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21 10:38:08
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关于《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中提到的相关内容整理,并以合理的HTML标签修饰以便更好地阅读和使用: ```html标准《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中提到的相关内容
1. 检测项目
《GB/T 17780-1999》主要涉及纺织机械的安全性评估检测,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机械构件安全性检测:如保护装置、防护罩、卡住风险点。
- 电气安全检测:设备电气系统符合相关绝缘和接地要求。
- 运行性能安全检测: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制动装置功能等。
- 噪声检测:机械运行过程中噪声是否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 应急停机装置检测:设备是否配备有效的急停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 传动部件安全检测:包括皮带轮、齿轮等的保护措施。
- 人体工程学安全设计:操作面板设计是否符合人体使用体验,防止误操作。
- 标志和使用说明安全:设备安全标识是否齐全,使用说明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需按照《GB/T 17780-1999》标准的要求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视觉检查:通过目视检查机械设备的外观、防护装置、标识等,初步排除明显的安全隐患。
- 专用工具测量:使用工具如万用表、声级计等测量电气参数和噪声水平。
- 运行测试:在模拟实际工况下,使机器运行,测试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冲击测试:检测防护装置的强度,确保抗击外力冲击的能力符合标准。
- 电气系统检测:使用高压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电气安全性能。
- 急停装置测试:测试急停装置的灵敏性和响应时间。
- 噪声测试:依据标准对机械运行噪声进行测量。
3. 涉及产品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符合定义的纺织机械及其相关设备。具体包括:
- 纺纱机械(如梳棉机、并条机、纺纱机等)。
- 织造机械(如织布机、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等)。
- 非织造布机械。
- 印染机械及整理机械。
- 针织机械(如横机、经编机、圆纬机等)。
- 服装机械(如裁剪机、缝纫机等)。
- 纺织辅助设备(如卷绕机、绞线机、定型机等)。
总结
《GB/T 17780-1999》为纺织机械的安全性提出了全面要求,包括机械、电气、噪声以及人体工程学等方面。按标准进行检测,有助于行业提升整体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设备使用的潜在风险。
``` 通过以上结构化HTML输出,可以更清晰地呈现《GB/T 17780-1999》中的重要内容,便于快速查阅和引用。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标准号:GB/T 17780-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6-17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的简介
本标准的目的是要求凡涉及到纺织机械安全有关的任何人员都应该使用本标准,如纺织机械设计人员、制造者、使用者、管理人员、安全员。GB/T17780-1999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17780-1999
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的部分内容
GB/T17780-1999
本标准等效采用1S011111:1995《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由于我国尚未有纺织机械安全方面的标准,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国内外贸易、技术与经济交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飞联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加强我国纺织行业在安全方面的意识和规范,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和附录 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D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雅由原中国纺织总会技术装备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口。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纺织机电研究所负宽越草,郑州纺织机械厂、沈阳纺织机概厂、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纺织机械研究所、苏州纺织机械厂、上海印架机械厂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鸿湾康、元国宏、张志华、徐景禄、施尧训、郭文祺、严维琮。159
GB/T17780—1999
ISO前言
IS(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家标准化组织(ISO成员组织)世界范国的联合体。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是由IS技术委员会完成的。每个成员组织只要对某一专业感兴遵,都有权成为为该专业而设的技术委员会的代表。与ISC有联系的政府性的和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可以参加其工作。在电气标准化的各方面,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紧密协作的。用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均发送给各成员团体投票:一项闻际标准正式出版需经至少75%成员团体的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1SO11111由纺织机械与附件技术委员会ISO/TC72制定。附录Λ、B和C作为此标准补充件。附录1仪为赛考件。
0引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Safcty requlrements for texile macbineryGB/T17780--1999
ty1so 11111:1995
本标准阐述了防织机械会发生的危险,纺织机械量大面广,分别制定个别的标推是不实际的。第5章汇总了纺织机械操素出现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可以在以后提到的章节中应用。第6章述了特殊部件(如罗拉)的主要危险及其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第7至第12章闻述了各类纺织机械的主要危险及其安全要求和措施,这些章节尽可能采取号用第5、第6和相互参见的方式叙述,因而大大减少了本标罹的筋幅,避免了重复。第6至第12章所给的例子是得到证明的解决办法;代表了标准定时的安全技术工艺水平、考虑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可用其他解决办法,但所提供的办法至少应达到同样的安全水平。1范
本标准的目的是要求凡涉及到纺织机撼安全有关的任何人员都应该使用本标准,如纺织机概设计人员、制造者、使用者、管理人员、安全员。1.1本标准适用于纺织工业中有以下用途的所有机械和有关设备:一纤维(短纤维和长丝)和其他原料制成纱载或无纺布(包括毡)的开、清、混,抗、梳理后的准备纺纱和其他工序,
一纱线卷、并抢,卷由、变形工艺等以及机织和针织前的纱线准备工序;形成织物的机织、针织,花边织造以及其他的类撤装盘;一缩带、绳、缆、索、麻线、网等的编织,搓绳机的卷取框除外:纤维、纱线、织物、编织带、绳索等的准备、漂、染、印和整理及出厂装,一成品的匹染!
