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3次  |  2024-12-17 12:12:15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是针对银耳等相关产品中米酵菌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米酵菌酸含量:这是主要的检测项目,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测定银耳及其制品中米酵菌酸的含量。

检测方法

  • 标准描述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测定米酵菌酸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银耳及其相关制品的检测。
  • 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包括提取和净化,以去除杂质,确保米酵菌酸的准确检测。

涉及产品

  • 银耳:标准中首先涉及的是以银耳为主要原料的产品。
  • 相关银耳制品:这些可能包括各种加工后的银耳食品,如银耳汤、银耳饮料等。

以上信息为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详细的操作步骤及具体的技术条件在标准文本中会有更详细的规定。为了准确和安全地执行检测,相关人员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

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标准号:GB/T 5009.189-200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3-08-11

实施日期:2004-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5009.189-2003

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ICS6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09.189—2003

部分代替GB11675-1989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bongkrekic acid in tremellafuciformisberk

2003-08-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01-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11675—1989《银耳卫生标准》中5.1米酵菌酸的测定。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GB/T5009.189—2003

本标准由河南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河南省南阳地区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中善、马军、赵国庆、张丁、韦喜亭。501

GB/T5009.189—2003

米酵菌酸[bongkrekicacid(BA),即酵米面黄杆菌毒索A(flavotoxin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anascocovenenans)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索。系统命名为,3-羧甲基-17-甲氧基618,21-三甲基-廿二碳-2,4,8,12,14,18,20-七烯二酸。502

1范围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薄层色谱测定法

2原理

GB/T5009.189—2003

试样中的米酵菌酸经提取、净化及浓缩后,根据其在短波紫外光GF254硅胶薄层色谱上显示熙色点的最低检出量测定含量。

3仪器

3.1层析槽(内径长×宽×高,25cm×6cm×4cm)。3.2GF2s硅胶薄层50mm×200mm×0.3mm),自制,经110℃~115℃活化2h~3h,置于燥器中可保存一周。

3.3紫外线灯(波长254nm)。

3.4紫外分光光度计。

4试剂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溶液为水溶液。4.1硅胶:GF254层析用。

4.2薄层色谱展开剂:石油醚-无水乙醚-冰乙酸[60+40+1.5]。4.3米酵菌酸标准溶液:称取米酵菌酸标准品,用甲醇配制成每毫升含有米酵菌酸20pg供测定用,置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

4.4甲醇。

4.5冰乙酸。

4.6石油醚,沸程30℃~60℃。

4.7无水乙醚。

三氮甲烷。

85g/100mL磷酸。

40g/L碳酸氢钠水溶液。

4.116mol/L盐酸。

5分析步骤

5.1米酵菌酸的提取

干银耳试样经粉碎过40目筛后,称取2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人甲醇20mL,于室温中避光没泡1h,然后再加人三氮甲烷80mL和85g/100mL磷酸0.2mL,鲜银耳试样经剪碎、磨细及混句后称取10g,加人甲醇16mL于室温中避光浸泡1h,然后再加入三氯甲烷64mL和85g/100ml.的磷酸0.16mL;振荡30min,过滤,干银耳取滤液50mL,鲜银耳取滤液40mL。503

GB/T5009.189-2003

将以上滤液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与滤液体积相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振摇2min,静置分层,用带自动控制球吸管吸出上层于另一分液斗中,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重复提取两次,每次10mL,轻摇,静置,将三次碳酸氢钠水层合并,加人三氛甲烷25ml.,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弃去三筑甲烷层,于分液漏斗中慢慢滴人6mol/L盐酸以调该溶液pH至2~3,加人石油醚(沸程30℃~60℃)50mL(鲜银耳试样加40mL),振摇3min,静置分层,取出石油醚层于梨形瓶中,再重复用石油醚30mL和20mL各提取一次(鲜银耳试样两次均为20mL),将石油醚层并人同一瓶中,于40℃水浴中减压吹气浓缩至干,用甲醇移至带1mL刻度的浓缩管中,于40℃用减压法浓缩至0.2mL以下,并用少许甲醇洗管壁,继续浓缩至干,加甲醇0.125mL,将干物质溶解,混匀,作为样液以供薄层色谱测定用。5.2薄层色谱测定

以薄层板的短边为底边,距底边3cm的基线上用微量注射器滴加20ug/ml.标准液8μL与10μL两个点,以及样液两个点,每点10μL(鲜银耳试样滴加20μL),在样液的一个点上再滴加20μg/mL标液10μL。用展开剂展开16cm,取出挥干。在254nm紫外灯光下观察结果如下:a)标准点应出现黑色点;

b)如样液点在标准点相应位置上末出现熙色点,则试样中米酵菌酸的含量在测定方法灵敏度0.25pg/g以下;如在相应位置上有照色点,而另一点中样液与标准液点重叠,则为阳性,根据样液黑点的强度估计减少滴加微升数,或经稀释后再滴人不同微升数,直至样液与标准色点的强度与面积一致为止。米酵菌酸的比移值为0.22。5.3结果计算

见式(1)。

X = 0.2 >

式中:

X-米醇菌酸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克(ug/g):0.2—米酵菌酸的最低检出量,单位为微克(μg);V,一加人甲醇溶解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出现最低检出量时滴加样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D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一醇溶解时相当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5.4确证试验

对含量高的试样可以进一步作确证试验将剩余的阳性样液与空白甲醇液分别经薄层分离后,刮下并收集与米酵菌酸标准相应的色谱带与空白处硅胶。各加甲醇4mL,于室温中浸泡1h~2h,混匀,离心,吸出上清液,以空白硅胶甲醇洗脱液作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应在267nm和236nm处有米醇菌酸的两个最高吸收峰。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法

.6原理

试样中的米酵菌酸经提取、净化及浓缩后,根据在高压液相色谱上的出峰面积测定含。7试剂

7.1高压液相色谱洗脱剂:甲醇-水-冰乙酸[75+27十1.7],在配制前,所用试剂及水均需分别重蒸馅。7.2其他试剂同4.3、4.4、4.5、4.6、4.7、4.8、4.9、4.10、4.11。504

8仪器

8.1高压液相色仪。

8.220μL试样环。

8.3紫外检测器,调波长至267nm。8.4积分仪。

8.5预柱4.6mm(ID)×5cm,内装Cis硅胶,粒度直径为10μm。GB/T5009.189—2003

8.6分析柱AltexUItrasphereTM-ODS,粒度直径为5μm,4.6mmID)X25cm。9分析步骤

9.1米酵菌酸的提取

同5.1,但最后不用甲醇转移,直接于瓶内加人甲醇0.5mL,将干物质溶解,混勾,取出上清液经离心后,置小试管中,作为样液供商压液相色谱测定用。9.2高压液相色谱测定

高压液相色谱操作条件:流速1.1mL/min,纸速0.5cm/min,检定器灵敏度为将10μg/mL标准液20μL调至满刻度的70%~90%。在做高压液相色谱时,首先用洗脱液平衡分析柱,从进样口装置分别进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液与样液各20μL。在米酵菌酸标准峰面积的直线范围内,将样液与标准的峰面积相比以求出试样中米酵菌酸的含量。米酵菌酸的保留时间为17min。9.3结果计算

见式(2)。

式中:

×VxDx1

X-—米酵菌酸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克<μg/g):m

一米酵菌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A,—样液的峰面积

A—米醇菌酸标准溶液的峰面积;V

一加人甲醇溶解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D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9.4确证

甲醇溶解时相当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如阳性试样还需用薄层色谱法中样液与标准液点重叠的方法确证。(2)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