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8259-1987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6次  |  2024-12-27 08:22:2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T 8259-1987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具体提到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产品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密封性检测
  • 耐压性检测
  • 抗拉强度检测
  • 腐蚀性检测
  • 温度适应性检测

检测方法:

  • 密封性检测方法:使用规定压力的介质进行浸水或涂肥皂水检查是否存在泄漏。
  • 耐压性检测方法:按照规定的压力值进行内压实验,观察管接头在压力作用下的状态变化。
  • 抗拉强度检测方法:使用拉力测试设备施加拉力,测试管接头材料和结构的抗拉能力。
  • 耐腐蚀性检测方法:在腐蚀性介质中浸泡一定时间,观察材料表面的变化。
  • 温度适应性检测方法:将管接头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交替放置,检查其性能是否稳定。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卡箍式柔性管接头,也称为管卡或管箍的产品。这些产品常用于需要灵活连接的流体输送系统中,例如在供水、排水和工业管路中。

以上信息仅为一般性描述,详细检测要求与方法应以最新版本的相关标准为准。

GB/T 8259-1987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

标准号:GB/T 8259-198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7-10-15

实施日期:1988-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8259-1987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的简介

GB/T8259-1987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GB/T8259-1987

GB/T 8259-1987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flexible

coupling of housing

UDC 621. 643. 4

GB 8259-87

本标准适用于GB8260—87-卡箍式柔性环型管接头》和GB8261—87卡摊式柔性肩型管接头》规定的管接头。

技术要求

1.1卡箍式柔性管接头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制造。1.2卡撞及端管的材料牌号及应符合的标准见表1。表1.卡箍及端管材料

零件名称

公称压力,MPa(kgr/cm*)

1. 6(16. 3),2. 5(25. 5),4. 0(40, 8)QT42-10

KT85-10

10钥或20钢

10(102)

QT50-5

标摊号

GB 1348-78

GB 978—67

GB979—67

YB 231—79

GB 979- 67

1.2.1除表1规定的材料外,也可根据要求选用其他材料,由供需双方议定,但不得低于表1中相应压力下规定材料的机械性能

1.2.2球墨铸铁的金相组织,不得低于JB1802一76稀土镁球墨铸铁金相标准\中的2级标准。1. 3螺栓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GB 8262一 87 圆头椭圆颈螺栓》的规定,其机械性能应符合GB 3098. 1 --82&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的 6. 8 级。螺母应符合 GB 52— 76《入角螺母 \的规定,其机械性能应符合GB3098.2一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的6级。1.4铸件不允许有影响机械性能的气孔、砂眼、夹渣、玲隔,缩孔和裂纹。1.5铸件需经清理和矫形,其尺寸公差不得超过图纸规定,铸件不允许有毛刺。1.6铸造端管在加工后可涂固化浸渗剂,防止固化微气孔蔬松而泄漏。1.7卡箍内外表面应涂以防锈底漆,外表面还应再涂一层油性调和;表面漆层应光滑,不允许有直径大于2 mm的气泡或厚度大于 2 mm的漆块堆集。1.8橡胶密封圈的材料按表2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烘炭工业部1987-09-01批准1988-05.01实摊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硅橡胶

GB 8259—87

表2橡胶密封圈材料

适用介质

空气、水

空气、水、矿物油、煤气、药品矿物油、煤气、药品

各类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表4、表5的规定。1.9

天然橡胶物理机械性能

50~175

200-1000

50~175

200~1000

邵尔A

邵尔A

MPa(kgt/em)

扯断驱度

MPe[kgf/cm')

邵尔A

批断强度

扯断强度

MPa(kgf/cm)

215(153)

215(153)

扯断伸长率

表4合战橡胶物理机械性能

扯断伸

耐油性(体积变化)

适用温度

-20~1 80℃

-20℃-+140℃

40℃~+230℃

200%定伸强度

MPat(kgf/cm)

25(51)

耐热变化

70 h,100 ℃

」号标准油

-10~+5

表5硅橡胶物理机械性能

扯断仲长率

耐热老化

70h,232心

.强度

扯断伸

耐油性(1号标准湖)