经编、纬编的整理,包括袜类,但不包括成品的缝合(即键纫);一一机织、羡绒生产地矮的工艺。1.2本标催不适用于以下用途的机械和有关设备:一一长丝人造纤维的生产,包括初次产品形成(如长丝筒子,短纤维包)一·服装、家用及工业用纺织品的鐘制及非织造布的针刺和压制;…纺织成品的洗涤与干洗·
用于维护纺织机模的机器(如梳针维护设备):在6.11中e)到h)类型的限切割装置。1-3本标准适用于大多数的纺织机械,特别是用于1.1所列生产过的所有机械与设备,包括能使单元机戒联合机育动操作的设备,但不包括机器间的运输装置。1.4本标催不包下列有关专用技术内容:机器的寿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6-17批准2000-01-01实施
电击+
液压系统和元件;
—噪击,
—微光;
离了放射:
危险气体;
一燥烯:
人类工效学;
能亟源的隔绝;
一正常运转期间的干预;
压敏安全装置。
GR/T 17780 -1999
而且,它也不包括涉及在6.7.2,12.1.10,12.1.11,12.2.2,12.2.6,12.2.8,12.2.9,12.2、10和12.2.11中处理高温染色机等的压力遥制的危险和技术措施。1.5本标准+要应用于本标准发布后制造的机器。1.6本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假设设计者已经完成了对机械的危险分析为基谢的,以使其能够对机械安全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在上述很有限的条文中遵守要求如果认为是多余的,则背离这些要求时,应经过详细的危险评估,对照本标准和设计评定认为是有理的,所有这些资料应记录在技术构成挡案中并应保持在案以备客观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够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IEC204-1:1992)GB5959.【--1986电热设备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neQIEC519-1:1984)GB5959.9-1989电热设备的安全第九部分:对高频介电加热设备的特殊要求(neqIEC5192:1984)
GB12265.1—1997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eqVEN294:1992)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登小间距(eqvEN349:1993)GB 12265. 3—1997
GB/T15192—1994输织机械图形符号(neqJSO5232:1988)GB/T1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cqvEN292-1:1992)
GB/T15706.2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eqvFN292-2:1992)
GB16754--1997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egvEN418:1992)GB/T16855.1—1997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部分:设计通则(eqvEN954-1;1994)
GB/T16856
ISO9902:1993
IS0 11690. 11
ISO11690.213
机臧安全
风险评价的原则(eqVEN1050:1994)纺织机械噪声
测定纺织机械的卢压水平和声功率水平一一工程测量法声学
低噪声车间设计的推荐橄法第1部分:噪声控制策略低噪声车间设计的推荐做法第2部分:噪声控制措施ISO/DIS 11688, 11
声学低噪声机械和设备设计的推荐做法第1部分,设计162
GB/T 17780--- 1999
