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9次  |  2024-12-30 16:58:37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如下: --- ### 1. 主要检测项目

《CJJ/T 80-1998》规范中相关的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 原材料检测:对固化材料(如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和骨料(如石料、机制砂等)进行检测。
  • 混合料性能检测:
    • 压实度
    • 无侧限抗压强度
    • 水稳定性
    • 干缩与湿胀性能
  • 施工过程检测:
    • 厚度
    • 均匀性
    • 平整度
    • 密实度
  • 路面完成后的验收指标检测:
    • 抗压强度
    • 弯拉强度
    • 整体平整性
--- ### 2. 主要检测方法

不同检测项目采用的检测方法如下:

  • 压实度检测:通常采用灌砂法、环刀法或核子密度湿度仪法进行检测。
  • 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用试验机对成型的试件进行抗压试验。
  • 水稳定性检测:通过抗压强度的变化率或损失率进行评定。
  • 干缩与湿胀检测:通过测定试样在干燥及湿润环境条件下的长度变化完成。
  • 厚度检测:一般采用钻孔法或取芯法。
  • 平整度检测:通过3米直尺检查或专用路面平整度仪测试。
  • 密实度检测:采用核子密度仪或取样后进行密度比计算。
--- ### 3. 涉及产品

相关检测所涉及到的固化类产品和材料包括:

  • 固化剂材料:
    • 水泥
    • 粉煤灰
    • 石灰
    • 工业固废改良剂
  • 骨料材料:
    • 碎石
    • 砂砾
    • 机制砂
  • 辅助材料:可能用到的外加剂、掺合料等。
---

以上是根据《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中总结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的产品。这些指标和方法的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工程与实验室设备。

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

标准号:CJJ/T 80-1998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发布日期:1998-06-23

实施日期:1998-12-01

标准状态:现行

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的简介

为统一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设计与施工,保证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城市道路的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CJJ/T80-1998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CJJ/T80-1998

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的部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oadbases and SubbaseswithChemicalStabilization

CJJ/T80—98

1998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oadbases and SubbaseswithChemical Stabilization

CJJ/T80—98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Ni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

的通知

建标[1998]1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五年城建、建工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5」175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的《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CJJ/T80—98,自1998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管理和具体解释工作。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8年6月23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5]175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固化类混合料原材料的选择与技术要求:固化类混合料的组成与配合比设计: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结构设计,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施工,质量要求与检查验收。

本规程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管理,并负责具体解释工作本规程主编单位是: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乙2号;邮政编码:100045)本规程参加编写单位是:大连麦克文道路工程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省星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是:刘向荣杨树祺

实丁从易

曹永民王儒贤

主自成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吴允惠

ITKAONT 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固化类混合料原材料的选择与技术要求.2.1土壤固化剂

2.2水泥、石灰

o00000000000

2.4水..........

3固化类混合料的组成与配合比设计3.1

般规定

3.2原材料的试验

3.3固化类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结构设计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路拌法施工

厂拌法施工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

质量要求与检查验收

-般规定

材料试验

质量要求

检查验收

附录A

附录B

固化类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常用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结构组合本规程用词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0.1为统一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设计与施工,保证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城市道路的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Ni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固化类混合料原材料的选择与技术要求2.1土壤固化剂

1士壤固化剂可分为液粉土壤固化剂和粉状土壤固化剂两类。

2土壤固化剂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土壤固2.1.2

化剂》CJ/T3073的规定。

2.1.3液粉土壤固化剂中溶液的固体含量不得大于3%,不得有沉淀或絮状现象,粉状土壤固化剂的细度在0.074mm标准筛上筛余量不得超过15%。

2.2水泥、石灰

1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2.1

均可用于固化路面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号,且应选用终凝时间等于或大于6h的水泥。2.2.2固化路面基层和底基层,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受潮变质过期的水泥。

2.2.3石灰应采用消石灰或生石灰粉;消石灰中不得含有未消解的生石灰颗粒。

2.2.4石灰等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JC479的规定。

2.3.1凡能被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都可用作固化类混合料的基料。

士中石料的最大粒径:基层,不应大于30mm;底基层,不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应大于40mm。

基层和底基层用土,土中石料的压碎值不得大于40%。2.3.3

土中有机质含量(重量比)不宜超过10%。2.3.4

5土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的规定。

1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使用。基层和底基层用水应采用2.4.1

pH值大于或等于6的水。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Ni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固化类混合料的组成与配合比设计3.1一般规定

