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硝基丙酸诱导肌张力障碍模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3-03-20  

北检院检测中心动物实验部建立了免疫系统模型、呼吸系统模型、循环系统模型、消化系统模型等疾病动物模型,3-硝基丙酸诱导肌张力障碍模型是暴露颅骨,在左侧尾壳核上方钻开颅骨,将3-硝基丙酸注入大鼠尾壳核。术后7天成功制备肌张力障碍模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模型简介

节菱孢属真菌作为污染源产生3-硝基丙酸(3-NPA),作为一种强效的神经毒素它能干扰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虽然典型的急性3-NPA中毒表现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但随后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惊厥和昏迷。25%的青年患者清醒后不久会出现局部或全身肌张力障碍,发作呈阵发性或是慢性。随后就出现了给动物注射3-NPA来建立肌张力障碍模型。 给啮齿类动物外周组织注射3-NPA后会选择性的损伤纹状体的功能,并且会出现类似于人类中毒后出现的运动障碍。大鼠和小鼠延缓出现的肌张力障碍的主要特征是躯干和四肢的肌张力障碍,并且严重程度与纹状体损伤的范围相关。此外,大鼠对3-NPA毒性的反应也是受年龄影响的,幼小的大鼠更容易患有肌张力障碍。这种运动障碍起始于停止注射3-NPA几星期后,并且病情不断进展直到出现全身性的症状。

模型构建方法

SD大鼠(雄性,250 g)
造模方法:暴露颅骨,在左侧尾壳核上方钻开颅骨,将3-硝基丙酸注入大鼠尾壳核。术后7天成功制备肌张力障碍模型。
评价指标:行为学测定、生化检测、HE染色、尼氏染色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