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8次 | 2024-12-21 09:33:18
GB/T 17683.1-1999 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T 17683.1-1999》,该标准主要涉及与太阳能相关的辐照度检测。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说明:检测项目:
- 大气质量1.5条件下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
- 大气质量1.5条件下的半球向日射辐照度
检测方法:
- 使用太阳能光谱仪器检测不同波段的太阳光谱辐照度。
- 通过测量设备定位于不同角度,以模拟大气质量1.5的条件进行直接辐照度和半球辐照度的测定。
- 分析所得的数据,通过比较与参考光谱数据进行校准和修正。
涉及产品:
- 光伏组件: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其性能评价需要标准的辐照度数据作为参考。
- 太阳能集热器:用于热水器或集中供热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 光学元件:设计和评价用于太阳能技术中的光学透镜和反光镜等设备。
- 材料测试:用于研究太阳能应用中不同材料在太阳光谱下的耐久性和性能表现。
该标准为研究和开发太阳能技术的人员提供了关键的光谱数据参考,以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GB/T 17683.1-1999 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
标准号:GB/T 17683.1-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3-02
实施日期:1999-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683.1-1999 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的简介
本标准提供了一套标准光谱辐照度分布,适用于在直射辐照度和半球向辐照度下确定太阳能热系统、光伏以及其他系统、部件与材料的相关性能。GB/T17683.1-1999太阳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GB/T17683.1-1999
GB/T 17683.1-1999 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的部分内容
ICS,27.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683.1-~1999
eqvIS09845-1:1992(E)
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
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
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
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
Solar energy—Reference solar spectral irradianceat the ground at different receiving conditions-Part 1: Direct normal and hemispherical solarirradiance for air mass 1.5
1999-03-02发布
1999-11-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7683.1—1999
ISO前言
1范雷
应用光谱数据推导有效太阳辐照度和太阳光谱加权值3
4准确度的确定·
5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面向赤道并与水平面倾斜37°平面上的半球向日射辐照度和归一化半球向日射辐照度的标准数据
附录A(提示的附录)
模式大气的大气参数
附录B(提示的附录)
由光谱辐照度导出列表值的计算方法附录C(提示的附录)太阳光谱辐照度曲线图附录D(提示的附录)
参考文献
...0.0.0
GB/T 17683.1-1999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9845-1:1992(E)《太阳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本标准提供了国际规定气象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数据,有利于我国辐射数据与国际接轨。这些数据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作为评价各地区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的基准。此外,本标准还规定了两种利用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表计算器件光谱响应特性加权平均值的方法:纵坐标加权法[波长(横坐标)划分法]和纵坐标选择法[能量(纵坐标)等分法了。我国现已颁布实施的标准GB/T6495.3--1996《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是专门适用于太阳电池等光伏器件的,数据表格排列完全采用波长划分法;本标准数据表格则不仅包括波长(横坐标)划分法排列(见表1),而且还包括能量(纵坐标)等分法排列(见表2、表3)。这不仅适用于光伏器件的精确计算,而且还适用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对材料、部件和系统光谱响应特性的简化计算。因此,本标准包含的太阳光谱数据种类更多,能够满足更广泛的需要,属于通用型标准。
