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8次 | 2024-12-20 08:51:20
GB/T 16867-1997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关于标准《GB/T 16867-1997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以下是其相关内容的分析:
1. 检测项目
该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 残留苯乙烯单体的含量:检测聚苯乙烯(PS)以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中苯乙烯单体的残留量。
2. 检测方法
该标准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 气相色谱法(GC):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定量检测树脂样品中残存的苯乙烯单体含量。
具体过程包括:
- 使用溶剂提取树脂中的苯乙烯单体,形成测试溶液。
- 注入气相色谱仪,对相关峰的面积进行测定。
- 通过建立的标准曲线,确定残留苯乙烯单体的具体含量。
3.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以下主要产品:
- 聚苯乙烯(PS):包括通用型和高抗冲型聚苯乙烯。
-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不同牌号和应用的ABS树脂。
此外,该标准也可能涉及其他含苯乙烯单体并使用上述方法测定的类似树脂材料。
总结来说,该标准规范了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聚苯乙烯与ABS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方法,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GB/T 16867-1997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标准号:GB/T 16867-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06-16
实施日期:1997-01-02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6867-1997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溶液注入气相色谱法(A法)和顶空气相色谱法(B法)测定聚合物中残留苯乙烯单体(St)的方法,两种方法具有同等效果。本标准适用于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本标准也适用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本标准还适用于上述苯乙烯类树脂中其他发挥有机组分如乙苯(EB)、异丙苯(I-PB)、邻二甲苯(o-Xylene)、正丙苯(n-PB)、甲乙苯(MEB)、α-甲基苯乙烯(a-MS)的测定。GB/T16867-1997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6867-1997
GB/T 16867-1997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的部分内容
GB/T 16867-1997
本标准采用溶液注入气相色谱法(Solution InjectionGasChromatography)和项空气相色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测定聚苯乙烯(PS)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含量。本标准在两种测定方法中,均规定了填充色谱柱和毛细管色谱柱,可根据条件进行选用。我国曾经制定了GB/T4614-84《用气相色谐法测定聚苯乙烯中残留苯乙烯单体》和GB/T9353-88《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两个标准,均采用预沉淀法,但两者采用的溶剂与沉淀剂不同,计算公式也有差异。采用溶液注入法(A法)和顶空法(B法)测定PS和ABS中残留苯乙烯单体,避免了沉淀法中由于溶剂和沉淀剂的存在影响有关组分的准确测定。本标准代替了GB/T4614—84和GB/T9353—88。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4614—84和GB/T9353—88。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归口。本标准由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均甫、吴克勤、董建芳、陈建华、兰英。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聚苯乙烯和丙烯晴一丁二烯,
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艺烯单体
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styrene monomer in polystyreneand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resins by gas chromatography1适用范围
GB/T16867-1997
GB/T4614—84
代替GB/19353—88
