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2-02 12:49:05
JB/T 7988.2-1999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JB/T 7988.2-1999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主要涉及到超硬磨料中的杂质检测,以确保材料的纯度和性能。该标准详细描述了一系列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检测项目:- 金属杂质检测
- 非金属杂质检测
- 微量元素分析
- 有害杂质评估
- 化学分析法
- 光谱分析法
-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离子色谱法(IC)
这些检测方法为确保超硬磨料的纯度和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检测情境和特长。
涉及产品:- 金刚石砂轮
- 立方氮化硼磨料
- 其他超硬磨料产品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切割、研磨和抛光工艺中,对材料的纯度与稳定性要求很高。因此,遵循此标准进行杂质检测对于生产高质量的超硬磨料产品至关重要。
JB/T 7988.2-1999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
标准号:JB/T 7988.2-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05-20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7988.2-1999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的简介
JB/T7988.2-1999本标准是对JB/T7988.2-95(原GB6406.4-86)《人造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杂质检验方法》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未改变。本标准规定了超硬磨料外部杂质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粒度为16/20~325/400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外部杂质的检验。本标准于1986年5月首次发布。JB/T7988.2-1999超硬磨料杂质检验方法JB/T7988.2-1999
JB/T 7988.2-1999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JB/T7988.2-1999
本标准是对JB/T7988.2-一95(原GB6406.4-86)《人造金刚石或立方氮化修订。
杂质检验方法》的
本标准与JB/T7988.2--95的技术内容基本一致,仅按有关规定进行了重新编辑。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7988.2—95。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祥芬。
本标准于1986年5月首次发布。
1范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超硬磨料外部杂质检验方法。JB/T 7988. 2—-1999
代替JB/T7988.2—95
本标准适用于粒度为16/20~325/400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外部杂质的检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JB/T3914—1999超硬磨料取样方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外部杂质
外部杂质指人造金刚石待检料中的非金刚石物质或立方氮化硼待检料中的非立方氮化硼物质。以颗粒百分数表示。
4检验方法
4.1设备和工具
实体显微镜(100×)
载玻片、刀片,计数器
4.2取样
按JB/T3914规定的方法将待检料缩分至1g左右,再勾取适量(至少含500粒)置于载玻片上,用刀片将试样刮成直行,待检。
4.3将显微镜调至适当倍率,自试样-端起,沿直线方向检查至另一端,共检500粒;若一行不足,可另起一行,分别记下产品物质的颗粒数,然后计算出颗粒百分数。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5-20批准30
2000-01-01 实施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7988.2-1999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7988.2-1999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7988.2-1999 超硬磨料 杂质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