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30 14:24:40
MT 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MT 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中包括了一系列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类别。以下是这些信息的详细描述: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耐压试验通过增加电压并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是否产生击穿来检测。
- 绝缘电阻测量使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线圈的绝缘电阻值。
- 温升测试是在电动机额定负载下工作一定时间,然后测量电动机外壳的温度上升情况。
- 绝缘强度测试通常涉及在空气中或在浸没在油中的线圈施加更高的电压。
- 防护等级测试通常涉及液体、灰尘以及其他粒子在接触设备时测试其防护作用。
- 隔爆性能测试通常通过模拟爆炸环境,验证电动机的隔爆外壳在内部爆炸情况下是否能保持密闭。
- 转矩特性测试通过逐步加载电机以确定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转矩。
- 效率和功率因数测试通常结合电气负载和测量设备进行操作测试。
- 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检查轴承、轴和其他机械部件的可靠性。
该标准主要涉及用于煤矿环境下的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这些电动机通常用于在井下或其他需要隔爆措施的煤矿环境中。
MT 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
标准号:MT 451-1995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发布日期:1995-12-28
实施日期:1996-04-01
标准状态:现行
MT 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全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在具有甲烷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使用的、额定电压至1140V的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MT451-1995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MT451-1995
MT 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MT451-1995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全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在具有甲烷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使用的、额定电压至1140V的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
2引用标准
GB/T228金属拉伸试验法
GB/T 755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 103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 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4日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12
GB 3836. 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3836.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GB/T 4942.1日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T 10111
利用随机数殷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3安全性能要求
3.1隔爆外壳材质
3.1.1采掘工作面用电动机的机座必须用钢板或铸钢制造,其他零部件可用抗拉强度不低于HT250的铸铁制造。
3.1.2非采掘工作面用电动机的外壳可用抗拉强度不低于HT250的铸铁制造3.2隔爆外壳强度
3.2.1铸铁外壳或外壳部件和风扇罩应能承受冲击能量为20J的冲击试验而不产生影响防爆性能的变形或损坏(非采掘工作面用电动机可采用7J的冲击能量,但应在防爆合格证号之后加标志“X”)。3.2.2隔爆外壳和外壳部件应在精加工后进行压力为1MPa、历时1min的水压试验,试验结果以不连续滴水(每间隔大于10s滴水一滴即视为不连续滴水)为合格。3.3非螺纹隔爆接合面
3.3.1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接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z)及隔爆接合面的最大间隙或直径差(b)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5-12-28批准1996-04-01实施
接合面型式
平面、止口或圆简结构
带有滑动轴承的圆简结构1)
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简结构?)
MT451—1995
表1非螺纹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
1)仅适用于潜水泵电动机,见3.7.4,2)见3.7.3
V≤100
外壳净容积(V)
3.3.2由于修理的需要,在设计隔爆部件时,应将平面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厚度增加15%,但至少增加1.0mm。
3.3.3隔爆接合面的粗糙度按Ra6.3um加工。3.4螺纹隔爆接合面
3.4.1螺纹的最小轴向啮合长度、最少啮合扣数、配合精度和螺距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表2螺纹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
外壳净容积(V)
V≤100
100 V>2 000 最小轴向啮合长度 最少啮合扣数 3.4.2螺纹结构应采取防止自行松脱的措施。配合精度 3.5隔爆接合面应采取防锈措施,例如电镀、磷化、涂无酸防锈油等,但不得涂油漆。3.6胶粘 3.6.1当外壳部件采用胶粘结构(如绝缘套管处)时,外壳强度不应取决于胶粘剂。胶粘剂应对机械、化学等作用和溶剂具有充分的抵抗能力,并应能长期承受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的最高温度和环境最低温度作用而保持其热稳定性。胶粘剂的极限热稳定温度应比其最高工作温度高20℃以上,但不得低于120'C. 3.6.2从外壳内缘至外缘的最小胶粘长度必须符合表3的规定。331 外壳净容积(V) 最小胶粘长度 MT451—1995 表3最小胶粘长度 10V≤100 3.6.3胶粘结构经热稳定性试验后应符合防爆要求。3.7转轴和轴承 3.7.1凡是转轴通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都应设置隔爆轴承盖。该轴承盖不应因轴承的磨损或偏心而受到损伤。 3.7.2转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b2)应不小于0.075mm。3.7.3带有滚动轴承的电动机,转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大单边间隙(b)应不大于表1中b值的2/3。3.7.4带有滑动轴承的电动机,其轴承盖和转轴隔爆接合面之一的材料应用无火花材料制成(例如黄铜)。 3.8外壳紧固 3.8.1紧固用螺栓和螺母不得用塑料或轻合金材料制造。外壳紧固应采取防松措施。3.8.2螺栓和不透螺孔紧固后,应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厚度的螺纹余量。3.8.3紧固用螺孔不得穿透外壳壁,螺孔壁和底部的厚度应不小于螺栓真径的1/3,但至少为3.0mm。 