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7次  |  2024-12-09 09:33:0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该标准主要检测游离甲醛和水解甲醛含量。这些成分的释放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规范检测。

检测方法:

本标准采用的检测方法是水萃取法。该方法通过水作为介质,从纺织品中萃取出游离和水解的甲醛,然后进行测量。具体步骤通常包括样品准备、水萃取、蒸馏及测量。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纺织品及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服装、家纺、纺织原料等。任何可能含有甲醛的纺织产品都在此标准的测定范围内。

总之,该标准对于有效控制纺织品中的甲醛释放、确保产品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标准号:GB/T 2912.1-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11-26

实施日期:1999-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通过水解作用萃取游离甲醛总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状态的纺织品的试验。此方法适用于游离甲醛含量为20mg/kg到3500mg/kg之间的纺织品。GB/T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2912.1-1998

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的部分内容

GB/T 2912. 1—1998

经各种染整加工(树脂整理、固色处理、涂料印花等)后的织物,在穿着和贮存过程中,在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甲醛,污染环境,刺激人体,影响健康,许多国家都对织物释放甲醛严格控制。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FDIS14184-1:1997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2912.2—1998提供了测定释放甲醛的方法。本标准除了在甲醛标准溶液的工作曲线浓度范围、样品保存方法、乙酰丙酮试制配制后使用时间等方面与原GB/T2912一1982稍有变化外还增加了怀疑显色的颜色不是来自于甲醛时,可用双甲酮乙醇溶液进行确认试验的内容。

本标准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 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GB/T2912—1982。本标准由原中国纺织总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静华。

0告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

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Part l :Free and hydrolized formaldehyde(Water extraction method)

GB/T 2912.1—1998

代替GB/T 2912-1982

如若未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本标准中所使用的物质和程序有可能造成对健康的危害。这仅指在技术上的适当性,使用者仍负有在任何阶段的关于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法律责任。执行本规定的人员必须是合格并有经验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过水解作用萃取游离甲醛总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状态的纺织品的试验。此方法适用于游离甲醛含量为20mg/kg到3500mg/kg之间的纺织品。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戒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529—1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原理

经过精确称量的试样,在40℃水浴中萃取一定时间,从织物上萃取的甲醛被水吸收,然后萃取液用乙酰丙酮显色,显色液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其甲醛含量。4试剂

所有试剂均采用分析纯,所有用水均为3级水(GB/T6682-1992)。4.1乙酰丙酮试剂(纳氏试剂)

在1000mL容量瓶中加人150多乙酸铵,用800mL水溶解,然后加3mL冰乙酸和2mL乙酰丙酮,用水稀释至刻度,用棕色瓶贮存,注1:贮存开始12 h颤色逐渐变探,为此,用前必须贮存 12 h,试剂6星期内有效。经长时期忙存后其灵敏度会稍起变化,故每期应画一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校对为妥。4.2甲醛溶液,浓度约37%(m/V或m/m)。4.3双甲酮(dimedone)乙醇溶液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1-26批准24

1999-05-01实施

GB/T 2912. 1-1998

1g双甲酮(二甲基-二羟基-间苯二酚或5,5-二甲基-环已二酮)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100mL。用前即配。

5设备

5.150mL.250mL,500mL,1000mL容量瓶。5.2250mL碘量瓶或带盖三角烧瓶。5.31mL,5mL,10mL和25mL单标移液管及5ml刻度移液管。注 2:可以使用一种与手工移液管同样精确的自动般液系统。5.410mL,50mL量筒。

5.5分光光度计(波长412nm)。5.6试管及试管架。

5.7恒温水浴锅,(40士2)℃。5.82号玻璃漏斗式滤器。

5.9天平,精确至0.2mg。

6甲醛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6.1约1500μg/mL甲醛原液的制备:用水稀释3.8mL甲醛溶液(4.2)至1L,用标准方法测甲醛原液浓度(见附录 A)。记录该标准原液的精确浓度,该原液可贮存四星期,用以制备标准稀释液。6.2稀释

