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18 09:40:1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的内容,本文总结出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内容。具体如下: ### 检测项目

在《JB/T 4201-1999》标准中,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需要进行以下主要检测:

  • 外观质量检测:检查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毛刺、氧化皮等缺陷。
  • 尺寸精度检测:测量锻件的齿轮几何尺寸,包括齿形、齿距偏差、齿高等。
  • 材质检测:通常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检测,确保原材料的合规性。
  • 硬度检测:评估材料硬度,以确定热锻件经过锻造及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
  • 表面粗糙度检测:定义锻件表面的加工工艺水平。
  • 缺陷检测:如无损探伤,用于检查内部是否存在气孔、夹杂物及裂纹等内部缺陷。
  • 形状与位置公差检测:对直齿锥齿轮的对称度、跳动等项目进行测量。
### 检测方法

具体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目视检测:用于外观质量检测,寻找明显的表面缺陷。
  • 卡尺或三坐标测量:对锻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公差进行测量。
  •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光谱分析仪或化学试验方法检测材料的化学成分。
  • 金相显微镜观察:用以确立锻件的金相组织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 硬度计测试:如洛氏硬度计或布氏硬度计,用于硬度检测。
  • 粗糙度仪:用来测量热锻件表面的粗糙度值。
  • 无损探伤:如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用于内外部缺陷的检测。
### 涉及的产品

主要涉及以下产品:

  • 机械行业中使用的直齿锥齿轮。
  • 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的传动零件。
  • 需要满足高强度、高精度的锻造齿轮部件。

以上是针对《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的所有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产品内容的总结。

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4201-1999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9-06-24

实施日期:2000-06-24

标准状态:现行

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4201-1999本标准是对JB4201-86《直齿锥齿轮精锻件技术条件》的修订,适用范围有所增加,质量中晶粒度及脱碳深度作了适当调整。本标准适用于在热模锻压机、模锻锤、螺旋压力机等设备上,采用精密热模锻工艺生产的直齿锥齿轮带齿锻件。它的轮齿表面不再加工,达到GB/T11365-1989《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中9~12级精度。本标准适用于重量小于或等于20kg,最大外径和总厚度均小于或等于250mm的精锻件。超过上述范围时,对精锻件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用冷挤压工艺成形的直齿锥齿轮精锻件可参照采用,但齿形精度相应提高一级以上按需选用。本标准于年月日首次发布。JB/T4201-1999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技术条件JB/T4201-1999

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JB/T4201-·1999

本标准是对JB4201-86《直齿锥齿轮精锻件技术条件》的修订。本标准与JB4201—8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1)原标准名称为《直齿锥齿轮精锻件技术条件》,更改为《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技术条件》,正文中也作了相应的更改。

2)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冷挤压精锻件。3)原标准内在质量中,晶粒度及脱碳深度作了适当调整。4)顶料杆压痕深度改为正负值,见本标准表5。5)标准格式按要求,增加了第2章“引用标谁”和第3章“定义”,原章条作了相应的变更,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4201-86。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推由全国锻压标推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歧华、庄建华、沈震耀、殷伟民。2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n precision hot forgings of straight bevel gear1范围

JB/T 4201--.1999

代替JB4201-86

本标准适用于在热模锻压力机、模锻锤、螺旋压力机等设备上,采用精密热模锻工艺生产的直齿锥齿轮带齿锻件(以下简称精锻件)。它的轮齿表面不再加工,达到GB/T11365--1989《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中9~12级精度。

本标准适用于重量小于或等于20kg,最大外径和总厚度均小于或等于250mm的精锻件。超过上述范围时,对精锻件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用冷挤压工艺成形的直齿锥齿轮精锻件,可参照采用,但齿形精度应相应提高一级以上按需选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13651989锥齿轮和推双曲面齿轮精度GB/T12362—1990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采用精密热模锻工艺获得的直齿锥齿轮带齿锻件,其轮齿表面不再进行切削加工,精度达到GB/T11365所规定的12级以上,这类锻件通称为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4技术要求

4.1原材料

精锻件使用的原材料应为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65%的碳素结构钢材或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或等于5.0%的合金结构钢材。

4.2机械加工余量

4.2.1外径的双面加工余量Aα,根据外径D和总厚度H选择,见表1。4.2.2内径的双面加工余量△b,根据内径d和总厚度H选择,见表2。4.2.3端面的加工余量△c,根据端面直径D和总厚度H选择,见表3。4.3公差及极限值

4.3.1直径、高度、厚度公差及横向残余毛边、切人锻件深度、错差、顶料杆压痕深度极限值直径、高度、厚度公差根据下列三要素,从表4和表5中查得:a)精锻件的最大直径、总高度、总厚度;b)精锻件的重量;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4批准254

2000-01-01实施

JB/T4201—1999

c)精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其计算和分级均按GB/T12362—1990中3.1.2的规定)。表1外径的双面加工余量

表4和表5的使用方法:

总厚度

至10!

