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25 16:08:41
JB/T 10080.2-2000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10080.2-2000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中,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目测传感器外观质量,包括结构完整性、无明显损伤、表面处理一致性等。
- 电气性能:测试传感器的电源电压、电流消耗、输出信号类型及幅值等电气参数。
- 线性度:通过标准测试方法,测量传感器的线性误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 重复性:多次测量相同位置时,进行误差评估,确保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 分辨率:评估传感器在能检测到的最小位移变化方面的能力。
- 环境适应性:对传感器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性能的影响进行评估。
检测方法:
- 目测法:用于外观检查。
- 模拟信号输入输出实验:使用标准仪器对电气性能、线性度等进行测试。
- 位移平台测试:用于检测线性度、重复性和分辨率,通过精密位移平台和标准参考装置进行。
- 环境实验箱:将传感器放置在环境实验箱中,模拟不同温度、湿度条件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光栅线位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精密测量设备、自动化装置及其他需要高精度位移测量的高科技产业。
JB/T 10080.2-2000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光栅线位移传感器
标准号:JB/T 10080.2-2000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0-01-04
实施日期:2000-06-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10080.2-2000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的简介
JB/T10080.2-2000本标准是对JB/T10080.2-1999《光栅线位移传感器》的修订。修订时取消了产品型号的规定;对光栅栅距、最高移动速度等指标有增加;对环境适应性、抗扰性等提出了新要求;对可靠性试验提出了推荐性办法。本标准规定了光栅线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型式和铭牌、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光栅尺为检测件的线位移传感器。它与光栅数字显示仪表组成线位移测量装置,主要用于机床、仪器的坐标位置显示及数控系统坐标位置反溃本标准于1989年3月以ZBJ51007-89首次发布,于1999年标准编号调整为JB/T10080.2-1999。JB/T10080.2-2000光栅线位移传感器JB/T10080.2-2000
JB/T 10080.2-2000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的部分内容
JB/T 10080.2-2000
本标准是在JB/T10080.2--1999《光栅线位移传感器》基础上进行修订的。本标准与JB/T10080.2—1999相比,技术内容有如下变动:取消了产品型号的规定;
对光栅栅距系列增加了0.004mm-档,对最高移动速度增加了120m/min一档;一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连续运行要求;
对抗扰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可靠性试验提出了推荐性办法;一取消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10080.2--1999。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机床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惠英、邢国春。本标准于1989年3月以ZBJ51007—89首次发布,于1999年标准号调整为JB/T10080.2—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
Linear grating transducer
JB/T 10080.2--2000
代替 JB/T 10080.2-—1999
本标准规定了光栅线位移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牌、包装、运输及储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光栅尺为检测元件的线位移传感器。它与光栅数字显示仪表(以下简称数显表)组成线位移测量装置,主要用于机床、仪器的坐标位置显示及数控系统坐标位置反馈。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推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推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306--1991标牌
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10080.1—2000光栅数字显示仪表3结构型式和基本参数
3.1结构型式
结构型式分为开启式和封闭式两类。开启式传感器由光栅尺和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封闭式传感器由光栅尺、光栅读数头及壳体三部分组成整装部件。3.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光栅栅距系列
最高移动速度
工作电压
4技术要求
4.1环境适应性
4.1.1气候环境适应性
可按JB/T10080.1—2000中5.1.1。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1-04批准666
参数数值
0.2,0.1,0. 04,0.02,0.01,0.008,0.0041,6,12,18,30,48,60,120
+5,±5,+12,±12
2000-06-01实施
4.1.2力学环境适应性
JB/T10080.2--2000
可按JB/T10080.1--2000中5.1.2。4.1.3周围环境
可按JB/T10080.1—2000中5.1.3。4.1.4电源环境
直流供电电源工作电压误差为士10%以内,传感器应能正常工作。4.2功能
4.2.1传感器正确安装并与数显表连接成测量装置后,在有效量程内应能正确显示长度数值。4.2.2具有参考零位的传感器,其参考零位功能应显示正确。4.3外观质量及结构性能
4.3.1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机械损伤和缺陷,各氧化面和涂、镀层面应均勾、无脱落。4.3.2所有可拆卸或可替换的结构零部件,设计,制造时应保证良好的互换性。4.3.3传感器各紧固和焊接部位应牢固,插头与插座接口应接触叫靠、松紧适度。4.3.4具有防尘、防水、防油结构的产品,其性能应符合该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4.4准确度