70h,150

像胶密封圈的密封面上不充许有气泡、杂质,裂口和凸凹不平等缺陷,橡胶密封圈的非密封面应符合表6的规定。扯断仲

压缩变形

压缩变形

GB8259--87

表6橡胶密封圈非密封面的缺陷

公称直径Ds,mm

50~200

汽泡长.宽不大于2mm,深度

不大于 0. 5 mm,不得多于 2 处杂质长不大于2 m拍,觉不大

于 1 mm,深度不大于 1 mm,不

得多3处

凹凸深度或高度不大于

225~500

气泡长、宽不大于 2 mm,深度

不大十 1 mm,不得多于 3 处

杂质长,宽不太于 2 mm,深度

不大于1mm,不得多于3处

四凸深度或商度不大于

600--1000

气滤长、宽不大于2mm,深度

不大丁 1 mm,不得多于 4 处

杂质长宽不大于2mm.深度

不大于2mm,不得多于4处

凹凸深度或高度不人于

1mm,长度不大于1mm,不得5mm,长度不大下5mm,不得1mm,长度不大于10mm,不得多3处

多于4处

多于5处

不允许

宽长,深度不大于 0. 5 mm,允许存在摄伤的深度不大于 0. 5 nm,长度不大于 5 mm,宽度不大于 1 mm,不得多于 3 处长不大于 5 mm, 宽不大于

长不大于 10 mm,宽不大于

长不人于 10 mm,宽不大于

1mm,深不大于0.5mm,不得2mm,深不大于mm,不得多2mm,深不大于mm,不得多于4处

多于3处

1.12在固定不动的管道上安装的接头,不拆卸的条件下,密封圈的使用条件为常温的情说下,其使用寿命一般可超过10年

1.13在橡胶密封圈的非密封面上应标示出橡胶牌号、公称通径、制造年月、厂标记。2试验方法

2.1负压密封性和漏气速率检查

检查装置原理见图1,阀门选用真空手动阀,抽气管道直径不大于50mm,管道和接头的内表面应干燥和清洁,选用1.5级精度的真空表,并应经校准。封头和端管之问的焊缝应光滑,不允许漏气。抽气时,当真空度达到 0.08 MPa(600 mmHg)以上时,继续抽气 30 min,然后关闭蝶阀,在真空度高于0.08MPa(600 mmHg)的情况下,选取△并记录相应的&t,漏气速率Q(MPa/s)按式(1)计算:AP

式中4P

相邻两次测壁的压强差,MPa1

压强增加AP时所测量的时间,s。经过多次测量,漏气速率最大不得超过 0,5×10-\MPa/s(0. 4 mmHg/s)。1)

真空表

GB 8259 B7

其空手动蝶商

的的胞断的糖能的间细的自能能能能者制;间的有血随的血能间病的能间图1真空度及漏气速率检查装置原理图密封性能及耐压强度检查

检查装管原理见图2。

图2密封性能及耐压强度检验装置原理图抽气管

白空源

试验时应排除系统内的空气,然后用水泵加压。当压力由 0(表压)逐渐 J:升到 0. 1MPa(1kgf/cm2)时,关闭阀门,观察时间不少于5min。接头无渗漏时,继续升压至1.5倍公称压力,此时接头不应出现渗漏、螺栓伸长、卡变形及端管脱出卡箍的现象。若有上述种情况出现时,即认为该项检查为不合格。

2.3转角检查

转角检查装置原理见图3。

在外力作用下,接头达到允许转角而无任何变形时,即认为合格。接头转角8按式(2)计算:B=aresinido0

式中:于-

管端移动距离,mm。

+-+(2)

2.4最大管端问隙检查

GB8259-87

图3转角检查装置原理图

最大管端间隙检查装置原理见图1。头

图4最大管端间检查装置原理阁

外加力

GB 8259—87

试验时应采用钢板制做的封头焊在端管两端,并使管端间隙为0,测量1%,然后通入低丁公称压力的压力水,端管移动后再测量Z,其最大管端间隙4(mm)按式(3)计算:dL-

式中:L

管端间隙为0时测得的长度,mm,一管端间隙达到最人时测得的长度,mm。图值不得小于允许管端最大间隙。3检验规则

订货单位可根据本标准对制造厂交付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划定所交付的该批产品是否合格,3.7

以确定接收或拒收,检查项目按表7和3.5条的要求进行。本标所列检查日以外的技术要求,由制造厂控制,或者订货单位与制造厂双方商议检查办法。表 7抽样方案表

抽样方案

裴中,1

检查项目

外观及主要

尺寸检查

转角放最大节

端间隙检查

真空度技

漏气速率检布

密封及酵压

强度检查

第一次抽检个数;

第二次抽检个数.

