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2677.5-1993 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6次  |  2024-12-06 17:06:3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2677.5-1993 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该标准主要检测的是造纸原料中1%氢氧化钠抽出物的含量。通过该测定可以了解造纸原料中的某些成分,如木素、树脂及其他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含量。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样品制备:取适量的造纸原料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和处理。
  • 抽出过程:使用1%氢氧化钠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
  • 重量测定:通过一定的干燥和称重步骤,计算提取物的重量。
  • 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样品中1%氢氧化钠抽出物的百分含量。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多种造纸原料,其中可能包括:

  • 木材和木质纤维素材料
  • 草本纤维素材料
  • 废纸等再生纤维素材料

通过上述测定,可以帮助评估造纸原料的品质和适用性,以指导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调整。

GB/T 2677.5-1993 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号:GB/T 2677.5-199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3-03-01

实施日期:1993-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2677.5-1993 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造纸原料1%(m/m)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木材和非木材的纤维原料。GB/T2677.5-1993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GB/T2677.5-1993

GB/T 2677.5-1993 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造纸原料1%氧氧化钠抽出物

含量的测定

Fibruus ra material-Determinatinn of oue percentsodium hydroxide soluhility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国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造纸原料1%(m/m)氧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丁本材和非术材的纤维原料。2引用标准

GB601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GB603化学试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GB2677.1造纸原料分析用试样的采取GB 2677.2造纸原料水分的测定

3原理

CB/T 2677. 5—93

代苔G2677.581

测定方法是用1%(m/m)氢氧化钠处理试样,经洗涤烘干后,从而确定其抽出物的含量。4试剂

分析时,必须使用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应符合4.1条的规定。4.1燕馏水或去离子水

4.2甲基橙指示液:1g/L。

称取 0. 1 g甲基橙溶解于水中,稀释至 100 ml.。4.3氛化溶液;100 g/1.。

,称取 11. 7 g的氯化钡(BaCl · 2H,0)溶解于100 mL 的水中。4.4酚酰指示液:10g/L。

称取 1, 0 g的酚酸溶于 95%的乙醇溶液中,并用乙醇稀释至 100 mL。4.5浪甲酚氯指示液:1g/L

称取0.1g的溴甲酯氧溶于95%的乙醇溶液中,并用乙醇稀释至100mL。4.6印苯红指示液t2g/L。

称取2g/L的甲基红溶于95%的乙醇溶液中,并用乙醇稀释至100mL。4.7激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

取3份的1/1.浪甲酚绿乙醇溶液与1份的2g/L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摇勺,4.8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0.1mol/1.。4.8.1配制:量取9mL的浓盐酸(22st=1.J9g/ml.),加水稀释成为11.,摄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3-01批准1993-10-01实施

GB/T 2677. 5-93

4+8.2标定,称取0.2g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称准至0.00028,溶于50m的水中, 10 滴漠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 0. 1 mol/L. 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暗红色。4.8.3浓度计算:

7V,-V,)X 0.052 99

式中:‘—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度,mol/L标定时称取的无水碳酸钠质量,9tG

V,——标定时+消耗的盐酸标滴定溶被体积+L1V,—空白试验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0.052 99-

(1/2N2CO,>的毫摩尔质量。

4. 9 氢氧化钠溶液:1%(m/m )

解 10g氢氧化于蒸馏水中,移人 1 L的容堆瓶内,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4.9.11%(m/m)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方法(1)(1)

用移液管吸取50mL氢氧化钠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氯化钡溶液(4.3>,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勾,静置以使沉淀下降,用干的滤纸及漏斗过滤,精确吸取50mL滤液,滴人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按式(2)计算所配置的氧氧化钠溶液浓度cl(%)-

式中:

V*c× 40 × 100

1000×12.5

一-滴定时耗用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n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Iol/LI滴定时实际取用的1%(m/m)氢氧化钠的体积,mL: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

1000,100-

换算因子。

4.9.21%(m/m)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方法(2)(2)

称取经110C烘至质量恒定的苯二甲酸氢钾(KHCH,0,>2g,称准至0.0002g,溶于80mL经煮沸过的水中,加入2~3滴酚酸指示剂,直接用所配的1%(m/m)氢氧化钠滴定至出现红色,记下所消耗1%(m/m))氢氧化钠的体积,接式(3)计算其浓度c2。mX40×100

2(%) -

V X 204. 22

式中:me

所称取的茉二甲酸氢钾质量+名:滴定时消耗的1%(m/m)氨氧化钠体积,mls一苯二甲酸氢钾的库尔质虽;

40——氢氧化钠的尔质量;

100-—换算因子。

(3)

如与所规定的浓度不符合,则应加人较浓碱或水,调节至所需浓度0.9%一1.1%(相当于0.25±0,025 mol/1.)之间

4.10乙酸溶液:1:3(V/V)。

5仪器

5.1—般实验室仪器。

5.2恒温水浴(室温~100℃可调)。5.330mL玻璃滤器(1G2)。

5.4容基300mL的锥形瓶。

5. 5 冷凝管。

5.6恒温烘箱。

6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GB/T 2677. 5-- 93

按照GB2677.1的规定进行,准备风干试样不少于20g+其试样为能通过40目筛但不能通过60目筛的部分细未。

7试验步骤

精确称取1.9~2.1g(称准至0.0001g)试样(同时另称取试样按GB2677.2测定水分),放入活净十爆的容量为300mL的锥形瓶中,准确地加入100mL1%氢氧化钠洛液,装上回流冷凝器或空气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加热1h,在加热10min、25min、50min时各摇荡一次,等规定时间到达后,取出锥形瓶,静置片刻以使残渣沉积于瓶底,然后用倾泻法经已恒重的1G2玻璃滤器过滤。用温水洗漆残渣及锥形瓶数次,最后将锥形瓶中残渣全部洗人滤器中,用水洗至无碱性后,再用60ml.乙酸溶液(4.10)分两三次洗残渣,最后用冷水洗至不呈酸性反应为止(用甲基橙指示剂试验),吸下滤液,取出稳器,用蒸馏水洗涤滤器外部,移入烘箱中,于.105士2℃烘千至质量恒定。8结果计算

8.11%(m/m)氧氧化抽出物必须同时进行两份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要求结果够约至小数点后一位,两次测定计算值间偏差不应超过0.4%。1%(m/m)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以百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m× 100

式中:一

抽提前试样绝干质量,区:

抽提后试样绝干质量品。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项目:

本国家标雅编号:

试验的数据、地点和参游资料

完整鉴定样品所需要的一切资料:d,未按标准规定的操作和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其他因素。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标准TAPP1T2120m--88木材和纸浆的1%氢氧化钠的抽出物》。本标准首次发布1961年。第一次惨订于1981年。(40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2677.5-1993 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2677.5-1993 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2677.5-1993 造纸原料1%氢氧化钠抽出物含量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