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4989-1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17 09:21:44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GB/T 4989-1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类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检测项目:

1. 电阻率测量:补偿导线的电学性能是关键检测项目之一。 2. 绝缘电阻:确保导线在工作条件下安全可靠。 3. 热电势检测:对补偿导线的基本功能进行验证。 4. 机械性能测试:包括耐拉伸、耐扭曲等测试,确保导线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 5. 耐温性能:检验导线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 6. 材料成分分析:确保所用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

1. 电桥法或电阻率仪法:用于电阻率测量。 2. 绝缘电阻表测试:用于检测绝缘电阻。 3. 热电势测试仪:用于测量热电势。 4. 机械试验机:用于进行各种机械性能测试。 5. 高温炉测试:用于耐温性能的检测。 6. 光谱分析:用于材料成分的检测。

涉及产品:

1. K型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2. J型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3. E型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4. N型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标准还会根据不同的补偿导线类型和应用场合,明确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条件。对于具体的细节和数值,建议直接查阅标准文件以获取最详细的信息。

GB/T 4989-1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标准号:GB/T 4989-1994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4-01-02

实施日期:1995-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4989-1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等。GB/T4989-1994热电偶用补偿导线GB/T4989-1994

GB/T 4989-1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部分内容

UDC. 621.315.32 536.5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98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Extension and compensating cablesfor thermocouples

1994-12-22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Extension and compensating cablesfor thermocouples

GB/T4989—94

代替GB4989—85

本标准等效采用IEC出版物584-3(1989)《热电偶:第三部分-延长导线与补偿导线的允差和着色标识制》的主要技术指标。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号为S、R、K、N、E、J和T的热电偶配用的补偿导线(以下简称补偿导线)。补偿导线的绝缘层与护套以聚氯乙烯、无碱玻璃丝及聚四氟乙烯为主体材料。对于其他材料,若能满足本标准的技术要求,亦可采用。

2引用标准

GB2614

镍铬-镍硅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2828

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2903

GB 2951. 2

GB 2951.3

GB 2951. 4

GB 2951. 5

GB 2951. 6

GB 2951.7

电线电缆绝缘厚度测量方法

护套厚度测量方法

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

外径测量方法

绝缘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护套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空气箱热老化试验方法

GB 2951.12E

电线电缆低温卷绕试验方法

GB3772

GB 4993

铂10-铂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4994铁-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ZBN05004镍铬硅-镍硅热电偶丝及分度表3术语、符号

3.1术语

3.1.1热电偶用补偿导线extension and compensating cables for thermocouples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常温)具有与所匹配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用它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它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补偿导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12-22批准1995-10-01实施

线分为延长型与补偿型二种。

3.1.2延长型导线

extension cables

GB/T 4989—94

延长型导线又称延长型补偿导线,其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及热电动势标称值与配用热电偶偶丝相同,它用字母“X”附加在热电偶分度号之后表示,例如“EX”。3.1.3补偿型导线compensating cables补偿型导线又称补偿型补偿导线,其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与配用热电偶偶丝不同,但其热电动势值在0~100℃或0~200℃时与配用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标称值相同,它用字母“C”附加在热电偶分度号之后表示,例如\KC”。不同合金丝可应用于同种型号(分度号)的热电偶,并用附加字母予以区别,例如KCA 和 KCB。

3.1.4允差 tolerance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允差是由于测量系统中引入了延长型补偿导线或补偿型补偿导线而产生的最大附加偏差,该值用微伏表示。3.2符号

表示热电特性充差为精密级的补偿导线;表示一般用补偿导线;

H-—表示耐热用补偿导线;

R—表示多股补偿导线;

P—表示有屏蔽层的补偿导线;

一聚氯乙烯材料(PVC);

F--聚四氟乙烯材料;

B—无碱玻璃丝材料。

4产品分类

4.1产品品种

补偿导线的产品品种及产品型号如表1所示。表1

产品名称

铜-铜镶0.6补偿型导线

铁-铜镍22补偿型导线

铜-铜镍40补偿型导线

镍铬10-镍硅3延长型导线

铁-铜镍18补偿型导线

铬14硅-镶硅延长型导线

镍铬10-铜镶45延长型导线

铁-铜镍45延长型导线

铜-铜镍45延长型导线

4.2产品规格

SC 或RC

配用热电偶

铂10-铂热电偶

铂13-铂热电偶

镍铬-镍硅热电偶

镍铬硅-镍硅热电偶

镍铬-铜镍热电偶

铁-钢镍热电偶

铜-康钢热电偶

热电偶分度号

GB/T 4989—94

补偿导线的线芯型式、线芯股数、线芯标称截面、合金丝直径如表2所示。4.3产品等级、使用分类

补偿导线按热电特性的允差不同分为精密级和普通级两种。按使用温度范围分为一般用和耐热用两类。分级和分类见技术要求规定。4.4产品结构型式

4.4.1补偿导线的线芯型式分为单股线芯和多股线芯(软线)两种,线芯股数如表2所示。表2

线芯型式

单股线芯

多股线芯

(软线)