EN5心3:1994机械安全可碰触面的温度、设置热表面温度极限的人类工效学数据EN574')机械安全双手操纵装置FV626.I:1994机械安全第1部分:减少由机器产生的有害质对人体键康的摄害对机器制造商的原删和见定
EN811-)机械安全紡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机械安全防护装暨(固定式、可移动式)设计和安装一散要求EN953
EN9821”对流体动力系统和元件的安全要求——液压EN9833
对疏体动力系统和元件的安全要求一一气EN 9991)机械安全手/臂速度人体各部分对安全装置位置的趋近速度EN103711
机械安全隔离和能量消散--防止意外起动EN1088
机械安全带或不带防护锁定的联锁装置设计的··般原则和规定机械安全火与爆炸第1部分:防爆和防护:EN 1127.11>
EN 50100.11)
机械安全电感游护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机械安全,电感防护装置,第2部分:光电防护装罩的特殊要求EN 50100.21
EN60447:1993控制电气设备的操作标准运动方间EN61310.11>机械安全显示、标志和起动第1部分:视觉,听觉和触览号的要求3定义
本标准采用了GB/T15706.1和EN953中的定义及以下定义。注1:木章有定义的术语中所应用的极值均在附录 A中标出。3.1停机时间stoppingtime
在发出停机信号之后,机器或机器部件到达静止状态所需的时间。3.2进人时间access time
从最初量替到触及危险部件所需的时间。3. 3肥行速度 crawl speed
机械零件或在制品的一种大大低于正带速度的直线或切向速度。它出现在特殊操作时,并在危险点测量,其特征是具有一个速度极限和一个最大停止离(见附录A)。3.4缓行速度reducedrunningspeed机械零件或在制品的--种大大低于正常速度的直线或切向速度,它出现在特殊操作时,并在危险点测量,其特征是具有一个最大停止距离(见附录A)。3.5防护栏fenceguerd
固定的防护装置,是在一定距离外设暨的障碍以防进人危险区。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机器上,也可以是单独竖立并固定在地面上、进人通路防护栏和机器之间这个区域由联锁门进行控制(见附录A)。3.6包绕(缠绕)lap(wrap)
在制品在机器的转动部件上的不希望发生的缩绕。3.7正常操作normal operation
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包括起动、随机清洁、故障消除(如:在制品的喂人和移去,起动、引头、加工监规、质量试验、飞花的清扫、接断头)。3.8特殊操作specinl operatian所有未包括在正带操作内的生产程序与操作。例如:设定、调整、大清洁、消除故障与维护保养,如移去堵塞物或纳物(除纺纱、并格与变形工艺机器以外)、重缝断裂织物、消除绳围。该标准待发布。
3.9联合机:complexinstallation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及辅助设备的组合。排列成一个整体的生产单元进行工作,受中心系统或分布式通联系统的全面控制。
3.10自动机裁与设备automaticmachincryandequipment机械与设备一且起动,即由系统操作者控制其运转,而无须作更多的调控。这种机器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包括在一个联合机中。自动控制可用于一台机器的操作程序,亦可用于由固定位置的组成设备和可移动的设备,包括手动操纵装置(如接头装置、打结器)。4危险一览率
特别选出的机械零件的主要危险列在第6章,纺织机械整机的危险列在第7至12章,并有相应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
