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7次  |  2024-11-29 12:04:2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中,主要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如下:

检测项目:

  • 电控设备的外观检查
  • 绝缘电阻的测量
  • 电气性能试验
  • 温升试验
  • 过载能力试验
  • 机械强度试验
  • 抗电强度试验
  • 接地电阻测试

检测方法:

  •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及使用基本测量工具查看产品外部特征及加工精度。
  • 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确保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 电气性能试验包括检测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运行的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
  • 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设备在负载运行下的温升,确保其不超过规定界限。
  • 进行长时间的负载测试以检测设备的过载承受能力。
  • 使用模拟和实际负载对设备的机械部件进行测试。
  • 抗电强度试验涉及施加高压测试,以检验设备的耐受能力。
  • 接地电阻测试则通过专用电阻测试仪器进行,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涉及产品:

  •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的各种电控设备
  • 含变压器、电动机和控制柜在内的电子元件和组件
  • 输送机整体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和连接器

以上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了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长期稳定运行。

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

标准号:JB/T 6328-199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2-06-26

实施日期:1993-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异步电动机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气气控制设备地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电网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6KW及以下的单、多机传动的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的试验。JB/T6328-1992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试验方法JB/T6328-1992

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试验方法

1992-06-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试验方法

JB/T6328-199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EC439—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装置》第8章“试验规范”。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异步电动机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气控制设备的试验方法。本标准按JB5863《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的试验要求制定。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电网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6kV及以下每台电机额定容量630kW及以下的单、多机传动的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的试验。凡采用本标准未规定的或特殊的试验方法时,应在相应的产品技术文件中作出补充规定,但补充规定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2引用标准

GB3797

JB5863

GB4720

GB10233

试验要求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电控设备第一部分低压电器电控设备电气传动控制设备基本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1对试品的要求

试品应符合有关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a.

用于试验的试品必须是未经使用过的产品;b.

试品的安装方式应与正常使用情况一致。3.2对试验用仪表的要求

试验用仪表的精度要求为不低于0.5级,电秒表的最小刻度为0.01s。4检查

一般检查

外观检查

试品的电器安装(如元器件的型号、规格、焊装位置、母线排列相序、行线接线以及颜色、标志)应符合有关标准与设计图样的要求,应标明其代号;b.

试品的零、部件和构件的表面镀层与漆层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与设计图样的要求。尺寸检查

试品的零件、部件、构件、配套件的装配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或有关标准规定的尺寸与公差;试品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及装配间距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制造质量检查

机械电子工业部1992-06-26批准1993-01-01实施

JB/T 6328—1992

试品的构件、焊接和装配必须牢固;试品防止人体触电保护措施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检查内容包括外壳防护、接地装置等;试品中的印制电路板、插件和抽屉质量,接触应良好,安装要牢固,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试品各电路所用母线、导线、电缆的规格以及接线头标号,应符合设计图样和有关标准规定要求,连接处应接触良好,标号应清楚,不脱色;试品所有电器操作机构、机械传动机构及机械联锁装置均应动作灵活、正确,并有一定的调整裕度;

试品的备品备件的数量与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图样及产品说明书要求;试品的铭牌、标牌及随同出厂的技术文件应齐全无缺,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g.

4.2接线检查

对控制电路、测量电路、保护电路、主电路用导通检测器具进行接线通断的查对,必须符合产品设计图样的要求。

绝缘电阻测量

试品中低压电路对地及外壳之间,以及相邻的相与相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Ma。高压电路对地及外壳和对低压电路之间,高压电路相邻的相与相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0Mn。当电路中有半导体器件及电容时,事先应予拆除或短接。绝缘电阻在介电强度试验前后分别进行,其值不作考核,仅作为介电试验时的参考。测量绝缘电阻,使用的兆欧表的电压等级应根据电路的额定电压而定,见表1。表1

电路额定电压

U≤60

60U660

660

接地电阻测量

兆欧表的额定电压

在试品的金属壳体、金属构件与接地螺钉之间,分别通以直流电流,并测出两者间的电压,计算其电阻值应不超过0.1a。

也可以用电桥测量。用电桥测量时,对电阻值的限值与直流电压降法相同。7介电强度试验

7.1试品中高压电路对地及外壳和对各低压电路之间以及相邻的相与相之间、低压电路对地及外壳之间以及相邻的相与相之间,应能承受交流正弦波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历时1min而无击穿及闪络现象。7.2介电试验电压应根据试品额定电压而定,其试验电压见表2和表3。表2

