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2343.1-1997 赤砂糖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8次  |  2024-12-30 12:04:24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QB/T 2343.1-1997 赤砂糖》中提到的内容,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的产品简要概述: --- ### **一、检测项目**

在《QB/T 2343.1-1997 赤砂糖》中,检测项目通常包含以下方面:

  • 感官指标检测:外观、颜色、气味和味道。
  • 理化指标检测:
    • 蔗糖含量。
    • 还原糖含量。
    • 水分含量。
    • 灰分含量。
    • 色值。
    • pH值
    • 杂质(不溶于水的物质)。
  • 卫生指标检测:
    • 微生物指标。
    •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含量(如砷、铅等)。
--- ### **二、检测方法**

标准中规定了符合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的检测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 感官检测:通过人员主观感官评估外观、颜色、气味及风味。
  • 蔗糖含量检测:采用定量分析法,如极化仪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
  • 还原糖含量检测:滴定法。
  • 水分含量检测:使用烘干法或快速水分测定仪测量。
  • 灰分含量检测:高温灼烧法。
  • pH检测:使用pH计或通过酸碱滴定法测量。
  • 杂质含量检测:通过过滤或称量分析不溶物的重量。
  • 色值检测:使用光度计或分光光度法检测。
  • 卫生指标检测:
    • 微生物检测采用培养法,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测定。
    • 重金属检测使用仪器分析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
--- ### **三、涉及产品**

《QB/T 2343.1-1997 赤砂糖》标准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 赤砂糖(包括颗粒状和粉末状)。
  • 未精炼红糖及其他初级产品中的类似制品。

该标准适用于以甘蔗为原料,通过初级加工生产出的不经高度精炼的蔗糖产品,也被用于指导类似糖类产品的生产和质量评价。

---

以上是《QB/T 2343.1-1997 赤砂糖》中主要的检测项目、方法及涉及产品的详细概述。

QB/T 2343.1-1997 赤砂糖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赤砂糖

标准号:QB/T 2343.1-1997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8-01-16

实施日期:1998-09-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2343.1-1997 赤砂糖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赤砂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由低纯度糖膏分蜜而得的棕红色或黄褐色带蜜砂糖。QB/T2343.1-1997赤砂糖QB/T2343.1-1997

QB/T 2343.1-1997 赤砂糖的部分内容

QB/T2343.1—-1997

本标准是根据QB532—1967《亦砂糖》及GB14964—1994《赤砂糖卫生标准》而制定的。我们力求使新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能更准确有效地反映当前赤砂糖的质量情况,以促进赤砂糖这一风味食糖质量的进步提高。

与QB532--1967相比,本标准理化要求没有增加项目,只是用“干燥失重”代替“水分”;增加了卫生要求,包括砷、铅、鋼、二氧化硫、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螨等项目(直接引用GB14964一1994《赤砂糖卫生标准》)。

新标准中还原糖分测定以兰-艾农恒容法代替兰-艾农法,因ICUMSA第17届会议已撤销兰-艾农法的正式方法资格,而采用兰-艾农恒容法为正式方法。本标推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达奉、张玲玲、严容百。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部标准QB532--1967《赤砂糖》作废。3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2343.1-1997

本标规定了赤砂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由低纯度糖膏分蜜而得的棕红色或黄褐色带蜜砂糖。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4789--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5009.55—1995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14964--1994赤砂糖卫生标准

QB/T2343.2—1997赤砂糖试验方法3技术要求

赤砂糖按理化要求的规定分为一级和二级共两个级别。3.1感官要求

赤砂糖呈棕红色或黄褐色,甜而略带糖蜜味,无明显黑点。3.2理化要求

理化要求见表1。

总糖分(蔗糖分+还原糖分),%≥干燥失重,%

不溶于水杂质,mg/kg

3.3卫生要求

卫生要求见表2。

赤砂糖理化要求

表2赤砂糖卫生要求

砷,mg/kg

铅,mg/kg

铜,mg/kg

二氧化硫,mg/kg

菌落总数,个/g

中国轻工总会1998-01-16批准

1998-09-01实施

大肠菌群,个/100g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螨(在250 g 赤砂糖中)

4试验方法

QB/T 2343.1—1997

表2(完)

4.1理化要求各项目按QB/T2343.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指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4.2卫生要求中砷、铅、铜、二氧化硫按GB/T 5009.5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按GB4789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螨按GB14964规定的方法检验。5检验规则

5.1型式检验

5.1.1每分离-髓糖畜为一个编号,在称量包装前,连续采集样品约4kg,放在带盖的容器中,混匀后为该编号样品。该样品等量分成两份,份作该编号型式检验样品;一份用双层食品级塑料袋密封包装或用磨砂口玻璃瓶盛装,标明产品编号、级别、生产日期、全批包数、检验结果及检验员,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留存,供工厂自检或质量监督检验之用。经供收双方认可,可作为仲裁检验样品。一次抽检或仲裁检验结果,对先后出广的同一编号糖有效。5.1.2生产厂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每编号样品检验理化要求的各个项目。5.1.3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技术要求所有项目的检验,检验结果作为对产品质量的全面考核。

a)生产日期开始或洗机后恢复生产时;b)正常生产的前期、中期、后期,c)交收检验出现不合格批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5.2交收检验

5.2.1每一次交货的赤砂糖为一个交收批,每批赤砂糖必须附有生产厂的产品合格证,收货方凭合格证收货,但交收双方均有权提出在现场抽检或抽样封存。日后若有质量争议,符合贮存条件保管的封存样品作为仲裁检验样品,由质量仲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为该批赤砂糖仲裁检验结果。5.2.2赤砂糖的每个交收批为个检验批。5.2.3抽样规则

由供收双方代表共同从该检验批中随机取10包赤砂糖,然后从每包赤砂糖取出约0.5kg样品,将10个样品掺和混匀后,再用四分法取出2kg样品作为该批赤砂糖样品。5.2.4在供收双方的书面合同中,应写明国家认可的质量检验机构为仲裁检验机构。6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6.1赤砂糖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6.1.1赤砂糖标签须有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

b)级别;

c)净含量(kg或g);

d)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e)产品标准号;

f)生产日期(可只标注年、月);g)赤砂糖保存期(不小于18个月)。6.2包装

6.2.1包装袋

QB/T2343.1—1997

赤砂糖须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袋包装,大包装应有牢固的外包装袋(如编织袋等)。6.2.2包装计量

50kg包装的赤砂糖单件净含量的负偏差不得超过250g,批量平均偏差应大于或等于零。其他规格的包装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执行。6.3每批糖出厂时,由生产厂附送产品合格证、运输与保管条件说明书各一份。6.4运糖工具和糖仓必须清洁、干净。严禁与有害、有毒、有异味和其他易污染物品混运、混贮。用船运载和仓贮时糖堆下面应有垫层,严防受潮。6.5糖包应堆放在距离墙壁、暖气管或水泥柱1m以外,糖堆高度以确保安全为原则。根据先入仓先出仓的原则,依次调拨运出。

6.6糖仓内保持干燥和低温。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2343.1-1997 赤砂糖》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2343.1-1997 赤砂糖》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2343.1-1997 赤砂糖》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