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13 23:39:43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该标准涵盖了酸乳产品的卫生规范。以下是该标准中所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1. 感官指标: - 外观 - 色泽 - 味道 - 质地 2. 理化指标: - 酸度 - 脂肪含量 - 杂质含量 3. 微生物指标: - 大肠菌群 - 致病性微生物(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酸乳中的活菌数

检测方法:

1. 感官检验: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目测和品尝,以评估酸乳的色、香、味、形。 2. 理化分析: - 酸度一般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 - 脂肪含量常用索式提取法或乳脂肪检测仪。 - 杂质含量通过离心法或显微镜观察判定。 3. 微生物检测: - 大肠菌群常用多管发酵法或平板计数法。 - 致病性微生物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和鉴定。 - 活菌数通常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

涉及产品:

标准主要适用于各种酸乳制品,包括但不限于: - 原味酸奶 - 风味酸奶 - 酸乳饮料 - 其他添加果味或其他配料的酸乳产品

该标准为确保公众健康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指导,涉及广泛细致的检测项目,以保证酸乳产品在上市前符合卫生要求。

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酸乳卫生标准

标准号:GB 19302-200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3-09-24

实施日期:2004-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酸乳的定义、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标识、包装、贮存及运输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原料,经杀菌、发酵、搅拌或不搅拌,添加或不添加其他成分制成的纯酸乳和风味酸乳。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GB19302-2003

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的部分内容

ICS 67. 10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for yoghurt2003-09-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05-01实施

本标准全文强制。

GB19302—2003

本标准对应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CodexStanA-11a-1975酸奶和加糖酸奶》,本

标准与 Codex Stan A-11a—1975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川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秀英、郑兰波、沈晓华、孙效晖、胡志、范葆荣、衰宝君。1范围

酸乳卫生标准

GB 19302—2003

本标准规定了酸乳的定义、指标要求、食品添如剂、生产工过差的卫生要求、标识、包装、贮存及运输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原料,经杀菌、发酵、搅拌或不搅拌,添加或不添加其他成分制成的纯酸乳和风味酸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丁本标准,然而,鼓勋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推GB/I4789.18食品π生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GB/T4789.3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GB/T5009.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24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i与B的测定GB/T5009.46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1312693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纯酸乳

以乳或复源乳为原料,经脱脂、部分脱脂或不脱脂制成的产品,3.2

风味酸乳

用80%以上乳或复原乳为主料,经脱脂、部分脱脂或不脱脂,添加食糖、天然果料、调味剂等辅料制成的产品。

4指标要求

4.1原料要求

4.1.1原、辅料:应符合相应标维和有关规定,4.1.2发酵菌种:保加利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及其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菌种。4.2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 19302—2003

滋味和气味

组织状态

理化指标

表1感官指标

纯酸乳

色择均勾一致,呈乳白色或微黄色具有纯乳发酵特有的滋味,气味棕

风味酸乳

呈均句一致的乳拍色:或风味酸乳特有的色

除有发酵乳味外,并含有添加成分特有的滋味和气妹

织细腻、均勾,充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果料酸乳有果块或果粒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理化指标

脂肪/(g/100g)

非脂乳鼠体/(g/100g)

总固形物/(g/100 g)

蛋白质/(g/100g)

酸度/(\T)

铅(Ph)/(mg/kg)

无机砷/(mg/kg)

黄西蒋毒素Mt/(μg/kg)

4.4微生物指标

部分说脂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大肠菌群/(MPN/100g)

酵/(efu/g)

霉菌/(cfu/g)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茵)4.4.2乳酸菌数

乳酸菌数应符合表 4 的要求。

乳酸菌数/(cfu/g)

食品添加剂

纯酸乳

>0. 5~-3. 0

表3微生物指标

乳酸菌数

食品添如剂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70.0

风味酸乳

>0, 5~≤2. 5

不得梭出

5.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和GR14880的规定。6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乳生产加正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2693的规定,7包装

产品的包装容器材料应箱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8标识

GB19302—2003

8.1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标明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的含量、发酵菌种名称及其拉丁文名。风味型酸乳标出乳含量。

8.2产品名称可以标为“×××酸乳(奶)”。9贮存及运输

9. 1贮存

产品应在2℃~6℃的温度存,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9.2运输

产品运输时应采用冷截工具(温度控制2℃~6℃),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10检验方法

10.1感官指标

10.1.1色择和组织状态:取适量试样置丁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包洋和组织状态。10.1.2滋味和气味:取适量试样置于50mI.烧杯中,先闻气味,然后用温开水激,再品尝样品的滋味。

10.2理化指标

10.2.1脂舫:挖GB/T5009.46规定的方法测定,10.2.2非脂乳固体:按GB/T5009.46规定的方法测定。10.2. 3

总固形物:按GB/T 5009.46规定的方法测定。10.2.4强白质:按GB/T5009.5规定的方法测定。10.2.5酸度按GB/T5009.46规定的本法测定。10.2.6无机砷: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10.2.7铅:按GB/T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10.2.8黄曲毒毒素M1:按 GB/T 5009.24规定的方法测定。10.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按GB/T4789.18规定的方法检验,10.4襄酸菌指标

乳酸菌按GB/T4789.35规定的方法检验。GB 19302—2003

GB19302一2003《酸乳卫生标准》第「号修改单本修改单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贾会于2005年8月30日以国标委农轻函[2005]45号文批准,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修改内容如下:取消4.3理化指标中的“总固形物\指标。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56:1-20307

GB19302-2003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9302-2003 酸乳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