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2411-1998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8次  |  2024-12-28 11:32:5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QB/T 2411-1998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该标准主要关注硬质泡沫塑料材料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具体项目包括:

检测方法:

标准中规定了一些用于测试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

  • 杯式法:利用标准水蒸气透过杯,测量泡沫塑料在规定环境下的水蒸气透过量。
  •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还详细描述了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应用于各类硬质泡沫塑料,这些材料通常用于保温、隔热和防潮的场合。具体产品可能包括:

  • 建筑材料中的隔热泡沫板
  • 包装材料中的泡沫填充物
  • 其他工业用的硬质泡沫材料

以上信息总结了标准中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测试和评估硬质泡沫塑料的水蒸气透过性能。

QB/T 2411-1998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

标准号:QB/T 2411-1998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8-11-25

实施日期:1999-06-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2411-1998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硬质泡沫塑料的水蒸气透过量、透过率及透过系数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硬质泡沫塑料。试样可以是材料的主体部分,也可带有自然皮层或粘着某种不同材质表层。本方法适用于水蒸气透过量在200μg/(m2·s)-3000μg/(m2·s)范围内的材料。QB/T2411-1998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QB/T2411-1998

QB/T 2411-1998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QB/T 2411-1998

本标准对原轻工业部标准SG390-84《硬质泡沫塑料永蒸气透过量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663:1981《泡沫塑料-硬质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本标准与ISO1663:1981的主要技术差异:1在ISO1663:1981的基础上增加一种透湿杯。2取消ISO1663:1981规定透湿杯中的支承物。3试验结束时间不采用ISO1663:1981中的绘曲线法,而采用误差法。4本方法适用于水蒸气透过量的范围在ISO1663:1981的基础上增加-下限。适用范围为200μg/(m2-s)~3000μg(m2.s)。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推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塑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武汉站、上海市塑料制品研究所。

本标推主要起草人:周彩芬、马豫鄂、冯伟、王坚平,2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硬质泡沫塑料

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

QB/T 2411-1998

本标准规定了硬质泡沫塑料的水蒸气透过量、透过率及透过系数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硬质泡沫塑料。试样可以是材料的主体部分,也可带有自然皮层或粘着某种不同材质表层。本方法适用于水蒸气透过量在200ug/(m2·s)~3000ug/(m2·s)范围内的材料。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91882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342-1996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水蒸气透过量

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试样厚度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通过试样的水蒸气量,以微克每平方米每秒(μg/(m2-s))表示。注:所测得试样的水蒸气透过量的值是该试样厚度特有的。3.2水蒸气透过率

试样水蒸气透过量与试验时试样两侧的蒸汽压力差之比值,以纳克每平方米每秒每帕斯卡【ng/(m~-s·Pa))表示。

注:所测得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的值是该试样厚度特有的。3.3水蒸气透过系数

单位厚度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以纳克每米每秒每帕斯卡(ng/(m's·Pa))表示。注:对于均质材料,所测得试样的水燕气透过系数的值是该物质的一项特性。4原理

将试样密封于含干燥剂的试验杯上端,然后将该杯放入规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定期称量该杯的质量变化,以测定试样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国家轻工业局1998-11-25批准

1999-06-01实施

5器具和材料

QB/T 2411--1998

5.1透湿杯(耐氯化钙腐蚀且不透水和水蒸气的圆柱形开口杯)普通杯:容量不小于250mL,内径不小于65mm烧杯:特型杯:底部内径不小于65mm,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注:1薄形试样选用特型杯。

2也可使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其他透凝杯。5.2量具:符合GB6342的规定。

5.3限位器

一限位板:外径为(64土0.1)mm,高10mm的表面光洁的金属板;限位圈:外径为(64土0.1)mm,高10mm,厚5mm的表面光洁的金属环。5.4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

5.5干燥器:供试样周转干燥用,至少能容纳5只透湿杯。5.6密封蜡:85%切片石蜡与15%蜂蜡的混合物,5.7吸湿剂:无水氯化钙,粒径约为5mm,不含有能通过30*(600m)筛子的粉料,试验前先置于200℃的烘箱内烘2h。5.8恒温恒湿设备

a)恒温恒湿箱:温度精度土1℃,相对湿度精度土2%。b)能使所需温度控制在土1℃以内的恒温小室和含有所需过饱和盐溶液的干燥器,干燥器内径不小于240mm,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5.9过饱和盐溶液:为保持小范围内所需湿度而放置在试验用干燥器内的过饱和盐溶液。a)用于38℃,湿度梯度为0%~~88.5%试验:含有大量未溶解硝酸钾的过饱和溶液;b)用于23℃,湿度梯度为0%~85%试验:含有大量未溶解氯化钾的过饱和溶液:c)用于23℃,湿度梯度为0%~50%试验:含有大量未溶解重铬酸钠的过饱和溶液。6样品

