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5-01-02 08:09:17
JB/T 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中,提到了与堆积密度测定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以下是一些重要信息: 检测项目:- 堆积密度
标准中主要规定了测定超硬磨料堆积密度的方法。这包括使用特定的仪器和程序来确保测量的精确性和一致性。检测方法一般是通过已知容积的容器来测定填充该容器后磨料的重量,从而计算出其堆积密度。
涉及产品: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超硬磨料,如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这些材料由于其高硬度和耐磨性,被广泛用于切割、研磨和抛光等工业应用中。
在应用这些检测方法时,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循上述标准中所规定的步骤和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JB/T 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标准号:JB/T 3584-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05-20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的简介
JB/T3584-1999本标准是对JB3584-84《超硬磨料堆操作密度测定方法》的修订。本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国家标准ANSIB74.17-1976《金刚石磨粒堆积密度的检验方法》。为计算方便将测量筒的体积由8mL改为10mL,规格尺寸“英制”改为“公制”,其他技术内容未改变。本标准规定了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仪器和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粒度为16/20~325/400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堆积密度测定。本标准于1984年2月首次发布。JB/T3584-1999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方法JB/T3584-1999
JB/T 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的部分内容
ICS25.10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584—1999
超硬磨料
1999-05-20发布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
JB/T3584—1999
本标准是对JB358484《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方法》的修订。本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国家标准ANSIB74.17一1976《金刚石磨粒堆积密度的检验方法》。为计算方便将测量筒的体积8mL改为10mL,规格尺寸“英制”改为“米制”。本标准与JB3584一84的技术内容一致,仅按有关规定进行了重新编辑。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358484。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院兴国。
本标准于1984年2月首次发布。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仪器和测量方法。JB/T3584-1999
代替JB3584-84
本标准适用于粒度为16/20~325/400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堆积密度测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4061996超硬磨料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颗粒尺寸JB/T3914—1999
3定义
超硬磨料取样方法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系指磨粒在自然堆积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单位体积内所含磨粒的质量,单位g/cm34方法概要
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方法是将消除静电的干燥磨粒,在无振动的情况下,经漏斗流出,通过固定的高度充满一个10mL容积的量筒,并用黄铜刮板刮去余料,计量单位体积的质量。5实验条件
5.1实验应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相对湿度:45%~55%;
温度:20~24℃。
5.2试样的制备:将符合GB/T6406的待测试料按JB/T3914规定的方法取样,缩分到25g土0.1g装入约30mL的镍增璃中,在110C土5C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少4h,使其适应实验室的气氛并消除静电。5.3预备一张坚固防振的工作台,台面要水平,并铺上5mm厚的橡胶板或软塑料板。6仪器
6.1JS72-1型堆积密度测定仪
如图1所示,仪器由以下主要部件构成: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5-20批准2000-01-01实施
6.1.1漏斗
材质:黄铜
JB/T3584-1999
1-集料盘:2-测量筒:3橡皮球:4弹簧:5漏斗:6漏斗架:7漏斗支杆:8底座:9底座架图1JS72-1型堆积密度测定仪示意图漏斗顶部内径:57.1mm土0.01mm锥部高度:41.3mm
导出的锥部角度:63°土10
漏斗颈内径:6.4mm±0.03mm
漏斗颈长度:6.4mm±0.03mm
6.1.2漏斗锁闭装置
以一个直径为19mm的橡皮球,用两根弹簧固定在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处,不允许有颗粒漏下。6.1.3漏斗颈下端至测量筒口的距离为61.9mm土0.1mm。6.1.4测量筒
材质:黄铜
内径:19.3mm±0.01mm
内部深度:34.2mm土0.02mm
容积:约10mL
6.1.5刮板
材质:黄铜
JB/T3584-1999
刮板工作面的棱角应平整,其平直度在每毫米长度内应小于0.1mm。见图2。0
6.2天平
称量100g,感量0.001g。
7测量简容积的校正
图2刮板示意图
凡新制或使用过久的测量简,均应校正其容积,其校正方法是:7.1将干燥的空量筒与一块稍大于24mmx24mm的玻璃板一起称重,然后将玻璃板盖在量筒上,并留一个小口。用滴定管将温度为24℃土0.1℃的蒸馏水以每分钟5mL的速度滴入测量筒中,快要滴满时,将测量筒微微倾斜,使玻璃板下的气泡排出,直到测量筒滴满为止。将玻璃板平滑移动,盖好量筒口,擦去多余的水。在分析天平上(感量为0.0001g)称其总重量。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简的容积。7.2测量筒容积按式(1)计算:KW
式中:V测量简的容积,cm2
W水的净重,g:
-24℃土0.1℃的蒸馏水的密度为0.9972g/cm2。p
8测定方法
8.1测定前先校准JS72—1型堆积密度测定仪的水平度。(1)
8.2每次测量前将漏斗仔细清扫干净,关闭出料口的橡皮球阀,并将测量筒和集料盘清扫干净,放于定位销上。
8.3把按照5.2制备的试样倒入玻璃加料器中。加料时先沿漏斗壁,然后移至中心部位,在加料器不离开料堆的情况下,缓慢地流入漏斗中。使其从中心向四周均匀散开,自然堆积成锥形。8.4迅速打开橡皮球阀,使试样自由下落以充满测量筒。一手轻轻扶持测量简,一手立即用刮料板的边棱紧贴测量简口边缘,以5~10的角度按图3所示方向刮去多余试样,刮料时自始至终要细心避免振动、冲击或其他干扰因素。然后轻轻敲击测量筒壁,以减少试样体积,并用画笔清除量筒外侧及底部散落颗粒。
8.5在6.2规定的天平上称量测量简中的试样。精确到0.01g。3
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为结果。
9计算
堆积密度按式(2)计算:
JB/T3584-1999
副料古肉
制料服
两量商
刮料方向示意图
式中:D磨料的堆积密度,g/cm3;测量简内磨料的重量,g:
一测量简的容积,cm。
10允许偏差
16/20~325/400粒度的试样,三次测定的堆积密度值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015g/am2。4
机械行业标准
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JB/T3584-1999
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出版发行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
开本880×1230
印张1/2
字数10000
1999年9月第一版
1999年9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定价500元
99-561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