A.第合格判定数;

第一合格判定数,

第一不合格判定数;

第二不合格判定数。

合格质量水平

批单范国

2150--500

150--500

150~500

>150~~500

痒本大小

m/n:

判定数

3.2制造!的厂内检查可由厂的质量检查部门按相应的产品技术要求,根帮本标准的拥样办法进行验收,对合格的每批产品填发产品合格证。3.3制造厂有权来用其他办法进行」内检查,但必须保证产品质量。3.4抽样方案表

GB8259—87

抽样方案的检查工作程序应符合GB2828—B1《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的规定。

各检查项目的批量范围和对应的抽样方案见表7。除瓦斯抽放或其他负压管道上的接头必须做真空及漏气速率检查外,其他可不做此项检查。3.5致命缺陷的检查是破坏性检查,应按照GB2828中3.5条“致命缺陷的特殊规定”进行。3.6抽样方案说明

3.6.1各检查项目的先后顺序应按表7规定顺序进行,一般应在前一个项目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个项目的检查。

3.6.2在检查的项目中,若有一项不合格,该批即为不合格。检查过程中,已出现某项指标不合格,就不必再进行以后的捡查项目。3.6.3订货者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有权拒收,不论该产品是否是样品的部分,也不论该批是否判为接收。

4包装、贮存与标记

4.1成品应消除污垢,在正常的运输和保管条件下,自出厂之日起应保证半年不生锈。4.2产品出厂应包装,可根据制造厂的具体条件选择包装材料,但在正常的运输和保管条件下,不得因包装不当而损坏或遗失零件,4.3橡胶密封圈应单独包装,采用对橡胶无污染、无损害和不透明的材料包装。运输过程中,严禁与腐蚀性及有害于橡胶的物质接触,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浸。橡胶密封圈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与热源不接触的地方。

4.4包装外表应附有标签,其内容如下: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及规格:

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d.产品数量。

4.5应附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A.1安装方法

A.1.1焊接

GB8259-87

附录A

卡辩式柔性管接头安装使用说明(参考件)

接头安装前,先将端管焊接在管子端头。焊接前,应捡查端管密封面,对影响密封效果的碰衡、划痕、毛刺和污垢进行处理。

A.1.1.1钢管端面应垂直其轴线。A.1.1.2焊接前,应清除钢管及端管焊缝处的铁锈及油漆。A,1. 1. 3 焊接时,钢管与端管应保持同轴。A.1.1.4端管用单边V型坡口单面连续焊缝和钢管对焊,焊条牌号推荐T422,焊綫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及未焊透等缺陷。

A.1.1.5为保护密封面不受焊接飞溅的铁豆影响,焊接前,应将端管密封面罩一防护套。A.1.1.6将焊接好端管的钢管用卡箍式柔性管接头连好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T.作压力的1.5倍,观察时间不少于5min,如无渗漏,即为合格。A.1.2试压合格后,除密封面外,钢管应根据不同的要求涂以防锈漆。A.1.3为了防止密封面碰损,钢督搬运过程中应将密封面套上保护套,保护套可向厂方购买。A.1.4装配前应清除钢管内的杂物·应特别注意把密封面清理光滑,不许有污物和刻痕,A.1.5装配时,两根钢管应对正轴线,密封面、卡内腔、两耳结合面、螺栓的螺纹部分涂1号钙基润滑脂(凡士林)或者用对橡胶密封圈无损害的其他润滑脂。两管端之间根据安装要求保持一定间,然后将密封圈安装并调整到适中位置。上紧螺栓应使两侧螺栓均勾受力,防止咬伤密封圈。A.1.6接头安装好以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其转角应分别不超过GB8260-87《卡箍式柔性环型管接头\和GB8261一87《卡箍式柔性肩型管接头》中规定的数值。当需要接头有转角时,应先按直线管道装配,然后再折转管道,使其达到预定转角。A.1.7橡胶密封圈单侧唇宽(见图1)按表A1选取。表A1

50~175

200~600

700~1000

附加说明:

GB825987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雁主要起草人石笑萱、安子畴。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部标MT35一79G.JJ,GJH型管接头》作废。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8259-1987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8259-1987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8259-1987 卡箍式柔性管接头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