

冲击加速度

1倍频程/min

x、y、

10次/轴

冲击波形

持续时间

冲击次数

冲击试验

300 m/k

半正弦波

無真于底面

4.2.1数控系统划以按其功能用途分为车床、铣床、磨床、冲床、电加工机迷等类型。各项功能的定义应符会GB/T8129的规定。数控系统的功能应满足被控机床的使用要求,由供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具体功能及有关参数应在产品说明书中详细说明。4.2.2数控系统的坐标轴和运动方向应符合JB3/T3051的规定、4.2.3数控系统使用的准备功能G和辅助功能M的代码应符合JB/T3208的规定。4.2.4数控系统采用的数据格式要符合GB8870的规定。4.2.5数控系统应具有白动、手动操作功能,程序编辑功能,自诊断功能和报警显示功能。4.3制造质量

4.3.1外观

电柜、面板及零部件表面上,不得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表面涂、镀层不得有气泡、龟裂、脱落或锈蚀等缺陷,尺寸符合设计要求。4.3.2标志

电柜里和面板上的开关、按钮、灯、插头座、印刷板等都应有表示其功能并符合规定的标志·这些标志应牢固、清晰、美观、耐久。使用形象化符号时要符合CGB/T3168的规定。4.3.3颜色

连接导线,面板上的开关、按键和灯的颜色要符合GB/T5226.1-1996中第10章和第15章的规定。

4.3.4接线

连接导线和电缆要符合GB/15226.1~-1996中第14章的规定,配线技术要符合第15章的规定。4.3.5防护

电柜要有防止外来固体物和液体浸人的措施,其防护等级应不低子IP54的要求。如果工作、存放和运输环境有超量污染物(如灰尘、酸类物、腐蚀性气体、盐类物)和辐射时,供需双方应订立专门协议,4.3.6操作与维修性

电柜的设计与安装要便于操作和维修,其要求应符合GB/T5226.1--1996中第13章的规定4.4电气安全性要求

4.4.1电源安全性

电柜门要有专门锁紧装置,打开柜门必须用钥匙或专用工具。当电柜门打开时,要有切断电源的联锁开关,联锁开关仍不能断开的带电部件在其护壳外应有符合GB/T5226.1-1996中18.2规定的警示标志。电机内带电部件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X。电源的偶然中断与恢复不应导致安企事故。其安全防护要求应符合GB15760--1995中第7章、第8章的规定。4、4.2保护接地

电柜内要有保护接地端子,并有PE标志,电源中线N不得与PE端在电柜内部连接。电社内的接地线连接应符合GB/T5226.1-1996中第8章的要求。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要求应达到该标准中20.2的规。

4.4.3绝缘电阻

JB/T8832—2001

数控系统在各种工作气候环境下,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Mα。

4.4.4耐电压强度

数控系统应进行耐电压强度试验,其试验条件要符合GB/T5226.1---1996中20.4的规定.耐电压强度试验时间定为30s,漏电流不大于5mA。试验中不得有击穿和飞弧现象,4.5电源适应能力

数控系统在下列交流输入电源下,能正常运行。电压变化:额定输入电压+10%15%范内;频率变化:19~~51Hz连续变化。4.6电磁兼容性

4.6.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数控系统运行时,按照GB/T17626.2的规定,对操作人员经常触及的所有部位与保护接地端子(PE)间进行静电放电试验,接触放电电压为6kV.牢气放电电压为8kV.试验中数控系统能iF:常运行4.6.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数控系统运行时,按照G3/T17626.4的规定,分别在交流供电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PE)之间加人峰值2kV、重复频率5kHz脉冲群,时间1min;在1/0信号、数据和控制端「I电缆上用耦合夹加入峰值1kV,重复频率5kHz脉冲群,时间1min。试验时,数控系统能正常运行。4.6.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数控系统运行时,按照GB/T17626.5的规定,分别在交流输入电源相线之间叠加峰值为1kV的浪涌(冲击)电压;在交流输人电源相线与保护接地端(PF)间叠加峰值为2kV的浪涌(冲击)电压。浪涌(冲H)重复率为1次/min,极性为正/负极。试验时正/负各进行5次,数控系统应能江常运行4.6.4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数控系统运行时,按照GB/T17626.11的规定,在交流输入电源任意时间电压幅值降为额定值的70%,持续时间500ms,相继降落间隔时间为10s;按照GB/T5226.1--1996中4.3的规定在交流输人电源任意时间电压短时中断3ms,相继中断间隔时间为10s。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各进行3次,数控系统应能正常运行。