额定电压

电路最高使用电压

试验电压

(有效值)

主电路及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U≤60

60U≤300

300U≤660

660U≤800

800

JB/T6328—1992

不直接与主电路连接的辅助电路U≤12

12

(有效值)

2U+1000

(最低不低于1500)

某些元器件(如强电与弱电电路间的隔离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等)试验电压应选取较高电压等级。对于半导体器件及电容等,施加试验电压前应予以短接或拆除。②

介电试验电压的频率在45~62Hz之间,试验电源应有足够的容量,以使在有泄漏电流情况下维持7.3

试验电压不变,当其高压输出端短路时,电流不应小于0.5A。7.4施加试验电压时,试验电压从零逐渐平滑地升至规定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然后持续1min,试验后将电压逐渐下降至零。

试验结果

在试验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生绝缘击穿、表面闪络现象,则认为试验合格。8

机械动作验证

试品中的动作机械,如机构连锁和操作机构,待它们安装好后,检查其机械动作应灵活、正确,操作10次。与此同时,还应检查与其相关联的机连锁机构的动作。试验后,如果电器连锁机构等的动作情况未受到影响,需要的操作力与试验前相同,则认为本项试验合格。如果试品中的某些器件已按照有关规程进行过型式试验,而在安装时对机构又无损伤者,对这些器件可以不进行本项试验,但最低限度应验证动作是否灵活与正确。9

电器元件的整定

试品中所有电器元件必须通过整定试验,动作和整定值均应按照产品的技术文件、电路图、说明书9.1

等资料进行。必要时应封固或锁紧可调部件(如电位器等)。元器件的整定,应遵循该元件及试品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后,应符合试品的技术要求。9.2

所有需要整定的时间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速度继电器、脱扣器等,它们的试验电源9.3

应采用与试品正常使用时相同的电源。通电操作试验

试品在元器件整定好,各电路接线无误、开关接点接触正常、系统确系无异常现象后,各控制电路中分别施加90%及110%该控制电路的额定电压(主电路不通电)的条件下,按试品工(操)作原理,分别各操作5次以上,应没有误动作和拒动作现象,各电器元件无非电气叫声和不正常的机械振动,保护可靠,显示信号正确。

11空载试验

JB/T6328—1992

空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试品的接线是否正确,检验控制环节或带触发电路的电路工作是否可靠,以及检验试品的空载特性是否达到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要求。空载试验必须在介电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空载试验时,试品的输入端接一个可调节的电源(其电压调节范围应大于试品所规定的电压变动范围)。

试品的输出端可以开路,亦可接入一个适当阻抗的负载,使其输出保持一个较小的电流(为1%~5%额定电流值)。

试验过程中,应先在额定电压下检验工作特性,然后将电源电压在规定的变化范围内连续调节,检验空载工作特性均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对晶闸管装置,应检查电源相序,触发脉冲幅值和宽度及移相范围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对晶闸管装置,如果一个支路有两个以上串联的晶闸管或二极管元件时,则应按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检查其均压系数。

均压系数K: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均压系数;

ZU一一个支路中各元件所受的正(反)向电压(峰值)的总和,V;(U.).该支路中各元件所受的正(反)向电压(峰值)的最大值,V;n,一该支路中串联的元件数。

测量串联连接各元件所承受的正(反)向电压峰值可使用电子管峰值电压表或阴极示波器。12低压电流试验

低压电流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试品在额定电流下工作的可靠性,同时检验试品各并联支路的电流均衡度。

低压电流试验时,试品的输出端应短接或接入一个低阻值的电阻器。主电路的输入端应通过变压器或调压器施加一个较低的电压,其数值应足以使设备输出100%的额定电流。此时试品的控制、操作及辅助电路均应接至电压为额定值的独立电源上。试验时,冷却介质的流速和温度应符合正常工作条件,试品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20min。对于由若干支路并联工作的试品,应根据具体产品的技术文件规定的均流系数检验每个并联支路的实际电流均衡度。检验方法可采用下述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测量各并联支路的电压降。如测量熔断器上的电压降,或寻找一段相同截面和相同长度的母线测a.

