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9次 | 2024-12-21 09:09:27
GB 14052-19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根据标准《GB 14052-19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整理的相关内容:涉及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具体内容如下:
检测项目
- 辐射剂量率:仪表外表面及人员可能接触区域的辐射剂量率是否符合规定。
- 密封性测试:用于检查同位素源防护封装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屏蔽性能:评估同位素仪表屏蔽材料对辐射的屏蔽效果。
- 防护距离测量:测量安全防护距离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 泄漏测试: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泄漏情况,以确保其不会扩散到环境中。
- 运行稳定性测试:评估仪表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报警装置测试:测试是否具备放射性泄漏或超标报警功能,以及报警功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检测方法
- 辐射剂量率检测方法: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辐射剂量率测量仪器,如辐射剂量计或盖革计数器,在指定距离和指定时间内测量辐射强度。
- 密封性测试方法:采用滴漏试验法和表面涂抹法,检测同位素源的密封性能。
- 屏蔽性能检测方法:用标准化辐射源和剂量计测量屏蔽装置对不同辐射类型(α、β、γ射线)的屏蔽效能。
- 泄漏检测方法:通过抽样表面污染测试、气泡检漏测试(Helium Leak Testing)等手段检查仪器放射源的泄漏可能性。
- 报警装置检测方法:引入人为模拟条件(如辐射剂量增加)来测试报警功能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涉及产品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以下产品:
- 用于工业测量的放射密度计。
- 用于过程控制的同位素液位计。
- 放射性同位素检测设备,如同位素流量计。
- 污染监测仪器:用于检测环境和工厂辐射污染情况的设备。
- 其他安装于设备上的工业同位素辐射仪表。
注:以上内容需结合具体检测机构及相关实验室的要求执行。
GB 14052-19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
标准号:GB 14052-199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3-01-04
实施日期:1993-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4052-19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分类,屏蔽装置,为辐射防护目的对仪表工艺结构和性能的要求及其控制方法和试验方法,代号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本标准不适用于下述同位素仪表,它们因设计巧妙而且从所用放射源的特性及其低活度考虑而不需遵从有关供应、使用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一般规定。本标准也不适用于离子发生器(如感烟火灾探测器、静电消除器等)。GB14052-1993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GB14052-1993
GB 14052-19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
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
Radionuclide gauges-Gauges designedfor permanent installation
GB14052—93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07205--1986《同位素仪表一一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分类,屏蔽装置,为辐射防护目的对仪表工艺结构和性能的要求及其控制方法和试验方法,代号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以下简称为同位素仪表或仪表)。本标准不适用于下述同位素仪表,它们因设计巧妙而且从所用放射源的特性及其低活度考虑而不需遵从有关供应、使用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一般规定。本标准也不适用于离子发生器(如感烟火灾探测器、静电消除器等)。
2引用标准
GB4075密封放射源分级