应根据士的种类和性质,确定所选用的主壤固化剂的类型,再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选用最适宜的胶结材料和用量。

确定。

固化类混合料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固化类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固化类混合料强度标准固化类混合料中的各集料的试验方法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行。3.2原材料的试验

对于固化类混合料用土,应取代表性的试样,进行下列试颗粒分析;

液限和塑性指数;

有机质含量;

含水率

5pH值;

6压碎值试验。

对于水泥,应测定其标号、初、终凝时间和安定性。3.2.3

对于石灰,宜测定有效钙和氧化镁的含量。3.3固化类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3.3.1固化类混合料宜按下列比例进行配制。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路面基层

1)使用液粉土壤固化剂时

a.当混合料为水泥混合时,水泥占干土重量为3%~6%:液粉土壤固化剂水溶液占干土重量为0.3%~1.0%;6.当混合料为石灰混合时,石灰占干重量为6%~10%:液粉土壤固化剂水溶液占干土重量为0.3%~1.0%;c.当混合料为水泥和石灰混合时,水泥占干土重量为2%~4%石灰古干土重量为4%6%液粉土壤固化剂水溶液占干土重量为0.3%~1.0%;

2)使用粉状土壤固化剂时

粉状主壤固化剂占干士重量为5%~10%。2路面底基层

1)使用液粉土壤固化剂时

a.当混合料为水泥混合时,水泥占干重量为2%3%液粉土壤固化剂水溶液占干土重量为0.3%~0.5%,6.当混合料为石灰混合时,石灰占干土重量为4%~5%;液粉土壤固化剂水溶液占干土重量为0.3%~0.5%c.当混合料为水泥和石灰混合时,水泥占干土重量为1%~3%;石灰占干土重量为3%~5%;液粉土壤固化剂水溶液占干土重量为0.3%~0.5%。

2)采用粉状土壤固化剂时

粉状土壤固化剂占干土重量为5%8%。3.3.2确定固化类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实验。

3.3.3不同交通类别的道路,固化类混合材料7d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3.3.4抗压强度的测试试件应在20士2℃的条件下保湿养护6d,再浸水1d,取出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取不少于6个试件的平均值。固化类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TKAONT 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固化类混合料的强度标准(Mpa)层位

固化剂类别

水泥类

石灰类

水泥石灰类

石灰粉煤灰类

粉状固化剂

水泥类

石灰类

水泥石灰类

石灰粉煤灰类

粉状固化剂

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路

城市次千路和支路

注:对于水泥石灰类混合料的强度标准,当以水泥为主时,其强度标准与水泥类混合料的强度标准相同,当以石灰为主时,其强度标准与石灰类混合料的强度标准相同,当石灰与水泥用量相近时,取水泥类和石灰类的平均值。3.3.5

施工现场实际采用的水泥用量、石灰用量或土壤固化剂用量应高于室内试验确定用量:使用液粉土壤固化剂时,水泥应增加干土重量的0.5%~1%;石灰应增加干土重量的1%~2%;液粉土壤固化剂水溶液应增加干土重量的0.1%~0.2%;使用粉状土壤固化剂时,粉状土壤固化剂应增加干土重量的1%~2%,其中厂拌法采用低值,路拌法采用高值。工程6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4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结构设计4.0.1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的有关规定。4.0.2采用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选用的路面结构方案。

3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应符合下列要求:4.0.3

1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2固化类混合料强度应均匀一致;3

固化类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表3.3.3的强度要求。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弯拉强度等设计参数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测定。柔性路面测试方法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柔性路面设计参数测定方法标准CJ/T59进行刚性路面测试方法可按柔性路面测试方法进行。4.0.5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结构具有半刚性的特性,其厚度不宜小于15cm。

4.0.6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宜自上而下递减。4.0.7

沥青面层与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层间结合应紧密牵固,并应喷撒透层沥青,其用量宜为0.8~1.0kg/m2。4.0.8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基层应采用砂砾或碎石类粗粒土,不应采用水泥、石灰类土壤固化剂稳定细粒土混合料,但可用于底基层。

对交通量较大的道路,应在面层与固化类混合料基层之间加铺连接层。

常用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结构组合宜符合附录B的规定,并应经论证后使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ONiTKAca-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CJJ/T 80-199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