量其上的电压降,但此时要注意各熔断器实际电阻值的差异;b.用钳形电流表测量各支路的交流电流。均流系数K按下式计算:

式中:K,—电流均衡系数;

ZI.各支路所测得的电流之和;A

n,并联支路数

(I\——实际测得的电流最大的支路电流值,A。13负载试验

(2)

负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试品在额定输出(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只要试验4

JB/T6328-1992

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负载试验。负载试验应在空载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试品中的保护元件均应按产品技术文件中所允许的最大值进行选取和整定。

负载试验应以实际电机为负载(如采用模拟负载其电气参数应与实际负载相同,试品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包括规定的过载范圈)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20min。在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有保护元件动作,元件或结构件损坏,经检查不属于元件或结构件本身质量问题,则认为试验不合格;若属于元件或结构件本身质量间题,则应更换后,重新试验。通过试验后,设备的电气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负载试验也可与温升试验同时进行,但此时试验时间应符合温升试验的要求(见19章)。14连续运行试验

对于某些数字,可编程序,微处理机控制装置、自动化装置以及用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为保证连续运行的可靠性,应进行连续运行试验。连续运行试验按实际工作程序进行,应正确无误。连续运行试验是使试品在额定电源条件下,将其输入、输出端接到外部模拟装置上,通过外部连接的模拟装置或预先输入的程序使试品按实际工作的程序不间断地连续运行。在整个连续运行过程中,其各种动作、功能及程序均应正确无误。连续运行时间,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明确规定。经过室温下的连续运行后的试品,在最高工作环境温度下至少要连续运行24h,其各种动作功能应正确无误。

15高低温循环试验

高低温循环试验的目的是考核装有电子器件的印制电路板、插件或抽等控制单元经受空气温度迅速变化的能力,同时考核印制电路板的焊接质量,并对早期失效的元器件进行筛选。该项试验仅对印制电路板、插件或抽屉等控制单元进行,试验时试品应在无包装及不工作状态下进行。

试品先在低温(T,)箱中存放到规定时间t,然后取出置于试验室内的环境温度下保持时间为,再放到高温(T)箱中存放到规定时间t,再取出置于试验室环境温度下保持时间t,此即为一次循环(见图1)

一次循环

循环次数应不少于5次。

JB/T6328—1992

温度T,、T及时间t1、t取决于被试品的热容量及对产品要求考核的严醋程度,应由相应的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一般应不低于下述要求:T,=—40℃

T=+ 60℃

t=ty=30min

3min>t>2min

试验时,试验箱内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在士3℃之内。经过高低温循环试验后,待试品恢复到试验室环境温度后,进行外观检查及测试电气性能应符合要求。

高温存放试验

将试品置于高温箱中(温度为T),存放到规定时间t,然后取出置于试验室的环境温度下恢复。T及t应由相应的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如无特殊要求,一般应不低于以下要求:T#=+60℃

试验时,试验箱内的温度允许偏差士2℃。经过高温存放试验,待其恢复到常态后,检测试品的电气性能应符合有关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环境温度性能试验

将试品分别置于规定的最高工作环境温度T和最低工作环境温度T。下,保持规定的存放时间t后,将试品加上额定负载,并待试品内部各器件的温升达到稳定值时,测量试品的电气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试验时间t取决于试品的热容量,其值应不小于试品内部最难冻透处的最大部件在所试验的温度值下的热时间常数值的4倍。

如相应的产品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TA、T:及t按以下值进行试验T^=+40℃

T:=-10℃

湿热试验

湿热试验是考核试品在温度循环的湿热(通常在其表面产生凝露时)环境中使用的适应能力。湿热试验按GB2423.4的规定进行。19

温升试验

温升试验是考核试品中各部件温升是否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19.1试验条件

应在无外来气流的关闭室内进行;a.

应不受阳光照射和其它热辐射的影响:c.