若用1试验样品和100mL水,试验样品中对应的甲醛浓度将是标准溶液中精确浓度的100倍。6.2.1标准溶液(S2)的制备

在容量瓶中将10mL按6.1准备的滴定过的标准原液(含甲醛1.5mg/mL)用水稀释至200mL,此溶液含甲醛 75 mg/L。

6.2.2校正溶液的制备

根据标准溶液(S2)制备校正溶液。在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下列所示溶液中至少5种溶液:1mLS2至500mL,包含0.15μg甲醛/mL=15mg甲醛/kg织物2mLS2至500mL,包含0.30μg甲醛/mL=30mg甲醛/kg织物5mLS2至500mL,包含0.75μg甲醛/mL=75mg甲醛/kg织物10mLS2至500mL,包含1.50μg甲醛/mL=150mg甲醛/kg织物15mLS2至500mL,包含2.25μg甲醛/mL=225mg甲醛/kg织物20mLS2至500mL,包含3.00μg甲醛/mL=300mg甲醛/kg织物30mLS2至500mL,包含4.50μg甲醛/mL450mg甲醛/kg织物40mLS2至500mL,包含6.00p甲醛/mL=600mg甲醛/kg织物计算工作曲线y=a十bx,此曲线用于所有测量数值,如果试验样品中甲醛含量高于500mg/kg,稀释样品溶液。

注 3;若要使校正溶液中的甲醛浓度和织物试验溶液中的浓度相同,须进行双重稀释。如采每千克织物中含有20 mg甲醛,用 100 mL 水萃取 1. 00g样品溶液中含有 20 μg甲醛,以此类推,则1 mL试验溶液中的甲醛含量为0. 2 pg。

7试样的准备

样品不需调湿,因为与调湿有关的干度和湿度可影响样品中甲醛的含量,在测试以前,把样品贮存进一个容器。

注4:可以把样品放人一乙烯包袋里贮藏,外包铝箱,其理由是这样贮戴可预防甲醛通过包的气孔散发。此外,25

GB/T 2912: 1—1998

妞果直接接整,催化剂及其他留在整理过的未清洗织物上的化合物会和销馆发生反应。剪碎后的试样1g(精确至10mg),分别放人250mL带塞子的碘量瓶或三角烧瓶(5.2)中,加100mL水,盖紧盖子,放人(40士2)℃水浴(60士5)min,每5min摇瓶-次,用过滤器(5.8)过滤至另一碘量瓶中。如果甲醛含量太低,增加试样量至2. 5g,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若出现异议,则使用一调湿过的相同样品来计算一个校正系数,用于校正试验中所用试样。从样品上剪下的试验样品,立即称量,并在调湿(根据GB6529)后再次称量,用这些数值计算出校正系数,用于计算样品溶液中使用的试样调湿后的质量。8操作程序

8.1用单标移液管吸取5mL过滤后的样品溶液和5mL标准甲醛溶液放入不同的试管(5.6)中,分别加5mL乙酰丙酮溶液(4.1)摇动。8.2首先把试管放在(40士2)℃水浴中显色(30士5)min,然后取出,常温下放置(30士5)min,用5mL馏水加等体积的乙酰丙酮作空白对照,用10mm的吸收池在分光光度计41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8.3如预期从织物上萃取的甲醛量超过500mg/kg,或试验采用5!5比例,计算值超过500mg/kg时,稀释萃取液使之吸光度在工作曲线的范围中(在计算结果时,要考虑稀释因素)。8.4考虑到样品溶液的不纯或褪色,取5mL.样品溶液放人另一试管,加5mL水(第4章)代替乙酰丙酮,用与8.2相同的方法处理及测量此溶液的吸光度,用水(第4章)作对照。8.5做三个平行试验

