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1-30 16:55:57
JB/T 7537-1994 工艺典型化导则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T 7537-1994 工艺典型化导则》是一份关于工业工艺标准化的技术文件。因为我无法提供该标准全文的具体内容,但可以概述标准中可能涉及的一些常见领域。
检测项目:
- 材料检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
- 尺寸与公差检测:确保符合图纸及规格要求。
- 表面质量检测:包括表面粗糙度、涂层厚度等。
- 力学性能检测:如拉伸、压缩、弯曲、冲击等测试。
- 焊接与连接检测:检查焊缝强度、连接可靠性等。
- 工艺流程验证:针对生产过程的关键步骤进行验证。
检测方法:
- 物理检测方法:如密度测试、硬度测试等。
- 化学检测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 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射线、磁粉、渗透检测等。
- 力学性能测试:使用专门设备进行的力学性能测定。
- 光学检测方法:显微镜检查、表面轮廓检测仪等。
- 试样分析:对取样进行全面的理化性能检测。
涉及产品:
- 机械设备:包括各种工业用机械及其零部件。
- 金属制品:如钢材、铸件、锻件等。
- 化工产品:涉及化工成套设备及其部件。
- 电子设备:包括工业电子产品及相关组件。
- 其他工业制品:根据不同行业和具体应用而定。
这些项目和方法通常会因具体的行业标准与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具体的产品标准和试验规范进行详细检测。
JB/T 7537-1994 工艺典型化导则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工艺典型化导则
标准号:JB/T 7537-1994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4-10-25
实施日期:1995-10-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7537-1994 工艺典型化导则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典型化的基本要求,典型工艺的类型与格式,工艺典型化的程序和典型工艺的使用与管理等。JB/T7537-1994工艺典型化导则JB/T7537-1994
JB/T 7537-1994 工艺典型化导则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7537-94
工艺典型化导则
1994-10-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工艺典型化导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 7537-94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典型化的基本要求,典型工艺的类型与格式,工艺典型化的程序和典型工艺的使用与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和装配的工艺典型化,其他工艺专业也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
JB/Z187.3工艺规程格式
JB/Z338.5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规程设计
JB/Z338.8工艺管理导则工艺文件修改3术语
工艺典型化:工艺典型化是将具有相似结构和工艺特征的零部件进行分类、分组,对每组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进行优化、统一,设计出先进可行的通用工艺规程并用于指导生产的过程。4基本要求
4.1工艺典型化应使同类零部件的加工或装配工艺得到优化、统一,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缩短工艺准备周期,降低工艺成本。
4.2工艺典型化必须充分利用成熟的工艺技术和经过验证的新工艺研究成果,以保证典型工艺的先进可行。
4.3工艺典型化应尽可能与CAPP结合进行。5典型工艺的类型
5.1范例式
这类典型工艺是根据同类零、部件结构和尺寸的变化,设计出一种或几种经过优化的加工或装配工艺范例·供工艺人员在设计工艺规程时选用,5.2填充式
这类典型工艺是将每组零部件的通用加工或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出来后印制在工艺规程格式内,并留出一定空白处,使用时只需填入与具体零部件有关的项目和特殊加工或装配要求。5.3多件一卡式
这类典型工艺附有分组零件明细表,表中所有的零件都共用同一工艺规程。6典型工艺规程格式
6.1填充式典型工艺采用JB/Z187.3中规定的各种格式。机械工业部1994-10-25批准
1995-10-01实施
JB/T 753794
6.2多件一卡式机被加工和装配典型工艺规程可采用JB/Z187.3中格式11、23和24.采用格式23和24时,需将表头中的“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取消。将“产品型号\改为“产品或部件代号”、“产品名称”改为“产品或部件名称”,其余部分不变。“机械加工典型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典型工序卡片”的格式也可采用本标准附录A中推荐的格式A1和格式A2。“典型工艺分组零件明细表\的格式可采用附录A中格式A3,其他专业典型工艺规程格式由企业自定。注:范例式典型工艺不是典塑工艺规程,其格式不作规定,7工艺典型化程序
7.1做好产品零件结梅工艺性审查进行产品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时,对设计结构能够统一或靠近的零部件,建议设计人员尽基使其统一或靠近,以便实现工艺典型化。7.2将产品零部件分类、分组
结构形状相同或相近的零、部件应划归一类,同类零部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分组:a,尺寸相近;
b.工艺过程基本一致,
7.3挑选每组零件的代表件
在每一个零件组中挑选加工要素或加工工序最多的零件为代表件,以保证按它设计出的典型工艺该组零件都可使用。
7.4设计代表件的工艺规程
设计程序见JB/Z338.5,
7.5典型工艺规程的审批
典型工艺规程的审批除应遵照JB/Z338.5中规定的有关审批程序外,对重要零件组的典型工艺规程,还应进行会审,以保证其先进性和可行性。7.6典型工艺规程的实施
7.6.1在实施典型工艺前,应做好宜贯,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7.6.2在典型工艺开始实施过程中,工艺人员应经常深入到生产现场进行指导,以保证典型工艺的正确实施。
8典型工艺的文件管理
8.1范例式典型工艺,印制成册后,按技术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8.2填充式典型工艺,印制后,存放于有关工艺设计部门使用时由工艺人员补充填入所需内容后,综号、存档、发放。
8.3多件一卡式典型工艺,与典型工艺分组零件明细表配套编号、存档、发放。8.4对于已开展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CAPM)的企业,应将典型工艺输入计算机中,建立典型工艺模型库,以便随时检索、调用。
8.5典型工艺的修改按JB/Z338.8规定。AI典型工艺规程格式
JB/T7537-94
附录A
典型工艺规程和典型工艺零件分组明细表格式(参考件)
A1.1机械加工典型工艺过程卡片格式可按表A1规定。A1.2机械加工典型工序卡片格式可按表A2规定,A2典型工艺零件分组明细表的格式典型工艺零件分组明细表的格式可接表A3规定,A3各格式的幅面尺寸
A3.1典型工艺规程和典型工艺零件分组明细表的幅面均为210mm×297mm,A3.2各格式的表头,表尾栏日和附加栏的尺寸可参照JB/Z187.3中格式1碘定,其余栏目尺寸企业可根据需要自行决定。
JB/T7537—94
(日)月)器
JB/T7537-94
(日)(
(日)
事顾面
JB/T7537-94
台国第
附加说明:
JB/T753794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大连重型机器厂、第二汽车制造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智、王行贤、刘海胜、桑永全、王援朝。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7537-1994 工艺典型化导则》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7537-1994 工艺典型化导则》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7537-1994 工艺典型化导则》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