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2次 | 2024-12-03 08:06:26
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主要涵盖了搅拌传动装置中机械密封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一些要点:
相关的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静水压试验:用于测量机械密封的密封性能和承压能力。
- 腐蚀试验:通过化学试剂的作用,检测密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磨损试验:评估机械密封材料在长时间运行中的耐磨损性能。
- 温度循环试验:通过反复加热和冷却的循环,测试密封材料的耐温能力。
该标准主要涉及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的各种搅拌设备中的机械密封装置。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涉及液体混合和处理的工业流程中。
以上列举的内容只是该标准的部分要点,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需要参照标准文本进行详细了解。
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
标准号:HG/T 21571-1995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1996-03-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的简介
HG/T21571-1995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HG/T21571-1995
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的部分内容
搅拌传动装置一机械密封
HG21571—9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搅拌传动装置用机械密封的型式、尺寸、材料、技术条件、标记以及有关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PN-0.11.6MPa(—1~16bar)、设计温度—20~+300℃的搅拌容器,用于传动轴的机械密封。127
GB1184
GB1239
GB1804
HG2099
HG21563
HG21565
HG 21566
HG21567
HG21568
HG21572
引用标准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普通圆柱螺旋弹簧》
《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液压气动用O型橡胶圈尺寸系列及公差》《釜用机械密封试验规范》
《搅拌传动装置系统组合、选用及技术要求》《搅拌传动装置安装底盖》
《搅拌传动装置一单支点机架》《搅拌传动装置一双支点机架》《搅拌传动装置一传动轴》
《搅拌传动装置一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3型式、尺寸
3.0.1本标准机械密封的型式按表3.0.1的规定。桃械密封型式
双瓣面
压力等级
(MPa)
使用温度
20~150
20~300
线速度
介质端
3.0.2各种型号机械密封的结构和主要外形尺寸按图3.0.2-1~~3.0.2—5和表3.0.2的规定。
3.0.3各种型号机械密封的螺栓孔、封液进出口、泄漏孔、起吊螺孔、压紧螺柱的方位,应与HG21566、HG21567机架下部的窗口相对应。3.0.4设计者可根据工况选用不同型式的机械密封,其推荐选用工况按表3.0.4的规定。129
起帝螺孔
挂油孔
注油孔
压紧螺柱
2001型
图3.0.2-1
注油孔
2002型
单端面平衡型机械密封
(2001.2002型,带内置轴承)
图3.0.2-2径向双端面平衡型机械密封(2003型)起帝瓣孔
起帚螺孔
注油孔
乐螺柱
生独孔
2004型
往油孔
2005型
图3.0.2--3双端面非平衡型机械密封注独乳
压紧螺柱
2006型
(2004、2005型,带内置轴承)注油孔
2007型
图3.0.2—4双端面平衡型机械密封(2006、2007型,带内置轴承)131
图3.0.2-5双端面平衡型机械整封(2008型)轴径
机械密封外形尺寸
螺柱孔
(2001、2003、2004、
2006、2008不大于)
(2002、2005
2007不大于)
封液进出口
(英寸)
G1/2”
压力等级
般性介质
易燃、易
爆、有毒
一般性介质
易燃、易
爆、有毒
推荐选用衰
介质温度
>80℃
>80℃
>80℃
≤80℃
>80℃
推荐使用机械密封
2001/2002
2004/2005
2003/2004/2005
2006/2007/2008
2003/2004/2005
2006/2007/2008
2003/2004/2005
推荐使用循环
保护系统流程
流程5
流程1、4
流程7、8
流程3、8
流程6、7
流程5、6
流程2、3
流程1、2
流程7、8
流程3、8