附录D(提示的附录)对纺织机械的典型危险作了全面概述和说明。5纺织机械通用安全要求和推施概要本章主要以引用基础安全标准的形式概括叙述了纺织机械通用安全要求和措施,第6至12意中又引用了这些安全要求和措范的条文。5.1纺织机械\寿命”不同时期的安全要求本标准给出的安全要求在机器的使用期适用。对于机器“寿命”的其他时期,如:)运输和交付使用。包括装配、安装,还包括调试b)拆卸。就安全而论,还包括淘汰。安全措施应按照 GB/T 15706.1—1995的第 5章选择,其应用资料虚按照 GB/T 15706.2—1995的5.5.1中的)、b)和f)的规定。5.2电气设备
5.2.1安全要求通则
按GB/T5226.1中的安全要求,具体见表1。表1机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安全要求项目
过电流、超速和过数
环境响
电磁兼容
电压障低或电摄中断后的盘新起动控制器件的操作、配量和标志
手动摄作的人类工效学
电缆和电载
附件和照期
文件和操作手册
5.2.2控制系统和装置专用安全要求安全要求见表2。
见GB/T5226.1—1996的章节
10,13,18
控制系统的设计
控制电略和控制功器
按谢接口
可谢程电子设备
控制装量
抗故障等级
控谢器件
安全信号、符号和标记
控制装量的配置
挚动原理
GB/T 17780—1999
表 2控制系统安全要求
引用条文
GB/T 157D6. 2—1995 的 3. 7
GB/T 5226. 1: 1996 的第 9 章GB/T 5226. 1-19S6 的第 10 章和第 11 章GB/T 5226.1- 1996的第12章
GB/T 5226. 1—1996 的第13章
GB/T 16855. 1—1997 的第 6 章GB/T 5226. 1—1996 的算 10 章EN 61310. 1 第 5 章利第 8 章GB/T 15706. 2--1995 的 3. 6. 7 和 3, 7. 8EN60447.1993
与纺织机械控制系统安全有关的所有元件,即从信号的发送源到中断危险动力源的那些元件,都应按照 GB/T 16855. 1—1997 的第 6 章的 1 类选择,控制系统本身与安全相关的元件应与 2,3 或 4类相符。必要时,还应遵守第 6 章到第 12 章中更高的等缓要求。应该认识到这些要求是在所设计、安装、便用的具有当代技术水平的纺织机械的环境要求和技术要求之内。如果考虑到控制系统的其他技术,应重新评估等缎的选择以获得相应的安全水平。控制系统应以适当的时间间需进行检查,对于纺织机核,时间间需应从生产周期开始时算起。此外,如果生产周期超过 24 h,控制系统应每陷不到 24 h进行检查,这种情况适用于 3类。菌要操作者在一开始进行捡查时,应在操作手册中说明。控制系统应按GB/T15706.2—1995的3.6.7和3.7.8配量。为了能从主控制位其观案到危险区域,可以使用视镜,电视监视器和其他可视辅助手段,也可以将主控制位置并高,便视野不受阻挡。为了使无龄护的人有充足的时间转移到安全地带,在警告信号发生与实际起动之间应有 3 s~6 8 的间隔,并且在危险点设置急停控制装置,第 6~ 12 章中有规定时除外。5. 2. 3超动和停车
起动和停车的安全要求和措施见表3,衰3起动和停车的安全要求
意外起动
与电谢的隔离
无意触携引起的起动
从主控制位需观察危险区域
由未经许可的人进行的起动
生产过程中断后的自动再起动
动力需中断后的起动
承急停车
引用条文
GB/T15706.2-1995的A1.2.3
EN 1037 期 5 至第 7 章
GB/T 15706, 2—1995 的 6. 2. 2GB/T 5226. 1—1996 的 5. 3, 5. 45.2.3a)
GB/T 5226. 1—1996 的 10. 6
3.2.36注2
5. 2. 3c)
GB/T 5226. 1-1996 的 7, 5
GB/T 15706, 2—1995 的 6. 1. 1GB1654—1997
GB/T 5226. 1—1996 的 10. 7
GB/T17780—1999
a)以下措施可以避免有关无意触携造成的起动:控制并关按钮相对于周围表面稍微凹陷;控制开关有保护罩;
—一控制开关多于一个动作(例,亚下并转动);控制开关位于带铰链的盖板下面;\-控制关在断开位置能够锁定:双按钮起动控制
