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HG/T 2814-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53次  |  2024-12-04 13:01:58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HG/T 2814-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包含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如下:

一、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包括胶粘剂的颜色、一致性等。
  • 粘度测试:测量胶粘剂的流动性。
  • 固含量确定胶粘剂中固体成分的百分比。
  • 剥离强度测试胶粘剂的粘接效果。
  • 剪切强度测试在剪切力下的胶粘性能。
  • 热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胶粘剂的性能维持情况。
  • 耐化学腐蚀性暴露在化学物质中后的胶粘剂耐久性测试。

二、检测方法:

  • 外观:通过目视检查或标准比色板评估。
  • 粘度:使用粘度计(如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
  • 固含量:取样后在特定温度下烘干到恒重,计算其损失率。
  • 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采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
  • 热稳定性:通常在恒温箱中进行加热测试,并观察性能改变。
  • 耐化学腐蚀性暴露胶粘剂在常见化学试剂中一段时间,然后检测性能变化。

三、涉及产品:

  • 用于电子产品的粘接与封装。
  • 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中的内部装配。
  • 包装行业中的软包装材料粘接。
  • 建筑行业中用于饰面板及隔热材料的粘合。

该标准提供了聚酯聚氨酯胶粘剂的质量和应用保证,在不同使用环境中的测试项目和方法确保其多样的应用需求。

HG/T 2814-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

标准号:HG/T 2814-1996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1993-05-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814-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的简介

HG/T2814-1996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HG/T2814-1996

HG/T 2814-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 / T 2814 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

1996-06-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1997-01-01实施

HG/T2814—1996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这为我国化工行业通用型聚酯案氛酯胶粘剂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只规定了通用型酯紊氨酯I型胶粘剂目前通用裂紊酯案氨酯I型胶粘剂有101胶等胶粘剂

本标准附录 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新光化工厂负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冬贞、囊万兴、肖宝琴、吴关云、谢以刷,本标准委托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

HG / T 2814 — 1996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型聚酷氨酯I避胶粘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甲,乙二组份调合的室温固化的逆用型酯聚氨酯I型胶粘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义,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 T 601—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 (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nc9ISO6353/1:1982)GB/T 1723--93涂料粘度测定法

G召/T2793—1995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测定方法GB/T2944—-82胶粘剂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些存的规定GB/T6680--86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7124-86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3要求

产品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表 1技术要求

不挥发物含量。%

A法,Pa·_

B法。

异氰酸根合量。%

剪切强度,MPa

甲组份

无色或浅黄色半遇明粘稠液

0. 15~0,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6-06-28批准9. 0

乙组份

无色取浅黄色透明粘葡液

58 ~62

11~ 13

1997-01-01实施

试验方法

HG / T 2814 - 1996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3规定制备

4.1、外观的测定

4.2不挥发物含的测定

按GB/T2793规定进行,用氨基胶粘剂试验温度105t,4.3粘度的测定

4. 3. 1 A法

按GB/ T 2794中的A法一旋转式粘度计法规定进行。其中转子选用1号转子,转速为12r/min.

4.3.2B法

按GB/ T 1723中的Z法

4. 4异鼠酸根含量的测定

4. 4. 1试剂和溶液

涂-4粘度计法1规定进行。

4. 4. 1. 1 甲苯-二丁胺

1mol/L

4. 4. 1.2 盐酸 0. 5 mo)/ L

4. 4. 1. 3异丙醇

4.4.1.4溴甲酚绿指示剂

4. 4.2测定步骤

4.4.2.1称取试样1.5~2名(准确至0.0002g)倒入250mL碘量瓶中,移取20mL甲萃-二丁胺溶液放人碘量瓶中,摇匀后室温放量20 min,瓶上用少许异丙醇封口,用50L异丙醇稀释,加入漠甲酚绿指示剂3~4滴,用0.5m01/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同样作空白试验,4, 4,2, 2、 作二次测定,若二次测定的百分含盘之差超过 0. 5%, 则须重新测定,4. 4.3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异氰酸根的质量百分含量X(%)按(1)式计算:Xe

c(V, - Y,)× 0. 042

式中:c—盐酸的靡尔浓度,mol/ L;V

-空自滴定消耗盐酸体积数,mL:试样滴定消耗盐酸体积数,ⅡL

× 100

与1.00mL热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1.000mo] /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异氰酸根的质量:

试样质量,g。

敢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结果4.5剪切强度的测定

按 GB/T 7124规定进行

4.5.1、试样的制备

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着无具停规定推荐按以下方法进行。4.5.1.1试片

LY12-CZ铝合金试片,

HG/T 2814—1996

试片表面用洗涤剂清洗,用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汽油等脱脂,用O#砂纸打磨、擦净,再用化学方法处理、处理摘配方如下:质量比

重铬酸钠(红矶钠)

浓硫酸

4. 5. 1. 2涂胶

先将甲乙二组份调合,按质量甲组份5份加上乙组份1份,在试片上涂胶,凉置20~30min共涂二次,然后将试片叠合。每批胶应涂5对试片,4. 5. 1.3固化

将试片置于夹具上,施以50kPa压力,翼于恒温干燥箱加热至100±2℃,保持4h。然后自然玲却.

5检验规则

5.1:产品取样

按GB/T6680规定进行

5. 2检验分类

5.2. 1出厂检验

5.2.1. 1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中所列的全部项自,其中粘度测定可使用A法或B法任何一种。52.1.2产品测试结果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应抽取该批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复测如仍有一个结果不合格,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5. 2. 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的项目与出厂检验相。其中粘度测定使用A法。6标志、包装、运羚及贮存

61包装、标志,运輪

按GB2944之规定

本产品应在阴凉、干燥条件下贮存,甲组贮存期为一年,乙组贮存期为半年。附录A(提示的附录)

注意事项

A。1‘甲、乙二组份经调合即可使用。乙组份含量越多,温度越高,固化越快。因此配胶量应严格控制。不宜过多,以免失效造成浪费。A,2乙组份中含少量异氰酸酯为有毒物质,其蒸汽逸出会刺激眼睛、呼吸道,重引起流泪、咳嗽。因此必须加强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和排气,注意劳动保护,A。3本产品含有大量有机溶摘,使用时避免与离温及明火接触,注意通风,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通用型聚酯桑氨酯胶粘剂

HG / T 2814 ~ 1996

编辑化工行业标准编辑出版组

(化工部标准化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11

印刷化工部标准化研究所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1/16印张字数80001996 年 10 月第一版

1996 年 10 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 300

工本费 4. 70 元

y0o1 918c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2814-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2814-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2814-1996 通用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