4.4.2绝缘层、护套、屏蔽层

线芯标称截面

补偿导线的结构一般由绝缘层、护套或加屏蔽层组成。4.4.2.1绝缘层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是以聚氯乙烯为主体材料。线芯股数

单线直径

耐热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是以聚四氟乙烯为主体材料。若耐热性能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则允许用其他材料,如高温橡皮绝缘等。4.4.2.2护套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护套是以聚氯乙烯为主体材料。耐热用补偿导线的护套是以聚四氟乙烯或无碱玻璃丝为主体材料。用无碱玻璃丝编织做护套必须表面涂有机硅漆或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烧结。若耐热性能符合本标技术要求,则允许用其他材料,如高温橡皮等。

4.4.2.3屏蔽层

采用镀锡铜丝或镀锌钢丝编织或用复合铝(或铜)带绕包。4.5产品代号

补偿导线产品代号,使用温度范围、绝缘层和护套的主体材料如表3所示。热电偶分度号

补偿导线型号

SC或RC

GB/T 4989—94

KCA-GS

KCA-HS

KCB-GS

一般用普通级

耐热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一般用普通级

耐热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热用精密级

般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一般用普通级

耐热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耐热用精密级

一般用普通级

耐热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耐热用精密级

绝缘层材料

及护套材料

使用温度范围

0~70

0~100

0~70

0~200

0~70

0~100

—20~70

—20~100

—25~200

—20~70

—20~100

—25~200

0~70

0~100

0~200

0~70

0~200

热电偶分度号

4.6标记

补偿导线型号

产品的标记应按下列格式:

例如:

GB/T 4989--94

续表3

一般用普通级

耐热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耐热用精密级

一般用普通级

耐热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耐热用精密级

般用普通级

耐热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耐热用精密级

一般用普通级

耐热用普通级

一般用精密级

耐热用精密级

绝缘层材料

及护套材料

使用温度范围

20~70

—20~100

—25~~200

20~70

—20~100

-25~200

—20~100

25~200

20~70

—20~100

—25~200

20~70

—20~100

-25~200

20~70

-20~~100

25~200

—20~70

—20~100

—25~200

20~70

20~100

25~200

SC-HS 2X1.5F BR'P

口口口

GB/T 4989—94

GB4989-94

标准年份

标准编号

有屏蔽层(无屏蔽层不标)

线芯软线(硬线不标)

护套材料(B、F、V100、V70)

绝缘层材料(FV100、V70)

线芯单芯截面

线芯数(单对或多对)

允差等级(普通级不标)

耐热等级(G、H)

型号(RC、KCA、KCB、KX、

NC、NX、EX、JX、TX)

注:V100、V70表示聚氯乙烯材料耐温等级为100℃、70℃5技术要求

5.1热电特性及允差

当参考端温度为0℃时,补偿导线的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应分别符合GB3772、GB2614、ZBN05004、GB4993、GB4994、GB2903中的S、K、N、E、J和T分度表,其允差应符合表4规定。表4

SC或RC

SC或RC

导线温度范围

0~100

—20~100

25~200

0~~100

0~200

—20~100

—25~200

—20~100

使用分类

精密级

允差,μV

±30(±2.5℃)

±60(±1.5℃)

±60(±1.5℃)

±60(±1.5℃)

±60(±1.5℃)

±60(±1.5℃)

±60(±1.5℃)

±60(±1.5℃)

±60(±1.5 )

±60(±1.5)

±120(±1.5℃)

普通级

±60(±5.0℃)

±60(±5.0℃)

±100(±2.5℃)

±100(±2.5℃)

±100(±2.5℃)

±100(±2.5℃)

±100(±2.5℃)

±100(±2. 5℃)

±100(±2. 5℃)

±100(±2.5℃)

±100(±2. 5℃)

