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HG/T 3004-1999 耐晒黄10G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2次  |  2024-12-04 14:44:1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HG/T 3004-1999 耐晒黄10G》标准中,主要涉及到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产品可以总结如下:

检测项目

  • 色光和色强度
  • 耐晒性
  • 热稳定性
  • 挥发物含量
  • 水分含量
  • 水溶物含量
  • pH值

检测方法

  • 色光和色强度检测通常使用标准对比的方法,通过与标准样品相比对来确定。
  • 耐晒性测试一般采用加速老化实验,如氙灯老化试验,模拟日光曝晒条件测定褪色程度。
  • 热稳定性检测通常在加热条件下测试颜料的稳定性,通常涉及一系列的增塑剂或热载体。
  • 挥发物含量通常通过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称量损失来确定。
  • 水分含量测试可使用干燥法或卡尔费休法测定。
  • 水溶物含量一般通过水提取和重量法测定。
  • pH值的测定则通过将样品溶解于水中,然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涉及产品

  • 用于油漆和涂料中的染色颜料
  • 塑料制品中的色母粒
  • 印刷油墨中的色素
  • 纺织品染色和印花中使用的颜料

这些项目和方法确保了耐晒黄10G在不同工业应用中的质量和性能。标准的检测流程为生产和使用方提供了一个评估产品性能的有效途径,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HG/T 3004-1999 耐晒黄10G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耐晒黄10G

标准号:HG/T 3004-1999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99-04-20

实施日期:2000-04-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3004-1999 耐晒黄10G的简介

HG/T3004-1999耐晒黄10GHG/T3004-1999

HG/T 3004-1999 耐晒黄10G的部分内容

HG/T3004--1999

本标准是对化工行业标准HG/T3004一1983《耐晒黄10G》进行修订而成的。在技术内容上有所增加并作了局部变动。

本标准与HG/T3004一1983重要技术内容的不同之处有:一增加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油性四项要求;将色光和水分两项目名称分别改为颜色和105C挥发物;颜色比较由原来与标准样比改为与商定样比;相对着色力由原来与标准样比改为与商定样比,指标由原来95%~105%改为不低于100%,吸油量范围由原来25%~~45%改为(25~40)g/100g,两项指标均有所提高;一将1983年中的色光、着色力、水分、水溶物、吸油量的试验方法均转换成相应新的国家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T3004-1983。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化工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文娟、金莲娣。91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耐晒黄10G

Fast yellow 10G

本标准规定了耐晒黄10G的要求、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HG/T 3004—1999

代替HG/T3004:1983

本标准适用于由邻硝基对氯苯胺经重氮化反应后,与邻氯乙酰乙酰苯胺偶合反应生成的黄色颜料。产品主要用于油墨、涂料印花浆和文教用品等。结构式:

实验式:C1H20,N,Clz

CHCONH

相对分子质量:395.30(199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50--1989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1710-1979颜料耐光性测定法GB/T 1715--1979

颜料筛余物测定法

GB/T1864--1989颜料颜色的比较(eqvISO787-1:1982)GB/T 5211. 2—1985

颜料水溶物测定热萃取法(negISO787-3:1979)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eqvISO787-2:1981)GB/T 5211.3—1985

GB/T 5211.5—1985

颜料耐水性测定法

GB/T5211.6—1985颜料耐酸性测定法5颜料耐碱性测定法

GB/T 5211. 7---1985

GB/T5211.8--1985颜料耐油性测定法颜料吸油量的测定(eqvISO787-5:1980)GB/T 5211.15--1988

GB/T5211.19—1988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

(eqv ISO 787-16: 1986)

GB 9285-—1988

色漆和清漆用原材料取样(eqvISO842:1984)HG/T2457—1993颜料产品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通则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9-04-20批准2000-04-01实施

3要求

产品应符合表1所列要求。

颜色(与商定样比)

相对着色力(与商定样比),%

105(挥发物,%(质量分数)

水溶物,%(质量分数)

吸油量,g/100g

筛余物(400μm筛孔),质量分数,%耐水性、级

耐酸性,级

耐碱性,级

耐油性级

耐光性,级

试验方法

HG/T 3004—1999

表1要求

近似~微

产品应按GB9285进行采样,样品分成两份,一份密封贮存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样品。4.1颜色的比较

按GB/T1864中的规定进行。试样量为0.5g,精制亚麻仁油加量第一次为1ml,研磨200转后,补加0.8mL,再研磨25转。

4.2相对着色力的测定

按GB/T5211.19中的规定进行。颜料分散体的研磨浓度采用1.0g颜料和1.5g漆基,颜料分散体的研磨转数为200转,冲淡比为1:10,即着色颜料色浆0.30g,白颜料浆3.0g。4.3105C挥发物的测定

按GB/T5211.3中的规定进行。试样量为5g。4.4水溶物的测定

按GB/T5211.2中的规定进行。试样量为2.5g。4.5吸油量的测定

按GB/T5211.15中的规定进行。试样量为2g。4.6筛余物的测定

按GB/T1715—1979中第3条的规定进行。4.7耐水性的测定

按GB/T5211.5—1985中的规定进行。其中试液的制备按3.1.1规定:4.8耐酸性的测定

按GB/T5211.6中的规定进行。结果以滤液沾色表示。4.9耐碱性的测定

按GB/T5211.7中的规定进行。结果以滤液沾色表示。4.10耐油性的测定

按GB/T5211.8中的规定进行。

4.11耐光性的测定

按GB/T1710中的规定进行。采用日晒牢度机法进行耐光试验。本标准中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颜色、相对着色力、105℃挥发物、水溶物、9

HG/T3004

吸油量、筛余物为出厂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本标准中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1250—1989中5.2规定进行。5标志、包装

5.1标志

按HG/T2457—1993中第4章的规定进行,并增加质量合格标记。5.2包装

按HG/T2457-1993中第5章的规定进行。产品根据需要可选用内衬塑料薄膜袋的铁桶、木桶、硬纸板桶、纤维板桶或纤维编织袋。943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HG/T 3004-1999 耐晒黄10G》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HG/T 3004-1999 耐晒黄10G》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HG/T 3004-1999 耐晒黄10G》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