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9次 | 2024-12-17 10:23:53
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详细列出了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的相关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主要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1. 挥发性物质含量: 用以检测聚苯乙烯树脂中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确保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食品卫生性。
2. 苯乙烯单体含量: 测定聚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含量,以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3. 重金属含量: 主要检测用于生产聚苯乙烯树脂的各种金属催化剂的残留量,包括铅、镉、汞等。这对于确定产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4. 其他可能的有害物质: 可能包括例如邻苯二甲酸酯等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害化学物质。
检测方法:1. 气相色谱法: 主要用于检测苯乙烯单体含量。这种方法是通过分离、识别和定量分析聚苯乙烯中的化学成分来实现的。
2. 重量法或气化法: 主要用于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通过称量样品在加热过程中损失的重量,确定挥发性物质的总量。
3. 原子吸收光谱法: 常用于检测重金属含量,这种方法特点是灵敏度高,能够提供准确的金属元素含量数据。
涉及产品:1. 食品包装容器: 各种使用聚苯乙烯树脂制成的食品包装,如杯子、盒子、餐具等。
2. 食品储存材料: 使用聚苯乙烯材料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储存器皿,如冷藏盒、食品保鲜袋等。
3. 一次性餐具: 包括各种一次性使用的餐具、饮料杯等,广泛用于食品行业。
以上是一部分关键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产品范畴,由于每个批次和应用环境的差异,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进行测试方案的调整和优化。
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标准号:GB/T 5009.59-200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3-08-11
实施日期:2004-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制作食具、食品容器或其他食品用工具的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指标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制作食具、食品容器或其他食品用工具的聚苯乙烯树脂原料卫生指标的测定。GB/T5009.59-2003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59-2003
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的部分内容
ICS6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5009.59—2003
代替GB/T5009.59-1996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Method for analysis of hygienic standard of polystyreneresinforfood packaging
2003-08-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化管理委员会
2004-01-01实施
GB/T5009.59-2003
本标准代替GB/T5009.59--1996《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本标准与GB/T5009.59-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468
1范围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CB/T5009.59—2003
本标准规定了制作食具、食品容器或其他食品用工具的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指标的测定方法。本标推适用于制作食具、食品容器或其他食品用工具的聚莱乙烯树脂原料卫生指标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009.58-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3取样方法
同GB/T5009.58—2003中第2章。4干燥失重
4.1原理
试样于100℃干燥3h失去的质量,即为干燥失重,表示此条件下挥发性物质的存在情况。4.2分析步骤
称取5.00g~10.00g试样,平铺于已恒量的直径40mm的称量瓶中,在100℃干燥3h,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干燥失重不得超过0.20g/100g。4.3计算、结果的表述、精密度
同GB/T5009.58—2003中3.3和3.4。5挥发物
5.1原理
试样于138℃~140℃、真空度为85.3kPa时,干燥2h减失的质量减去干燥失重的质量即为挥发物。
5.2试剂
丁酮。
5.3仪器
5.3.1电扇。
5.3.2真空干燥箱。
5.3.3真空泵。
5.4分析步骤
于干燥后准确称量的25mL烧杯内,称取2.00g~3.00g20目~60目之间的试样,加20mL丁酮,用玻璃棒搅拌,使完全溶解后,用电扇加速溶剂的蒸发,待至浓稠状态,将烧杯移入真空干燥箱内,使烧杯搁置成45°密闭真空干燥箱,开启真空泵,保持温度在138℃~140℃,真空度为85.3kPa,干燥2h469
GB/T5009.59--2003
后,将烧杯移至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计算挥发物,减去干燥失重后,不得超过1%。5.5结果计算
挥发物计算见式(1)和式(2):
ml=m2x100
式中:
-试样于138℃~140℃、85.3kPa、干燥2h失去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X
一试样加烧杯的质量,单位为克(g);干燥后试样加烧杯的质量,单位为克(g);烧杯的质量,单位为克(g)。
X, = X -X2
式中:
X,—挥发物,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X
一试样于138℃~140℃、85.3kPa、干燥2h失去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X,—试样的干燥失重,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6苯乙烯及乙苯等挥发成分
6.1原理
(1)
(2)
利用有机化合物在氢火焰中生成离子化合物进行检测,以试样的峰高与标准品的峰高相比,计算出试样相当的含量。
6.2试剂
6.2.1固定液:聚乙二醇丁二酸酯。6.2.2釉化6201红色担体。
取60目~80目6201红色担体浸于硼砂溶液(20g/L)中2昼夜,溶液体积约为担体体积的10倍,浸泡期间应搅拌2次~3次,将浸泡后的担体抽滤,并用水将母液稀释成2倍体积,用相当于担体体积的稀释母液在吸滤情况下淋洗。将抽滤后的担体于120℃烘干,然后置马弗炉中灼烧,在860℃保持70min,再在950℃保持30min,经熔烧后的担体,用沸腾的水浸洗4次~5次,每次所用水量约为担体体积的5倍,浸洗时搅拌不宜过猛,以免破损担体颗粒,形成新生表面而影响处理效果。洗涤后的担体烘干、筛分即可应用。
6.2.3内标物:正十二烷。
6.2.4二硫化碳。
6.2.5苯乙烯乙苯标准溶液:取一只100mL容量瓶放入约2/3体积二硫化碳,准确称量为m。;滴加苯乙烯约0.5g,准确称量为ml,再滴加乙苯约0.3g,准确称量后为mz。作为标准储备液。苯乙烯和乙苯的浓度计算见式(3)和式(4):苯乙烯浓度ca(g/mL)m=mo
乙苯浓度cs(g/mL)=mz=m
(3)
(4)
取1mL标准储备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5mL正十二烷内标物后再加二硫化碳至刻度作为标准使用液。
6.3仪器
6.3.1气相色谱仪:附有FID的检测器。6.3.2微量注射器。
6.4分析步骤
6.4.1参考色谱条件
GB/T5009.59—2003
6.4.1.1色谱柱,不锈钢柱,内径4mm,长4m。内装涂有20%聚乙二醇丁二酸酯的60自~80目釉化6201红色担体。
6.4.1.2柱温:130℃,气化温度:200℃。6.4.1.3载气(氮气):柱前压力1.8kg/cm2~2.0kg/cm;氢气流速:50mL/min;空气流速:700mL/min6.5测定
称取1.00g聚苯乙烯,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二硫化碳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准确加入5μL正十二烷充分振摇,待混合均匀后,取0.5μL注人色谱仪,待色谱峰流出后,准确量出各被测组分与正十二烷的峰高,并计算其比值,按所得峰高比值,以注人0.5μL标准使用液求出的组分与正十二烷峰高比相比较定量,
注1,若无内标物,可采用外标法,但各组分的配入量应尽量接近实际含量,以减小偏差。注2:标准溶液配制时,可称人不同量的主要杂质组分,均对1g聚莱乙烯试样计算。气相色谱参考图见图1。
二硫化碳;
2—苯,
3-甲苯,
4——正十二烷(内标物):
6.6结果计算
见式(5):
式中:
5—-乙苯:
6-异丙苯:
7—正丙苯;
8—一甲乙苯;
9—叔丁苯:
10一苯乙烯:
11—-α-甲基苯乙烯;
12——3甲基苯乙烯
X_EX(或c)×1 000
X一苯乙烯或艺苯挥发成分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F,一一试样峰高和内标物比值;F,一一标准物峰高和内标物比值;(5)
GB/T5009.59-2003
cA——苯乙烯的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CB
一乙苯的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7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5%正已烷提取物
按GB/T5009.58—2003中第5章操作。472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