能达到相当安全水平的其他措施。b)从主控制位置无法全部观察到纺织机械车间或整个生产线、以及邻近位置通信不便时,应加专用的钥匙操纵控制开关或类似装置(如可锁式隔离开关)以避免设备被未轻许可的人员起动。往2“被末经许可的人员起动”意即机髓被既不是受托的也不是被指导过的人员起动。机器无法被全部观寒到的例子有:自动清联设备:
连续式地毯染整线,
非织道布生产线。
通悔不便的机器,尤其是高噪声引起的例子有:粗纱机,
纸机,
..--编带机。
c)对于安装了自动消除生产故摩装置的机器,应仅在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处于应有位置且起作用时才能进行生产过程中断后的自动再起动。若有残余风险,应在重新起动前用适当的装影警告操作者,报警装置应靠近危险区城安装。d)急停控制装受用作对残余风险安全防护时,应在相应的危险区城安装。5.3对危险的预防措施
应采取使机器或机器的机构本身不产生危险的设计思想以尽可能地消除紡织机械产生的危险(如利用气动管道输送代替开式帘子、利用气动开橘装置代替机械开幅辊)。5.3.1机械方面的危险源
5. 3. 1. 1 设计
安全措施见表 4。
表 4 通过设计减少风险
避免魏边、锐角和凸出部分等
为使机器达到内在安全,可借助于:一机摄孕郁件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操作力的限制(见 A4)
质景和速度的限制(见A1)
考虚设计规程、材料性能数据+一般还包括所有有关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各专业规则(如计算规则)应用孕部件间的强作用原理
5. 3. 1. 2 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安全要求和措施见表5和表6。
引用GB/T15706.2*-1995的亲文
GB/T 17780—1999
表5防护装置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防护装量的选择(除本标准第 6~12 章规定的以外)防护装置的设计与构造
防护装置的固定联接
防护装置的配置1(除本标准第6~~12意中规定的以外)防护装置的连锁(除本标准第 6~~12 章中规定的以外)栅栏防护装置
引用条文
GB/T 15706. 2—1995 的 4. 1
HN953第5草
GB/ 15706. 1—1995 的 4.2
EN 953 第 6.7 章
EN 953,6. 4. 3 和 7. 3
GB 12265. 1—1997 的表 1 和表 4EN 811
EN 1088 第 5章
1)用于防护装置的安全距离应适用于所有正滞操作的操作位置以及校正谢节、维修工作和程序故障的消除:表 6安全装置的安全要求和指施项
安全装重的选挥(除第 6~ 1它章中规定的以外)安全装置的技术特征
安全装量的位置 1(除第 6~12 章中规定的以外)安全装量的连领
电子惠应谦护置
选择”
—安装
用于激发时
光电保护装置
选挥!
-定位
双手操粥
选择”
床力传感安全装置
止-动操作装置
有限运动控制装置
1)用于防护装置的安全
引用条文
GB/T 15706. 2—1995 的 4, 1
GB/T 15706. 2—1995 的 4. 2. 3EN 50100. 1 第 4 章
EN 999 第 5~7 章
EN 1088.7. 1
EN 1088 第 和第 6章
EN 50100.1.45,A6 和 AB
EN50100.1第4章
GB/T 16B55.11997 的 6. 3
EN 50100. 1,附景 C
EN50100.1,A5
EN 50100.1第 4章
EN50100.2,6.2和6.3
EN999第6
EN 50100.2.6. 4和 6. 5
EN 574 第 5 章
GB/T 5226. 1—1996 的 9,2. 5. 7本标准不包括有关压力传惠安全装量的专用措能或引用标准
GB/T15706.1—1995的3.23.3
GB/T5226.1—1996的9.2.5.6
GB/T 15706. 1--1995 的 3, 23. 8有作带操作的位置以及校正、调节、维静工作和生产故障的消除。所有
2)类型的选押应与控制系统有关的安全元作的等级相符,见GB/T16855.1—1997的6.2。类型2应用2被。167
