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SY/T 5161-2002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2-31 20:38:2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SY/T 5161-2002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标准,相关的内容可以如下组织:

检测项目:

标准中提到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常见的金属元素,如铁、镁、锰、钙、钠、钾、钛、铝等。这些元素在岩石样品中是常量或微量存在的,测定其含量对于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

该标准主要涉及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来进行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这一方法通常包括样品的前处理(如酸溶解)、雾化、火焰或石墨炉原子化,以及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量和分析。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地质矿产、油气勘探、化学分析等领域中的岩石样品。涉及的产品主要是用于这些领域的相关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室所使用的标准试剂和消耗品。

在工业和科研应用中,精确测定岩石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对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矿产开发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SY/T 5161-2002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标准号:SY/T 5161-2002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发布日期:2002-05-28

实施日期:2002-08-01

标准状态:现行

SY/T 5161-2002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的简介

SY/T5161-2002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SY/T5161-2002

SY/T 5161-2002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的部分内容

ICS 75.010

备案号:1042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612002

代替SY/T5161--87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

测定方法

Deterimination of some metal elements in rocks by atomic absorptionspectrometry

2002-05-28发布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2-08-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仪器与设备

试剂与材料

样品的处理

分析条件及环境

试样莽液的制备

试样的测定

分析精密度

SY/T 51612002

SY/T5161—2002

本标准是对SY/T5161—87《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定方法》的修订。本标准与SY/T5161—87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文字表述更加规范;

采用 GB/I'1.1—2000的编写格式及表述方法:提出必须使用国家标准溶液;

用重复性利再现性R表示精密度;增加了仪器潮源;

增加了环保条款。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SY/T5161一87。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摊起草单位:中国石汕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迁河油出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本标滩主要起草人:游建昌、张蒂嘉、干汇彤、于荣光。1范围

岩石中金属光素原子吸收光谓

测定方法

SY/T S161—2002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原子吸收火焰光谱法测定岩石中金属元素(K,Na,Ca,Mg,Fc,Li,Sr,Ni,Cu,Zn,Mn)的方法,以及样品前处理、分析条件、样品分析精密度。本标准适用于岩石中金属元素的分析。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谁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FH/T6379-1986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3原理

原子吸收光分析的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气时,镀蒸气中符测元素的基态原子选择性地吸收,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吸收的程度与基态原子的数目成正比。通过分光系统分光,检测器测量该辐射线被吸收的程度,就可以测得试样中各个元素的含量。试样在经过溶解后,制成待测溶液,根据各待测元素的分析条件进行测定:4仪器与设备

4.1原子吸收光谱仪。

4.2空必阴极灯。

4.3乙炔气:纯度不低于97%:

4.4无油空气压缩机

4.5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4.6恒温干燥箱:最高温度不低于200t4.7马福炉:最高温度不低于1000℃:4.8可调式电热板(或砂浴):1000W-3000W4.9稳压器。

聚四氟乙烯。

不同规格的容量瓶

4.12不同规格的移液管

4.13聚乙烯塑料瓶:50mml,500ml.,玻璃和塑料器血均用V(HV:H2O)=1:1的硝酸溶液或用V(HCI:HO)=1:1的盐酸浸泡过夜,再用去离了水冲洗干净,琼干后备用。5试剂与材料

5.1盐酸:优级纯。

5.2硝酸:优级纯,

SY/T 5161-2002

5.3高氟酸:优级纯,

5.4氢氟酸:优级纯,

5.5氯化钩:分析纯。

5.6氯化锶:分析纯。

5.7氧化懈;分析纯。

5.8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氯化饱12.67g置于1(HhriL烧杯中,加卡离了水50rril.溶解,移人100mlL睿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100mg/mL,5.9锶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氟化锶30.42g置于250mL烧杯巾,加去离子水50mL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锶100mg/mL-。5.10钢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氧化1!.73g置于250hinL烧杯中,缓慢加人V(HCl:H0)=1:1盐酸直至溶液透明,冷却后移人[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勾,此溶液含镧100rng/mLu

5.11实验用水:去离子水(电导率≤0.1mS/m)。5.12所有待测金属元素的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曲线标准溶液都必须便用国家标准溶液配制。工作曲线标准溶液的配制不少于4个点,各工作曲线标准溶液中应加人表1中相应浓度的电离剂或释放剂。

