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7次  |  2024-12-26 11:47:1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厚度测定
  • 密度测定
  • 吸水率测定
  • 抗拉强度测定
  • 抗压强度测定
  • 抗弯强度测定
  • 耐撕裂性测定
  • 层合性能测定

检测方法:

  • 采用标准测量仪器对厚度进行准确测量
  • 使用液体置换法或其他密度测定仪器测定密度
  • 通过标准吸水装置测试纸板的吸水率
  • 利用拉伸试验机检测抗拉强度
  • 用压缩试验机检测抗压强度
  • 使用弯曲试验机对抗弯强度进行测量
  • 使用撕裂度测试仪器进行耐撕裂性测定
  • 使用层合强度测试设备来评估层合性能

涉及产品:

  • 各种类型的层合纸板
  • 用于包装、装饰和其他用途的工业纸板产品

上述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层合纸板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JB/T 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标准号:JB/T 10443.2-2004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4-02-10

实施日期:2004-06-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层合纸板的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JB/T10443.1-2004中定义的层合纸板。JB/T10443.2-2004层合纸板规范第2部分:试验方法JB/T10443.2-2004

JB/T 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ICS29.035.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

SpecificationforlaminatedpressboardPart2:Methods of test

IEC60763-2:1991,IDT)

2004-02-10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样预处理及试验环境条件

试样的干燥处理

尺寸,

平直度

力学性能试验

弯曲强度及定挠度负荷,

表观弯曲弹性模量

压缩强度

(可)压缩性

冲击强度

剪切强度.

拉伸强度

内层强度

电气强度

热性能试验

物理和化学性能试验

表观密度

吸水性

含湿量

干燥后空气中的收缩

吸油性

灰分含量,

对液体电介质的污染

水萃取液电导率..

水萃取液的pH值

三氯乙烯萃取液的电导率

图1试样相对于板材长度、宽度及厚度的位置图2层向电气强度(侧向电气强度)试验的试样尺寸及电极排列.图3可排气电极的供选形状…

HB/T10443.2--2004

JB/T10443《层合纸板规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定义、分类和一般要求;一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10443.2—2004

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层合预压纸板规范一LB3.1.1,LB3.1.2,LB3.3.1及LB3.3.2型。本部分为JB/T10443的第2部分。本部分为首次制定。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物[EC60763-2:1992《层合纸板规范第2部分: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罗传勇、朱梅兰。HT

1范围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10443的本部规定了层合纸板的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JB/T10443.1—2004中定义的层合纸板。2规范性引用文件

IB/T10443.2—2004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10443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462--1989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eqvISO287:1985)GB/T463—1989纸和纸板灰分的测定(eqvISO2144:1987)GB/T1408.1—1999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cqvIEC60243-1:1988)GB2536—1990变压器油(neqIEC60296:1982)JB/T8989.2—1999电工用压纸板和薄纸板规范第2部分:试验方法(eqvIEC60641-2:1979)JB/T10443.1—2004层合纸板规范第1部分:定义、分类和般要求(IEC60763-1:1983,MOD)IEC60247:1978绝缘液体的相对电容率、电介质损耗因数直流电阻率的测量IEC60250:1969测定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射频(包括米波长)下电容率和电介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

3试样预处理及试验环境条件

当要求试样按本章进行预处理时,应在(23±2)℃及(50土5)%相对湿度下处理。然后,在该条件下试验,或将试样从该条件下取出后在5min以内进行试验。预处理的时间见表1。裘1

标称厚度,d

10d≤15

:15

20

最少项处理时间

16+24=40

16+ (2X24) =64

有争议时应先在70℃下经过足够长的预处理,使试样质量产生增益。然后在(23土2)℃及(50土5)%相对湿度下,对所有厚度的试样处理240h。4试样的干燥处理

方法A(优先选用)

JB/T10443.2-2004

当规定进行于燥处理时,试样应在压力不大于100Pa的真空烘箱中经(105土2)℃干燥处理24h。然后取出试样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进行试验。方法B

将具有规定尺寸的试样置于通风烘箱中,在大气压力下经过(105土2)℃7天干燥后,也可获得类似的结果。

5尺寸

5.1厚度

5.1.1试验装置

应用测量面直径为6mm~8mm的外螺旋式千分尺进行测量。千分尺分度值为0.01mm:其施加于试样上的压力为0.1MPa~0.2MPa。5.1.2方法

在收货状态,测盘层合纸板的厚度应准确到0.01mm,共测八点。其中,每一点沿距板边缘不小于20mm处测量两点。

有争议时,沿板材全宽度切割一条40mm宽的板条,再从该板条的八个等距离位置切割八个试样,每一个试样的长度不小于40mm。按第3章规定对这些试样进行预处理并测量每二个试样接近中心处的厚度。