本标准规定了用溶液注入气相色谱法(A法)和顶空气相色谱法(B法)测定聚合物中残留苯乙烯单体(St)的方法,两种方法具有同等效果。本标准适用于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本标准也适用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本标准还适用于上述苯.乙烯类树脂中其他挥发有机组分如乙苯(EB)、异丙苯(i-PB)、邻二甲苯(o-Xylene)、正丙苯(n-PB)、甲乙苯(MEB)、α-甲基苯乙烯(α-MS)的测定。2试剂与材料
2.1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在色谱图中被测组分和内标物保留时间处,不应有溶剂杂质色谱峰出现。2.2正丁苯:纯度不低于99%。
2.3苯乙烯、乙苯、异丙苯、邻二甲苯、正丙苯、甲乙苯、α-甲基苯乙烯:纯度不小于99%。2.4氮气:纯度不低于99.95%。
2.5氢气:纯度不低于99.8%。使用前需用脱水装置、硅胶、分子筛或活性碳等进行净化处理。2.6空气:应无腐蚀性杂质。使用前需进行脱水、脱油处理。3样品
取PS或ABS颗粒充分混和作为实验室样品,并密封备用。4A法:溶液注人法
4.1方法提要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中将聚合物样品溶解或溶胀,溶剂中含有已知量的正丁苯作为内标物。用微量注射器吸取适量溶液,直接注入色谱仪,使苯乙烯与其他如乙苯、正丙苯等被测组分及内标物得到分离并进行定量测定。4.2仪器、设备
4.2.1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应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并能适应毛细管柱的分流进样和填充柱进样。进样部位应有可调换、清洗的插入管件,插入管件中应填入适量石英棉或不锈钢丝网,以阻止聚合物或固体颗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6-16批准320
1997-12-01实施
粒站污系统。
4.2.2色谱柱
GB/T 16867---1997
4.2.2.1毛细管色谱柱:长50m,内径0.32mm,柱体为熔融弹性石英柱,固定液为聚乙二醇20M-2-硝基对苯二甲酸(FFAP),液膜厚0.3um。4.2.2.2填充柱:长3m,内径3mm,柱体为不锈钢柱,载体为酸洗白色硅藻土(粒径150um~180μm)。固定液为FFAP和磷酸(H.PO,),固定液含量为15%FFAP+1%H,PO4。本方法建议使用毛细管色谱柱,但也允许使用填充色谱柱。也可使用具有等效或更佳性能的其他色谱柱。
4.2.3色谱数据处理机或合适的记录仪。4.2.4微量注射器:10μL,50μL。4.2.5分析天平:感量0.1mg。
4.2.6容量瓶:50mL,250mL。
4.2.7具磨口塞的玻璃瓶50mL。
4.2.8移液管:5mL,20mL。
4.3设备准备
4.3.1色谱柱的调节将色谱柱一端与进样器连接,另一端不接检测器,以免柱内流失物污染检测器。将载气(氮气)的流速调节至表1规定的操作条件值,在柱箱温度为200℃下将毛细管色谱柱老化1h以上,填充柱老化24h以上。
表1操作条件
毛细管色谱柱
温度控制:
进样器,℃
检测器,℃
色谱柱,℃
载气流速(氮气),mL/min
分流比
进样体积,ul
50 : 1~100 : 1
填充色谱柱
4.3.2将色谱柱的出口与检测器连接。并按表1的操作条件,使仪器达到充分平衡,并在色谱图上呈现稳定的基线。
4.4内标法校准
4.4.1校准溶液的配制
4.4.1.1在50mL容量瓶(4.2.6)中加入适量的DMF或DMAC溶剂(2.1),并称入0.25g正丁苯,精确至0.0001g,再用该溶剂稀释至体积刻度,播匀。用5mL移液管(4.2.8)准确移取5.0mL上述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用相同溶剂稀释到体积刻度,摇匀,记为溶液A。计算溶液A中正丁苯的浓度(mg/mL)。4.4.1.2在另一个5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溶剂,并称入1.0g苯乙烯,精确至0.0001g,再用该溶剂稀释至体积刻度,摇匀,记为溶液B。计算溶液B中苯乙烯的浓度(mg/mL)。4.4.1.3用20mL移液管(4.2.8)准确移取20.0mL含有内标物的溶液A,置于50mL具塞玻璃瓶(4.2.7)中,接着用50μL微量注射器(4.2.4)准确注入20.0μL溶液B,摇匀,作为校准溶液。计算该校准溶液中苯乙烯的含量M.(mg)及正丁苯的含量M,(mg)。4.4.2校准溶液的气相色谱测定
按4.3.1中表1推荐的操作条件,用10μL微量注射器(4.2.4)向气相色谱仪注入1μL~5μL校准溶液(4.4.1.3)进行测定。
4.4.3苯乙烯校正因子的确定
GB/T 16867-1997
用电子积分仪或其他方法从气相色谱图上确定苯乙烯的峰面积A:和正丁苯的峰面积A,它们的已知含量如4.4.1.3,按公式(1)确定苯乙烯的校正因子Rr:MXA
举例:
含量(mg)
苯乙烯
正丁苯(内标物)
4.5分析步骤
峰面积(积分计数)
0. 40 X 99 698
2. 00 X 19 914
(1)
4.5.1称取2g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50mL具塞玻璃瓶中。向玻璃瓶中加人20.0mL溶液A(4.4.1,1),盖紧瓶塞,充分振摇,使瓶中的聚合物完全溶解或溶胀。4.5.2用10μL微量注射器(4.2.4)吸取4.5.1中制备的试样溶液1μL~5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并及时用溶剂(2.1)洗涤注射器。注:一般来说,当进样数达15次以上时,应清洗或更换插入管件(4.2.1)。以免其中残留物影响以后的测定。4.6分析结果的表述
用电子积分仪或其他方法从气相色谱图上确定苯乙烯的峰面积A:和正丁苯的峰面积A。PS、ABS样品的典型气相色谱图见附录A。样品中残留苯乙烯的含量c(mg/kg)按公式(2)计算:G
M' X A' X R.