4.7连续运行

数控系统应进行不少于48h的连续运行试验而不出故障。其试验条件如表2,坏境温度40%表2

L.作电压

时间h

额定值

24h为一个循环,共2个循环。

4.8噪声

额定值+10%

额定值

额定值15%

数控系统运行时,噪声最大不超过78dB(A)。具体数值应根据不同数控系统,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4.9可靠性

数控系统的可靠性用平均尤故障工作时间(MTBF)来评定,定型牛产的数控系统其MIBF定为3000h,5000h和10000h三个等级,根据对不同数控系统的要求,出企业产品标准规定,4.10铭牌

产品应有包括型号、名称、制造厂名、制造日期、额定电压、相数、额定电流战功率等内容的铭牌,文字要清晰,美观、耐久。铭牌张贴要牢固,易于观察。479

4.11文件

JB/T 8832—2001

4.11.1技术文件

制造厂家应向用广提供内容包括安装、连接、使用、维修的说明书。说明书应符合(G139969.1的规定。

4.11.2保证文件

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符合GB/T14436规定的数控系统检验报告、合格证书和保修单等文件,4.11.3包装文件

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装箱单,内容包括包装箱数,产品型号、名称、数量;随机附件的名称、型号、数量;技术文件的名称、数量等。5

检验规定

5.1检验分类

数控系统的检验分为定型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三种。制造厂应在产品定型和生产中按照本标推的规定进行检验。

5.2定型检验

5.2.1数控系统在设计和生产定型时,应通过定型检验。5.2.2定型检验的项目见表3。

5.2.3定型检验中出现任一故障时,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检验。5.2.4定型检验时,受检样品至少应有3台。5.2.5检验后,检验部门应提交定型检验报告,并按本标准附录规定,对检验结果做出评定。5.3出厂检验

已定型生产的数控系统,出厂时每台都应通过出!检验。5.3.1

出厂检验的项目见表3。

5.3.3检验中出现任一故障时,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5.3.4检验合格后,检验部门应提交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书。5.4型式检验

批量生产的产品应定期进行型式检验。当更改重要设计和工艺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5.4.1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其数量应不少于3台。5.4.4检验中出现任一故障时,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检验、检验后,检验部门应提交型式检验报告,并按本标准附录的规定对检验结果做出评定。5.4.5

检验项目

环境适应性

制造质量

电气安全性

电源适应能力

电磁兼容性

连续运行

技术要求

表3、

定型检验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可靠性

随机文件的完整性

技术要求

注:○为要检验;为不检验;*为选择。6包装与贴运

6.1包装

JB/T8832—2001

表3(完)

定型检验

出厂检验

包装箱必须牢固,建议用木箱,并有防潮湿、防振、防碰撞的措施。包装箱上要有小心轻放、向上、怕漩等图形标志。型式检验

包装箱必须写明合同号、编号及数量、名称、发货单位、收货单位、发站、到站、重量、尺寸等,并有装箱单。所有标志均应清楚、明显、牢固,并符合GB191和GB/T13384的规定。6.2存放

产品存放条件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在制造厂,存放期超过一年的产品,应重新做出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

6.3运输

产品运输时,不得装在露天环境中,注意防雨雪、防坐和机械损伤,运输条件要符合本标准规定。481

A1主要内容

IB/T 8832--200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实施细则

主要内容包括:判定规则、检验项目、试验方法,A2 判定规则

在判定规则中,引人“重要度“概念,所谓重要度即指标准质最要求的内容在产品质量甲的重婴程度。在此.将其分为A、B两级重要度。A2.1A级要度

将直接影响性能、抗扰度或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关键项日均列入入级乘要度:对列人A级重要疫的核验项国,即使出现轻微缺陷,亦判为不台格品。A2.2B级重要度

