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28 10:49:5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外观质量:通过目视观察检查。
  • 密封性能:采用负压法或水压法进行测试。
  • 容量偏差:使用定量分析称量和容量仪器测量。
  • 耐内压力:使用水压或气压测试设备进行试验。
  • 抗跌落性能:根据跌落试验标准进行测试。
  • 浑浊度和透明度:使用比色法和浊度计测量。
  • 气体渗透性:通过气体渗透测试仪进行检测。

涉及产品:

标准适用于所有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材料制作的碳酸饮料瓶。这些产品通常用于包装碳酸饮料,如汽水、苏打水、啤酒等。

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

标准号:QB/T 1868-2004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2004-12-14

实施日期:2005-06-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酷(PET)碳酸饮料瓶的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酷树脂为原料,采用注塑、拉伸、吹塑工艺生产的碳酸饮料瓶。QB/T1868-200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T1868-2004

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的部分内容

ICS83.080

分类号:G33

备案号:15124-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868-2004

代替QB/T1868—199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bottle for carbonation drink2004-12-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品伙伴网httn://

2005-06-01实施

QB/T1868-2004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是对QB/T1868一1993《聚酯(PET)软饮料瓶》的修订。本标准与QB/T1868一1993的主要差异如下:-产品分类中取消了规格分类,瓶口按结构分为1716瓶口和PCO瓶口;按瓶结构分为有底座瓶和无底座瓶两大类,并在相关的技术要求中增加了无底座瓶的技术要求。一新增加了不同瓶口规格:

一一取消了原标准要求中不可充气瓶壁厚的要求,瓶各部分的壁厚指标有所修改:一提高了瓶垂直度偏差要求,高度H>300mm,垂直度偏差由原来的≤6.4mm修改为≤5mm;高度150mm≤H≤300mm,垂直度偏差由原来的≤4.5mm修改为≤4mm;一物理力学性能中增加了耐压性能要求:无色瓶乙醛含量指标平均值由原来≤不大于3μg/L修改为≤不大于5ug/L:乙醛含量测试方法新增加了粉碎法: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珠海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乐夫、卢焕成、黄朝晖、许征、容亦斌、黄少平、余晓辉、练兵、李冬梅。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1868一1993《聚酯(PET)软饮料瓶》。

1范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T1868-2004

本标准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的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为原料,采用注塑、拉伸、吹塑工艺生产的碳酸饮料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10-1980透明塑料透光率雾度试验方法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一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10792一1995碳酸饮料(汽水)GB1311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6288-1996

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指从瓶口平面到液面距离一定的点。3.2

垂直度偏差

瓶几何中心轴线与底平面的垂直轴线的偏差值。4产品分类

4.1按瓶结构分为有底座瓶(见图1)和无底座瓶(见图2)。4.2瓶口按结构分为1716瓶口(见图3)和PCO瓶口(见图4)。4.3按瓶颜色分为无色瓶和有色瓶。1

QB/T1868—2004

A一婊纹:B一支撑环:C一肩部:D一瓶身:E一瓶底:G一底部中心图1有底座瓶

5要求

5.1外观

应符合表1要求。

有底座

无底座

A一螺纹:B一支撑环:C一肩部:D一瓶身:E一瓶底:F底脚部:G一底部中心图2无底座瓶

表1外观要求

端面平整,螺纹应圆滑、无崩缺,溢料毛边不超过0.13mm。塑化良好,无气泡、无污点及雾状发白,色泽均勾,成型饱满,瓶体无明显收缩、变形。色泽均匀,底座浇口不超过底平面,无明显飞边。注入碳酸饮料后浇口不超过底面,瓶能稳定地站立。5.2瓶口规格及尺寸偏差