内径的双面加工余量

总厚度H

表3端面的加工余量

外径D

双面加工余量2a

大于30

总厚度H

内径d

双面加工余量

端面直径D

端面加工余量△c

以精锻件重量为起始点,在表中重量栏内选定相应的范围,然后沿水平线向右移,查得直径、高度、厚度的公差值;向左移,查得横向残余毛边、切入锻件深度、错差极限值及顶料杆压痕深度极限值。当向右查找直径等公差值时,若形状复杂系数为S,,则按精锻件重量沿水平线向右移至与该直径等相交的框格即可;如遇形状复杂系数为S(或S、S.),则沿倾斜线向下至与S,(或S:S.)垂线的交点,再沿水平线向右移至与该直径等相交的框格。框格内数据即为所要查找的公差值。所有直径、高度、厚度的公差均按精锻件上相应的最大尺寸查得。机械加工.面与非机械加工面(不包括轮齿表面,以下同)的公差值相同。顶料杆压痕的直径和位置应在锻件图土标注。横向残余毛边、切人锻件深度、错差及顶料杆压痕深度极限值的应用与任何其他公差无关。在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时应加上这些项目的实际偏差值。4.3.2圆角半径及其公差

4.3.2.1当与某圆角相连接的面均不作机械加工时,该圆角半径可通过表6计算得到。4.3.2.2当与某圆角相连接的两个面中,有一个面或两个面必须机械加工时,该圆角半径通过式(1)、式(2)计算得到:

外圆角r=机械加工余量+产品倒角值(mm)其相应的内圆角R r+(2~5)mm

(2)

JB/T4201--1999

J6't+i

12*0—

060/00-

b60干

b80干

pe o-/oo-

b90干

p80-/80

pg0于

JB/T4201—1999

6*0—

+'0—

JB/T 4201-—1999

表6非机械加工部位的圆角半径计算表H/D

4.3.2.3通过上述计算所得的圆角均应圆整至表7中的数值。圆角半径系列

圆角半径的公差值以相应尺寸的百分比表示,见表8。表8

圆角半径公差的计算

上(1)

下(—)

拔模斜度及其公差

0. 061- 0. 5

0.0711+0. 5

2. 5r +0.5

3.0r-+-0.5

3. 5r-t 0. 5

拔模斜度应根据精锻件的有关高度与直径的比值H/D和有无顶料装置,通过表9确定。表9拔模斜度

模锻斜度公差按GB/T12362—1990表10中的精密级确定。4.3.4纵向毛刺极限值

外拔模斜度α

10°00°

内拔模斜度β

130″

10°00%

12°00″

切边、冲孔以及顶料杆与型腔模孔间的配合间隙等,都会在精锻件上造成纵向毛刺,其极限值根据精锻件重量由表10查得。它与其他公差无关。纵向毛刺应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去除。表10纵向毛刺极限值

精锻件重量

极限值

4.4质量要求

4.4.1表面质量

4.4.1.1齿面的质量要求如下:

JB/T 4201—1999

氧化皮厚度不得大于0.04mm,应通过表面清理去除干净。此时,表面粗糙度必须符合技术文件中的要求,一般应在Ra6.3以下(包括Ra6.3);不允许存在裂纹、爽杂物、折叠、凸起等缺陷;不影响齿轮精度的碰伤、微小凹坑等缺陷,其极限值由表11确定,表11齿面缺陷极限值

极限值

左右两侧齿面缺陷处数(个)

的规定。

累计缺陷总处数(个)

每一缺陷最大长度

每一缺陷深度

分度圆直径

机械加工表面的缺陷及非机械加工表面的缺陷按GB/T12362—1990中3.2.14中a)及b)4.4.2内在质量

4.4.2.1精锻件表面硬度及其测量位置等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技术文件上注明。4.4.2.2精锻件的晶粒度应达到3~8级,视材料而定。4.4.2.3精锻后作渗碳淬火的精锻件,其半脱碳深度不允许超过渗碳深度的15%。除本章规定外,如有其他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检验规则

检验的抽样方式和检查项目具体要求见表12或由供需双方协商选择,并在技术文件上注明,由制造厂质检部门检查验收。除表12外,如有其他要求(如探伤、内应力测定、轮齿强度等)由供需双方协商后,在技术文件上注明。