GB8703辐射防护规定
GB8993.12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盐雾试验3术语
3.1同位素仪表
本标准指的是利用一个或多个密封放射源发出的射线进行测量和控制的装置。它包括源部件和探头(或测量头)。
3.2源部件
由一个或几个放射源、源托及用以减弱辐射的构件所组成。3.3探头
部件内装有辐射探测器。
3.4测量头
由源部件和探头两部分组成的刚性组合件。这两部分可以是分开装的,也可以装在同-个外壳内。3.5源托
用于支持和容纳密封源的构件。3.6有用射线束
通过源部件的窗、光栏、圆锥孔或其它形状的推直器件的辐射(有时称为“初级辐射束”)。3.7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1-04批准1993-07-01实施
GB14052—93
指仪表被安装在设备的固定位置上。其源部件和探头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移动的程度可以按操作需要来限定或预定。4同位素仪表的分类
4.1按部件可移动程度分类
同司位素仪表按部件可移动程度分为两类:.仪表的两个部件即源部件和探头在工业设备构件上都是固定的。例:固定式料位计、某些厚度计。
b.两个部件中至少有个在工业设备构件上是可移动的。例:随动式料位计、C形架扫描式同位素仪表。
4.2按射线准直程度分类
冏位素仪表按放射源发出的射线被准直的程度分为A类和B类。类别举例见图1。4.2.1A类射线束受限定的同位素仪表A类同位素仪表装有准直器,它把放射源发出的射线限定成一组或几组有用射线束。设计这类同位素仪表时,其探头或其他固定吸收体必须能遮挡住由放射源活性面上所有点和准直器所限定的立体角内的辐射;而反散射式和X射线荧光式的同位素仪表,必须能遮挡住初级辐射和反散射辐射。按部件可移动程度,A类同位素仪表分为A1、A2和A3类。4.2.1.1A1类
A1类同位素仪表的放射源(当放射源处在工作位置时)和探测器所包容的辐射限定在一个不变的空间内,即同位素仪表的两个部件定点安装在设备的固定位置上,或者两个部件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例:固定式料位计、透射式密度计、C形架固定式厚度计、固定式厚度计、带屏蔽的反散射式同位素仪表。
4.2.1.2A2类
A2类同位素仪表的放射源(当放射源处在工作位置时)和探测器所包容的辐射限定在--个不变的空间内,同位素仪表的两个部件在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关联地运动。例:随动式料位计、扫描式厚度计。4.2.1.3A3类
A3类同位素仪表的源部件和探头或其中的一个沿着固定的轴可以关联地运动。例:校直安全计,移动式吊车安全计。4.2.2B类射线束不受限定的同位素仪表B类同位素仪表不带准直器,或虽有准直器但不符合A类同位素仪表的要求。对于反散射式和X射线荧光式的同位素仪表,当不能完全遮挡住初级辐射和反散射辐射尤其是未装待测物料)时,则属于B类。
按部件可移动程度,B类同位素仪表分为B1、B2和B3类。4.2.2.1 B1类
B1类同位素仪表的放射源(当放射源处在工作位置时)和探测器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例:中子水分计、无屏蔽的反散射式同位素仪表。4.2.2.2B2类放射源的弹射装置
B2类同位素仪表的探头安装在设备的固定位置上。在测量和控制时,放射源弹射到一个适当的位翼上。
例:压实度控制装置、化工厂使用的密度计。4.2.2.3B3类
B3类同位素仪表的源托在设备内部依据被测和被控的参数移动,而探测器在设备外部移动。106
GB1405293
例:设备内可动部件的位罩控制装置、带放射源的浮子式液位计、校直安全计、移动式吊车安全计A1
扫措试厚度计
校直安全计,程
移动式吊
中于水分计
压实度控制装置
密度计
带放射源的浮子式液位
计。可动部件之弹射装置
图例:
待测物 安装基础
4.3按安全性能的功能分类
见第6章。
5般要求
C形架固定式厚魔计
随动式料位计
中子水分计
校直安全计,移动式
品车安全计
固定式料位计
维射式密度计
带准直器
的源部件
图1分类的简要说明示意图
带算凝的反散耐式
同位素仪表
无屏蔽的反散射式
同粒素仪表
无准直器
的源部件
按照同位素仪表的类别,源部件和探头必须具备与安全有关的某些功能,详见表1。107
源部件
源的保护
对辐射的防护
对辐射的防护
GB 14052—93
表1源部件和探头的安全功能
紧固放射源
控制源的移动
限定射线束
防机械损坏
防物理-化学损坏
仪表不在使用时
(而源或源闸正在运动中)
仪表在使用时
(对有用射线束之外的辐射)
仪表在使用时
(对有用射线束)
如果需要
注:“十”表示此项安全功能必须具备,“0\表示由安装条件提供的必需的防护措施。5.1放射源
放射源必须是密封的,它必须符合GB4075的有关规定。5.2源部件
源部件必须根据表1所列功能且按照5.2.1~5.2.4条的要求设计。5.2.1源托
固定式或移动式的源托必须按下列要求设计:容易使放射源就位;
b.必须有使放射源固定的适当方法,以防放射源脱落;别
C.必须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拆卸(如放在一个有安全锁的容器内或者必须用专用工具才能打开它);当无法排除人们接近源托时,源托紧固放射源的机构至少必须配有一个安全铅封;d。在辐射安全和密闭的条件下,源托必须能够恰当地就位于源部件内;e.