应符合表2或表3的要求。

食品伴网htin

Z一支撑环直径;A一锁环直径,T一螺纹直径:E一瓶口直径S一螺纹开端,D一锁环高度:X一瓶口高度图31716瓶口

表21716瓶口规格

测试项目

支撑环直径Z

锁环直径A

螺纹直径T

瓶口直径E

螺纹开端S

锁环高度D

瓶口高度X

httr

34.50±0.13

27.96±0.13

27.56±0.13

24.94±0.13

1.60±0.10

14.10±0.18

22.43±0.25

QB/T1868-2004

单位为毫米

QB/T1868-2004

Z一支撑环直径:A-锁环直径:T一螺纹直径:E一瓶口直径;S-嫌纹开端,D一锁环高度;X一瓶口高度图4PCO瓶口

表3PCO瓶口规格

测试项目

支撑环直径2

锁环直径A

螺纹直径T

瓶口直径E

螺纹开端S

锁环高度D

瓶口高度X

5.3高度偏差

应符合表4要求。

5.4垂直度偏差

应符合表5要求。

33.00±0.38

27.97±0.13

27.43±0.13

24.94±0.13

1.70±0.13

14.10±0.20

21.01±0.25

单位为毫米

5.5容量偏差

应符合表6要求。

公称容量

250~500

501~1000

1001~1500

1501~2000

2001~3000

5.6物理力学性能

应符合表7要求。

5.7热稳定性

应符合表8要求。

5.8乙醛含量

应符合表9要求。

5.9卫生指标

商度H

150~300

高度H

150~300

应符合GB13113的要求。

表4高度偏差

表5垂直度偏差

表6容量偏差

极限偏差

http:

极限偏差

极限偏差

QB/T1868--2004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升

平均偏差

QB/T1868-2004

密封性能(二氧化碳损失率)/%

垂直载压/N

跌落性能

耐内压力/MPa

透射比/%

注:有色瓶不考核透射比。

表7物理力学性能

从2m高处跌落瓶体应不破裂,可稳定地站立≥85

表8热稳定性

250mL~500mL5

501mL~1000mL1001mL~1500mL1501mL~2000mL2001mL~3000mL瓶

高度偏差/%

液面下降/mm

垂直度偏差/mm

D部位直径偏差/%≤

测试方法

顶空法

粉碎法

注:两种方法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进行测试。试验方法

6.1试验状态调节与试验的标准环境3.0

不破裂,瓶站立稳定

表9乙醛含量

瓶品种

无色瓶

有色瓶

无色瓶

有色瓶

单位为微克每升

乙醛含量

按GB/T29181998规定的标准环境及正常偏差范围进行调节。试样状态调节时间应不少于4h。外观和瓶口尺寸偏差

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目测,并将试样瓶口置于放大倍数为10倍的投影仪定位架上,对瓶口端面及尺寸进行测量。

6.3高度偏差

取10个样瓶,用精度为0.02mm的量具测量瓶垂直高度最大值,按式(1)计算高度偏差。AH=H,-H。

食品货伴网http:/

式中:

-高度偏差,单位为毫米(mm);一图纸上标示高度,单位为毫米(mm):H

H。测量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6.4垂直度偏差

6.4.1试验仪器

垂直度偏差测试仪(见图5),精度为0.02mm。A一千分表:B一样瓶:C一夹具:D一测试仪架图5垂直度偏差测试示意图

6.4.2试验步骤

QB/T1868-2004

取10个样瓶,常温下样瓶内注入2/3的水,置于垂直度偏差测试仪中,以支撑环做测量点,瓶下部贴近夹具,转动360°,找出最小值:将指示表零位调整到指针处,再次将瓶转动360°,记录指针偏转的最大值,并记录测试结果。6.5容量偏差

取10个样瓶,分别称量空瓶,然后注水至注点,称取瓶和水的总质量,精确到0.1g,测量水温,从附录A中查出水的表观密度,按式(2)计算体积G-G

式中:

瓶的容量,单位为毫升(mL);G

一瓶和水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空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一定温度下水的表观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容量极限偏差按式(3)计算。

品伙伴网bt

QB/T1868-2004

式中:

AV—容量极限偏差,单位为毫升(mL):V—公称容量,单位为毫升(mL);V。——测量的容量,单位为毫升(mL)。容量平均偏差按式(4)计算:

式中:

A=4+4++4.

一容量平均偏差,单位为毫升(mL);容量极限偏差,单位为毫升(mL);瓶数。

6.6物理力学性能

6.6.1密封性能

取10个样瓶,瓶中注入含有(23土2)℃、二氧化碳含量为(4.0土0.1)倍体积的碳酸水溶液后用盖密封,在(23土2)℃下放置24h,取出5个样瓶测量压力、温度,按GB/T10792一1995查出相应的体积,瓶在(23土2)℃下存放,1000mL(含1000mL)以下的试样存放6个星期,1000mL以上的试样存放12个星期,然后进行测试,二氧化碳损失率,数值以%表示,按式(5)计算。Xe=C=G×100

式中:

一二氧化碳损失率,%;

G。——室温放置24h后,样瓶内的二氧化碳体积数的平均值,单位为毫升(mL);G,一一存放期之后,样瓶内的二氧化碳体积数的平均值,单位为亳升(mL)。6.6.2垂直载压性能