将对产品使用无直接影响或影响不大,且在质量指标中有独立特征的有关检验项H均列人B级重要这。两个1级当于一个A级.即对列人B级重要度的检验项[,若出现两个或两个以1的轻微缺陷、亦判为不合格品。

A3试验条件

般试验条件

在实施细则中,除对个别试验项日的试验环境有特殊要求外,其他各项试验均应准下述人气条件下进行。

环焙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人/卡强:86~106kPa(海拔高度1000m以下)注:电磁兼容性试验婴求试验案的电磁条件不得给试验结果带来不利彰响A3.2仲裁试验大气条件

当确定产品基本性能及技术参数的准确度.或做仲裁试验时,应采用下述的紫准大气条件进行基准温度:23℃±1℃。

相对湿度:48%--52%。

大气压强:86-106kPa(海拨高度1000m以下)。44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见表A1。

检验项目

-般要求(制造质基)

【外现

标志与铭牌

检验项目及重要度

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

按 4. 3. 2 和 1.15

试验方法

JB/T 8832—2001

表A1(完)

检验项目

操作与维修性

电气安全性

电源安全性

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

绝缘电阻

耐电压强度

气候环境适应性

工作温度上限

工作温度下限

运温度上限

贮运温度下限

恒定湿热

机械环境适应性

电源适应能力

电磁兼容性

静电放电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浪涌(冲击)抗扰度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连续运行

随机文件的完整性

可靠性

一般要求(制造质量)检验

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

温度40℃

温度0℃

溢度55℃

温度10℃

温度40℃湿度93%~95%

重要度

A5.1.1用目测法及其他必要的手段按A4.1.1~A4.1.4和A4,1.6有关检验内容和技术要求对数控系统进行检查,其各检验条款均应符合本标准4.3和1.10的有关规定电柜外壳防水防尘试验

JB/T 8832-2001

按GB4208--1993中第12章和第13章的试验方法对电柜外壳进行不低于IP54的防水防4试验A5.2电源安全性检验

用目测法按A4.2.1对数控系统进行检查,并接通电源对电柜门和电源开关做安全性检查、其安全性应符合本标准的4.4.1的有关规定。A5.3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试验A5.3.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测试仪(PEI.V)测试误差:士0.05V

A5.3.2试验程序

a)用目测法先对数控系统按A4.2.2进行检查。b)按GB/T5226.1—1996中20.2进行试验。A5.4绝缘电阻试验

A5.4.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a)兆欧表500+100V,准确度为1.0级。b)或用等效的其他测试仪器代替。A5.4.2试验方法

将数控系统电源开关或接触器置于接通位置(不接人电网),用兆欧表在数控系统交流供电电路输入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施加测试电压1min后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实测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Ma。A5.4.3注意事项

a)试验时,应保证接触点接触可靠,测试引线间的绝缘电阻应足够大,以保证读数准确。b)试验宪毕后,应用导线对试品进行安全放电A5.5耐电压强度试验

A5.5.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a)耐电压强度试验装置(交流)施加电压范围:0~3000V(可调);频率:(50±1)Hz,

电压波形:正弦波:

失真系数:<5%,

输出功率:≥0.5kVA。

b)也可以使用与交流试验电压峰值相符的直流电压试验装置。A5.5.2试验程序

a)将被测数控系统和测试仪器均放在绝缘工作台或绝缘材料板上(耐电压强度超过3000V)h)试验时,应将数摔系统电源开关或接触器置于接通位置,但其电源输人端不接人电网。c)在试验前,应将不宜经受高压试验的元器件和用作电源与PE端间过压保护的元器件断开。d)在数控系统交流供电输人端和保护接地端之间施加1000V(50Hz)的试验电压,并保持30s。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4.4的规定。A5.5.3注意事项

a)试验时,应在5~10s内逐渐将试验电压增加到1000V;试验后,应在5~10s内逐渐将试验电压降低,到低于额定电压数值后断开试验电源。b)试验完毕后,应用接地线对试品进行安全放电。A5.6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A5.6.1—般要求

