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7378-1994 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1-30 15:54:2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7378-1994 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产品的概述。

检测项目

  • 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
  • 表面硬度的测定(如采用显微硬度计)

检测方法

  • 显微硬度计法:用于测量碳氮共渗层的硬度和相应层深,通常采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来进行点测。
  • 金相: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截面,以分析碳氮共渗层的厚度以及组织特征。

涉及产品

  • 烧结铁基材料制品
  • 应用该标准的机械零件及工具等,尤其是要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工件

请注意,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需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及标准的详细条款进行具体化。建议结合实验室规范进行详细分析和处理。

JB/T 7378-1994 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

标准号:JB/T 7378-1994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4-07-26

实施日期:1995-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7378-1994 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金相法测定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JB/T7378-1994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JB/T7378-1994

JB/T 7378-1994 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378-94

烧结铁基制品

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

1994-07-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烧结铁基制品

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金相法测定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2引用标准

GB5163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的测定3术语

3.1碳氮共渗层深度

JB/T7378--94

由制品渗层表面到完全呈现心部组织处,包括过共析层、共析层和过渡层在内的总深度。4试样的制备

4.1试样应在碳氮共渗制品的横断面截取,在取样和磨制试样时,被测面不得因受热或加工硬化等原因而改变其组织或硬度。

4.2试样应在450℃下进行中温回火,保温20min后冷却到室温。4.3为防止试样端部磨圆,可将试样镶入钢圈或钢夹内,也可用环氧树脂胶固化。4.4其他按金相试样制备法进行研磨、抛光、冲洗、吹干。5中温回火状态下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量方法5.1用2%~4%硝酸酒精溶液侵蚀。5.2碳氮共渗层深度应在放大100倍下测量。5.3测量部位应为零件的工作面。测量点至少三处。5.4从试样渗层表面测至完全呈现心部组织处,如渗层的界线不明显时,则测至过渡层的二分之一处。6淬火状态下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量方法6.1当心部组织含碳量较低且密度大于6.5g/cm时,可在淬火状态下测碳氮共渗层深度。6.2试样密度按GB5163测定。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试样名称、编号、生产日期、检验日期;a.

热处理工艺参数及技术要求;

测量方法、测量部位及其测定结果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及附加说明。机械工业部1994-07-26批准

1995-07-01实施

附加说明:

JB/T7378-94

本标准由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第一汽车制造厂散热器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锡奎、刘桂兰、周喜生。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7378-1994 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7378-1994 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7378-1994 烧结铁基制品碳氮共渗层深度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