试验的房间应有一定的容积,至少应能准确地测定周围空气温度、周围空气温度的测量

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温升试验一般在周围空气温度为10~40℃的范围内进行,此时温升数据无需加以修正。

JB/T6328-1992

周围空气温度应在试验周期的最后四分之一时间内测量,测量时,至少用两只温度计或热电偶均匀放置在试品的周围,距试品水平距离为1m高度约为试品高度的一半。周围空气温度用各测量点读数的平均值表示。试验时,试品应按正常使用情况安置,通以额定的工作电流。诸如接触器、继电器、脱扣器等的线19.3

圈还应相应施加其各自的额定电压。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只要试验条件允许,在试验起始阶段可适当提高电流,以后再降到规定的试验电流值。电流提高一般在125%额定电流以下。温度测量

温度用热电偶或温度计来测量。对于线圈通常采用测量电阻变化值的方法来测量。19.5温升试验用连接导体的规定试验用连线应采用铜质导体。若采用铝质导体,则应选取截面较大;载流量和散热能力相当的铝电缆或铝母线,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接触应可靠,连线应尽可能悬空。试验用连线裁面、长度应根据产品技术文件的额定电流选用。400A及以下额定电流用的导线截面与连接长度,详见表4所列规定;500A及以上额定电流用的电缆或母线截面与连接长度,详见表5所列。表

额定电流

8,10,12

试验电流范围

93~117

117~147

147~180

180~216

216~250

250~287

287~334

334~400

铜芯绝缘导线截面

连接长度不小于

额定电流

发热稳定

试验电流范围

400500

500~630

630~800

800~1000

1000~1250

1250~1600

1600~2000

2000~2500

2500~3150

JB/T63281992

铜芯电缆

试验应有足够的时间直至温度稳定为止。若温度的变化率小于1K/h,则认为发热稳定。19.7

试验结果判定

100×5

100×5

100×5

100×10

连接长度不小于

试验结束后,温升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数据,试品中的元器件在内部的温度下,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能正常工作,即认为温升试验合格。20

短路强度试验

试验基本条件

试品应置于定温条件下,从冷态开始试验;b.

试品中的保护电器应投入工作;试品的控制电路、辅助电路应加上正常工作电压。试验内容

短路强度试验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

短路接通与分断能力试验;

短时耐受电流能力试验

额定峰蜂值耐受电流试验。

20.3试验基本要求

试验时所需的电源导线和短路连接用导线均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且安装后对试品任何部件不产生附加应力。

试验电源的频率为试品的额定工作频率,电源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试验电路必须有一接地点。可以是短路连接点,电源中性点或人工中性点,但只允许选择其中的一点接地。

试验时,应将正常运行时的所有接地部件(包括外壳、屏蔽等)和接地点脱开,并经限流电医相偿测飞弧故障电流的熔丝(或熔断器)接至电源中性点或人工中性点。注:①检测飞弧故障电流的熔丝由直径为0.1mm,长度不小于50mm的铜丝构成;②人工中性点由电感线圈构成,应允许短时通过100A以上的电流试验中用示波器记录电流波形曲线,波形图应证实在保护电器动作之前(或规定时间内)电流已稳定,并达到规定值。

20.4短路接通与分析能力试验

JB/T6328—1992

20.4.1试验电流值应满足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额定耐受电流或峰值耐受电流值,如果没有规定应满足保护开关电器极限分断电流值。20.4.2主电路短路点设在保护电器的出线端(交流侧),用不小于母线载流量的导体,用最短距离连接,保护开关电器应按正常使用方式投入工作,然后施加试验电压。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倍。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0个周波。除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另有规定的试验时间外,其带有保护开关电器的试品通以规定的预期短路电流,直至被保护设备切断电源为止。试验时,对保护开关电器上的热继电器应予以短接。

20.4.3试验参数允差

峰值电流:

I't:

20.4.4试验次数,可做一次

20.5短时耐受电流能力试验

20.5.1试品的短时耐受电流能力试验用电流的周期分量有效值和最大峰值两个参数表示。试验电流应同时满足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这两个参数,除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另有规定外每次试验通电时间为1s。

20.5.2如果试验设备不能满足试验参数的要求,允许在J。I\dt值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下述方法代替:适当降低试验电流和增加通电时间,但最大峰值电流仍应符合要求;a.