传感器的准确度用最大间隔误差的二分之一冠以“士”号表示,准确度等级分为5级,见表2。表2
准确度等级
有效量程
>200~500
>500~1 000
>1 000~~1 500
>1 500~2 000
>2 000~3 500
重复性
传感器与数显表连接后,在有效量程内任一点上的重复性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分辨率
重复性
4.6传感器输出信号
≤0.0005
≤0.0002
4.6.1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值及质量,应符合最高移动速度及细分精度的有关规定5
≤0.0002
4.6.2各种型号产品应在说明书中分别标明:信号波形种类、信号路数、信号幅值范围、允许信号直流电平变化范围、各路信号间相位变化量及正弦性误差(失真度)。4.6.2.1方波输出
4.6.2.1.1波形见图1。
0°信号
180°信号
90信号
270°信号
参考零位信号
参考零位反相信号
JB/T 10080.2--2000
rat--角位移量;U—电压
图1输出波形图
2输出信号路数组合应符合表4的规定。4. 6. 2. 1. 2
信号路数
在说明书中应给出信号的高低电平范围。4. 6. 2. 1. 3
A、B和 RI或Ri
A、A、B和B
A、A、B、B、R1和RI
4输出信号占空比及相邻90°两路信号相位差变化量见表5。4.6.2. 1. 4
信号组成
4.6.2.2正弦波输出
4. 6. 2. 2. 1
4.6.2.2.2
JB/T10080.2--2000
信号占空比(相位角)
180°:180°±15°
180°:180°±30°
输出信号路数组合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信号路数
波形见图2。
0°信号
180信号
90\信号
270°信号
餐考零位信号
参考零位反相信号
A、B和R1
A、A、B和B
相位差变化量(相位角)
90°±15°
90°±30°
信号组成
A、A、BB和R1或R1
A、A、B、B、R1 和RI
t-角位移量U一电压
图2输出波形图
4.6.2.3在使用说明书中应给出传感器输出信号幅值和额定负载。4.6.2.4输出信号直流电平变化率和相邻两路90信号相位差变化量分级按表7。669
JB/T 10080.2—2000
信号直流电平变化率%
4.6.3参考零位信号的要求
凡具有参考零位的产品必须提供下列参数:参考零位个数及位置;
b)有参考零位电平范围;
c)有参考零位脉冲幅值;
d)有参考零位脉冲宽度。
4.7抗扰性
相位差变化量(相位角)
90°±5°
90°±8°
90°±15°
90°±30°
传感器与数显表组成装置后,在规定的条件下(按JB/T10080.12000中5.7)引起的误差不大于加或减一个最小示值。
4.8可靠性
传感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衡量,不应少于5000h。4.9连续运行
按JB/T10080.1一2000中5.8规定的条件连续运行,其结果应符合4.2、4.3、4.4的规定。5试验方法
5.1环境适应性试验
5.1.1气候环境试验按JB/T10080.1—2000附录A中A2.3.1.1和A2.3.1.2进行,其结果应符合4.2、4.3的规定。
5.1.2力学环境试验按JB/T10080.1—2000附录A中A2.3.2进行,其结果应符合4.2、4.3的规定。5.2功能试验
将传感器与数显表连接,模拟使用状态,其结果应符合4.2.1和4.2.2的规定。5.3外观质量及结构性能检验
外观质量及结构性能采用目测及手感法检验,应符合4.3的规定。5.4准确度检验
5.4.1在标准检验条件下,在线位移测试仪器上将传感器与数显表连接,与标准长度进行长度比较检验,以任意最大间隔误差值的二分之一冠以士”号表示其结果,应符合表2的规定。5.4.2根据产品不同的准确度和量程,产品的测试点间距可在1mm、2mm、5mm、10mm.50mm、100 mm数系中任选一种。
5.4.3线位移测试仪器的检定极限误差应不大于被测产品准确度的三分之一。对准确度小于士0.001mm的产品,该仪器的检定极限误差不应大于被测产品准确度的二分之一。5.5重复性试验
测试条件同5.4。检测时,同时在线位移测试仪器和被测光栅线位移装置的数显表上读一个起始数值或置零,然后改变读数头与光栅尺的相对位置(大于5mm),再恢复到线位移测试仪器的起始位置,重复10次,线位移测试仪器与被测光栅线位移装置的数显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5.6输出信号试验
输出信号用相位检测仪等方法检验,应符合4.6的规定。5.7抗扰性试验
JB/T 10080.2--2000
可按JB/T10080.1--2000附录A中A2.5进行。其结果应符合4.7的规定。5.8连续运行试验
可按JB/T10080.1-2000附录A中A2.3.1.3进行。其结果应符合4.9的规定。5.9可靠性试验
可按JB/T10080.1—2000附录A中A2.11进行。其结果应符合4.8的规定。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产品须经供方质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证明其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
6.2出厂检验项自包括4.2.1、4.2.2、4.3.1~4.3.4和4.4的内容。6.3型式检验按第4章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但4.8除外)。试验样品数量应不少于3套,并规定在下列条件之一时进行:
新产品鉴定;
设计有重大更改;
主要工艺方法更改;
关键材料、元器件更改;
生产间断一年以上再生产时。
检验中出现故障或任一项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检验,仍不合格时,判为不合格品。7标牌、包装、运输及储存
7.1标牌
7.1.1产品须在明显部位固定产品标牌,其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并标有下列内容: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证号;供方名称;
产品名称、型号;
d)光栅栅距;
测量长度;
供电电压:
出厂编号和制造日期。
7.1.2在包装箱外壁应标明: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证号、产品名称、供方名称、产品型号、净重、毛重、长×宽×高尺寸和收货单位。7.1.3运输与储存标志:应标有“小心轻放”等字样或图案。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7.2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13384规定。7.3储存
传感器应储存在通风、于燥、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内。7.4随机文件
a)产品使用说明书;
b)产品合格证,应标明产品等级,1级和2级必须有产品检定证书;c)产品装箱单。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10080.2-2000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10080.2-2000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10080.2-2000 光栅线位移传感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