如果同位素仪表没有其它保护放射源的措施,则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源托必须能保护放射源免遭撞击而损坏;
f.对B2和B3类同位素仪表,在厂家指明的正常使用条件下,或者对其他类别的同位素仪表在使用条件必需超出正常条件时,源托必须确保放射源免遵物理或化学的损坏。5.2.2有用射线束的限定
A类同位素仪表的源部件必须按下述方式限定有用射线束,即在厂家规定的放射源到探测器最大距离条件下,由放射源的中心和准直器所形成的立体角不致超出探测器或其吸收屏蔽体以外。如果源部件设有可形成不同立体角的几种准直器,厂家必须对每种准直器指明放射源到探测器的最大距离。
设计B类同位素仪表时,建议将源托设计得可使有用射线束以外为防护操作人员所需要的某个立体角内的剂量当量率显著地减少。5.2.3电离辐射的屏蔽
A类同位素仪表的源部件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必须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见6.2条和表2)。如果设备上有可移动的放射源,B类同位素仪表必须设有贮存放射源和源托的贮存容器。这样使得当放射源在贮存容器内时,B类同位素仪表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将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见6.2条和表2)。
(0)
/Ag2>H>/Ag'
(006)
(208)
/Assz>H>u/Asg'.
Ju/Asul0>H>4/assz
/asus00>H>/s
/asus.o>>y/asuso\oy/asui>>y/asug\o3
(2.08)
H>y/asul0
H>y/ASuT
GB14052—93
B2和B3类同位素仪表的贮存容器必须成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B1类同位素仪表的贮存容器不要求与设备装配在一起。
如果贮存容器是用可燃、可氧化、易熔或易挥发的材料制成的,则必须用一个或几个密闭的包壳将它们包起来。这种包壳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使之在7-5条所规定的条件下能够保持贮存容器的屏蔽性能。
5.2.4有用射线束的源闸
A类同位素仪表的源部件和B类同位素仪表的贮存容器都必须装配一个可遮挡射线束的源闸。从而确保源闸关闭时,同位素仪表周围的剂量当量率符合表2中相应等级的规定(见表2)。如果源闸为遥控或伺服控制的,则遥控电路或伺服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时,源闸必须能自动关闭。源闸必须按下述三个组分类,并注明在同位素仪表的说明书上。5.2.4.1第一组维修用的源闸
同位素仪表或设备维修时,本组源闸才动作。5.2.4.2第二组运行期间使用的源闸(启动和停止运行)同位素仪表和设备结合在一起。设备启动和停止运行时,本组源闸才动作。5.2.4.3第三组多用源闸
本组源闸能频繁地开启和关闭,它不同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源闸。5.3探头
探头包括:
电离辐射探测器;
b.与探测器密切相关的电子学单元或电动机构(如果有的话);c.屏蔽体(如果需要)以及同探头构成整体的电测仪表。5.3.1装置的调整
如果有用射线束内的剂量当量率超过7.5mSv/h,则探头必须设计得当操作人员调整电子学单元时,手或身体任何其它部分都不能横越有用射线束。5.3.2探头所提供的防护
根据同位素仪表所属类别而设计的探头,其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必须符合表2相应等级的规定。5.4测量头
源部件和探头组合成一个整体装置时,该整体装置必须满足对源部件的要求,也必须满足对探头的要求。
测量头的例子有:带有换样器的同位素仪表和反散射式同位素仪表。5.5紧固装置
