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25 14:31:20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的详细说明:

检测项目:

  • 加工精度检测
  • 传动系统精度检测
  • 工作台精度检测
  • 主轴精度检测
  • 导轨平直度检测
  • 定位精度检测
  • 重复定位精度检测

检测方法:

  • 加工精度检测:通过切削样件的方法,测量加工后工件的各项几何尺寸误差。
  • 传动系统精度检测:应用测量仪表对齿轮、皮带和其他传动部件进行检测,以判断其传动精度。
  • 工作台精度检测:使用水平仪对工作台的水平度及平行度进行测量。
  • 主轴精度检测:使用主轴检测仪器,检查主轴的跳动度、径向和轴向误差。
  • 导轨平直度检测:使用平尺、水平仪等工具检测导轨的平直度和磨损情况。
  • 定位精度检测:通过直线检测元件,检测车床各轴的定位误差。
  • 重复定位精度检测:使用测量仪器对车床的各个运动轴进行多次定位,以判断其重复定位精度。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卧式车床,这些车床主要用于金属切削加工及其他相关加工工艺。其检测和性能要求可以根据具体产品型号和用途进行微调,以确保符合特定行业或企业的需求。

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号:JB/T 2322.1-200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2-07-16

实施日期:2002-12-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卧式车床的性能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JB/T2322.1-2002卧式车床性能试验方法JB/T2322.1-2002

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ICS25.0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

Horizontal lathe--performancetestmethod2002-07-16发布

2002-12-01买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般要求

试验项目

试验内容

噪声试验,

空运转振动试验

温升和热变形试验

静刚度试验,

传动效率试验

动态性能试验

定位精度试验

溜板纵向运动不均匀性试验

工作精度试验

5.10安全装置试验

JB/T2322.1—2002

JB/T2322.1--2002

本标准是根据卧式车床产品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的,它是对GB/T9061-1988《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的具体化和补充的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车床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滕立波、王富塬、吴泽涌、张连娣、王兴海。m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卧式车床的性能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JB/T2322.1—2002

本标准适用于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250mm1250mm,最大工件长度至16000mm的普通级(V级)精密级(V级)的卧式车床、马鞍车床、无丝杠车床、卡盘车床及球面车床的型式检验和产品水平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T4215—1984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GB/T9061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GB/T13574金属切削机床静刚度检验通则GB/T16768

GB/T16769

GB/T4020

JB/T2322

一般要求

金属切削机床振动测量方法

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卧式车床精度检验

卧式车床技术条件

3.1本标准是对GB/T9061及其配套的通用试验方法等标准的补充和具体化。按本标准进行试验时,机床应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

3.2试验的机床应为按GB/T4020及JB/T2322等标准检验合格的产品。3.3试验场地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应满足下列正常试验大气条件:环境温度15℃~30℃:

相对湿度45%~8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4测试仪器、量仪应经国家指定的法定部门检定或标定,并且应有检定合格证。3.5试验前按使用说明书规定安装和调整好机床,并注人适量润滑油(不可使用代用润滑油)3.6·机床的坐标规定(见图1)Y(垂直)

2(纵向)

JB/T2322.1—2002

试验项目

各系列卧式车床试验项目(见表1)试验项目

噪声试验

空运转振动试验

温升和热变形试验

静刚度试验

传动效率试验

动态性能试验

定位精度试验

溜板纵向运动不均匀性试验

工作精度试验

安全装置试验

卧式车床

普通级

O—为应进行的试验项目。

一因结构影响不必进行的试验项目。可供选择的试验项目。

试验内容

马鞍车床

精密级

无丝杠车床

卡盘车床

球面车床

噪声试验

机床空运转和负荷运转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应按GB/T16769的规定,并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5.1.1空运转噪声声压级试验

5.1.1.1试验条件

测试前机床中速空运转30min:

测试时机床应安装卡盘:

主轴正反转逐级测试,测试时溜板箱应做纵向进给,进给量为0.0005D,mm/r。注:D为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5.1.1.2试验方法

