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1-30 13:13:27
JB/T 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JB/T 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中提到的检测项目及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密封性能通常通过耐压测试进行,检查其在高压环境下的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
- 耐油性测试涉及在特定油介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检测物理性能变化。
- 耐低温性测试一般通过低温环境中拉伸或压缩测试来评估材料的低温适应性。
- 硬度测试常采用邵氏硬度计进行测量。
-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试通过材料试样在拉伸仪器上的拉断来测量。
- 老化测试通常放置在加速老化环境中(如高温或强光)以观察材料的性能变化。
-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通过对样品施加一定压力后恢复尺寸来判断其变形情况。
本标准适用于高压电器设备用的橡胶密封件,特别是六氟化硫电器设备。这些密封件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压电气装置中,以确保设备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具体产品包括高压断路器、变压器、互感器等设备上的密封件。
JB/T 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7052-1993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3-09-23
实施日期:1994-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六氟化硫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六氟化硫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也适用于其附属设备用橡胶密封件。JB/T7052-1993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JB/T7052-1993
JB/T 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
1993-09-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7052-1993
本标准规定了六氟化硫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六氟化硫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也适用于其附属设备用橡胶密封件。2引用标准
GB1682
GB1690
GB3512
GB5721
GB5722
GB5723
GB6034
GB7759
GB7762
GB10708.1
3技术要求
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
硫化橡胶脆性温度试验方法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液压气动用O型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
橡胶密封制品标志、包装、运输的一般规定橡胶密封制品贮存的一般规定
硫化橡胶试验用试片和制品尺寸测量的一般规定硫化橡胶压缩耐寒系数的测定
硫化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硫化橡胶耐臭氧老化试验静态拉伸试验法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一部分:内包骨架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一部分:单向密封橡胶密封圈3.1密封件工作介质为六氟化硫气体、水及空气,工作温度范围为-45~+120℃。3.2密封件材料分为A组(三元乙丙橡胶)、B组(氯丁或丁晴橡胶)两组。A组工作温度范围为-45~+120C,B组工作温度范围为-25~+120℃。3.30型橡胶密封圈尺寸及公差采用GB3452.1尺寸系列及公差;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采用GB9877.1;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采用GB10708.1;其他结构形式及特殊要求密封件尺寸及公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4材料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表2规定,对于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表1A组硫化橡胶物理性能
机械工业部1993-09-23批准
1994-07-01实施
扯断强度
扯断伸长率
压缩耐寒系数
压缩20%
热空气老化
(120℃×24h)
硬度变化
扯断强度变化
扯断伸长率变化
脆性温度
压缩永久变形
(120℃×22h)
耐臭氧老化温度40℃
JB/T7052—1993
(邵尔A型)
-45℃
不高于
压缩量25%
拉伸50%
臭氧浓度体积分数1×10(10ppm)耐真空硅脂(7501)试验
(120℃×24h)
扯断强度
扯断伸长率
压缩耐寒系数
压缩20%(-25℃)
体积变化
表2B组硫化橡胶物理性能
热空气老化
(120℃×24h)
硬度变化
扯断强度变化
扯断伸长率变化
脆性温度
压缩永久变形
(120℃×22h)
耐臭氧老化
温度40℃
臭氧浓度体积分数0.5×10-*(0.5ppm)耐25号变压器试验
(120C×24h)
0型圈外观质量检验要求列于表3。能
(邵尔A型)
不高于
压缩量25%
拉伸20%
体积变化
能指标
10h不裂
能指标
5h不裂
缺陷名称
非工作面
凸凹缺陷
凸延部
合模错位
注:工作面不允许有任何缺陷。JB/T7052-1993
示意图
O型圈截面直径
最大允许极限值
不大于截面公差
不得有可见的模具加工痕迹(相当于型腔表面粗糙度不低于
),不得有喷霜发霉
非工作面凸凹缺陷在符合本表规定极限条件下,缺陷不允许多于3处。3.6其他结构形式密封件外观质量检验要求参照表3。4试验方法
4.1产品外观
用目视检验,需要时用投影仪或工具显微镜鉴定。4.2产品尺寸
按GB5723测量。
4.2.1测量产品直径,测量工具可以用工具显微镜、投影仪等设备。也可以用测量锥棒、柔性尺、卡尺等测量精度高于产品尺寸精度要求的专用测量工具测量。4.2.2用工具显微镜、投影仪、卡尺测量产品直径时,每个待测尺寸要求测量均匀分布的3个或3的倍数个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
4.2.3测量时不能使产品产生变形,不能直接移动产品。4.2.4测量产品截面尺寸,测量工具可以用工具显微镜、投影仪、千分尺、卡尺等仪器或工具测量,或用形状测定仪测量。也可以采用破坏性切片投影的测量方法测量。4.2.50型密封圈产品截面尺寸必须分别测量轴向截面尺寸和径向截面尺寸。4.3材料物理性能试验
4.3.1试样的制备按GB5723进行测定。4.3.2
硬度(邵尔A型)按GB531进行测定。3
JB/T7052—1993
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按GB528采用1型哑铃状试样进行测定。脆性温度按GB1682进行测定。
耐液体试验按GB1690进行测定。耐老化试验按GB3512进行测定。压缩耐寒系数按GB6034进行测定。压缩永久变形按GB7759进行测定。耐臭氧老化按GB7762进行测定。5检验规则
5.1密封件材料由制造厂按本标准表1及表2规定项目检验,不合格不得投产。表1、表2中第1、2、3、5、7项为常规检验项目,要求逐批(即每一个混炼单位)进行检验,表1、表2中第4、6、9项按要求每季度至少检验一次,表1、表2中第8项按要求每年至少检验一次,5.2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本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全部进行检验。a.新产品定型试生产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如材料、结构、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定期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d,经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6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包装、标志、运输应符合GB5721的规定。制造厂应在密封件非工作面上的明显位置用对产品6.1
无损坏、不影响使用的色点标志材料特征。a.三元乙丙橡胶用白色色点;
b.丁晴橡胶用蓝色色点;
c.氯丁橡胶用黄色色点。
6.2贮存应符合GB5722的规定。
6.3制造厂必须在出厂的密封件每个包装内附上合格证,合格证上必须注明产品规格、数量、出厂日期、检验员印章。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广州机床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兴平密封件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文、候慧娥、王文龙、袁芳霞、王建荣。4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
JB/T7052-1993
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2号
邮编100044)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2
字数8000
1994年5月第一版
1994年5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定价3.00元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www.JB.ac.cn66_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7052-1993 高压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六氟化硫电器设备用橡胶密封件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