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8次 | 2024-12-09 14:11:53
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主要涉及以下相关检测项目:
- 循迹能力测试:这是评估唱片与唱针在唱头动态情况下的配合程度。
- 声道分隔度测试:用于测量立体声系统中左右声道的分离程度。
检测方法一般包括:
- 循迹能力测试方法:通过播放特定测试音频并观察唱针的表现来进行评估。通常通过提高音频的振幅,测试唱头在高振幅条件下的表现。
- 声道分隔度测试方法:播放单独声道的音频信号,同时检测另一声道的输出,以评估相互的独立性。
涉及的产品包括:
- 用于音频测试的测试唱片。
- 与音频播放相关的音响设备,如唱机、唱头、放大器等。
- 测试和评估相关的音频处理设备。
总的来说,这一标准适用于需要评估音频设备性能,特别是立体声分离度和循迹能力的专业音频设备制造商、质检部门及技术研发机构。
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
标准号:GB/T 3320.2-1982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2-01-02
实施日期:1983-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的简介
本测试唱片适用于测定单声道和立体声放唱设备的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声道平衡度、拾音头输出和声道定向等。GB/T3320.2-1982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GB/T3320.2-1982
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Tracking ability and channel separation test record1982-12-24发布
国家标准局
1983-10-01实施
1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Tracking abilityand channel separationtest recordUDC681.854:681
GB/T3320.2—1982
本测试唱片适用于测定单声道和立体声放唱设备的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声道平衡度、拾音头输出和声道定向等。
2尺寸
2.1标称直径:
2.2中心孔直径:
3录制内容
本唱片录制内容按下表
调制方式
左十右
左十右
左十右
左十右
左(L)
右(R)
右(R)
左(L)
左十右
左(L)
右(R)
左十右
均方根值
(厘米/秒)
国家标准局1982-12-24发布
(分贝)
(赫)
300毫米
7.24+809毫米
持续时间
适用范围
测定最大
循迹能力
测定声道
分隔度
测定声道平衡度,拾音头
输出(灵敏度)和声道定向
测定声道平衡度、拾音头
输出(灵敏度)和声道定向
测试唱片信噪比用基准电平
1983-10-01实施
4性能要求
4.1频率误差<0.3%。
4.2声道分隔度>30分贝。
5应用
GB/T3320.2—1982
参照GB2354—1980《电唱盘》各项规定。6标记
本唱片片芯参照下列图1、图2制作。at
h unel
spparatioe
GB 3920.2—82
循逊能力、志道分隔度
测试吧片
试+,10栋
试方法安册
GH2351-81
制作单位
附加说明:
GB/T3320.2—1982
qpatakion
GE3320.2-82
本标准由广播电视部提出。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
测试唱片
测顾率,100标
引阅方法所
GB2354#0
本标准由中国唱片厂负责起草。(sTQ33
制作单位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3320.2-1982 循迹能力,声道分隔度测试唱片》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
1733724713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