按GB/T16769的规定进行试验,并按比例绘制测量环境的大小和机床安装位置,机床周围反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并对地面、墙壁、天花板等材料性质加以说明。测点及试验要求:

a)传声器离地面高1500mm,平面测点位置见图2,在这些测点以外认为有噪声特别大的位置,宣将该位置作为辅助测点,并标出该点的位置。当机床最大工件长度大于或等于3000mm时,可只沿主轴箱和溜板箱周边布置测点。b)测量应在主轴正、反转各级转速下逐级进行,在记录时应注明音质情况(如有无杂声、冲击声等特征)

c)机床噪声声压级实测值与背景噪声声压级值之差应大于[OdB(A),当背景噪声小于机床工作噪声6dB(A)~10dB(A)时,噪声声压级数值应按GB/T16769进行修正。d)新产品或改进结构的机床可进行频谱分析。5.1.2负荷运转噪声声压级试验

5.1.2.1试验条件

a)切削负荷一般宜符合下列规定:准测点位

D,≤500mm宜在最大切削功率的50%条件下进行:操作者位贸

500mm

b)测试时主轴转速、切削进给量、刀具等宜按能满足上述切削负荷条件,合理选择。5.1.2.2试验方法

a)传声器离地面高1500mm,在平面内的位置为5个测点(见图3)。在这些测点以外认为有噪声特别大的位置,宜将该位置作为辅助测点,并标出该点位置。b)切削时主轴转速尽可能接近中速。c)如有条件可用纫削负荷仪进行测试,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切削时切削颤振产生的噪声对机床负荷噪声的影响。

d)当背景噪声小于机床工作噪声6dB(A)~10dB(A)时,声压级数值应按GB/T16769进行修正。00

一标准测点位量:

5.1.3声功率试验(仅在型式检验时进行)图3

操作者位置

按GB/T4215一1984中“简易法”规定进行试验,背景噪声应低于被测噪声6dB(A)以上,其修正值按GB/T4215—1984中表2的规定。5.1.3.1试验条件

同5.1.1.1。

5.1.3.2试验方法

2)以主轴箱端最大轮廊尺寸及整机最大长度(不包括突出的手柄、油盘等非主要发声件)作为基JB/T2322.1—2002

谁尺寸L、L和L(见图4)

b)采用矩形六面体的表面为测量表面,各测量表面到基准体的垂直距离为1000mum:c)基本测点规定为6点(见图4),图中第6点为在高度h的水平面上读得最大声压级那一点:d)工件长度大于2500mm的机床,当1~5点中最大与最小声压级之差超过5dB(A)时,则需要增加测点7、8、9、10(见图4)

5.1.3.3数据处理

a)测点声压级按公式(1)计算:Lpi=Lpi-K

式中:

Lpi-测点声压级,单位为dB(A);-声级计在点读数值,单位为dB(A):Lpi

一第i点背景噪声修正值,单位为dB(A)。b)平均声压级按公式(2)计算:Lp=l0lg

式中:

平均声压级,单位为dB(A):

N—测点总数。

当Lp值的变化范围不超过5dB(A)时,亡,可以使用其算术平均值。c)环境修正值按公式(3)计算:2

根据GB/T4215—1984中“简易法”的规定,环境修正值K用比较法确定,即用标准声源确定修正值的方法,并应小于7dB(A)。

K2=LW-1

式中:

K2—环境修正值,单位为dB(A);Lu

式中:

JB/T2322.1—-2002

在该测试环境中测定的标准声源的声功率级,单位为dB(A):并按公式(4)计算:-标准声源标定的声功率级,单位为dB(A)Lw = Lp +101g(S /So)

测量表面积S=4(ab+bc+ca)m;s

基准表面积S。=im2。

标准声源的放置按并列法,即标准声源放置在机床四周的地面上距机床50mm的I~V位置(见图2)。使用与被测机床完全相同的矩形测量表面,取各位置的K2的算术平均值作为K2。d)声功率级按公式(5)计算:Lw=(Lp-K2)+101g(S/S。)

式中:

一声功率级,单位为dB(A)。

5.1.3.4试验用仪器及注意事项

可用一台声级计逐点测量,也可用成套仪器直接测出声功率级:a)

测试用的声级计应符合GB/T.3785—1983中I型声级计的规定:b)

使用声级计的“慢”档读数,当指针(或数字)波动在土3dB(A)以内时取读数的平均值,当c)

波动大于3dB(A)时,取数值的方法应说明:d)传声器与声级计之间可使用延伸电缆或延伸杆。5.2空运转振动试验

机床空运转振动试验应符合GB/T16768的规定,并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5.2.1

绝对振动试验

在各级转速下,试验主轴箱、刀架、尾座在三个坐标方向上的绝对振动。5.2.1.1

试验条件

试验前机床中速空运转30min:

试验时机床应安装卡盘,床鞍在床身中部,尾座固定在床身末端,套筒伸出长度为D/10,床bi

鞍不做进给运动,但进给箱以0.0005D,mm/r的进给量空运转:主轴从最低转速开始,依次向正、反向运转至最高转速,测量各点振动:c)

测量采用仪器线性档,频率下限不高于10Hz。d

5.2.1.2试验方法

测点布置(见图5),将单向或三向加速度计固定于*符号所示的测点上,分别将X、Y、Z三个方向的振动速度有效值(mm/s)测量出来。仪器配置见图6,仪器的分辨辩率应能满足测量精度的需要。

数据处理

绘制主轴转速与空运转绝对振动速度的关系图:a)

b)由测得的数据中取最大值作为该机床的空运转绝对振动值。5.2.2相对振动试验(仅在型式试验时进行)5.2.2.1试验条件

同本标准5.2.1.1。

JB/T2322.1

5.2.2.2试验方法

加速度计

电荷放大器

频率分析仪

仪器配置(见图7)

磁带机

标准钢球

电平记录仪

非接触式相对传感器

前立故大器

测盈放大器

记录仪

电平记录仪

机床卡盘上夹持带偏心量可调的标准钢球的测量装置,其标准钢球的圆度应小于0.4um.调整a)

其偏心量应小于等于2口m。如果没有带标准钢球的测量装置,可在卡盘上夹持短试件(同5.6.1.2)并经过精加工,其表面粗糙度R,应小于1.6um。在主轴中心高处的X方向安装非接触式传感器,测量主轴和刀架之间相对振动的振幅(峰一峰b)

值)。

5.2.2.3数据处理

a)绘制主轴转速与相对振动振幅图:b)由测得数据中取最大振动幅值作为该机床空运转相对振动值。5.3温升和热变形试验

5.3.1温升试验

测定机床主轴高速和中速空载运转时主轴轴承,润滑油和其他主要热源的稳定温度和温升及其变化规律。稳定温度应符合GB/T9061及其注的规定。5.3.1.1试验条件

为保证机床在冷态下开始试验,试验前16h内不应工作:b)

试验不应中途停车:

试验前应检查润滑油的数量和牌号,并宜符合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5.3.1.2

试验方法

机床主轴连续运转,每隔15min测量一次。最后将被测部位温度值绘成时间一温度曲线图,以达到稳定温度的温升值做为考核数据。JB/T2322.1—2002

在主轴轴承(前、中、后)处及主轴箱体,电动机壳及油箱中布置测点。b)

温度测点宜选择尽量靠近被测部件的位置。主轴轴承温度宜以测温工艺孔为测点,但不应以润c)

滑孔为测点。在无测温工艺孔的机床上,可在主轴前、后法兰盘的紧固螺钉孔内安装热电偶,螺孔内灌注润滑脂,孔口用橡皮泥或胶布封好。d)室温测点应设在机床中心高处离机床500mm的任意空间位置。5.3.1.3

温度测盘系统

温度测量系统通常采用热电偶,并根据条件可选用任一测试系统(见图8),热电偶在使用前用精度为0.1℃的水银温度计校正。此外也可采用多点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自动校正测出各点温度。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其他的测温仪器,如半导体点温计,但是应保证各测点的数值要在1min内完成测试。