注意:将已显现出的黄色暴露于阳光下一定时间会造成褪色,如果显色后,在强烈阳光下试管读数有明显延迟(例如1h),则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试管,比如用不含甲醛的遮盖物遮盖试管。否则若需要延读数,额色可稳定一段时间(至少过夜)。8.6如果怀疑吸收不是来自于甲醛而是使用例如有颤色的试剂,用双甲酮进行一次确认试验(8.7)。注5:双甲酮与甲醛反应,将看不到因甲醛反应产生的颜色。8.7双甲酮确认试验:取5mL样品溶液人一试管(必要时稀释,见8.3),加1mL双甲酮乙醇溶液并摇动,把溶液放人(40士2)C水浴(10土1)min,加5mL乙酰丙酮试剂摇动,继续放人(40土2)℃水浴(30士5)min,取出试管室温下放置(30士5)min。测量用相同方法制成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对照溶液用水(第4章)而不是用样品溶液,来自甲醛在412nm的吸光度将消失。9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各试验样品用式(1)来校正样品吸光度:A = A — Ab — (Aa)

式中:A——校正吸光度;

A.—试验样品中测得的吸光度;A空白试剂中测得的吸光度,

Aa——一空白样品中测得的吸光度(仅用于变色或沾污的情况下)。用校正后的吸光度数值,通过工作曲线查出甲醛含量,用μg/mL表示。用式(2)计算从每一样品中萃取的甲醛量:F=X100

式中:F—一从织物样品中萃取的甲醛含量,mg/kg;c--—读自工作曲线上的萃取液中的甲醛度,mg/L;m——试样的质量,g。

计算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要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号

GB/T 2912. 1—1998

b)来样日期、试验前的贮存方法及试验日期;c)试验样品的说明和包装方法;d)试验样品的总量和校正系数:e)工作曲线的范围;

f)从样品中萃取的甲醛含量,mg/kg;g)指定程序中产生的偏差。

A1总测

GB/T 2912. 1-1998

(标准的附录)

甲醛原液的标准化

含量约1500μg/mL的甲醛原液必须精确地标准化,这是为了做一精确的工作曲线用于比色分析中。

A2原理

一整分量原液与过量的亚硫酸钠反应,用标准酸液在百里酚酸指示下进行反滴定。A3设备

A3. 110 mL 单标移液管。

A3.250mL单标移液管。

A3.350mL滴定管。

A3.4150mL三角烧瓶。

A4试剂

A4.1亚硫酸钠[c(NazSO.)=1mol/L:每升水(第4章)溶解126g无水亚硫酸钠。A4.2百里酚酞指示剂:10g百里酚酸溶解于1L乙醇溶液中。A4. 3 硫酸:c(H,SO,)-0. 01 mol/L。注:可以从化学品供应公司购得或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标定。作程序

移取50mL亚硫酸钠(A4.1)人三角烧瓶(A3.4)中,加百里酚酸指示剂(A4.2)2滴,如需要,加几滴硫酸(A4.3)直至蓝色消失。

移10mL甲醛原液至瓶中(蓝色将再出现),用硫酸(A4.3)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用酸体积。注

硫酸溶液的体积约 25 mL。

2可使用校正 pH值来代替百里酚酸指示剂,在此情况下,最终点为 pH=9.5。上述操作程序重复进行一次。

A6计算

1mL0.01mol1/L硫酸相当于0.6mg甲醛。用式(A1)计算原液中甲醛浓度:硫酸用量(mL)×0.6×1000

甲醛浓度(μg/mL)一

甲醛原液用量(mL)

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并用根据式(A1)得出的浓度绘制用于比色计分析的工作曲线。28

GB/T2912.1—1998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方法精确性参考资料

本标准试验方法是根据一个芬兰方法,其试验的精确度取决于样品的甲醛含量。甲醛含量,mg/kg

甲醛的含量低于20 mg/kg变化是看不出的。精确度,%

注:GB/T2912.1方法中的校正曲线与用上面提到的结果制成的曲线不同。29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