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7次 | 2024-11-30 17:31:19
JB/T 5078-19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5078-19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以下是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的一般信息:相关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化学成分分析:通常使用光谱分析或化学试剂分析法。
- 硬度测量: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或维氏硬度计进行测量。
- 金相组织检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的金相组织结构。
- 表面缺陷检测: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方法。
- 尺寸公差检查: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或三坐标测量仪。
- 牙形与表面粗糙度检测:齿轮测量仪进行检测和表面粗糙度仪进行测量。
- 强度与疲劳性能测试:拉伸试验机及疲劳试验机进行测试。
涉及产品:
这项标准适用于所有设计和制造用于高速运转的齿轮系统的产品,如在航空航天、动车组、汽车传动系统以及工业机械中使用的高速齿轮。这些齿轮通常需要高精度和高耐用性,以便在极端条件下保持可靠性。
虽然具体标准的条款可能有所不同,但上述信息涵盖了可能涉及的关键领域。
JB/T 5078-19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
标准号:JB/T 5078-199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1-06-11
实施日期:199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078-19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透平发电机组、透平压缩机、鼓风机、离心泵所用渐开线高速齿轮和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JB/T5078-1991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JB/T5078-1991
JB/T 5078-19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078—-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
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
1991-06-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发布
199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
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5078-97
本标准规定了透平发电机组、透平压缩机、鼓风机、离心栗等所用渐开线高速齿轮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高速齿轮装置时,对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质量的控制和检测2引用标准
GB1591
GB1979
GB3077
GB4341
GB4342
GB5030
GB5216
GB5617
GB6394
GB9450
ZBJ17001
ZBJ36009
HB5022
钢的泽透性末端泽火试验方法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低合金结构钢
结构销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保证透性结构钢技术条件
锅的感应泽火或火焰泽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钢件渗碳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齿轮渗、氨碳共漆工艺及质基控制钢件感应浮火金相检验
渗碳、碳氮共渗、氨化零件金相组织检验3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3.1材料选择原则
选择高速齿轮材料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内容:3.1.1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3.1.2应根据高速齿轮的工作条件、热处理工艺(调质或表面硬化处理)确定所用钢号。3.1.3对承受重负并有冲击的高速齿轮,应选用镍、铬、钼钢或镍钢。3.1.4高速齿轮应采用保证透性的结构钢。3.1.5制造高速齿轮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及尺寸稳定性。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06-11批准1992-07-01实施
3.1.6材料的经济合理性。
3.2原材料及齿坏的质量控制
JB/T5078--91
3.2.1原材料或齿坏必须附有合格证明或质量保证书.检验部门负责按照采购定货单要求或图样规定检验其尺寸、外观和硬度,并按技术要求检查钢材化学成分、低倍组织(酸蚀、硫印、夹杂物)淬性、品粒度和机械性能。
3.2.2原材料检验单或齿还检验记录应交检验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存档。3.2.3经检验不合格的廉材料或齿坏,应标上“不准使用”的记号,射存待处理,3.2.4原材料的代用,须经有关单位会签,总工程师或技术副厂长批准后方可投产使用。3.2.5制造高速齿轮的原材料必须经过退火或正火处理,使组织均匀、机械性能符合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3.2.6为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齿坏应进行退火或正火处理。3.3预先热处理质量控制
