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3次 | 2024-12-04 13:04:33
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该标准主要涵盖了一些输送带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类型。以下是对此内容的概述:1. 检测项目:
2. 检测方法:
外观质量检测:目测检查输送带表面是否有破损、气泡、裂纹或其他缺陷。
尺寸测量:利用专业测量工具如卡尺和量尺进行精确测量。
物理性质检测:使用专用的实验室设备,依据相关的实验室标准方法,进行拉伸、撕裂和耐磨测试。
抗老化性能测试:通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例如高温、油浸等)进行模拟实验来测试其耐久性。
3. 涉及产品:
轻型输送带的一般类型,例如用于食品、纺织、电子和物流行业的输送带。
涂覆不同物质的输送带,如PVC、PU、橡胶等复合材料的轻型输送带。
以上内容是对标准《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相关检测项目、方法及涉及产品的总结。具体细节和要求请参考正式标准文件。
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轻型输送带
标准号:HG/T 2818-1996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1993-05-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的简介
HG/T2818-1996轻型输送带HG/T2818-1996
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的部分内容
HG/T2818--1996
国内轻便输送机胶带生产厂家日渐增加,本标准的制定为具有不同覆盖层、不同芯材的轻型带提供了全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中织物芯橡胶覆盖层(包括橡塑型)轻型输送带技术内容,等效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K6325一1977(86)《轻便输送机胶带》。塑料型的聚氯乙烯、聚氮酯轻输送带等效采用了1996年国际标准草案ISO/DIS15147(1996)《切割式轻型输送带的宽度和长度公差》,还参考了ISO/TC41/SC3N807《轻型输送带电阻的测定方法》。导电性等试验方法均按已发布的有关国家标准执行。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长桥胶带有限公司、江阴皮革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莉、周明、庄焱、金刚、宋岩。38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轻型输送带
HG/T 2818-1996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输送带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纺织、轻工、食品、电子等行业的轻便输送机用轻型输送带(以下简称轻型带)。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28--1992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1689--1982(1989)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GB/T3512--1983(1989)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GB3684-1983运输带导电性规范和试验方法(neqISO284:1982)GB/T3690-1994织物芯输送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测定方法(eqvISO283:1990)GB/T4490--1994输送带尺寸(eqvISO251:1987和ISO5831990)GB5752—1992输送带标志(neqISO433:1991)GB/T6757—1986输送带贮存和搬运通则(eqvISO5285:1978)GB/T6759--1986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方法HG/T2410--1992输送带取样
3产品分类
3.1结构形式
轻型带芯体由棉、尼龙、涤纶等织物构成。带芯外可有覆盖层,也可无覆盖层。覆盖层类型分为橡胶型(包括橡塑型)和塑料型(指以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塑料为覆盖层的类型)。轻型带表面可为光滑的,也可有各种图案的深浅花纹或横向型条、隔板和波纹挡边,传动面还可有纵向定位条。轻型带可以是有包边的,也可是切割式的。
3.2规格
轻型带的规格按全厚度拉伸强度、宽度和总厚度区分。3.2.1带的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系列如表5所示,按R10优先数系排列。3.2.2有包边轻型带的宽度规格,按GB/T4490的规定执行。3.2.3轻型带的总厚度规格,按表1规定执行。表1
总厚度
注:超出表中R10系列的规格可由供需双方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6-06-28批准384
1997-01-01实施
3.2.4规格标记
轻型带规格标记的构成和排列如下:HG/T 2818—1996
a)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以牛顿每毫米(N/mm)为单位;b)表示轻型带的字母Q;