紧固或移动源部件和探头的装置必须按下列要求设计:a、源部件和探头容易就位;
b.确保源部件和探头牢固地安装在选定的位置上并顾及特殊的环境条件。由源部件到探头之间的净距(厚度计的情况)或由固定同位素仪表的设备到源部件和探头之间的净距都必须严格保持最小尺寸。如有必要,设计源部件和探头时,必须使之能适应附加防护装置。5.6安全机构
除了前述各条提到的安全机构和要求外,源部件、A类同位素仪表的测量头和B2类同位素仪表必须分别包括下述各条的装置。
5.6.1源部件
所有的源部件必须设有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如打开源闸、移动或弹射放射源等)的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发生故障时,它不会阻塞住源闸动作,或妨碍对射线束的屏蔽,或妨碍放射源重新进入源托。所有的源部件必须设有信号装置。它可以清楚地表示源闸是在开启状态还是在完全关闭状态。该110
GB14052-93
信号装置可以和源部件构成-一体,也可以紧邻其附近。该信号装置和报警装置必须符合国家主管安全保卫部门的有关规定。
5.6.2A类同位素仪表的测量头
A类同位素仪表的测量头必须设有防止源部件或探头脱落的安全机构。5.6.3B2类同位素仪表
B2类同位素仪表如果不是手工操作的,而是装有放射源弹射装置的,则必须设有使放射源重返贮存位置的安全机构和防止无待测物料时放射源被弹出的安全机构。5.7耐腐蚀
源部件及其安全机构经过GB8993.12所述的盐雾试验之后,必须能维持工作。6同位素仪表的安全性能分级
6.1概述
同位素仪表的分级必须根据对样机按第7章所述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安全性能进行分级,也可以根据以前试验结果和对所用材料已知的物理性能进行推断。厂家必须保证所制造的全部同位素仪表的性能特点与为仪表分类拿来进行试验的那些样机在性能特点上保持一致。
同位素仪表应按其下述各项的放射安全方面的性能,进行分级:a.外辐射水平;
b。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即最高工作温度和最低工作温度,耐力;C.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如抗火能力;d.如对使用环境有特殊要求,用户和厂家可共同协商规定一些附加项目,例如酸碱腐蚀、振动、冲击、剪切、压力、爆炸、漫泡、气候试验。每-一等级的典型试验值见表2和表3。表3耐力试验的操作次数
同位素仪表的特性
固定的源
在源部件内可移动的源
弹射装置
对手动控制的源闸
对逐控或伺服控制的源闸
对手动控制的源闸
对遥控或伺服控制的源闸
对手动控制弹射装置
对非手动或伺服控制的弹射装置控制源托运动及其方向的装置(如果条件具备)
6.2,同位素仪表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在样机上进行测量)1组
操作次数
用户在源部件内装上厂家指明所用的最大活度的放射源,并按表4中的条件安装同位素仪表,而后用户必须在7.2条所述的条件下,就下述两种情况对同位素仪表周围的剂量当量率进行测量,同位素仪表不在使用状态,且放射源在被防护位置;a.
b.同位素仪表正在使用时。
6.3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在样机上进行试验)6.3.1如果源部件是个分开的独立的单元,则试验必须单独对源部件(及与之相联的控制和安全机111
GB14052—93
构,如果有的话)进行。每项试验可以从一系列相同样品中取出不同的单元分别进行。6.3.2在表2所列的最高和最低的工作温度下,以及在温度、振动、耐力的试验结束时,源闸和放射源的弹射装置都必须能动作。
6.3.3温度、振动或耐力的试验结束时,安全机构都必须仍能正常动作,其标志和指示仍清晰。表4测量剂量当量率的标准安装条件仪表类型
用光子、中子源的密度计
(见图2)
料位计
(见图3)
用光子、电子、中子源的其它透射式仪表(见图4)(厚度或其它有关参数)
用光子、中子源的反散射式或荧光式仪表a.