表12抽样方式和检查项目

抽样方式

每换齿形模腔,必须对首件和第二件,以及之后每锻300~~400件后的首件和第二件进行检查。每换与齿形模腔相对使用的非齿形模腔,必须对首件和第二件,以及之后每锻500~600件后的首件和第二件进行检查。

6标志、防锈、包装及贮存

a)齿轮精度

b)齿面缺陷

检查项目

a)高度

b)厚度

c)有关的圆角半径

a)拔模角

b)有关的圆角半径

c)有关的表面缺陷

d)表面硬度

)直径

d)错差

e)横向残余毛边

f)切人锻件深度

g)纵向毛刺

h)顶料杆压痕深度

精密热锻件的标志、防锈、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定货协议上注明。259

应用示例见图A1、表A1和表A2。Ratas(rs)

2 -0.2 (R2)

端面模数

分度圆直径

分度圆压力角

节锥母线长

齿项高

齿全高

安装距

分度圆上理论弦齿摩(参考)

齿项至弦高度(参考)

齿面粗糙度

渗碳深度

齿面修整

JB/T 4201-1999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应用示例

$ 60. 2 =(D)

6rn'2r

(H))S

R, tae(r2)

$100 (D,)

($100)

表A1齿轮参数

(1 'oz)

(1'12)

6.579-8:98

20CrMnTi

0. 7~1. 1

9-b(GB/T 11365 --1989)

JB/T4201—1999

各加工余量、公差、极限值等计算,列于表A2,除齿面粗糙度外,表中未注单位均为mm。表A2各加工余量、公差和极限值的计算项目

加工余量

端面A、B的

加工余量

外径公差

错差极限值

横向残余毛边极限值

切人锻件深度极限值

厚度公差

顶料杆压痕

深度极限值

圆角半径及其公差

已知外圆D=58,厚度H=71.1。查表1,得D处加工余量1为1.7,加上实际错差值0.5。

Di =1. 7+0. 5+58

D2不作机械加工,取2100

D,不加工

1)-±100

已知直径50~$120,总厚度71.1,查表3,得A面和B面的加工余量为1.4。

H - 20. 1-1. 4

H, =71. 1+ 1. 4

锻件复杂系数的计算:

精锻件重2.1kg,外廊包容体重:W外购

X1002×71.1×7.85×10~64.384kg0.479属S2,

查表4得:±1.1

查表4得:0.6

查表4得:

横向残余毛边极限值十0.6;

切入锻件深度极限值-0.3

已知总厚度为71.1,锻件重2.1kg,Sz=0.479。查表5得:+1.4

查表5得:

H, -- 2l. 5

D,100t!

H1 = 21. 5+82

H* -- 72. 5t:1

a)已知r1处倒角要求为1.5×45°,外径与端面均需切削加工

r-- 1. 4+1. 7-+1. 5-- 4. 6

R,=r1+2-~ 6. 6

b)已知r2处不作机械加工,

查表6得:r2—0.63Rz=2

c)已知r3处无倒角要求,端面作机械加工,加工余量为1.4r31. 4

查表7、表

8,并经圆整

rr=5+1

Ri=6+1

圆整得:

r21+82

R2 2+8:5

圆整得:

r-2+85

外拔模斜度α

及其公差

纵向毛刺极限值

表面质量

内在质量

齿轮精度

JB/T4201-—1999

表A22(完)

已知:H-51、D-58,

查表9得:α一3°

=0.88,无顶出装置。

查GB/T12362—1990中表9得公差为:1°已知锻件重2.1kg,查表10得:

高度极限1.0;宽度极限0.5

a)齿面:

氧化皮厚度不大于0.04。粗糙度Ra6.3。已知分度圆直径为100,查表11,得不影响齿轮精度的缺陷,在左右两侧面处数不多于2处,累计缺陷总处数不多于5处,每--缺陷最大长度不大于1.2,每一缺陷深度不大于0.15。不允许存在裂纹、夹杂物、折叠、凸起等缺陷b)加工表面的缺陷深度不大于加工余量的1/4。即A面和B面处不大于1.4/4:D外径处不大于1.7/4c)非加工表面的缺陷深度不大于厚度公差的1/3。即不大于 1.8/3

a)精锻件的晶粒度3~8级;

b)已知渗碳深度为0.7~1.1,半脱碳深度应为:(0. 7~1. 1)×15% = (0. 105~~0. 165)c)已知材料为20CrMnTi,

HB=156~217,dg=4.1~4.8

按技术文件要求,齿轮精度为:9-b(GB/T 11365--1989)

采用鼓形齿

高度:1.0

宽度:0,5

0.35;0.43

0.105~0. 165

HB- 156~217

dg== 4. 1--4. 8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B/T 4201-1999 直齿锥齿轮精密热锻件 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