ISO9845-11992(E)中的个别概念、术语和数据与ASTME8911987、ASTME892:1987以及我国有关的技术文献不一致:有些格式不符合我国GB/T1.1一1993的规定:个别符号在同一标准内不致。为此,本标准均已做了适当修改,计算机验算数据结果进行了不同的标注,详见正文中的“采用说明”。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炳忠、张建民、王黛、赵跃进。GB/T17683.1--1999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一般通过ISO技术委员会进行。对某一技术委员会已经确立的某一课题感兴趣的各成员团体均有权向该委员会派遣代表。与ISO有联系的政府性和非政府性组织也可参加这类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所有事宜上,ISO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密切合作。技术委员会已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发送到各成员团体进行投票表决。公布一项国际标准要求至少75%的成员团体投赞成票。
国际标准ISO9845-1是由ISO/TC180(太阳能)技术委员会SC1(气候测量与数据)分委员会制定的。
在总标题《太阳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下,ISO9845由下列部分组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ISO9845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仅供参考。GB/T17683.1—1999
在太阳能热系统性能、光伏系统性能、材料研究、生物研究和太阳模拟领域中,地面上太阳能的吸收比、反射比和透射比是重要的参数。这些光学性质通常是波长的函数,只有先知道太阳辐射通量的光谱分布,才能计算太阳辐射的加权性质。为了比较相互竞争产品的性能,需要有一个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的参考标准。
本标准的表格提供了地面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根据ASTME891:1987《大气质量1.5的地面法向直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数据表》和ASTME892:1987《大气质量1.5的37°倾斜表面上的地面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数据表》中选定的条件,这些模拟数据构成了在不同接收条件下(如不同反照率、倾角等)太阳光谱辐照度的一系列标准的首要项目。本标准表格中所包含的数据是利用以Neckel(内凯尔)和Labs(莱布斯)所修正的地球外光谱为基础的零大气质量太阳光谱、BRITE[sI4MonteCarlo(蒙特卡洛)辐射传输程序和含有乡村气溶胶[6E7J8]的1962年美国标准大气[5]计算导出的模拟数据,详细情况参见附录A。用于形成本标准地面光谱的地球外光谱是由Frohlich(费罗里希)和Wehrli(威尔利)[11提供的,它是一种被修正和扩展过的Neckel和Labs光谱[2)。正如Frohlich(报告中引证Hardorp(哈道普)[10)的研究那样,Neckel和Labs使用较新的太阳临边昏暗数据修改了他们的光谱,把辐亮度换算成了辐照度。Frohlich将其与在ManuaLoa,Hawaii(夏威夷曼纽瓦洛)u)校准的太阳光度计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地球外光谱是当前最实用的光谱之一。本标准地面太阳光谱数据的研究是以Bird(伯德)等[121[13]所报告的工作为基础的。在利用BRITEMonteCarlo辐射传输程序计算地面上的数值时,上述作者仅仅送代计算到2.4500μm。运用ASTME891:1987和ASTME892:1987的16个E,值,使该光谱扩展到4.0450μm。ASTME8911987中的辐照度值就是根据上述地球外光谱计算的。追加的数据点被添加到太阳光谱辐照度的相应区域,该区域占0.3050μm~4.0450μm之间全辐照度的大约1.5%。本标准待续的部分将会考虑基本数据的最新修改和达到更高准确度的模拟技术。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太阳能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第1部分:
