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7次 | 2024-12-11 19:04:57
MT/T 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MT/T 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是针对煤用喷射式浮选机的技术规范,主要涉及到该设备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相关产品。下面是这些内容的详细介绍:相关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检查浮选机的外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尺寸检测:测量设备的各个关键尺寸以确保符合设计规范。
- 材料与焊接检测:对构成设备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检查焊接质量。
- 性能检测:包括处理能力、浮选效率、能耗指标等。
- 安全性检测:检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压力测试、泄漏测试等。
检测方法:
- 外观检测使用目测结合尺寸测量工具,例如游标卡尺、千分表等。
- 尺寸检测主要通过精密测量工具进行,包括激光测距仪、三坐标测量仪等。
- 材料检测可以采用光谱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
- 性能测试通常通过现场运行试验结合实验室测试。
- 安全性检测可采用压力表、密封性试验仪器等进行。
涉及产品:
-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包括不同型号和规格。
- 与设备配套使用的各种附件,如喷嘴、泵类设备等。
- 浮选工艺中使用到的药剂、试剂等。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了煤用喷射式浮选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同时指导了生产厂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
MT/T 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
标准号:MT/T 649-1997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发布日期:1997-11-10
实施日期:1998-04-01
标准状态:现行
MT/T 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喷射式浮选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喷射式浮选机(以下简称浮选机),该机主要用于煤泥(粉)的浮选。MT/T649-1997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MT/T649-1997
MT/T 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MT/T649—1997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言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少雄、梁金刚。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负责解释,34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行业标准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jet flotation cells for coalMT/T 649 -- 1997
本标准规定了喷射式浮选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喷射式浮选机(以下简称浮选机),该机主要用于煤泥(粉)的浮选。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84—88球墨铸铁件
GB/T9439-88灰铸铁件
GB/T13306-—91标牌
MT/T652--1997煤用浮选机清水性能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3技术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1.2外购件和协作件应有合格证明书,并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装配。3.2浮选机的主要零部件
3.2.1喷嘴喷出口部分材料为硅铝808。代用材料应不低于GB1348规定的QT500—7之要求。3.2.2喷嘴的使用寿命不小于12000h。3.2.3伞轮材料采用GB/T9439规定的HT150制造。3.2.4刮板刮泡边每米长度的直线度偏差应不大于3mm。3.3槽体
3.3.1焊缝不应渗漏水。
3.3.2焊后各接合面平面度偏差每米范围内应不大于2mm。3.3.3端部接合面对底面的垂直度偏差每米范围内应不大于2mm。3.3.4溢流堰每米槽长的直线度偏差应不大于3mm。3.3.5焊接后两对角线长度差应不大于对角线长度的3/1000。3.3.6两侧溢流堰对地脚平面的高度偏差均应不大于3mm。3.3.7两侧溢流堰的平行度偏差与溢流堰长度的比值应不大于3/1000。3.4浮选机组装
3.4.1上下伞轮之间的间隙应为20士2mm。3.4.2下伞轮端面距离槽底的距离应为140土5mm。3.4.3刮板轴应组装在同一中心线上,转动灵活。刮板刮泡边距溢流堰的边缘为3~6mm。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11~10批准344
1998-04-01实施
MT/T649—1997
3.4.4充气搅拌装置组装后应达到下述要求:a)充气搅拌装置各接合面不得有漏气现象。b)充气搅拌装置对地脚平面(或槽底平面)的不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4mm。3.4.5液面控制机构要求运转灵活。3.4.6外露的电动机联轴节和链轮连接处必须有安全防护。3.5外观质量要求
外露表面应喷涂防锈漆,要求均匀,无裂纹、脱皮、气泡和流痕等缺陷。3.6整机清水试验性能
清水试验性能应符合MT/T652表1中的1~6和8~10各项之要求。4试验方法
4.1用常规试验方法检验第3.2.1条和3.2.3条中的材质要求。4.2用钢丝拉线法检验第3.2.4条、第3.3.4条、第3.3.5条、第3.3.7条和第3.4.4条b)项之要求。4.3用平尺、塞尺检验第3.3.2条和第3.3.3条之要求。4.4用水准仪检验第3.3.6条之要求。4.5用钢板尺检验第3.4.1条、第3.4.2条和第3.4.3条之要求。4.6用火焰法检验第3.4.4条a)项之要求。4.7用目测方法检查第3.3.1条、第3.4.5条、第3.4.6条和第3.5条之要求。4.8清水性能试验按照MT/T65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逐台检验。检验合格并发合格证后方准出厂。5.1.2产品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5.1.3出厂检验以不合格项目数不多于2项为合格。亦可按制造厂与用户的合同规定判定。5.2型式检验
5.2.1有下列情况之时,应进行型式检验:一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一正常生产时,每生产10台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至少应抽出1台进行一次检验;一产品停产2年后,恢复生产时;一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一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5.2.2型式检验项目见表1。
表1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所在条款
3.3(七项)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注:“√\表示检验项目,“二\表示不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所在条款
3.4.4(两项)
3.6(九项)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MT/T 649—1997
5.2.3型式检验要求以下项目(见MT/T652)必须合格:清水最大通过量,
单位充气量;
充气均匀系数;
充气混合系数;
-循环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
同时,其他项目中的不合格项目数不应多于2项,否则为不合格。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牌应固定在醒目的位置,并应符合GB/T13306之规定。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产品型号、名称;
制造厂名称;
一出厂编号、制造日期;
主要技术参数。
6.2随机文件应用塑料袋封装并固定在包装箱内,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理
一装箱单;
安装使用说明书;
易损件(叶轮、定子)图样。
6.3产品的包装和发货应符合陆路和水路运输时的要求。6.4外露加工面和内部加工面均应涂防锈油,并用油纸或塑料布包扎,外露管接头和电动机用塑料布包扎。
6.5电气设备和小型零件应装入包装箱,包装箱要牢固并有防雨、防潮措施。6.6包装箱外壁上和裸装的槽体上应有明显的文字标志,其内容包括:收货单位和地址;
一产品型号、名称,
制造厂名称、地址,出厂编号和制造日期;-净重、毛重、箱号、外型尺寸和起吊标记。346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MT/T 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MT/T 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MT/T 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