±200(±2.5)

热电偶测量端

温度,℃

导线温度范围

-25~~200

-20~100

—25~200

20~100

-25~~200

GB/T 4989—94

续表4

使用分类

精密级

允差,μ

±120(±1. 5℃)

±85(±1. 5 C)

±85(±1. 5 C)

±30(±0.5℃)

±48(±0.8℃)

普通级

±:200(±2. 5℃)

±140(±2.5℃)

±140(±2. 5 C)

±60(±1. 0 C)

±90(±1.5℃)

热电偶测量端

温度,C

注:本表所列允差用微伏表示,用摄氏度表示的允差与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度有关,括号中的温度值是按表列热电偶测量端温度换算的。

5.2绝缘层、护套着色

5.2.1补偿导线的绝缘层和护套着色应符合表5规定。表5

绝缘层着色

补偿导线型号

SC 或 RC

普通级

一般用

护套着色

耐热用

精密级

普通级

根据用户要求,允许按IEC584-3推荐着色的产品。见附录A(补充件)。5.3绝缘层、护套与屏蔽层

5.3.1补偿导线的线芯绝缘层厚度,护套厚度及最大外径应符合表6规定。表6

使用分类

一般用

线芯标称截面

绝缘层标称厚度

护套标称厚度

精密级

补偿导线最大外径,mm

单股线芯

多股软线芯

使用分类

耐热用

线芯标称截面

GB/T 4989--94

续表6

绝缘层标称厚度

护套标称厚度

补偿导线最大外径,mm

单股线芯

注:①一般用补偿导线其绝缴层厚度允许为正偏差,但导线最大外径不得超过本表规定。②若加屏蔽层.则导线最大外径的增大值不得大于1.6mm。5.3.2绝缘层

5.3.2.1一般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多股软线芯

3. 4×6. 2

5.3.2.2一般用补偿导线绝缘层厚度允差偏差为标称厚度的负10%,最薄处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90%减0. 1 mm。

5.3.2.3一般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应经受交流50Hz,电压4000V的火花试验不击穿。试验机的运行速度应保证绝缘层每点经受电压作用时间不小于0.1s。5.3.2.4耐热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厚度允许偏差不超过标称厚度的负20%,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减0.1mm。绝缘线芯外径允许局部放大,但粗大处的外径不应超过最大外径值。5.3.3护套

5.3.3.1凡用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作护套,其护套应紧密包在线芯的绝缘层上,绝缘层与护套之间不粘连,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5.3.3.2护套的厚度允许偏差为标称值的负20%,最薄处应不小于厚度标称值的80%。5.3.3.3用玻璃丝编织的护套,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90%。5.3.4屏蔽层

5.3.4.1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断头处经衔接后应修剪整齐。5.3.4.2复合铝(铜)带应紧密贴在绝缘层上,不易松脱。5.3.4.3屏蔽层的厚度不得大于0.8mm。5.4护套标志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护套表面应连续印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导线代号、规格、使用温度范围等标志。标志要求清晰牢固,标志之间距不大于500mm。5.5绝缘电阻

当周围空气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时,补偿导线成品的线芯间和线芯与屏蔽层间的绝缘电阻每10m不小于5Ma。

5.6物理机械性能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和护套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老化性能应符合表7规定。表7

使用分类

一般用一20~70℃

—20~100℃

物理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N/mm2

伸长率,%

≥125

≥125

温度,℃

135±2

老化性能

时间,h

强度变化率,%

5.7耐热性能

GB/T 4989—94

耐热用补偿导线应经受220士5℃历时24h耐热性能试验后,立即将试样在五倍其直径的圆柱体上弯曲180°后,应满足下列要求:a表面无裂纹;

b.导线线芯间和线芯与屏蔽层间的每米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5Ma。5.8防潮性能

耐热用补偿导线应经受环境温度40士2℃,相对湿度为95土3%,历时24h防潮性能试验后,导线线芯间和线芯与屏蔽层间的绝缘电阻值每米不应小于25MQ。5.9低温卷绕性能

