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15667-199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11 10:24:30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15667-199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是关于如何测定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氯化物含量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涉及多个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产品范围。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请注意以下重要信息:

检测项目:

该标准主要是针对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氯化物(Cl-)含量的测定。

检测方法:

通常,该类标准会采用以下检测方法来进行氯化物的测定:

  • 电位滴定法:通过化学滴定方法来测量氯化物浓度。
  • 离子色谱法:利用实验室设备分析氯化物的含量。
  • 还有可能涉及一些其他的实验室分析技术,但以滴定法最为常用。
涉及产品:

此标准应用于多种水果和蔬菜以及它们加工后的制品,包括但不限于:

  • 新鲜水果如苹果、橙子、葡萄等。
  • 新鲜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胡萝卜等。
  • 水果及蔬菜制品如果汁、果酱、罐头食品等。

这类标准帮助确保食品在氯化物含量方面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GB/T 15667-199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号:GB/T 15667-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08-18

实施日期:1996-06-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5667-199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果、蔬菜及制品氯化物含量测定的原理、试剂、仪器设备、样品和测定步骤。本标准适用于水果、蔬菜及制品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以氯化钠含量百分率表示。GB/T15667-1995水果、蔬菜及其制品氯化物含量的测定GB/T15667-1995

GB/T 15667-199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Fruits , vegetables and their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 contentGB/T 15667--1995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634:1979《蔬菜制品氯化物含量的测定》,并增加了水果及制品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果、蔬菜及制品氯化物含量测定的原理、试剂、仪器设备、样品和测定步骤。本标准适用于水果、蔬菜及制品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以氯化钠含量百分率表示。2测定原理

样品中的氯化物用沸水提取,提取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沉淀氯离子,然后用硫氰酸钾标催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计算样品中氯化物含量。若样品中含有天然花青试色素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受多酚氧化酶氧化使颜色变深,可加高锰酸钾氧化脱色。3试剂

除特殊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配制及测定用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去离子水。3.1硝酸(GB626)。

3.2硝基苯(GB9335)。

3.3草酸(HG3-—988)。

3.4饱和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用水溶解后再加入过量高锰酸钾使其成为饱和状态。3.5酸化饱和硫酸高铁铵溶液:硫酸高铁铵用水溶解后再加入过量硫酸高铁铵使其成为饱和状态。按每100mL.加5mL硝酸酸化。

3.6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1000mol/LJ:准确称取于150℃干燥2h,并于干燥器中冷却的硝酸银(基准试剂)16.989:0g,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3.7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0.0200mol/LJ:将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0.1000mol/L)用水准确稀释5倍。此溶液用于氯化物含量低于1%的样品。3.8硫氰酸钾标准溶液【c(KSCN)=0.10mol/LJ:称取硫氰酸钾9.72g,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按下述方法标定准确浓度:准确吸取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0.1000mol/L】2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5mL硝酸和5mL酸化饱和硫酸高铁铵溶液,混匀,用硫氰酸钾标准溶液[c(KSCN)=0.10mol/L]滴定至淡红棕色,保持5min不变,记录消耗的硫氰酸钾标准溶液毫升数,按下式计算其准确浓度: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8-18批准204

1996-06-01实施

式中:c—KSCN浓度,mol/L;

C,--—AgNO 浓度,mol/L;

V——KSCN 溶液体积,mL;

V.---AgNO,溶液体积,mL。

GB/T.15667-1995

3.9硫氰酸钾标准溶液Cc(KSCN)=0.02mol/L):将硫氰酸钾标准溶液(c(KSCN)=0.10mol/L)用水准确稀释5倍,按其标定的准确浓度计算稀释溶液的雅确浓度。此溶液用于氯化物含量低于1%的样品。

4仪器设备

4.1分析天平:感量0.00018。

4.2捣碎机:容积不少于500ml。4.3烧杯:250mL。

4.4容量瓶:250mL。

4.5移液管:5,10,20mL。

4.6锥形瓶:150,200mL。

4.7滴定管:10,25mL。

4.8电炉:温度可调。

5样品

5.1固体样品:取洗净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切成小块,并称取一定数量置于捣碎机中,按1:1的样液比加水,捣碎成浆。

5.2具有固-液两相的样品:若产品有明确的固、液两相规格,则应按规格比例取一定量样品于捣碎机中捣碎成浆。无规格比例则应将样品全部捣碎成浆。5.3稠状、浆状样品:直接搅拌均匀。6测定步骤

6.1试液制备

称取样品25.00g,精确到0.01g,盛入250ml烧杯(4.3)中,加热水100mL,混匀,于电炉(4.8)上低温加热至沸,保持沸腾1min,取下冷却,用水定量移入250mL容量瓶(4.4)中,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15'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滤液收集于干燥容器中。6.2无色试液测定

用移液管(4.5)吸取滤液(6.1)20mL于锥形瓶(4.6)中,加5mL硝酸(3.1)和5mL酸化饱和硫酸高铁铵溶液(3.5),混匀,用滴定管(4.7)滴加硝酸银标准浴液(3.6或3.7),使硝酸银溶液的加入量足够在氯化物沉淀后有过量5~10mL硝酸银溶液存在,再加人3mL硝基苯(3.2),并用力摇动瓶内内容物,促使沉淀凝聚。

注意:硝基苯毒性强,勿粘附皮肤,应在通风处操作。一般测定可不加硝基苯,仲裁等精密测定必须加硝基苯,

用硫氰酸钾标准溶液(3.8或3.9)回滴定过量硝酸银溶液,直至出现淡红棕色保持5min不变,记录所用硫氰酸钾溶液体积(mL)。6.3有色试液测定

用移液管(4.5)吸取滤液(6.1)20ml.于锥形瓶(4.6)中,加20mL硝酸(3.1)。用滴定管(4.7)滴加205

GB/T 15667—1995

20mL硝酸银标准溶液(3.6或3.7),于电炉(4.8)上低温加热至沸,保持微沸2~3min,在微沸状态下每次加入饱和高锰酸钾溶液(3.4)0.5~1.0mL,直至液体变为无色。若产牛了二氧化锰沉淀,则加入少许草酸(3.3)。将无色溶液继续煮沸5min,取下冷却,加人5mL酸化饱和硫酸高铁铵溶液(3.5),用硫氰酸钾标准溶液(3.8或3.9)回滴定过量的硝酸银溶液,直至出现淡红棕色保持5min不变,记录所用硫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6.4每份样品做不少于两次平行测定。7测定结果的表述

7.1氯化物含量百分率由下式给出:氯化钠含量百分率(%)=(Vic1—Vzc2)×58.45×式中:V,—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Vz-—硫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mL;V3—样品试液稀释体积,ml.;

V-一用于滴定的滤液体积,mL;

c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硫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58.45—NaCl的摩尔质量;

m×1000

100/m×1000——将氯化物含量换算为百分率的系数,m为称样质量,单位为g,若样品在捣碎时加水稀释,应扣除稀释水分质量。

7.2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7.3平行测定的允许相差见下表

氮化物含量,%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推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果、傅绍清、苏方康、雷绍荣。206

绝对相差,%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5667-199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5667-199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5667-1995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