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
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
Solarenergy-Referencesolarspectralirradianceat the ground at different receiving conditions-Part 1: Direct normal and hemispherical solarirradianceforairmass1.5
GB/T17683.1-1999
eqvIS09845-1:1992(E)
本标准提供了一套标准光谱辐照度分布,适用于在直射辐照度和半球向辐照度下确定太阳能热系统、光伏以及其他系统、部件与材料的相关性能。明确指出在恒定反照率为0.2的条件下模拟地面分量时,可能会带来某些缺陷。
本标准中的表格规定了大气质量1.5的太阳光谱辐照度,适用于需要标准光谱辐照度的所有太阳能利用领域,适合于反照率为0.2时的法向直射辐射(视场角为5.8°)和面向亦道并与水平面倾斜37°平面上的半球向辐射情况下应用,这些表格中的数据用以表现理想的晴空条件。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大气质量O(AMO)airmasszero(AMO)日地平均距离处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量。2.2大气质量(AM)airmass(AM)实际观察者与太阳之间路径中的大气质量与假设该观察者位于海平面上,在标准大气压下,太阳正位于头顶时可能存在的大气质量之比。注1:大气质量随太阳高度角和当地气压的不同而变化,后者随海拔高度而改变。对于太阳天项角Z等于或小于62°而地面气压为P的情况来说,当P。为标准气压时,则AM=P/(P。·cosZ)。2.3直接日射辐照度directsolarirradiance在某一给定的平面接收器上,从以日面为中心的小立体角内接收到的辐射通量与该平面面积之比(单位:W·m-2)。
注2:假如此平面垂直于该立体角的轴,剩所接收的是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对于现代设计的辐射表来说,所用的立体角相当于小于6°的视场角。
采用说明:
17ISO9845-1:1992(E)在此并未提\与水平面”。为使概念明确、统一,本标准参考了GB6495.31996,增加了这一概念。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3-02批准1999-11-01实施
GB/T 17683.1—1999
2.4半球向口射辐照度hemisphericalsolarirradiance在某一给定平面上,从其上方天空半球(包括直接日射辐射通量)接收的太阳辐射通量与该平面面积之比(单位:W·m-2)。
2.5太阳光谱辐照度(Eu)spectral solarirradiance(E)在某一给定波长入处,单位波长间隔的太阳辐照度E(单位:W·m-2·μm1)。E,=dE/da
注3:本标准光谱的波长范翻为0.305μm~4.045μm。比较恰当的太阳辑射测量光谱范围限定在0.3μm~3μm之间,这段光谱范围的能量占太阳光谱总能量的98.5%(进一步的详细资料在IS09060:1990,《太阳能测量半球向日射与直接日射仪表的规格与分级》中给出)。2.6气象视距meteorologicalopticalrange(见附录A)黑体目标与地平线以上天空之间对比度等于临界对比度ε。时的水平距离V。Iln1
一以米的倒数为单位的大气消光系数;式中:a-
个等于0.05的参数。
3应用光谱数据推导有效太阳辐照度和太阳光谱加权值3.1光谱修正全太阳辐照度
设R(>)是一个器件与波长有关的光谱特性(如响应度、透射比、反射比、吸收比等),E为太阳光谱辐照度,则可在0~o波长范围内\,用R(Λ)与E,乘积的积分计算出该器件经光谱特性加权的有效全太阳辐照度Es。
3.2太阳光谱加权特性
R(a)E,da
如果能有效地应用全太阳光谱,则在一般情况下,可用下式计算光谱特性R(Λ)的平均值R:R,
R(a)Eda
·(2)
由于光谱特性和光谱辐照度通常被认为是离散数值,宜以求和法求出该积分,因此式(1)和式(2)分别变为:
(3)
(4)
采用说明:
2]ISO9845-1:1992(E)原文符号为E(a),这与式(1)至式(4)中的E不一致。根据ASTME891892-87的6.1条,本标准特此修改为E:。
37ISO9845-1:1992(E)并未在此以文字形式说明积分范围,本标准根据式(1)实际内容增加了这一说明。2
GB/T17683.1-1999
式中;入一一为N个已知光谱数据点的第i点波长。该值表示求和的实际极限。3.3纵坐标\加权法
纵坐标加权法可运用表1给出的^、A)和Ex值,以式(3)和式(4)求和表示。由于器件光谱特性的数字记录响应曲线的波长可能与表1给出的不同,因此经常需要在光谱响应R(>)附近值之间运用内插法插值(见附录B中B2)。
3.4纵坐标选择法
在纵坐标选择法中,将太阳光谱辐照度划分为m个等能量5的波长区间,每个区间包含全太阳辐照度E。-的1/m,并具有一个中心波长入。其结果是所有乘积E,A入都等于Eo+/m,使该乘积可作为公因子从求和中提出。因此式(3)和式(4)可分别简化为:Eo
(5)
(6)
在表2和表3中,分别为100和50个选定的纵坐标(F)提供了中心波长()的数值}。对于光谱响应特性比较平滑的器件,选用50个纵坐标即已足够;对于光谱响应特性较复杂的器件,应选用100个纵坐标或采用纵坐标加权法。
4准确度的确定