一般用补偿导线应经受一20℃的低温卷绕试验后,用目力观察卷绕在试棒上的试样的绝缘层均应无任何裂纹。

6试验方法·

6.1热电特性试验

6.1.1测试方法

用比较法进行测量。

6.1.2测试仪器及设备

a.恒温油槽:在其有效工作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温差<0.04℃;b.电测仪器:准确度不低于0.01级低电势直流电位差计及其相应配套装置或相当于同级准确度的其他电测仪器及装置,

c.标准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6.1.3试样制备

按本标准7.2条与7.3条规定取样,试样长度约1~1.5m。先将试样两端剥去约10~~20mm长绝缘层与护套,其中一端将两极焊成一个球状的测量端,其表面层光滑、无划痕,球状直径约线径的2~3倍。另一端两极分开,并分别连接测量导线(铜导线)组成参考端。6.1.4试验程序

6.1.4.1试验准备

将制备的试样测量端插入恒温槽内,插入深度不小于200mm,参考端插入冰点温器内(或冰瓶),插入深度一般为150~200mm左右,测量导线连接电测仪器,然后升温测量。6.1.4.2测量温度点

当参考端温度为0℃时,测量端温度一般用补偿导线为100℃,耐热用补偿导线为100℃、200℃,读数时温度控制在士1℃C以内,其温度波动不得大于0.05℃。在型式试验时,应测头、尾的热电动势值,两端合格后,取其最大热电动势偏差值。6.2着色

补偿导线的绝缘层、护套着色用目力观察。6.3结构尺寸测量

补偿导线的外径测量、绝缘层厚度测量和护套厚度测量按GB2951.2、GB2951.3、GB2951.4的规定进行。

6.4标志试验

标志试验用一块浸泡在水中的棉花或棉布在印有标志的补偿导线护套上轻轻擦试十次后,标志仍能清晰辨认。

6.5绝缘电阻试验

补偿导线的绝缘电阻试验在本标准第5.5条规定的试验环境中进行,用准确度为1.0级的500V9

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

6.6物理机械性能试验

GB/T 4989-94

补偿导线的绝缘层、护套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按GB2951.6、GB2951.7规定进行。6.7耐热试验

从成品中取不小于1m的试验样品,放在温度为220士5℃(200℃级)的恒温器中(试样不应接触器壁),经历24h后取出,立即将试样放在五倍其直轻的圆柱上弯曲180°,用目力观察是否有裂纹,若无裂纹、则按本标准第6.5条方法进行绝缘电阻试验。6.8防潮试验

从成品中取长1.5m的试验样品,放入40土2℃的恒温器中,相对湿度保持95士3%。经24h后,则按本标准第6.5条规定方法进行测量其导线线芯之间,线芯与屏蔽层之间的绝缘电阻值。6.9低温卷绕试验

低温卷绕试验按GB2951.12规定进行。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7.2出厂检验

7.2.1出厂检验按GB2828的计数抽样程序进行,采用一次抽样方案。其中C类缺陷采用整卷检验,B类缺陷在样品卷的任意端取约1.5m进行检验。7.2.2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分类、检验顺序、检查水平(IL)及合格质量水平(AQL)见表8,样本大小(n)及判定数组(A、R。)见表9。表8

不合格类

16~25

91~150

注:N代表批量(卷)。

7.3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绝缘层及护套着色

结构尺寸(检最大外径)

护套标志

绝缘电阻

热电特性及允差

7. 3. 1有下列情况之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10

GB/T 4989--94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正常生产时,每年应不少于一次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3.2型式检验按GB2829的计数抽样程序进行,采用次抽样方案。在抽取样品中,每卷取头10~12m,尾约1.5m左右进行试验。

7.3.3型式检验项目的分组、检验顺序、判别水平(DL)、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判定数组(Ac、R)、样本大小(n)见表10。

不合格类

8包装、标志

8.1包装

检验项目

绝缘层及护套着色

结构尺寸

护套标志

防潮性能

低温卷绕性能

热电特性及允差

绝缘电阻

物理机械性能及老化性能

耐热性能

8.1.1补偿导线成品应成卷(或成盘)供应,每卷(盘)只能有一根头组成。每卷至少捆扎3处,用防潮材料包扎。绕在线盘上,应排线整齐,线头固定,用防潮材料包装好。8.1.2交货长度为200m或百米的整倍数,也可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以任意长度交货,长度计量误差不应大于0.5%允许以不短于20m的短线段交货,但数量不应超过交货总长的10%。8.2标志

每卷(盘)补偿导线包扎后应标志:8.2.14

制造厂名及商标;

产品名称;

产品标记;

产品编号,

每卷长度及毛质量;

出厂年、月、日。

补偿导线的产品合格证书上应标明:制造厂名及商标;

产品名称;

产品标记;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4989-1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4989-1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4989-1994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