气候环境试验时,应遵循下列有关要求:484

JB/T 8832--2001

a)试验时,除标准另有规定外,数控系统不得加任何包装保护。b)试验过程中,若改变温度时,其升温或降温速率均不得超过1℃/min。在改变温度过程中不得出现凝露、结冰。

c)若不可避免出现凝露、结冰,允许将数控系统在不影试验的条件下使用聚苯乙烯薄膜给予密封,必要时也可以在密封袋内加入适量的吸潮剂。d)数控系统通电运行均在空载条件下进行。A5.6.2工作温度下限

A5.6.2.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低温试验

低温范围:0~10℃,偏差2℃。容积与数控系统休积比大于3:1。A5.6.2.2试验方法

a)将数控系统置于低温箱内,按要求连接好电源。b)将低温试验箱温度降至0℃。c)保护30min后开始计时,将数控系统通电运行检查程序4h,d)试验过程中,数控系统应正常运行。A5.6.3贮运温度下限

A5.6.3.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低温试验箱

低温范围:40~45℃,偏差12℃。容积与数控系统体积比大于3:1。A5.6.3.2试验程序

a)将数控系统放人低温箱内,必要时可用聚举乙烯薄膜绘子密封。b)将低温试验箱温度降至~-40℃,保持30min后开始计时。c)数控系统存放4h后,使箱内温度逐渐上升至正常大汽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至初始状态,d)检查外观,通电运行检查程序,应正常运行。A5.6.4工作温度上限及连续运行A5.6.4.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a)高温试验

高温范围:35~50℃,偏差士2℃。相对湿度:30%~75%。

容积与数控系统体积比大于3:1。b)三相调压器

容量大于5kVA。

c)三相交流稳压器

容量大于5kVA。

A5.6.4.2试验程序

a)将数控系统放置于高温试验箱内,按数控系统要求连接好电源。b)将高温试验箱温度上升至40℃。c)将数控系统通电运行检查程序48h,并直每4h检查一次,在试验过程中,应正常运行,其24h的电压波动见表A2。

T作电压

时间h

A5.6.5贮运温度上限

额定值

A5.6.5.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高温试验箱

高温范闹:50~60℃,偏差+2℃。相对湿度:30%~~55%。

JB/T 8832-2001

表A2连续运行技术条件

容积与数控系统体积比大子3:I。A5.6.5.2试验程序

额定值

a)数控系统放入高温箱内,升温至55℃,保持30min后开始计时。路

b)数控系统存放4h后,使箱内温度逐渐下降至正常大气条件,并在吡条件下恢复至初始状态。c)检查外观,通电运行检查程序,应正常运行。45.6.6扣定湿热试验

A5.6.6.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湿热试验箱

高温范围:35~50℃,恒定温度偏差±2℃柑对湿度:35%~95%,恒定湿度偏差12%。容积与数控系统体积比大于3:1。A5.6.6.2试验条件

a)试验用产生湿度水的电阻率不小于500Q·m。b)排出的冷凝水在未做纯化处理前,不得再作为混源水使用。A5.6.6.3试验程序

a)数控系统经初始检测后,置于试验箱内,按数控系统要求连接电源。b)按A4.3.5调节试验箱内的温、涩度,并使其恒定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周内。c)当温度、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将数控系统通电运行检查程序2h.应正常运行。d)满足1述条件后,数控系统在不通电状态下,存放46h,e)试验期满后,应立即进行A5.4试验,且试验结果应符合该条款的有关规定。[】使箱内温度、湿度逐渐恢复至正常大气条件。g)检查外观,通电运行检查程序,应正常运行。A5.7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

A5.7. 1振动试验(正弦)试验

A5.7.1.1试验设备及基本参数

a)振动试验台

基本运动:时间的正弦函数;

运动轴向:X、y、z三个方向;

频率范围:5~75Hz;

打频速度:1倍频程/min±10%。b)夹具

A5.7.1.2试验方法

a)数控系统经初始检测后,按工作位置固定在振动台上,b)扫频耐久试验。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