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HG/T 2002-1991 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03 12:38:1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HG/T 2002-1991 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如下: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 外观:通过视觉观察确定。
  • 粘度:按照标准规定的黏度计方法测量。
  • 挥发份:通过称重法,对样品加热后测量重量损失。
  • 氯含量:使用银量法进行检测。
  • 热稳定性:在规定温度下加热,并通过质量变化评估。
  • 不溶物:通过过滤和称重法检测。
  • 颜色:使用色度计或视觉比对法。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用于涂料领域的过氯乙烯树脂产品。这些树脂广泛应用于工业涂料、汽车涂料、防腐涂料等场合,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成膜性,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的生产制造行业。

HG/T 2002-1991 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

标准号:HG/T 2002-1991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91-06-28

实施日期:1992-01-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002-1991 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的简介

HG/T2002-1991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HG/T2002-1991

HG/T 2002-1991 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涂料用过氰乙烯树脂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的

HG 2002—91

本标准规定了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由聚氟乙烯树脂经氟气氟化而制得的过氯乙烯树脂、2引用标准

GB602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GB 605

GB1723

GB2914

GB2917

GB 7139

3技术要求

涂料粘度测定法

聚氯乙烯树脂挥发物(包括水)测定方法聚氟乙烯热稳定性测试方法一刚果红法和PH法氟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中氟的测定3.1外观:白色或微带浅色之疏松细粒或粉末(允许有不大于30mm的疏松块状物),无可见杂质。3.2涂料用过氟乙烯树脂应符合下表要求:项

溶解时间,min

粘度(涂-4 粘度杯流经时间),s

透明度,cm

色度(Pt-Co),号

加热减量,%

氯含量,%

灰分,%

铁含量,%

热稳定性,min

漆膜透明粒子

试验方法

14. 0~20.0

合格品

14.0~28. 0

61.0~~65.0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特殊注明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4.1溶解时间的测定

4.1.1试剂和溶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1-06-28批准1992-01-01实施

丙酮(GB686);

甲苯(GB684);

乙酸乙酯(HG3—1466);

HG 2002—91

混合溶剂:丙酮、甲苯、乙酸丁酯的比例为35十30+35(质量比)。d.

4.1.2测定程序

于250mL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称取试样10g(称准至0.1g),加入90g(约110mL)混合溶剂。将塞子塞好,在20~~25℃的测定温度下,每隔10min摇动1min,直至树脂完全溶解。将锥形瓶倒置,观察沿瓶壁流下溶液之薄层,应无胶状物。记下所需时间(min)),即为溶解时间。保存所得试样溶液供测粘度用。4.2粘度的测定

4.2.1仪器

a.涂-4粘度杯;

b.秒表,精确到0.1s。

4.2.2测定条件

测定温度为25±1℃。

4.2.3测定程序

用测定溶解时间所得试样溶液,按GB1723第2章第3条规定的方法测定。保存所得试样溶液供测透明度及色度用。4.3透明度的测定

4.3.1仪器与装置

比色管或无色平底试管,直径25mm,高约350mm;a.

b.木箱,如图所示。

HG 2002—91

透明度测定装置图

1—比色管,2—毛玻璃,3-木箱木箱中间距顶盖130mm处装一隔板,板中央开一直径50mm的圆孔,孔上盖一块毛玻璃,于玻璃对准圆孔中心处用无光黑漆画一直径5mm的小黑点,箱子顶盖中央开一直径30mm的圆孔,底上装一个25W灯泡。灯泡距中间隔板约60mm,箱内壁用无光黑漆完全涂戒无光黑色。4.3.2测定程序

将比色管从箱顶开口处插入箱内,放置在毛玻璃上,使小黑点恰在比色管底中央,打开电灯开关,将测定粘度后的试样溶液缓慢注入比色管内,注意观察至小黑点看不见为止。量取此溶液的高度,即为透明度。

4.4色度的测定

4.4.1试剂与仪器

标准铂-钻比色液,按GB605配制;a.