产品制成后至少存放72h才能取样,样品应能充分代表被测产品。样品可以是产品的主体部分,也可带有自然皮层或粘附着某种不同材质的表层。但测透湿系数时应弃去材料自然皮层或粘着表层。

7试样

7.1形状和尺寸

试样呈圆柱形,其直径与所用透湿杯相吻合,试样厚度为25mm。当产品厚度小于25mm时,采用原厚度进行试验;产品厚度小于10mm时,试验时可用特形杯,试样的试验面积不小于32.0cm2。

7.2数量及取样

试样不得少于5个。

样品为各向异性时,试样平行面应与实际使用时水蒸气通过制品的方向垂直。样品表面带有自然皮层或两侧粘着不同材料皮层时,应与实际使用时水蒸气流向同向进行试验,若实际使用时汽流方向不详时,应制备双向的双组试样进行试验,以得到每方25

向汽流的结果。

7.3状态调节

QB/T2411--1998

试样试验前应按GB2918规定的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环境中处理至少16h。

8试验条件

选择下列三种试验环境之一进行试验。a)(38±1)℃,0%~88.5%土2%相对湿度梯度,试样两表面间水蒸气压力差为:4 P=5.51kPa:

b)(23土1)℃,0%~85%土2%相对湿度梯度,试样两表面间水蒸气压力差为:4 P=2.39kPa:

c)(23土1)℃,0%~50%±5%相对湿度梯度,试样两表面间水蒸气压力差为4 P=1.40kPa。

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所测得结果不相同。应按产品标准规定或选择最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试验条件。

9试验步骤

9.1按GB6342的规定,测量试样每个象限内的平均厚度,再取各象限厚度的平均值为试样厚度,精确到0.1mm。

9.2透湿杯中加入不少于25g吸湿剂。9.3将试样放入透湿杯,使试样底部与吸湿剂间距在10mm~20mm之间(若使用特型杯,则在透湿杯上圈内底部要放置试样的地方涂一薄层液态蜡,当蜡还软时,将试样放入透湿杯的正中)。试样顶面中央放限位器,沿限位器外周注入密封蜡,使试样与透湿杯之间完全密封无气泡。固化后,小心移去限位器,试样顶面露出轮廓鲜明的暴露面积。9.4依次称量装有吸湿剂和试样的透湿杯,精确到0.1mg。将透湿杯放入恒温恒湿设备(5.8)中。

9.524h后,将透湿杯从恒温恒湿设备中迅速取出,放入室温下干燥器内,停放(30士1)min。然后依次称量,精确到0.Img。称量后摇动透湿杯,使吸湿剂充分混和,然后再把透湿杯放回原恒温恒湿设备中。若试验和称量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可不必将透湿杯置于周转用干燥器中干燥。

9.6每24h重复9.5步骤,直到连续二个24h周期称量变化相对误差在土2%内时结束试验。

10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水蒸气透过量

g=11.574m

式中:g—水蒸气透过量,μg(m2-s):4m-取后连续二次24h周期内质量恒差的平均值,g;试样暴露于湿侧面积,cm2。

10.2水蒸气透过率

QB/T2411-1998

式中:g——水蒸气透过量,μg/(m2s):Wp———水蒸气透过率,ng/(m2-s·Pa):4P试样两表面间水蒸气压力差,kPa。10.3水蒸气透过系数

式中:&-水蒸气透过系数,ng/(m's-·Pa):Wp——水蒸气透过率,ng/(m2s-Pa):d-试样厚度,m。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a)本标准号:

b)试验材料的说明,包括材料名称、厚度及有无表皮层:c)状态调节;

d)试验温度和相对湿度梯度;

。)水蒸气透过性能:水蒸气透过量、透过率、透过系数及水蒸气相对试样的流动方向(若各向异性时则应说明结果是哪个方向):f)单个值试验结果;

名)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

h)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与本标准所规定的差异:)试验日期:

j)试验人员。

特型杯

A2恒温恒湿设备

QB/T 2411-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器具(部分)示意

1-透湿杯:2—吸湿剂:3-试样:4—金履杯:5—密封蜡图A1特型杯

1一干燥器,2一含有大量固体盐的饱和溶液:3—陶瓷板;4-吸混剂:5-烧杯:6—试样:7-密封蜡图A2慎温恒湿设备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2411-1998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2411-1998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2411-1998 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