×1000
式中:A—试样溶液的苯乙烯(或其他被测组分)的峰面积,一试样溶液正丁苯的峰面积,
M—试样溶液中正丁苯的含量,mg,m
举例:
一样品的质量,g。
A=60443(积分计数)
A =99 406
m=2.000 1
2.00 X 60 443 X 1.00
2 × 1 000 = 608 mg/kg
99406×2.0001
取两次平行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并修约至整数位进行报告样品中其他被测组分的含量可按同样方法测定。4.7精密度
·(2)
同一实验室内由同一人员用同一仪器测定同一试样,两次重复测定值的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10%。
5B法:顶空法
5.1方法提要
在顶空取样器(顶空瓶)中,将聚合物样品溶解或溶胀于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 N,N-二.甲322
GB/T 16867—1997
基乙酰胺(DMAC)溶剂,溶剂中含有已知量的正丁苯作内标物。密封顶空瓶,将其置于一定温度下进行-一定时间热平衡,使残留单体溶解并达到气液平衡后抽取一定量热平衡蒸气(顶空蒸气)注入色谱仪,使苯乙烯与其他如乙苯、正丙苯等被测组分及内标物得到分离并进行定量测定。5.2仪器、设备
5.2.1汽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应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并能适应毛细管柱的分流进样和填充柱进样。尽可能使用具有自动采集和分析顶空蒸气的商品仪器。如用人工采集和分析顶空蒸气,则应附加下列设备:
a)恒温浴,能保持恒温120℃士1C。b)采集和注射溶液热平衡蒸气的气密注射器(应带有保温套管)c)顶空瓶:一个固定容积的玻璃小瓶,瓶口用内层覆盖聚四氟乙烯膜或气密性优良的丁基橡胶或硅橡胶垫片的铝质密封瓶帽封紧。d)烘箱,能保持恒温120℃士1C,用于加热气密注射器。5.2.2色谱柱
5.2.2.1毛细管色谱柱:长50m,内径0.32mm,柱体为熔融弹性石英柱,固定液为聚乙二醇20M-2-硝基对苯二甲酸(FFAP),液膜厚0.3μm。5.2.2.2填充柱:长3m,内径3mm,柱体为不锈钢柱,载体为酸洗白色硅藻土(粒径150μm~180μm)。固定液为FFAP和磷酸(H,PO),固定液含量为15%FFAP+1%H,PO4。本方法建议使用毛细管色谱柱,但也允许使用填充色谱柱。也可使用具有等效或更佳性能的其他色谱柱。
色谱数据处理机或合适的记录仪。微量注射器:50μL。
分析天平:感量0.1mg。
5.2.6容量瓶:50mL,250mL。
5.2.7顶空瓶:10mL。
5.2.8气密注射器:5mL。建议使用双侧旁通针头。5.2.9移液管:5mL。
5.3设备准备
见4.3,具体操作条件如表2。
表2操作条件
毛细管色谱柱
温度控制:
进样器,C
检测器,℃
色谱柱,
载气流速(氮气)mL/min
分流比
进样体积.ml
顶空瓶热平衡温度,C
5.4内标法校准
5.4.1校准溶液的配制
50 1~100 1
填充色谱柱
5.4.1.1在50ml.容量瓶(5.2.6)中加人适量的DMF或DMAC溶剂(2.1),并称入0.5g正丁苯,精确0.0001,再用该溶剂稀释至体积刻度,摇匀。323
GB/T 16867-1997
准确移取5.0mL上述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用相同溶剂稀释到体积刻度,摇匀,记为溶液A。计算溶液A中正丁苯的浓度(mg/mL)。5.4.1.2在另一个5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溶剂,并称入1.0g苯乙烯,精确至0.0001g。再用该溶剂稀释至体积刻度,摇匀,记为溶液B。计算溶液B中苯乙烯的浓度(mg/mL)。5.4.1.3用5mL移液管(5.2.9)向三只顶空瓶(5.2.7)中各移入5.0mL溶液A(5.4.1.1),用垫片和铝帽封口。
5.4.1.4用-支50μL微量注射器(5.2.4),通过垫片向每个瓶中准确注入20uL溶液B(5.4.1.2),摇匀作为校准溶液。计算该校准溶液中苯乙烯的含量M;(mg)及正丁苯的含量M,(mg)。5.4.2校准溶液的气相色谱测定
按5.3中表2推荐的操作条件,将顶空瓶置于120℃的浴槽里热平衡50min,用在烘箱中预热至不低于140℃的气密注射器(5.2.8)抽取2mL顶空瓶中校准溶液(5.4.1.4)的已达气-液平衡的蒸气迅速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5.4.3苯乙烯校正因子的确定
用电子积分仪或其他方法从气相色谱图上确定苯乙烯的峰面积A:和正丁苯的峰面积A,它们的已知含量如5.4.1.4,按公式(3)确定苯乙烯的校正因子R:MXA