热电偶工作端的焊点直径应为0.3mm~0.5mm的小球,为使热电偶更好地紧贴地被测物体表bo

面,焊点附近可焊上小块紫铜片。数字电子表

多点转染开关

电位差计

冰瓶(0℃)

5.3.2热位移试验

光电检流计

打印机

光电检流计

记录仪

机床主轴在高速和中速空运转期间,在垂直(Y)方向、水平(X)方向测量主轴锥孔轴线最大线位移、角位移和轴线(Z)方向线位移。热位移试验和温升试验同时进行。热位移表示方法(见图9和表2):

垂直平面

运转后主轴维孔轴线

运转前上轴锥孔轴线

水平平面

运转后主轴链孔拍线

JB/T2322.1-—2002

5.3.2.1试验条件

同5.3.1.1。

5.3.2.2试验方法

测试装置及测点布置:用检验棒测量主轴锥孔轴线的综合热位移(见图10),各测点宜用非接触式的测量系统,传感器的支架固定在刀架或滑板上,由测量仪器读数或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字运算处理A位置传感器用来测量主轴锥孔轴线位移,B位置与A位置之差用来测量角位移。C位置用来测量轴向位移。

5.3.2.3测试仪器及装置

试验用检验棒的圆柱部分长度I为:当D,≤800mm时应不小于300mm,当D,800mm时应不小于500mm

轴向(Z向)

垂直平面(Y向)

水平面(X向)

位移方向规定如下:

—热位移向上为+:

-By高于A为+:

△Ax—热位移向里(操作者)为+:-Bx比Ax向里为+;

-生轴端热位移远离箱体为+,

线位移

角位移

线位移

角位移

4Ay= Ay

4Ax =Ax

轴向位移△Z

测设仪

测试仪器要经过充分预热以消除零点飘移,测量前还应消除支架装卡所引起的应力变形。5.3.2.4数据处理

综合热位移按表2中的公式进行计算。5.4静刚度试验

机床静刚度试验应符合GB/T13574的规定,并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5.4.1综合静刚度试验

5.4.1.1试验条件

每次试验前下列部位应均匀运动:刀架各运动副、尾座套筒、尾座体及其压板移动,主轴转动a)

使其接近正常工作状态:

b)尾座压板螺钉应符合工作状态并充分紧固。JB/T2322.1—2002

5.4.1.2试验方法

:a)在卡盘与尾座顶尖间安装弓形加载装置,其长度L为最大车削长度,但不应大于1500mm(见图11)

弓形加载装置与床身导轨平面呈60°夹角,加载螺杆与模拟车刀呈15°夹角,使刀架作用力指b)

向主轴端:

用指示器分别测量卡盘(主轴头法兰盘)、刀架、尾座套筒在X方向的位移,指示器固定在床c)

身导轨或床身上:

d)加载力(见表3),相对位移量应在无预载下加载测量,若需要重复进行试验,应运动各部件,恢复间隙后再加载。

5.4.1.3数据处理

相对位移值按公式(6)计算:

式中:

-x方向相对位移、单位为μm;

6-x方向刀架位移,单位为um;

,X方向卡盘位移,单位为um;

83x方向尾座套筒位移,单位为um:机床规格D。

250普通/精密

280普通/精密

320普通/精密

360普通/精密

400~450普通/精密

500~560普通/精密

630普通/精密

800普通/精密

1000普通/精密

1250普通/精密

5.4.2弹性位移平衡试验(仅在型式检验时进行)5.4.2.1试验条件

同5.4.1.1。

5.4.2.2试验方法

a)加载装置同5.4.1.2,加载力为表3中各数值的70%:加载力

4000/3200

5000/4000

6000/4800

7000/5600

8000/6400

10000/8000

16000/12800

20000/16000

22400/17920

28000/22400

测点布置(见图12),测量仪器可以是各种位移传感器、指示器、仪器仪表的精度应满足测试b)

精度要求:

变形的测量采用绝对测量,即以在地基上安装的框架作为测量基准,框架要有足够刚度,c)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