c)生产年和月,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d)表示橡胶覆盖层字母R(塑料覆盖层的表示字母为P);e)带标称宽度,以毫米(mm)为单位;f)骨架层材质及层数,其中材质的表示符号按GB5752规定。g)带长度以米(m)为单位。
标记示例: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覆盖层
PN2—20
环型带内周长度
骨架层材质和层数
带宽度规格
-橡胶覆盖层
生产年月
轻型带
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
轻型带表面不得有任何有害于使用性能的缺陷。每3m长带面内的深0.5mm×长20mm×宽20mm以下的明疤或气泡不得多于2个。4.1.2脱层
轻型带不允许有脱层现象。
4.2尺寸与尺寸偏差
4.2.1总厚度及最大差值
轻型带总厚度应符合表1规定。在沿横向分布的数点上测得的总厚度最大差值应不大于总厚度平均值的10%。
4.2.2宽度和极限偏差
切割式轻型带带宽小于1m时,切割宽度以50mm为增长幅度;带宽大于1m时,以100mm为增长幅度。宽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200
2006≤600
600 1 000 极限偏差 2 000<6≤4 000 4000 HG/T 2818-1996 表2(完) 注:橡胶型轻型带宽度小于600mm,极限编差为士3.0mm4.2.3长度和极限偏差 极限偏差 4.2.3.1有端带的测量长度对规定长度的偏差应不大于规定长度的+2.5%4.2.3.2环形带的测量长度对规定长度的极限偏差和两边长度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环形带长度L,m 2 5L≤10 10<≤20 20≤50 4.2.4直线度 极限偏差 ±10mm ±20mm ±30mm ±40mm ±50mm 两边长度差 ≤3mm ≤5mm ≤7mm ≤10mm ≤15mm ≤20mm 包边式轻型带的直线度应不大于25mm.切割式轻型带的直线度应不大于10 mm。mm 注:直线度的含义如下:在轻型带的一个带边上任选两个距离为α的点,过两点所连直线到该段带边的最大距离即为带的直线度。当带长度大于10m时,a=5m,带长度小于10m时?a=4m。物理性能 4.3.1橡胶型轻型带的覆盖层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表4 拉伸强度,MPa 拉断伸长率,% 不小于 不小于 4.3.2全厚度拉伸性能 常温性能 热老化后性能(70℃×96h) 4.3.2.1轻型带的纵向拉伸强度应不低于其规格值(见表5),横向拉伸强度应不低于其纵向拉伸强度规格值在表5中的对应值。 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规格值)80 横向拉伸强度的规定不适用于棉帆布芯输送带。横向全厚度拉伸强度,不小于 2表中拉伸强度系列中的数值可按R10优先数系向高值和低值扩腰。386 HG/T 2818—1996 4.3.2.2全厚度纵向拉断伸长率应不小于10%,纵向参考力伸长率应不大于4%。注:参考力等于全厚度纵向拉伸强度规格值的10%乘以试样中部宽度基本值所得的力。4.3.3层间粘合强度符合表6规定。表6 覆盖胶与布层间平均值 纵向试样布层间平均值 不小于 不小于 纵向试样布层间最低峰值不小于橡胶型(橡塑型) 塑料型 4.3.4环型轻型带接头强度保持率应不小于80%。注:接头强度保持率是指接头处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测定值与带的纵向拉伸强度规格值的百分比。4.3.5导静电性 轻型带表面电阻值不得大于3×10°Q。注:非导静电场所使用的轻型带可不进行本项试验。5试验方法 5.1轻型带的外观质量,用目测法检验,用卷尺或卡尺测量。N/mm 5.2轻型带的总厚度、宽度和有端带的长度测量,按GB/T4490执行。5.3切割式环型带的内周长度测量方法,将带放平,在不受拉力的情况下用钢尺沿带的内边分段逐次测量,将各段长度相加,减去元与带厚度的乘积。5.4覆盖层拉伸性能试验,按GB/T528执行。5.5覆盖层热老化性能试验、按GB/T3512执行。5.6 轻型带的全厚度拉伸性能试验,按GB/T3690执行。5.7 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按GB/T6759执行。5.8 轻型带的接头强度试验,按GB/T3690执行。5.9导静电性试验、按CB3684执行。6检验规则 6.1轻型带出厂前应逐条检验外观质量、长度、宽度和总厚度。6.2在一个生产批量中按HG/T2410抽样,进行轻型带的出厂检验。出厂检验时,应检验除直线度以外的各项要求。 6.3型式检验每年应不少于一次,按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项检测。6.4检验中如某项性能不符合标准,应在同批带中另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复试后如仍有-一个结果不符合标准,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轻型带的表面标志,按GB5752执行。7.2轻型带应缠绕成卷,用包装材料捆扎牢固。包装材料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标记、生产厂名和注册商标。 7.3轻型带的运输和贮存,按GB/T6757执行。387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2818-1996 轻型输送带》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测试项目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