取10个样瓶,在常温下放置24h以上,在压力试验机上垂直放置瓶,以100mm/min的恒定速度对样瓶垂直施加压力,记录瓶所能承受的初始最大载荷,精确到1N,计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6.6.3跌落性能

取10个样瓶,向瓶中注入温度为(23士2)℃、二氧化碳含量为(4.0士0.1)倍体积的碳酸水,然后用瓶盖密封,其中5个样品在(4土1)℃的环境下放置24h:另外5个样品在(24士1)℃环境下放置24h。然后把样品瓶放在2m高度处,使瓶轴线与垂直于地面的直线成30°夹角,瓶底朝下自由下落到混凝土地面上,检查瓶底损伤情况和瓶是否可以稳定地站立。6.6.4耐内压力试验

取10个样瓶,瓶盛水到注点,在有防护装置条件下,加压到1MPa,保持30s,观察瓶是否破裂,并记录测试结果。

6.6.5透射比

取10个样瓶,在图1和图2的D部位取样,按GB/T2410-1980的要求进行测试。6.7热稳定性

取10个样瓶,把瓶标上记号,瓶中注入温度为(23土2)℃、二氧化碳含量为(4.0士0.1)倍体积的碳酸水,然后用瓶盖密封,样品在(23土1)℃下放置1h,测量瓶盖边缘总高度H。(包括瓶盖一起测量)、瓶身直径D液面高度L,(23土2)℃下放置24h后,再在(38士1)℃恒温放置24h后,取出测量瓶高度H,、瓶身直径D、液面高度L,高度偏差按式(6)、直径偏差按式(7)、液面下降按式(8)计算,8

htt

并按6.4测量瓶的垂直度偏差。

式中:

高度偏差,%:

一试验后样瓶高度,单位为毫米(mm);×100

一试验前样瓶高度,单位为毫米(mm)。Do-DLx100

式中:

X,—直径偏差,%;

试验前样瓶直径,单位为毫米(mm)。一试验后样瓶直径,单位为毫米(mm):D

式中:

液面下降,单位为毫米(mm);L

-试验前液面高度,单位为毫米(mm);试验后液面高度,单位为毫米(mm)。6.8乙醛含量

乙醛含量的测试方法有两种。方法一为顶空法:方法二为粉碎法(见附录B)。6.8.1仪器(方法一)

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推荐的色谱条件:

柱温:140℃

进样口温度:170℃

检测器温度:200℃

载气(氮气)流速:40mL/min

QB/T1868-2004

6.8.2测试步骤

6.8.2.1取10个样瓶,用纯度为99.9%的氮气冲洗并赶走瓶内的空气,然后迅速用带有橡胶塞和垫片的瓶盖密封,样品在(23士1)℃的条件下恒温存放24h。6.8.2.2取3个1L(或其他容量)的玻璃瓶,用99.9%的氮气冲洗并赶走瓶内的空气,迅速用带有橡胶塞和垫片的瓶盖密封,注入4μL(或其他量)的已知质量浓度(约1mg/mL)的乙醛标准溶液,在约40℃温度下,待其完全气化,然后从瓶中抽取5mL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内,可得到一已知标样峰的面积,取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从已放置24h的待测样瓶中抽出5mL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内,可得到一待测浓度的峰面积,按式(9)计算乙醛含量。

s。\v

式中:

一待测样瓶中的乙醛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升(ug/L);C

一已知浓度标样瓶内的乙醛含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待测样瓶中乙醛含量的峰面积;htt

QB/T1868—-2004

一已知浓度标样瓶内乙醛含量的峰面积一标样瓶中进样体积,单位为微升(uL);玻璃瓶的体积,单位为升(L)。6.9卫生指标

按GB13113中的检验方法进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项目为:5.1外观,5.3高度偏差,5.5容量偏差,表7中的垂直载压、跌落性能、耐内压力。

型式检验

7. 1.2.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正式生产后,改变生产工艺或使用新原料生产,而又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停产三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要求中全部项目。7. 1.2.2

7.2组批和抽样

7.2.1组批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以同一牌号、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类产品为一批,每批不得超过100万个,不足100万个的以不超过3天产量为一批。7.2.2用随机抽样,外观、高度偏差、垂直度偏差、容量偏差按表10要求。物理力学性能以批为单位,在每批中抽取50个样瓶进行检验。表10

批量N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1~35000

35001~150000

150001~500000

≥500001

7.3合格批的判定

样本量n

接收数 Ac

单位为件

拒收数Re

外观、高度偏差、垂直度偏差、容量偏差采用GB/T2828.1一2003中表2-A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10

httn://fo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868-200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