3.8.4工艺用透孔或结构上必须穿透外壳的螺孔,其配合应采用圆簡隔爆结构或螺纹隔爆结构。外露的端头应永久性固定,也可将其埋入护圈内。3.8.5坚固件应采取防锈措施。 3.9外壳防护 电动机主体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4,接线盒应不低于IP54。3.10引入装置 3.10.1引入装置中所选用的密封圈、垫圈、堵板等应符合GB3836.1的规定。3.10.2引入装置经夹紧试验后,试棒位移应不大于6mm,其结构不应损坏。3.10.3引入装置经密封试验后,不得滴水和损坏(密封圈除外)。3.10.4引入装置中的橡胶密封圈经老化试验后,其邵氏硬度变化应不超过20%。3.11接线盒 3.11.1接线盒结构尺寸的设计应便于接线,并留有适合于电缆弯曲半径的空间。在正确连接电缆后,其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 最小电气间隙 注:I、I、Ⅱa系根据绝缘材料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划分的组别3.11.2接线盒内壁应均匀地涂耐弧漆最小爬电距离,mm 3绝缘套管应采用吸湿性较小的材料制造。当绝缘套管与连接件接线过程中承受力矩作用时,经335 扭转试验不应发生转动和损坏。MT451-1995 3.11.4连接件和接地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应可靠连接。受温度变化、振动等影响时,不应发生接触不良现象。 3.12接地 3.12.1固定式电动机外壳应设置外接地装置。移动式电动机应采用有接地芯线的电缆。外接地螺栓直径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功率大于10kW的电动机,不小于M12;a. 功率大于5kW~10kW的电动机,不小于M10;b. 功率大于0.25kW~5kW的电动机,不小于M8;c. d.功率不大于0.25kW且电流不大于5A的电动机,不小于M6。3.12.2电动机接线盒内部应设置专用内接地装置。内接地螺栓直径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导电芯线截面积不大于35 mm2时,与接线螺栓直径相同,b.当导电芯线截面积大于35mm2时,不小于连接导电芯线截面积1/2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芯线的螺栓直径。 3.12.3在接地螺栓的附近应设有接地标志“一”,该标志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期间不应磨灭。3.12.4接地装置应采取防锈措施,或采用不锈金属材料制造。3.13外扇冷电动机风扇 3.13.1通风孔的防护等级:进风端不低于IP20;出风端不低于IP10。3.13.2立式电动机应能防止外物垂直落入通风孔内。3.13.3风扇叶、风扇罩、隔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可靠固定;在其经受3.2.1规定的冲击试验后,静止部件与活动部件不得相互碰撞或摩擦。3.13.4正常工作状态下,风扇叶距静止部件的间距应不小于风扇叶直径的1%,至少为1mm,但不必大于5mm。 3.13.5风扇叶如用塑料制造,则表面绝缘电阻值应不大于1×10°Q。,3.13.6风扇叶如用轻合金制造,则轻合金应符合GB13813的有关规定。3.14电动机经强度试验后,不得产生影响隔爆性能的变形和损坏;进行隔爆性能试验时,不得传爆。3.15额定工作状态下,电动机外壳表面温度应不超过150℃,电缆引入口处的温度应不超过70℃。3.16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在热态时或温升试验后,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绝缘电阻值 额定电压 最小绝缘电阻值,MO 热态时或温升试验后 3.17电动机定子绕组经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交变湿热试验后 3.18电动机定子绕组经交变热试验后,其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耐电压试验应符合3.17的规定,且隔爆面不应有锈蚀现象。3.19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短时升高电压试验而匝间绝缘不发生击穿。3.20标志 3.20.1电动机外壳明显处应设置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ExdI和煤矿安全标志\MA”。336 MT451-1995 3.20.2电动机外壳明显处应设置厚度不小于1mm的铜质或不锈钢铭牌,并可靠固定。铭牌上应清晰地标注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和型号; 防爆标志; 防爆合格证编号; 安全标志编号; 出厂日期和编号; 制造厂名称。 试验方法 抗拉强度试验按GB/T228进行。 4.2冲击试验按GB3836.1进行。 4.3水压试验按GB3836.2附录A进行。4.4热稳定性试验按GB3836.1进行。4.5防护试验按GB/T4942.1进行。4.6引入装置夹紧试验按GB3836.1进行。引入装置密封试验按GB3836.2进行。4.7 4.8橡胶材料老化试验按GB3836.1进行。4.9连接件扭转试验按GB3836.1进行。4.10 表面绝缘电阻试验按GB/T1410进行。4.11 强度试验和隔爆试验按GB3836.2进行。温度试验按GB3836.1进行。 绝缘电阻试验按GB/T1032进行。耐电压试验按GB/T1032进行。电压有效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 6耐电压值 额定电压 交变湿热试验前 电压有效值 交变湿热试验后 4.15交变湿热试验按GB/T2423.4进行。严酷等级为高温+40℃,试验周期12d。4.16短时升高电压试验GB/T755进行。4.17隔爆参数、隔爆接合面粗糙度、防锈、紧固、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接地和标志等的检查用量具测量和目测等方法进行。 5检验规则 5.1电动机安全性能的出厂检验项目按表7规定进行。337 MT451—1995 表7电动机安全性能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条款 出厂检验 全部检验 MT451--1995 表7(完) 技术要求条款 出厂检验 序号标注“¥”者为关键项目,“”者为一般项目,其余为重要项目。2标注“√”者为应检项目,“-”为不检项目全部检验 5.2电动机安全性能的全部检验项目在产品型式检验时进行检验。样品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按GB/T10111规定随机抽取。对关键项目,如有台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安全性为不合格。对重要项目,如有两台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安全性为不合格;如有一台项不合格,则加倍复检,复检中若仍有一台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安全性为不合格。5.3电动机安全性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爆分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贵起草,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重庆分院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双会、陈在学、王文召、王平堂、刘晓波。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责解释。339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MT 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MT 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MT 451-1995 煤矿用隔爆型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安全性能通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测试项目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