待测物有衬托物(辊子、传送带)(见图5)
待测物无衬托物
(见图6)
安装在容器上的用中子源的仪表(见图7)
安装和测量的条件
安装在管道上、容器上或同类物上在测量头周围的图示各处,或在辐射水平最高处测量剂量当量率管道内无待测物
测量头安装在13mm厚钢板制成的试验模拟容器上在测量头周围的图示各处或在辐射水平最高处测量剂量当量率在试验模拟容器内无待测物
在源部件和探头之间无待测物
在测量头周围的图示各处,或在辐射水平最高处测量剂量当量率
按厂家给的标称距离安装
待测物的衬托物必须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便吸收有用射线束中的全部电子或99%光子
在辊子周围或在射线的透射率最大处测量剂量当量率在射线的透射率最大的待测物情况下测量剂量当量率安装在一个具有 6mm厚的钢屏和20mm厚的聚乙稀屏的标准漫射体上
6.4抗恶劣环境(火)能力(在样机上进行试验)是否符合恶劣环境能力试验的要求,是由同位素仪表保持可接受的辐射安全方面的能力来确定的(在任意方向上距源部件外表面1m处的剂量当量率不大于10mSv/h)。112
源部件
GB 14052-93
源部件
单位:cm
图2密度计示意图
单位:cm
未处于最佳距离的测量头
1. 3cm厚钢屏,其竟度和高度的尺寸至少要比辐射束截面尺寸大 5cm2.5
图3料位计示意图
单位;cm
源部性
源阐关闭
源阐在“开启位置”
等距轮廓线示意图
GB14052--93
一凌商形模拟物
单位:cm
测量头
图5用β源或光子源的反散射式同位素仪表的示意[图】单位:cm
测囊头
得测物
图6用待测物作散射表面的反散射式同位素仪表的示意图单位:cm
测量头
0.6cm厚钢板
「标准散射体,其尺寸至少要比有用束的截面尺寸大5cm
2Cm厚素乙婚板
图7用中子源的反散射式同位素仪表的示意图GB14052-93
同位素仪表的源部件经过抗恶劣环境试验之后,必须满足下列要求:a。不会出现放射性物质任何泄漏;b。放射源留存在源部件内;
c.在任意方向上距源部件外表面1m处的剂量当量率低于10mSv/h。可以用模拟源做上述评价。应该检查源部件外表面污染,其活度不得超过2kBq。当这项试验结束时,如果距源部件外表面1m处的剂量当量率达到10mSv/h,则把手动屏蔽装置(A类)和弹射装置(B类)放到防护位置上必须是可能的。7试验方法
7.1试验结果的评价
按7.3至7.5条所述内容作试验之后,必须对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的范围必须是:a.操作评价:耐力试验循环地操作10次(见7.4条);清晰度评价:试验后标志必须保持清晰(见8.2条);b.