5.3.2其他危险源
5. 3.2.1电击
为防止电击,应按5.2.1采取措施。5. 3. 2. 2静电
GB/T 17780—1999
静电尽生产过程中稠然产生的(例如;梳理纤维),并能导致火花放电。释敢静电时合适的安全要求和搭施有::一一在机器或设备的导电元件上设受有适当容量的接地保护导体:一在机器上适当位盘安装静电消除器:在操作手册中说明使用空调系统得到的最小握度,5.3.2.3溉体动力系统及元件
安全要求和措施见GB/T 15706.2—1995的 3.8、EN 982第 5章(液压)和 EN 983 第 5章(气动)。5. 3.2.4高通
5. 3.2.4. 1热表面
纺织工业中按照用途的不同使用各种有热表面的机器或容器,这些热表面源于生产工艺需要加热的部件(例如热辑或热板),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甚至由于内含热的液体或蒸汽,使整个容器都是热的。
应采取下列安全要求和措施:
纺织机械设计时应减少因接触或接近高温的机械零件或加工材料引起换伤的危险。当机器零件和加工材料的表面温度不超过附录B规定的数值时是舶够防止烫伤危险的,否测,工作区的热表面及其相邻的通道应进行遮护、隔挡或防护。由于技术原因通过设计无法提供完整保护时,应在机器上设置警示标记,同时,应在有关产品操作争册中说明,对操作员进行培训并使用人体防护用品。5.3.2.4.2热加工材料:液体或蒸汽应采取下列安全要求和措施:
设计内部盛有热腋体或蒸汽的机器或容暑时,应防止由于液体飞薇或谜出引起疑伤的任何风险,包括化学物(如液体中禄加的亚殖酸氢盐)引越的热反应。必要时,应选择下列措施以达到安全的目的:在柔加化学药品期间限制溢度:在添加化学药品期间限制液位:一…用间接蒸汽加热代替直接蒸汽加热:一便用带有连锁门或益的带压容器:门或益的温度实行连锁;
使用偏射装置或接受盘,溢流管等类似装置;把热汽控制装置或阀门安置在安全位置。5.3.2.5降低噪声
本标准不包括有关降低噪声的专门措施,下列措施可作为一般的使用指南。在机器设计的早期阶段,应该全面考虑给出噪声的值,噪声值可能和各种不同的机器元件的使用以及所用的避免,消除,少噪声的方法有关。在开发一种机器的过程中,应基于控谢噪声的最新技术选择合适的控制噪声的措施(见5O11688.1)。低噪声车间的设计见ISO11690.1和ISO11690.2。5.3.2.6微光
有关激光的危险本标准不作处理5. 3. 2. 7电离子摘射
有关电离了辐射的危险本标准不作处理。168
5.3.2.8材料和物质
GB/T 17780—1999
纺织工业中,加工、使用或排出的各种不同的材料和物质都能够通过接触、吸人或吸收而导致可预见的风险。如灰尘,流体,气体、烟有害蒸气等都有一定的毒性且有刺激作用。它们般产生于纺纱准备工序、浆纱、上蜻、漂白、染色和各种后处理工序。为了减少可预见到的危险,应将纺织机械设计成:危险物质包括纤维撤尘可以被密封或抽走(例如:封闭整个机器、密封所有的门或军壳和使用有负压的抽风排气系统)。对在正常操作时机器不能封罩起来的情况,密封或据风装置应设在尽可能接近发源的地方。更进一步的安全要求和措施见EN626.1:1994的第6章。机器制造商应在说明书中告知用户,哪些材料和物质有或设有专门的预防措施。注3:当机要准备成能都合理地期望其加工或使用危险材料和物质时,以及可幽发生材料和物质过凌票露时,应该预见到其风险,
5. 3. 2. 9火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火的专门措施,下列措施可作为一般的使用指南。许多纺织工序(如纺纱准备、纺纱、织造、剪毛)都能够产生火,纤维的概烧、飞花或纤尘均能引起火,火主要是由梯花或韧皮纤维接触发热的轴承,金属杂质引起的火花、电火花及各种后处理工序中在制的纱线和织物馨露于热衰面、散热器或燃烧物时引起的。火可产生燃烧或使人处于有毒烟茅之中的风险。纺织机械应设计并制造成能够防止火并且一且产生火可以阻止并滤灭之。可以选择下列措施,但本标准并不包括个别机器应用特殊措施的选择规范。1)防止火的方法有:
自动探测和去除金属杂质:
—·便用防火花材料1