这里给出的法向直射辐照度的值等于用5.8°视场角直接日射表测得的辐照度数值,该仪表允许内含少量的环日(散射)辐射。对于本标准模拟的大气条件类型,这种环日辐射对所测得的直射辐照度增大约1%。
注4:在所关注的光谱区域(0.3050μm~4.0450μm)内,已不足以用试验数据来校验BRITEMonteCarlo计算程序。本标准得出的法向直射辐照度数据已与其他精确程序进行了比较。对比表明,在有明显辐射存在的光谱区域里,各种模拟数据相差不超过士5%。在这些精确程序的计算结果中,几乎所有的差别都可归因于输入程序时所用的分子吸收系数有所不同。本标准中的表格不考虑(由不适当的遮蔽方法产生的)个别异常数值。5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面向赤道并与水平面倾斜37°平面上的半球向日射辐照度和归一化半球向日射辐照度的标准数据
表1给出:
—从0.3050μm至4.0450μm波长范围内的法向直射太阳光谱辐照度;—-入射到面向赤道并与水平面倾斜37°平面上的半球向太阳光谱辐照度;-归-化半球向太阳光谱辐照度(将太阳辐照度归一化至1000W·m\)。表1中的数值适合于物体表平面与太阳之间AM=1.5,视场角为5.8°(地面反照率:0.2)的条件。表1各列给出下列参数数值:
采用说明:
4]在研究器件光谱响应特性的过程中,通常以波长入为自变量,绘图中作为横坐标;以入的函数为因变量,绘图中作为纵坐标。本标准所指\纵坐标R(2)”是器件的光谱响应特性(响应度、透射比、反射比和吸收比等)、太阳光谱辐照度E及其能量累计比值F等波长函数的统称。5了ISO9845-1:1992(E)原文内并无\等能量(theequalenergy)”这一词汇。但ASTME891~892在表2和表3下面均注有:\Datagivenatthewavelengthmidpointsoftheequalenergyintervals(等能量间隔波长中点处给定的数据)。”因此,本标准也强调了这一概念。6]原文未注明(Fs)和()。为使概念清楚,本标准加人了符号注释。3
第1列:波长入(μm);
GB/T17683.1—1999
一第2、5和8列:太阳光谱辐照度的平均值E,(W·m-2·μm-1);第3、6和9列:0至^波长范围内的积分太阳辐照度E+(W·m\2)(见附录B的B.1);第4、7和10列:0至入波长范围内太阳辐照度的累计比值F7。注5:到达地球表面的波长小于0.3um的辐射蟹甚微弱,参见附录C图C1和C2中太阳光谱韬照度曲线图。表2为下列参数给出了100个选定纵坐标:入射到斜平面上光谱范围从0.3050um至4.0450μm的法向直射太阳光谱辐照度;一人射到面向赤道并与水平面倾斜37°平面上的半球向太阳光谱辐照度。表2中的值适合于物体表平面与太阳之间AM=1.5,视场角为5.8°(地面反照率:0.2)的条件。表2各列给出下列参数的数值:
第1列:0至入波长范围内,太阳辐照度的等能量累计比值F(见附录B的B.2);-第2和4列:积分太阳辐照度Eo~,(W·m-2);第3和5列:中心波长入(μum)(见附录B的B.2)。表3与表2给定的参数内容完全相同,只是所提供的纵坐标为50个。表1太阳光谱辐照度
法向直接日射光谱辐照度
(0.3050μm~4.0450μm)
W·m-?
' μm-1
采用说明:
W·m-2
半球向日射光谱辐照度
(人射到面向赤道并与水平面倾斜37°的平面上)
W·m-?
: μm-1
W·m-?
.0.0006
归一化半球向日射光谱辐照度
(归一化至1000W·m-\)
W·m-2
· μm-1
W·m~2
7了原文为F。为使正文、表格和附录中的符号一致,本标准在能量累计比值符号F的下标中一律取消了希腊字母入。
8]原文此处的内容为:“thefractionF,of solarirradianceinthewavelengthrangeOtoA(0至波长内的太阳辐照度比值F,)”,文字中没有“等能量”。本标准根据表2的实际内容增加了这一概念。97ISO9845-1:1992(E)原文表格中未注明计量单位,本标准为便于查阅而加人了符号表示的计量单位。+
采用说明:
法向直接日射光谱辐照度
(0.3050μm~4.0450μm)
W·m-2
· μm-1
GB/T17683.1--1999
表1(续)
半球向日射光谱辐照度
(人射到面向赤道并与水平面倾斜37°的平面上)
W·m~?
μm-1
0.558.0127
10]本标准起草组计算机验证的数据此处为139.09。11]本标准起草组计算机验证的数据此处为1317.6。12]本标准起草组计算机验证的数据此处为0.5588。Eo
W·m-?
0,6069
归一化半球向日射光谱辐照度
(归一化至1000W·m-2)
μm~1
W·m-?
.0.6600
法向直接日射光谱辐照度
(0. 305 0 μm~4. 045 0 μm)
W·m-?
: μm-!
GB/T 17683.1-1999
表1(续)
半球向日射光谱辐照度
(人射到面向赤道并与水平面倾斜37°的平面上)
W·m-?
: μm-1
W·m-2
归一化半球向日射光谱辐照度
(归一化至1000W·m-2)
W·m-?
: μm-1
W·m~?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683.1-1999 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683.1-1999 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683.1-1999 太阳能 在地面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1部分:大气质量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