33,1涤碳的高速齿轮齿坏均应进行正火处理,正火在租车后进行,3.3.2渗氮的高速齿轮齿坏均应进行调质处理,调质在粗车后进行,调质时,回火温度应高于氮化温度10℃以上,但最低回火温度不得低于550℃。3.3.3感应率火的高速齿轮齿还,必须进行调质处理,调质的硬度范围应为240~340HB。3.4量终热处理质量控制
3.4.1渗碳萍火
高速齿轮在气体渗碳后火之前,应先用随炉试样进行锋火试验,在确定其工艺可掌后方可进行处理。试样的检验项目有:
a,用载荷为9.8N的维氏硬度计在试摔中间部位测量有效硬化层深度测量方法按GB9450及GB4342或GB5030规定进行,试捧尺寸接下表规定:mm
齿轮模数
注:8为分度四齿序,
(12~31)
b.在金相显微镜下观案渗层组织,并按HB5022规定进行评级,正常的显微组织应为细品回火马氏体的基体上分布君弥散的碳化物,不允许出现严重的碳化物网或大块碳化物聚集现象。c.当要求测定碳浓度分布曲线时,可采用剥层试挥(直径30mm,长度150mm)测定。如无特殊要求,渗碳高速齿轮最表层的碳浓度应在0.75%~0.95%之间,3.4.2感应痒火
3.4.2.1新产品的高速齿轮在感应火前,应先在试验齿轮上用选定的感应器进行锋火工艺试验。首先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然后解剖检查齿面硬度、硬化层深度、硬化层沿齿廊分布的均匀性及金相组织,只有当上述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后,才可对高速齿轮进行率火处理。3.4.2.2对老产品高速齿轮,应坚持痒火工艺的首检程序,即先泽一个齿,由质量检验员对其表面裂纹、表面硬度及硬化层分布进行检查,首检合格并由检验员签字后才可往下进行淳火。3.4.3渗氮处理
渗氮齿轮应用随炉仿形试样,对表面疏松、扩散层化合物形态、化合物层厚度进行检查。3.5对热处理设备和工艺的要求
3.5.1对于气体渗碳(或碳氮共渗)设备,应能有效控制碳势。JB/T5078-91
3.5.2一般情况下,在渗碳工艺中碳势应控制在0.75%~0.95%范围内,重要的高速齿轮还应通过对试样的定碳分析来控制碳势,其试样尺寸为直径30mm,长度150mm,自表面依次剩层0.15,0.10.0.10mm来进行定碳分析,
3.5.3渗氮工艺参数要综合考虑高速齿轮的表面状态、氨分解率、温度和渗氮时间等因素。渗氮前,应清除高速齿轮表面的氧化物或脏物。3.5.4感应率火所用感应器应保证高速齿轮能获得要求的硬化层分布,轴用夹具应对中,最大偏心量应控制在0.05mm之内。
4质量检测基本要求
4.1原材料及齿坏的质量检测
4.1.1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3077规定,每炉均应进行检查。4.1.2齿坏粗车后,每件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或磁粉探。4.1.3源材料晶粒度应按GB6394规定分炉号每批进行检查和判定,4.1.4若技术条件有率透性要求,应按GB225进行试验检查。4.1.5原材料的硬度应按订货要求或图样规定每批进行检查。4.1.6若技术条件规定进行机械性能试验,试携应取自该齿坏本体材料,机械性能指标不得低手GB1591或GB3077的规定。
4.1.7原材料的低倍组织每批按GB226和GB1979规定抽查。4.2预先热处理的质量检测
4.2.1预先热处理正火或调质)后的齿坏,应按图样规定检查每件的布氏硬度。在齿宽中部齿面上没固周方向对称测4点,直径大于2000mm的齿坏应适当增加测量点数,硬度全部合格计为合格,测定方法按GB23]规定。
4.2.2对图样或合同中有特殊要求的高速齿轮,调质或正火后,可用随炉试样检查金相组织。4.2.3若图样中有明文规定,还应对预先热处理后的齿坏进行超声波探伤或磁粉探伤,并进行机就性能试验,试棒应取自该齿坏本体材料。4.3最终热处理后的质量检测
4.3.1齿面硬度
4.3.1.1高速齿轮应按图样要求检查每件的齿面硬度。4.3.1.2齿面硬度在齿宽中部齿面上沿圆周方向对称测4点,对于直径大于2000mm的齿轮可适当增加测量点数,硬度全部合格计为合格,测量方法按GB230或GB4341规定,对于齿宽大于100mm的齿轮,应在齿宽方向适当增加测量点数。4.3.1.3对于调质的高速齿轮,允许在轮齿端面、人字齿轮的退刀植处、轴齿轮轮齿附近的部位(支承颈部位除外)进行硬度检测。
4.3.2有效硬化层深度
高速齿轮应根据不同的表面硬化工艺,按GB9450、GB5617或ZBJ17001规定,采用随炉仿形试样检查每炉的有效硬化层深度,4.3.3渗腿金相组织
4.3.3.1涉碳(或碳氮共渗)淬火后的高速齿轮应根据图样要求,采用随炉仿形试样,接HB5022规定,对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及马氏体进行评级。4.3.3.2气体渗氮的高速齿轮应根据图样要求,采用随炉伤形试样,按HB5022规定,对表面疏松.扩散层的化合物形态、化合物层厚度进行评级。4.3.3.3感应率火的高速齿轮应根据图样要求,按ZBJ36009规定,对硬化层的马氏体进行评级。4.3.4心部硬度和心部组织
心部硬废根据图样要求采用随炉伤形试样检查,心部组织按HB5022检查。3
4.3.5热处理变形量的检查
JB/T5078-91
当热处理工艺不稳定时应定期抽查热处理变形盘。测量最终热处理前后的齿形、齿向数据加以对比。最大热处理变形量不应超过磨削余量的50%。4.4对检测结果和试验报告的基本要求4.4.1应将检测结果的复印件交检验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存档。4.4.2试验报告中,应注明该试验的标准号、技术要求和实测值,并有检测人、审定人签字。必要时,还应标出测试仪器的型号和测量精度。4.5对不合格齿轮处理的基本要求凡经过最终检查被判为不合格品而又无法修复的齿轮,均应贴上不合格标签,隔离存放,不允许将其与合格品或回用品耀放。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裁电子工业部郑州机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郑州机械研究所贵起草本标准主要起章人王幸勤、向永久。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5078-19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5078-19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5078-1991 高速齿轮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