材料及代号
机械密封旋转环、静止环、辅助密封圈、弹簧及结构件的常用材料及其代号按表4一1的规定。
推荐的常用材料组合如表42所示。材料及代号
转环、静止环材料
碳一石墨
At-石墨浸溃铜
Ab-—石墨漫渍巴氏合金
Bq-石 浸溃酚醛树脂
Bk--石墨漫溃肤脑树脂
Bh-—-石墨浸渍环氧树脂
Cg—-硅化石墨
D-—碳钢
E-铬钢
F铬镍钢
一铬镍钼钢
H铬镍钢合金
K铬镍锯钢合金
高镍合金
锡磷青铜
合金铸铁
铸造铬钢
-其它金属
金属表面熔焊镍基合金
金属表面熔焊钻基合金
金属表面熔焊铁基合金
J—金属表面喷涂
氨化物
一氮化硅
碳化物
碳化钨
一碳化硅
L——其它碳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铝
一氧化铬
其它金属氧化物
Yt-填充玻纤聚四氟乙烯
Yb——填充石墨聚四氟乙烯
——其它工程塑料
辅助密封圈材料
弹性材料
丁腈橡胶
氛了橡胶
丁基橡胶
乙丙橡胶
硅橡胶
氟橡胶
橡胶包爱聚四氟乙烯
其它弹性材料
非弹性材料
一聚四氟乙烯
-浸渍石墨
——石棉橡胶材料
柔性石
其它非弹性材料
弹簧和结构件
F—铬镍钢
C铬镍钼钢
高镍合金
其它材料
腐蚀性强
>80℃
>80℃
石墨浸
溃树脂
常用材料组合
介质侧
静止环
碳化钨
碳化硅
辅助密封圖
丁橡胶
氟橡胶(V)
橡胶包覆
聚四氟乙烯
铬镍钢
结构件
铬镍铝钢铬镍钢
旋转环
石墨浸
表4—2
静止环
溃树脂碳化钨
辅助密封图
丁腈橡胶
氟橡胶
5技术条件
5.1主要零件技术要求
5.1.1密封端面的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密封端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0009mm,硬质材料密封端面粗糙度Ra不大于0.2um;软质材料密封端面粗糙度Ra不大于o.4um。5.1.2静止环和旋转环密封端面与辅助密封圈接触的端面的平行度按GB1184的7级公差。
5.1.3静止环和旋转环与辅助密封圈接触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3.2um,外圆或内孔尺寸公差为h8或H8。
5.1.4静止环密封端面与静止环辅助密封圜接触的外圆的垂直度、旋转环密封端面与旋转环辅助密封接触的内孔的垂直度均按GB1184的7级公差。5.1.5零件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1804的IT12级公差。5.1.6石墨环、填充聚四氟乙烯环及组装的转环、静止环要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持续10分钟,不应有泄漏现象。5.1.7弹簧内径、外径、自由高度、工作压力、弹簧中心线与两端面垂直度等公差值均按GB1239的一级精度要求。
5.1.8对于多弹簧机械密封,同一套机械密封中各弹簧之间的自由高度差不大于0.5mm。5.1.9弹簧座、传动座的内孔尺寸公差为F9,表面粗造度Ra不大于3.2μm。5.1.10O形橡胶密封圈的尺寸系列及公差按GB3452.1.其技术条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5.1.11
机械密封所用内置轴承为调心滚子轴承。5.2机械密封性能要求
5.2.1泄漏量
5.2.1.1泄漏量的测定方法按照HG2099的规定。其泄漏量为该压力下当量液体体积之量,规定为:轴径大于80mm时,泄漏量不大于10ml/h;轴径不大于80mm时,泄漏量不大于8ml/h。单端面机械密封只对泄漏量做定性检查,以肉眼观察无明显气泡为合格。5.2.1.2被密封介质为液体时,平均泄漏量规定同5.2.1.1。5.2.2磨损量
磨损量的大小要满足签用机械密封使用期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运转100小时,软质材料的密封环磨损量不大于0.03mm。5.2.3在选型合理、安装使用正确的情况下,被密封介质为中性、弱腐蚀性气体或液体时,机械密封的使用期一般为8000小时;被密封介质为较强腐蚀性或易挥发气体时,机械密封137
的使用期一般为4000小时,特殊情况不受此限。5.3机械密封的试验
5.3.1机械密封新产品必须进行型式试验,试验按照HG2099要求进行。5.3.2机械密封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试验,试验按照HG2099要求进行。5.4安装与使用要求
5.4.1机械密封的安装与使用要求必须符合HG21563的有关规定。5.4.2安装时应按产品安装使用说明或样本正确安装。5.5标志与包装
5.5.1包装盒上标明产品识别标志、出厂日期、制造厂名称。.5.5.2产品上应有制造厂的标志。5.5.3包装盒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内容包括:产品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名称、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的签章及日期。5.5.4制造厂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138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