5.1.3结果

取八个测盘值的中值作为测量结果并报告最小值和最大值5.2平直度

将一块待测层合纸板,凹面朝上、自然地置于个平面上,该板上表面的任何一点距离1000mm及500mm轻质直尺(任意方向置于板上)偏离应不超过产品标准中相应材料、相应材料厚度及直尺长度的规定值。测盘器具的重盘应不超过500g。6力学性能试验

6.1弯曲强度及定挠度负荷

6.1.1概述

进行本试验时,负荷应垂直施加于层向。6.1.2试样

采用宽为(20土1)mm、长为不小于25倍测得厚度的矩形试样。试样厚度一般即为原板厚度,但对测得厚度超过20mm者,应从试样的一面加工至20mm,而另一面不加工。沿纵向(方向A)及横向(方向B)各切割五个试样进行试验,(有关方向A及B的定义。见图1)。如果不知道哪个方向为纵向,则把具有最高弯曲强度值及负荷值(产生定挠度)的该组试样定为纵向试样。

图1试样相对于板材长度、宽度及厚度的位置2

6.1.3条件处理

按第4章规定进行试样干燥处理。6.1.4方法

JB/T10443.2—2004

试样在于燥器中冷却后,立即测量其宽度(准确至土0.1mm)和厚度(准确至0.02mm)、并立即将其对称地置于两个平行支座上,对经过单面加工的试样,其未经加工的面应与两支座接触。与试样接触的支座面:其半径为(2±0.2)mm:两支座间距为16倍的试样标称厚度,并测量准确至0.5%。通过与两支座平行县位于两支座中间的加载杆,均匀地沿着试样厚度方向施加负荷。加载杆端部的半径为(5土0.1)mm。通过加载杆与支座的近似恒定速率的相对移动,从零开始平稳地增加负荷。移动速率(即试样中间部分变形速率)约为5mm/min。记录挠度为0.4mm时的负荷。记录试样断裂时的负荷。试样的弯曲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α—弯曲强度,单位为MPa

W——断裂时负荷,单位为N:

L—两支座间距离,单位为mm:

b—试样宽度,单位为mm:

试样厚度,单位为mm。

6.1.5结果

分别以纵向及横向五个试样结果的中值作为纵向和横向的弯曲强度及产生定挠度的负荷。6.2表观弯曲弹性模量

表观弯曲弹性模量,可从挠度为0.4mm时的负荷(见6.1.4)按下式计算:E

式中:

一表观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MPa;Eb

—两支座间距离,单位为mm:

b—试样宽度,单位为mm;

h试样厚度,单位为mm:

F—挠度为0.4mm时的负荷,单位为N。6.3压缩强度

试验方法待定。

6.4(可)压缩性

6.4.1试样

应用三个尺寸为(25±0.25)mm的正方形试样,厚度至少为25mm。对厚度小于25mm的材料,可由若干块登合而成,每块试样表面应为其原表面。对于厚度大于85mm的材料,从一面机械加工至(85土0.25)mm。试样边缘毛刺应全部清除掉。6.4.2条件处理

按第4章进行干燥处理。

6.4.3设备

本试验在压缩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宜能准确地显示出十字头位移。否则,应使用内千分尺来测量JB/T10443.2--2004

两压板间的距离。

两压板应是边长大于或等于35mm的正方形,使得压板超过试样四周至少5mm。负荷应垂直施加于层向。

6.4.4方法

按下述两方法之一测量厚度:

a)由十字头移动指示仪的读数。b)不能按上述方法测盘时,应用内于分尺或相似仪器,沿试样四周大致等间隔的四点处测量两压板间的距离。取四点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厚度。以后各次测量应在相同四点处进行。上述两种测量均应准确至土0.02mm。试样应对中地置于压板之间,施加初始负荷(625土6)N(等于1.0MPa压力)5min之后,按上述方法测量试样厚度ho,然后增大负荷至(12500土125)N(等于200MPa压力)并维持5min之后,测盘厚度hl。接着减小负荷至(625土6)N(等于1.0MPa压力)并维持5min,按上述方法测量厚度h2。6.4.5结果

(可)压缩性C、压缩性残余部分Cres及压缩性可回复部分Crev按下式计算:C=ho-h x00%

Cia = ho-hzx:10%

=hz-hx100%

式中:

(可)压缩性:

一压缩性残余部分

一压缩性可回复部分

ho———施加初始负荷(625±6)N后试样厚度,单位为mm:h—施加负荷(12500125)N后试样厚度,单位为mm;h2-——减少负荷至(625±6)N试样厚度,单位为mm。对每一性能取三个测量值的中值作为结果,并报告其他两个值。6.5冲击强度

试验方法待定。

6.6剪切强度

试验方法待定。

6.7拉伸强度

试验方法待定。

6.8内层强度

内层强度是垂直层向的拉伸强度。6.8.1试样

在收货状态下取三个试样,应从直径为30mm的三个样品中制备。每个样品用合适的粘合剂,把它粘结到末端打毛的山毛样上,然后经机械加工成直径为20mm的圆柱形试样。6.8.2方法

按JB/T8989.2—1999中第6章规定,采用恒速拉伸法进行试验(即拉伸速率的选择应保证试样试验4

时在(20±5)s内破坏)

6.8.3结果

以三个测试值的中值作为内层强度,单位为kN,并报告其他两个值。7电气强度

7.1油中电气强度

7.1.1概述及条件处理

JB/T10443.2--2004

电气强度按GB1408.1规定的方法测定。试验在(23土2)C的1级变压器油(见GB2536—1990)中进行。除了对试样进行48h的真空干燥处理外,试样应按吸油性试验(见9.5)经过干燥和没油处理。干燥和浸油应在试样机械加工后进行。经于燥和浸油后,暨试样于电极之间。在浸油和试验期间,试样不应暴露于大气中。

7.1.2层向电气强度(侧向电气强度)7.1.2.1方法1:适用于厚度大于25mm的材料。试验五个试样。试样尺寸及电极排列按图2所示。16±1

图2层向电气强度(侧向电气强度)试验的试样尺寸及电极排列

圆柱形电极直径为(6土0.1)mm,并具有半球状端头。试样每个孔的直径不应超过每个电极直径0.1mm

可供选择的两种带有排气孔的电极如图3所示。当采用带槽电极时,应使槽正背向电极的间隙。用一个标准的磨尖钻头,对试样进行预钻孔到最外的胶粘剂层,然后用一个半径为3mm,经特殊磨削、非常锋利的钻头进行最后钻孔,使得钻头穿过最外胶粘剂层。钻孔过程应特别小心,使得试验不承受机械的或热的应力作用,并使钻头不穿透最外层。按GB/T1408.1--1999中10.1规定施加电压。以五次试验的击穿电压中值作为试验结果,并报告最低值。试验五个试样。把试样切成厚为原板厚度、宽度及长度均为(25土0.2)mm并使得与材料表面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完全平行。电极按GB/1408.1—1999的图4。5

JB/T10443.2-2004

排气道

图3可排气电极的供选形状

7.1.2.2方法2:适用于厚度在10mm~25mm之间的材料,值。

按GB/T1408.1—1999中10.1规定施加电压。以五次试验的击穿电压中值作为试验结果,并报告最低8热性能试验

8.1耐热性

8.1.1原理

该试验测定材料在油中老化前后弯曲强度的变化8.1.2试样

试样同6.1.2所述。沿材料纵向和横向各切取10个试样。8.1.3程序

按9.5.2进行干燥和浸油。当试样完全浸没于油中后,用干燥氮气恢复到大气压力。每个方向的五个试样冷却至室温并存放油中。将每个方向的另外五个试样置于油上方氮气气氛下,并在(100土2)℃下保持(168土4)h。待周期结束后,使试样冷却至环境温度,去除多余的油,按6.1.4对所有试样进行弯曲试验。应注意在试样从油中取出与进行弯曲试验之间,要尽可能缩短试样与空气接触的时间。

8.1.4结果

IB/T10443.2—2004

按6.1.4计算弯曲强度及产生0.4mm定挠度时的负荷。以试样经100℃老化后测得的性能与保留于室温油中试样测得的弯曲强度的保持率表示试样在油中的耐热性(耐老化性能)。9物理和化学性能试验

9.1表观密度

9.1.1试样

用三个面积不小于100cm的长方形试样进行试验。推荐采用的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试样厚度为被测材料厚度。

9.1.2条件处理

按第3章规定进行条件处理。

9.1.3方法

测量试样的长度和宽度,推确至0.1mm。从距离端角部至少12mm处各测得的两次长度及宽度,计算试样面积,并按5.1测盘厚度。测定质量准确至0.1g:用重量除以计算出的体积,计算表观密度,以克每立方厘米(g/cm)表示,有争议时,试样应按第3章有关规定进行状态调节。9.1.4结果