b。为了获得所需蜂值电流,可以增加周期分量有效值,并缩短通电时间。注;周期分量的有效值用示波图确定。20.5.3试验参数允差

同20.4.3条。

20.5.4试验次数:应做三次。

20.6额定峰值耐受电流试验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试验用电流峰值来表示,试验电流应满足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中要求的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值。

20.6.2试验第一周期内最大额定值应不小于额定峰值耐受电流。每次通电时间不应少于3个周波,但试验电流」。I\dt不应超过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规定的短时耐受It值。20.6.3试验参数允差

同20.4.3条,

20.7试验结果的判定

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应满足以下要求:a.

检测飞弧的熔丝不熔断:

所有导线绝缘和绝缘件无损坏,满足本标准的介电强度试验要求(见7章);b.

试验后母线不允许有明显的变形,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符合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e.

接线零件无松动,外壳结构无任何变形;d.

不影响抽出或移出式部件的正常抽移。e.

符合上述要求时则认为本项试验合格。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本项试验的目的是考核试品的外壳防护固体异物进入内部及防止人体触及内部的带电部分的能力。9

JB/T6328-1992

对于防护等级IP20的产品,按如下要求试验:21.1试验条件

试验时,试品应处于不通电的静止状态。21.2试指试验

选用标准金属试指(两个联结点可在90°范围内绕其轴向同一方向弯曲),用不大于10N的力将试指推向外壳各孔眼,若能进入外壳,则应将试指活动到各极限位置。如试指与壳内带电部分或转动部件有足够的间隙(试验时允许试指触及光滑的转轴及类似的非危险部件),则认为试验合格。

试验时,如有可能应使试品内转动部件缓慢地转动。为了便于观察,可在试指与壳内带电部件间串接一指示灯,并供以不低于40V的安全电压。对导电部件有漆或氧化物及其它涂层包覆的,应包上一层金属箱,并与正常工作时带电部件相连接。试验时如指示灯不亮,则认为试验合格。21.3试球试验

用30土3N的力将直径为12+0smm的刚性球推向外壳各孔眼,如试球不能穿过,并与壳内带电部分或转动部件有足够的间时,则认为试验合格。22抗干扰试验

本项试验的目的是考核试品的抗干扰性能是否符合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规定的电磁敏感度界限值。本项试验包括传导干扰和幅射干扰试验。22.1试验条件

试验时,试品应模拟实际安装和使用情况,并按产品标准或技术文件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进行。进行辐射干扰试验时,由专用设备或发射天线发射干扰源(包括磁场、电场、电磁场)。22.2试验环境

a.传导干扰试验应在屏蔽室内进行。试验时,试品、工作性能监测设备应避免受到干扰信号源发射的电磁能量的影响,试品的供电电源应与其他的测试设备的电源相隔离。b.辐射干扰试验应在规定的场地进行,在试验区域内,除干扰信号源、发射天线、试品等必需设备外,其余测试设备及与测试无关的物品应置于测试区域外。22.3传导扰试验

考核试品对来自电源线的传导干扰的耐受能力。22.3.1电源线重复尖脉冲干扰:在试品的输入电源上送加一个具有下述参数的尖脉冲电压。脉冲幅值:1000V

脉冲宽度0.1~2s

脉冲周期:20ms

施加时间不少于30min,在此干扰条件下,检测试品的工作性能应正确无误。22.3.2电源线传导干扰

由低频信号发生器产生干扰源(要求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其值应在相应的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通过模拟负载(模拟设备电源端的输入阻抗值)送加到输入电源上,施加时间不少于30min。在此干扰条件下,检测试品的工作性能应正确无误。22.4辐射干扰试验

用环形天线法进行试验。试验时,由低频信号发生器(要求能给环形天线提供足够的电源)产生干扰信号输送给环形天线。环平面与试品表面平行,两者间距50mm。辐射强度应由相应产品的技术文件规定。试验时,将信号源调节在适当电平上,将环形天线依次置于试品表面各个部位和信号输入、输出线表面等处,同时检测试品的工作性能应正确无误。10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6328-1992 交流传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电控设备 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