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2-02 12:03:40
JB/T 7943.1-1999 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T 7943.1-1999 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标准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润滑装置及其元件的基本参数、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方法。以下是相关的信息: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使用压力表进行压力测试。
- 通过流量计实现流量测量。
- 在密封性测试中,采用气密性和液密性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 温度测试通过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来观察润滑装置在不同温度下的行为。
- 耐腐蚀性测试通常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材料进行化学处理,以确定其耐腐蚀性。
- 可靠性评估可通过长时间运行测试和振动测试来验证产品在工作条件下的表现。
涉及产品:
- 集中润滑装置
- 单线润滑器和多线润滑器
- 油雾润滑装置
- 手动润滑工具
- 电动润滑泵及相关配件
以上检测项目和方法因标准具体细节而异,但总体上都旨在确保润滑装置及元件在适用环境下的高效、安全和可靠的运作。
JB/T 7943.1-1999 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
标准号:JB/T 7943.1-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06-28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7943.1-1999 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的简介
JB/T7943.1-1999本标准是对JB/T7943.1-95《润滑系统及件基本参数》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规定了润滑系统及件的基本参数。本标准适用于润滑系统及件。本标准于1986年2月21日以GB5865-86首次发布,于1996年4月调整为JB/T7943.1-95。JB/T7943.1-1999润滑装置及元件基本参数JB/T7943.1-1999
JB/T 7943.1-1999 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的部分内容
ICS21.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943.1-1999
润滑系统及元件
基本参数
General specificationforlubricationsystemsandelements
1999-06-28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1-01实施
JB/T7943.1—1999
本标准是对JB/T7943.1--95《润滑系统及元件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7943.1—95。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基本参数》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本标准由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太原润滑液压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季萍、王炳华、李伟民、李树敏、史长碌。本标准于1986年2月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润滑系统及元件
基本参数
General specifieation forlubricationsystems and elements
本标准规定了润滑系统及元件的基本参数。本标准适用于润滑系统及元件。2引用标准
JB/T 7943.1—1999
代替JB/T7943.1—95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321—1980
GB/T 2822--1981
GB/T 7306—-1987
GB/T 73071987
GB/T 12716-1991
JB/T 3711.3—1999
3公称压力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标准尺寸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60°圆锥管螺纹
集中润滑系统技术量和单位
润滑系统及元件的公称压力值应按表1的规定。表1
3.2低于0.1MPa的公称压力值按GB/T321中R5数系选用:高于250MPa的公称压力值按GB/T321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2000-01-01实施
中R10数系选用。
4转速(或冲程频率)
JB/T 7943.11999
4.1旋转式润滑泵的转速和往复式润滑泵的冲程频率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带电动机传动的票(无变速装置),其转速值充许采用相应电动机的转速。转速的实际偏差量允许为表2中规定数值的-6.5%。公称直径
润滑系统及元件中密封圆柱形运动副零件(活塞、柱塞和滑阀等)的公称直径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1括号内公称直径值为非优先选用值,3.0
2不适用于直径必额有精确计算值的零件。4.0
5.250mm以上的公称直径值按GB/T2822中Ra10数系选用。6公称客积
油箱的公称容积应符合表4的规定。6.1
JB/T7943.1—1999
1公称容积在1000L以上的可用立方米(m)作单位。2不适用于内装式油箱。
低于0.4L的公称容积值按GB/T321中R5数系选用;高于80000L的公称容积值按GB/T3216.2
中R10数系选用。
连接螺纹
润滑元件与管路连接螺纹的尺寸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M30×2
M45×2
M10×1
M33×2
M48×2
注:不适用于法兰连接的紧固螺纹。M4
M12×1.25
M36×2
M52×2
M39×2
M56×2
M27×2
M42×2
M60×2
7.2允许采用GB/T7306中的圆锥管螺纹(α=55°)GB/T7307中的圆柱管螺纹(α=55°)和GB/T12716中的60°国锥管螺纹。
8公称排量
8.1旋转式润滑泵每转的公称排量和往复式润滑泵每冲程的公称排量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8.2低于1.0mL的公称排量值按GB/T321中R10数系选用;高于2800mL的公称排量值按GB/T321中R20数系选用,同时应优先选用R10数系中所包括的数值。8.3参数单位除mL外,还可采用JB/T3711.3中所规定的相应单位。8.4公称排量的数值,对于表6中规定数值的实际偏差量:润滑油允许为-5%~+10%,润滑脂允许为+10%。
注:括号中的数值为非优先选用值。公称流量
JB/T7943.1-1999
润滑系统及元件的公称流量值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1120)
(1400)
(1800)
(2240)
(2800)
JB/T7943.1-1999
9.2低于0.1L/min的公称流量值按GB/T32I中R5数系选用:高于2500L/min的公称流量值按GB/T321中R10数系选用。
9.3参数单位除L/min外,还可采用JB/T3711.3中所规定的相应单位。10公称通径
10.1润滑系统及元件的公称通径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低于.1.0mm和高于400mm的公称通径按GB/T2822中Ra10数系选用。10.2
10.3公称通径的实际内径范国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11每循环每孔给油量
11.1分配器的每循环每孔给油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低于0.1mL的每循环每孔给油量按GB/T321中R5数系选用;高于20mL的每循环每孔给油量11.2
按GB/T321中R10数系选用。
11.3每循环每孔给油量的实际值与表9规定数值的偏差允许量为+10%。5
JB/T7943.1—1999
(提示的附录)
公称通径与实际内径对应表
A1公称通径与实际内径对应表见表A1。表A1
公称通径
实际内径范图
90~113
113~143
143180
180-225
225~285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7943.1-1999 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7943.1-1999 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7943.1-1999 润滑装置及元件 基本参数》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