一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减少轴承过热;一当机器停止时,把加工材料从热表面,燃烧器及触热器或它们的护罩上刹离下来。2)一旦产生火,阻止并熄灭火的方法有:一提供火焰和烟雾探测器,并和自动灭火器一起作为机器的主要随机件,一在操作手册中应说明需要安装固定自动灭火器(如灭火系统)或在离筑物内放置手动灭火器。5. 3. 2. 10爆炸
本标推不包括针对爆炸的专门措施,下列措施可作为一般的使用指南。些纺织工序有发生爆炸的风险(如纤维中微尘或工序添加物的积聚、使用易燃溶剂传导成清洗、使用燃气、工序中应用了挥发性化学反应等),爆炸能够导致严重的或致命的伤害。纺织机械应设计并制造成能够防止可预见的爆炸风险。少微尘积聚的方法有
使用封闭式罩壳和排风换气系统,见5.3.2.8;一操作手册中应给出有关清除微尘的时间安排以防止其积案到危险量:同时也应给出车间内空凋系统失灵时的预防措施。
防止和阻止由易燃体产生易燃气体的风险的方法见EN1127.1第6章和第7章。5.3.2.11人类工效学
关于人类工效学的危险本标准不作处理。遵守人类工效学原理的安要求见GB/T15706.2—1995的3.6。5.4特殊操作
待殊操作(如维护保养、静理、调试、安装、排除工序故障等)经常导致不同于正常操作情况下发生的风险。
安全要求见表了。
有关手动操作原到
控制利操作模式的选样
特殊操作的控制模式
在特殊操作过程中接近危险区
GB/T 17780—1999
表7特殊操作的安全娶求
引用 GB/T 15706. 2 1995 的条女3.7. 8
应尽可能将调节,润滑和维修点置于危险区之外。应将机器设计成:在任意位置,对机器进行调节,维护,修理,调试,清洗,间服操作和排除工序故障时,机器应停止并且整个和所有原动力危险谢需开。如果这些工作不能在机器停止时进行,应使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保持在工作状态,否则,应采取下列措施中的一个:
)应提供整个与机器分开的用手操作机帮或部件的装置(如手轮、手柄)b)除第6~12章中有说明外,止动操作控制或三步控制应带有模行速度(见附录A,表A1)。这个控制的释放应相当于一个 0类或1类急停(见GB 16754)。应采取·-种方式使这些操作位于--个能观察到所有危险点的地方
注4:三步控制操作和止动操作形式相似。用一个轻最的力按下控制触发按扭机器就可以起动;当释放按妞或用一个大力按一下按钮,机器就停止。c当执行所提供的有限运动控制装實时能够实现机器或部件的有限运动。除靠612章中有说期外,每步动作都应是最小的且不大于100mm,应采取一种方式便这费装量位于一个能观案到所有危险点的地方:
d)急停装置结合缦行速度可达到如A1,A2的停止距离,急停装置应位于每个危险区的范国内;e)在调节、维护、保养、安装和修理期间,提供临时防护装置(如量、壳,栅栏防护装置)把危险区域谢护起来。
只有通过模式选择器(见CB/T15706.2一1995的A1.2.5)才能发特殊操作装量。在制造者的说明书中应说明特殊操作的正确工序和阴防措施,以及残余风险和对付这些风险需要对操作者的专业培训。应持别指出,必须由权成批准的经专业培训过的人员进行那些特殊操作,5. 5进人操作位置和服点
安全要求和措施见 GB/T 15706, 2—1995的 6. 2. 4。有时,如每周不到一次,需要进人比较高的位置,在操作手册中应说明需要用户提供可移式平台或梯子。对于每周多于…次摘靠进人的地方,应提供固定平台或通道。应对机器上的梯子采取措施以确保安全,如果必须进行操作耳操作增加了风睦·这时不推荐使用梯子。
5. 6陷人危险时的躲避和摄教措施安全要求和措施览 GB/T 15706. 2--1995 的 6. 1. 2。安全释放时有附加伤害残余风险的地方,应在操作手册中说明正确的营数办法(如提供能够容易拆卸轴承的专用工具、有反转措施、有移离元件的方法、有压力释放装置或液压,气动系统的手动操纵阀)。5.7残余风险
应告诉且告用户在第6~12章中提到的残余风险。安全措施见表8。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780-1999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