污染评价:同位素仪表的部件表面及包围部件的试验设备的表面的放射性污染不得超过2kBq;
d.剂量当量率评价(见7.3至7.5条)。当放射源在“防护位置”时,在距同位素仪表的部件外表面5cm处的剂量当量率不得超过试验开始时所测值的10 倍。
7.2剂量当量率的评价
剂量当量率评价的目的是要确定:a.距同位素仪表的各部件外表面5cm处的皮肤剂量当量率,该值是用壁厚相当于7mg/cm的探测器测量的,
b.距同位素仪表的各部件外表面1m处的深部剂量当量率,该值是用壁厚相当于10mg/cm的探测器测量的;
c.在距同位素仪表的各部件外表面5cm和1m之中间距离上的眼晶体剂量当量率(如有必要),该值是用壁厚相当于300mg/cm2的探测器测量的。在距同位素仪表的各部件外表面5cm处测量时,探测器灵敏体积的中心必须放在距该表面5cm处,所记录的剂量当量率值必须是10cm2面积上的读数平均值。在距同位素仪表的各部件外表面1m处测量时,所记录的剂量当量率值必须是100cm2面积上的读数平均值。
7.2.1同位素仪表的负荷条件
必须对厂家指明所用的每种可能活度或每种核素的最大活度进行剂量当量率的测定。这些剂量当量率必须用经适当校准方法校准过的、并适合于待测辐射水平的仪器来测量。如果同位素仪表可使用几个放射源,则必须针对所有放射源进行剂量当量率的测定。如果同位素仪表使用中子源,则剂量当量率必须是中子的剂量当量率和伴随辐射的剂量当量率之和。7.2.2测量位置
测量必须考在两假想面的整个区域上进行,这两个假想面分别位于源部件,探头的外表面之外5cm及1m处(见表2)。
此外,还须考虑以下几点:
a.“源闸关闭”状态下的测量
在有用射线束轴上,源部件和探头的相邻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cm时,两部件之间的测量不必进行。当上述距离大于10cm时,测量必须进行,测量面的位置见图4。b.“源闸开启”状态下的测量
GB 14052--93
在源部件和探头之间的气隙中,测量不必进行。测点数不作规定,但至少在泄漏路径上必须进行测量,通常这些地方的读数最高。剂量当量率的读数不得大于表2相应等级所规定的值。7.3温度试验
7.3.1设备
试验必须在调温箱内进行,调温箱内的温度应达到表2所列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试验期间必须监视源部件上的安全机构。7.3.2程序
使源部件的温度达到调温箱内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必须由实验或计算来确定。这个时间在本条款中,称为“稳定时间”。
测量并记录试验开始时刻源部件周围的剂量当量率(源处在防护位置)。试验开始时,调温箱内的相对湿度必须为(65±10)%(室温为20士1℃)。降低调温箱内的温度到表2所列的最低值,并保持此温度到“稳定时间”后再维持1h。然后检查安全机构的工作状态。
此后,升高调温箱内的温度到室温(即20士1℃),并保持此温度到稳定时间”后再维持1h,再检查安全机构的工作状态。
升高调温箱内的温度到表2所列的最高值,并保持此温度到“稳定时间”后再维持1h。然后检查安全机构的工作状态。
降低调温箱内的温度到室温(即20士1℃),并保持此温度到\稳定时间”后再维持1h,检查安全机构的工作状态。然后从调温箱内取出源部件,目检源部件有无缺陷。在“源闸关闭”状态下测量并记录源部件周围的剂量当量率,并与本试验开始时所测量的剂量当量率值相比较,其值不得超过初始值的1.5倍。必须检查放射源的密封性。检查方法见GB4075的附录E(参考件)密封放射源泄漏检验方法。7.4耐力试验
7.4.1自的
耐力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放射源的弹射装置、源闸和位置信号装置的耐久性(见6.3.3条)。7.4.2方法
对于手动屏蔽控制机构,源闸的开启和关闭、源托的置位(从贮存位置到极限的工作位置)和复位(从极限的工作位置到贮存位置)的耐力试验,可以手动进行,也可以藉助于自动装置来进行。然后,驱动机构被调整到具有制造厂规定的正常工作能力(正向及反向)。遥控或伺服控制的机构的耐力试验次序必须为:源闸循环地开启和关闭;
源托循环地置位和复位。
7.5抗火能力试验
7.5.1设备
抗火能力试验所用高温炉必须具有足够的热容量,以便能加热受试验的源部件周围的空气,使之能达到表5所规定的试验温度。
试验时,放射源必须处在防护位置。7.5.2方法
试验必须在空气中进行。受试验的源部件的温度必须用均匀分布在靠近源部件外表面的热电偶来测量。
抗火能力试验必须达到表2所规定的温度和时间的要求。116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 14052-19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 14052-19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 14052-19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