比色管,50ml,具塞。

4.4.2测定程序

于比色管中注入测定粘度后的试样溶液至50mL刻度处。在相同条件下与同体积的标准比色液比较。

4.5加热减量的测定

按GB2914测定。其中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控制在75士2℃,试样加热时间为2h,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4.6氯含量的测定

4.6.1测定程序

按GB7139中B法及附录C测定。

HG 2002-91

其中附录C亦可由下列步骤代替;在烧杯内的物料冷却后,用微量滴定管准确加入c(AgNO):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10.00mL,加入2m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加入1~2mL硫酸铁铵指示剂,在不断搅拌下,用c(NH.CNS)=0.1mol/L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橙红色为终点。4.6.2结果的表示

单项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士0.4%,以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7灰分的测定

4.7.1仪器和设备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瓷埚,50mL;

高温炉,

d.电炉。

4.7.2测定程序

在已恒重的瓷中称取2~3g试样(称准至0.0002g),先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再移入高温炉中,于800~900℃灼烧至恒重。保存灰分残渣供测铁含量用。

4.7.3计算及结果的表示

灰分的百分含量(X,)按式(1)计算:X,=m=二mo×100

式中:mo-

已恒重的瓷埚质量,g

m1———试样与瓷质量,g

m2——灼烧后灰分与瓷埚质量,g。4.8铁含量的测定

4.8.1试剂及仪器

盐酸(GB622)20%溶液;

硝酸(GB626)20%溶液;

硫酸(GB625)20%溶液;

硫氰酸铵(GB660)10%溶液,

铁标准溶液(1mL含0.00001g铁),按GB602配制后稀释10倍:微量滴定管,2mL,

比色管,50mL。

4.8.2测定程序

(1)

于测定灰分后的中加入5~10mL20%盐酸溶解,使灰分残渣溶解,然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从中吸取10mL,注入50mL比色管中,加入0.5mL20%硝酸溶液、0.5mL20%硫酸溶液和5mL10%硫氰酸铵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在另一支同样的比色管中,加入与前同样量的试剂和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作为空白,从微量滴定管中往空白比色管中滴入铁标准溶液,直至两个比色管中溶液的颜色相同为止。4.8.3计算及结果的表示

树脂中铁的百分含量(X2)按式(2)计算:240

HG 2002--91

_VX0. 000 01

X 100:

m×250

式中:V滴定所耗铁标准溶液的体积,mL;测定炭分时所取试样的质量,g。m

4.9热稳定性的测定

4.9.1仪器及材料

V×0. 000 01X25 ×100

一般实验室仪器及GB2917中规定的仪器及材料。4.9.2测定程序

于烧杯中称取试样5g左右,以1十20的比例加入温度为50士10℃的水,用玻璃棒搅拌2~3min,抽滤垒干,在75土2C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加热2h,冷却至室温。然后按GB2917第4章方法A---刚果红法测定,温度控制在90士1℃。4.10漆膜透明粒子的测定

4.10.1试验材料

玻璃片,外形尺寸:30mm×90mm×3mm。4.10.2测定程序

将洁净的玻璃片以缓慢均匀的速度,垂直浸入测定粘度后的溶液中,停留30s后,以同样速度取出,放在洁净处滴干,待表面干燥后(约3min),对光观察透明粒子情况。5检验规则

5.1本产品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的过氯乙烯树脂符合本标准的要求。5.2用户有权按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5.3以一次干燥所得的树脂为一批,由每批树脂总袋数20%的袋数中取样,每批所取样品总量不少于150g。

5.4将所取样品混合均匀,装于干燥、洁净的带有磨口塞的玻璃瓶(或塑料薄膜袋)中,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等,供测定用。5.5灰分、铁含量及热稳定性为型式检验项目。在连续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月抽检1~2次。但在停车后重新开车生产时,应每批检验,直至连续一周生产出树脂的该三项指标每批都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方可按正常情况抽检。

5.6在测定氯含量时,允许将一次氯化而分批干燥所得的树脂取混合样,测得的结果代表该次氯化的各批树脂的氟含量。

5.7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从同一批树脂的双倍取样袋数中取样复验该项指标,复验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不能按该等级品处理。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每批出厂的树脂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每袋树脂应有合格证,上面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净重等。包装袋上应有明显标志,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商标。6.2本产品可采用内衬塑料薄膜的布袋或聚丙烯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15kg或20kg。6.3本产品在运输途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雨淋。6.4本产品应贮存在干燥、洁净的库房内,以防日晒或受潮。241

附加说明:

HG200291

本标准由中华火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上海氯碱总厂电化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德敏、鲍爱礼。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I.业部部颁标准HG2-344一66《过氯乙烯树脂(涂料用)》作废。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2002-1991 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2002-1991 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2002-1991 涂料用过氯乙烯树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