以三个测量值的中值作为试验结果,同时应报告另外两个测量值。9.2吸水性

试验方法待定。

9.3含湿盘

收货状态下含湿量应按GB/T462中的方法测定。称取重量至少为50g的试样三个,推荐采用100mm×25mm×原板厚(收货状态下),准确到1mg。然后按第4章干燥处理。再按前述相同的准确度称重。含湿量以重量损失对起始重量的百分率表示。取三个测量值的中值作为结果,并报告另外两个测量值、

9.4干燥后空气中的收缩

9.4.1试样

切割50mm×300mm试样六个。其中三个沿纵向4,三个沿横向B(见图1)。9.4.2方法

试样按第3章预处理后,测量每个试样的长度和厚度。然后按第4章进行试样干燥处理。试样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再测量其长度和厚度。9.4.3结果

以经干燥处理后试样尺寸变化量分别计算A向及B向的长度收缩和厚度收缩。对每一方向,以三次测量值的中值作为结果,并报告另外两个值。对厚度收缩,以三次测量值的中值作为结果,并报告另外两个值。9.5吸油性

9.5.1试样

试验在三个试样上进行。试样尺寸为100mm×25mm,厚度为被测材料的厚度。9.5.2方法

试样应按第4章方法A进行干燥处理。然后测定重量准确到1mg再把试样放人已升温到(90士2)℃、压力降低到不大于100Pa的真空烘箱内。在该温度和压力下保持1h。然后,把预热到(90土2)℃、符合GB25361990中I级要求的变压JB/T10443.2—2004

器油,以足够缓慢的速度输人,以确保压力上升不超过250Pa。当试样完全浸没后(必要时可应用沉块),把压力缓慢上升到大气压力并停止加热。试样在油中保留(24土1)h。然后从油中取出试样并用吸油纸擦去多余的油后称重,并计算所吸油的重量。9.5.3结果

结果以吸油量对原始试样重量的百分率表示。以三次测量值的中值作为结果,并报告另外两个测量值。

9.6灰分含量

按GB/T463规定的方法,测定材料经灼烧后剩余材料的重量。试样重量约5g。取样时应使得胶粘剂纤维素的比率具有代表性。进行三次测定。以烘干后材料经灼烧后的重盘与原始烘干后材料重量之比计算灰分,以百分数表示。取三次测量值的中值作为结果,并报告另外两个值。9.7对液体电介质的污染

9.7.1装置

电导池,符合IEC60247要求。

测定液体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池,符合IEC60250要求。注:由于IEC60250:1969的图2及图3试验池可用于测定电阻率,因此可按TEC60247测定。一装油容器,由中性或硼硅玻璃制成,体积约为1L。在油的上方,充满干燥的氮气气氛。强力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为土1℃。一干燥的金同钳。

干燥油(GB2536--1990的I级),应测定其中和值和90℃、48Hz~62Hz下的损耗因数。9.7.2试样

把足够的材料细切成1mm厚薄片,其表面积约为1cm2,并经(105土2)℃、16h干燥处理。加工试样时,必须用干净的金属钳操作。9.7.3方法

在容器中,把75g试样浸没于装有750cm油的容器中,检查容器洁净程度。在油的上方充满干燥氮气。把装有油及试样的容器,与大小相同、装有空白试验用的同种油的容器一起置于烘箱中,并在(100±1)℃下加热(168±4)h。

加热后,测量被试油及空白试验用油的中和值、油泥含量及(90土2)℃、48Hz~62Hz下的介质损耗因数。

9.7.4结果

报告测得的两值之差。

9.8水萃取液电导率

9.8.1试样

试验按JB/T8989.2一1999中第15章进行,取样时应使得胶粘剂/纤维素的比率具有代表性。如果用条形试样,其大小应不大于20mm×3mm。在维持胶粘剂/纤维素的比率不变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更小的试样。

9.8.2结果

电导率以毫西(门子)每米(mS/m)表示。9.9水萃取液的pH值

试验应按JB/T8989.2—1999中第16章进行,按9.8规定制备萃取液。9.10三氯乙烯萃取液的电导率

9.10.1试样

试验应按JB/T8989.2-1999中第17章进行,取样时应使得胶粘剂/纤维索比率具有代表性。如果用8

JB/T10443.22004

条形试样,其大小应不大于20mm×3mm。在维持胶粘剂/纤维素比率不变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更小的试样。

电导率以毫西(门子)每米(mS/m)表示。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10443.2-2004 层合纸板规范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