5.13配制的标准储备液有效期为六个月,并应避光低温保存。5.14所有配制的T.作曲线标准溶液的有效期均为「5d。5.15所有废弃的试剂、酸碱等都应置于贴有红色标签的塑料桶中,处理时应符合环保规定6样品的处理

6.1表面污染的样品在制备前应进行清洁处理。6.2样品应粉碎至粒度小于0.[49mm,样品在105℃~110℃的烘箱中烘1h~2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待用。

6.3含有机质较高的样品,应置于已恒重的瓷时锅中,在600℃-650℃中灼烧1h,并进行烧失量的计算,

7分析条件及环境

7.1对不同型号的仪器,可根据仪器说明书对仪器参数自行选择分析条件。7.2各元素所加的修正剂及浓度见表1n表1修正剂及浓度

修正剂及浓度

艳==1mg/mL

绝mg/ml.

艳lng/nL

锶≥3mg/ml.

3mg/ml

直接测定

直接测定

表1(续)

注:铠可用钾、钠代用,其用量不低于2mg/m。7.3环境:

7.3.1 温度: 10℃-30℃。

7.3.2相对湿度:达到仪器规定的要求。8试样溶液的制备

SY/T 5161—260:02

修正剂及浓度

古接测定

直接测定

直接测定

氧化翎≥3mg/ml.

8.1在经过校准的分析天平上称取0.5g样品,精确至0.0001g,放人聚四氟乙烯锅中,用少量太离子水润湿试样。加高氯酸7mL~8mL,置低于250℃的电热板上溶解,加热至近十,取下,稍冷后加氢氟酸6trl~7ml,继续加热,蒸干。取下埚,用少量去离子水冲洗杯壁,加高氯酸1mL,加热至无高氯酸白烟。如试样木完全溶解,应再加适量氢氟酸和高氯酸,使试样完全溶解后,蒸于,加V(HCl.H,O)=1:1盐酸2mL,并加少量去离子水,加热直至溶液透明。冷却后定容于50mL的容量瓶ft。

8.2岩石标样及空白试样溶液的制备方法同8.1,并与试样溶液制备向时进行。9试样的测定

9.1启动仪器;仪器稳定后,在选定的仪器分析条件下,开始测量。9.2测量空白试样落液的吸光度,测量工作标准溶液系列的吸光度,由计算机绘制标准曲线。9.3每一溶液至少测量两次,记下稳定读数,取平均值。9.4测量岩石标样溶液,如测长值符合岩石标样标准值及在不确定度范围内,可进行试样测定。否则,应按第8章的要求重做。

9.5按照各待测元索的分析条件,依次测量试样溶液中的各待测元素。若试样需要稀释,次稀释倍数不得大于50g

10 计算

用式(1)计算各元素的含量:

n×106

式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用白分数表示:Q

被測溶液元素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nL):-试样溶体积,单位为毫片(rml.);K-试样溶液稀释倍数;

SY/T 5161—2002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名)(若有烧失量,应换算成原始称样量)。11分析精密度11

对各金属元素所做的分析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利再现性应符合以下规定:重复性r和再现性R按GB/16379—1986计算。如果两个单次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值超过相应的重复性或再现性数值,则认为这两个测试结果是可疑的。

11.1在同一实验室内进行两次以上测试:如果在同一实验空内,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了两组测试,则以Y2了11表示95%概率的平均值的临界差值式(2)表示。JY2-YlrN2m

式中:

n—第一组进行测试的次数:

Y1—一第一组测试结果的平均值:n2——第二组进行测试的次数;Y2——第一组测试结果的平均值。22

11.2两个实验室各进行:次以上测试:如果第一个实验室进行n,次测试,平均值为,,第一个实验室进行n2次测试,平均值为Y2,则:-

11.3本方法分析的各元素的重复性和再现性R见表2、表3、表4表2泥岩11种金鹰元素原子吸收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K元

精密度

砂岩11种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R元

1)本精密度是在2001年由5个实验室对:个水的试样所做的测试中定的。4

精密度

SY/T5161--2002

灰岩11种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R元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SY/T 5161-2002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SY/T 5161-2002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SY/T 5161-2002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