举例:
含量(mg)
苯乙烯
正丁苯(内标物)
5.5分析步骤
峰面积(积分计数)
0. 40 X 34 226
1. 00 × 22 081
5.5.1称取0.5g样品于顶空瓶中,精确至0.0001g。用5mL移液管(5.2.9)向顶空瓶中加入5.0ml溶液A(5.4.1.1)。盖上垫片、铝帽密封后,充分振摇,使瓶中的聚合物完全溶解或溶胀。5.5.2按5.4.2中叙述的同样操作条件和步骤,用气密注射器(5.2.8)抽取2mL5.5.1中制备的试样溶液热平衡蒸气注入色谱仪进行测定。注:如使用自动顶空分析的商品仪器,请按仪器的说明书进行调节和操作。5.6分析结果的表述
用电子积分仪或其他方法从气相色谱图上确定苯乙烯的峰面积A;和正丁苯的峰面积A。PS、ABS样品的典型气相色谱图见附录A。样品中残留苯乙烯的含量c:(mg/kg)按公式(4)计算:M.×A×R×1000
式中:A--试样溶液热平衡蒸气中苯乙烯的峰面积;A,——试样溶液热平衡蒸气中正丁苯的峰面积,M-一试样溶液热平衡蒸气中正丁苯的含量,mg,m—-样品的质量,g。
举例:
A-15868(积分计数)
A=27 399
·(4)
Rf= 0. 62
m=0. 5 001
GB/T 16867—1997
1. 00 X 15 868 X 0. 62
× 1 000 = 718 mg/kg
27399×0.5001
取两次平行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并修约至整数位进行报告。样品中其他被测组分的含量可按同样方法测定。5.7精密度
同·实验室内由同-人员用同一仪器测定同一试样,两次重复测定值的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10%。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项:
a)受试聚合物的来源,类型和鉴别特性;b)使用气相色谱装置及操作步骤与本标准规定的内容的任何差别;c)苯乙烯单体(和如需要测定的其他被测组分)含量,以mg/kg表示,并修约至整数位进行报告。325
27.799 8. 276
8.5158.936
GB/T16867—1997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PS、ABS样品的典型气相色谱图
7.605乙苯
:9.923苯乙烯
11.669正丁苯(内标)
N,N-三甲基乙酰胺(溶剂)
图A1PS样品典型的毛细管柱溶液注入法气相色谱图6.204
7.596乙苯
≤12. 000
9.309苯乙烯
11.641正丁苯(内标)
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
图A2ABS样品典型的毛细管柱溶液注人法气相色谱图5.70
15.2216.41
GB/T 16867
苯乙烯
10.58乙苯
正丁苯(内标)
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
图A3PS样品典型的填充柱溶液注入法气相色谱图Az1.82
-9.17乙苯
23.24α-甲基苯乙烯
16.76苯乙烯
正丁苯(内标)
N,N-三甲基乙酰胺(溶剂)
图A4ABS样品典型的填充柱溶液注入法气相色谱图5. 640 5. 521
9.873苯乙烯
11.450正丁苯(内标)
7.576乙苯
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
图A5PS样品典型的毛细管柱顶空法气相色谱图327
—5.4905.204
6.1656.357
GB/T16867-1997
7.546 2筝
9.844笨之烯
11.510正丁苯(内标)
N.N甲基乙酰胺(溶剂)
ABS样品典型的毛细管柱顶空法气相色谱图310.393乙萃
18.166苯艺
22.772T装(内标)
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
图A7PS样品典型的填充柱顶空法气相色谱图0.151
4.718 5.775
9.535乙举
α-甲基萃乙烯
16.680苯乙烯
20.925正丁苯(内标)
N,N甲基乙酰胺(溶剂)
图A8ABS样品典型的填充柱顶空法气相色谱图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6867-1997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6867-1997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6867-1997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