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4次 | 2024-12-21 10:53:15
GB/T 17801-1999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17801-1999》主要涉及通过公用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该标准中可能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检测项目:- 物理接口特性:检测接口的物理层信号电平、接口连接器的兼容性等。
- 协议兼容性:检测传输协议是否遵循标准要求,适用于X.25、TCP/IP协议等。
- 数据传输速率:测试不同传输速率下设备的性能,包括最大传输速率、误码率等。
- 电气特性:包括信号电压、线缆阻抗、电源适应性等的检测。
- 兼容性测试:确保DTE与DCE设备的互操作性。
- 物理检测:使用符合标准的检测仪器对接口的电气参数进行测试。
- 协议分析:使用协议分析仪或软件对数据通信的协议一致性进行分析。
- 实物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网络条件,对设备进行连通性和性能测试。
- 兼容性测试:通过跨厂商设备的互联互操作性测试,确保设备的广泛兼容性。
- 数据终端设备(DTE):如计算机、终端、路由器等需要接入公用数据网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
-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如调制解调器、集线器(Hub)、交换机等进行信号转换和传输的设备。
- 相关连接线缆、适配器、接口卡等用于实现DCE和DTE连接的辅助设备。
以上内容为标准中常涉及的检测项目、方法及产品,详细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请参考具体标准文档。
GB/T 17801-1999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标准号:GB/T 17801-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8-02
实施日期:2000-03-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801-1999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的简介
本标准为X.1建议中定义的分组式用户业务的DTE规定了DTE/DCE接口功能和规程,以便使这种DTE经公用交换网接入PSPDN。在本标准中,公用交换网(PSN)是指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或提供电路交换承载业务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CSPDN)。注:透明电路连接的ISDN接口技术要求在X.31建议中予以说明。在本标准中,只考虑通过ISDN接入PSPDN业务的DTE功能。GB/T17801-1999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GB/T17801-1999
GB/T 17801-1999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801-1999
eqvITU-TX.32:1996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Interfacebetween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and data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DCE) for terminals operatingin the packet mode and accessing a packet switched publicdata network through a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or a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or acircui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1999-08-02发布
2000-03-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7801—1999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制订的X,32建议1996年版本本标准是我国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用户终端进网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它是使分组式终端经公用交换网(PSTN或ISDN或CSPDN)接入PSPDN的接口依据。分组式终端使用X.25规程通过专线接入PSPDN,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业务量小,专线费用高而不太合理,而大多数分组式终端经公用交换线路,特别是经PSTN接入PSPDN较为合适。目前,我国PSTN已有较高的传输质量和最大的覆盖范围,因此,此标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分组式终端经公用交换线路接入PSPDN后,其操作方式与X.25基本相一致,在X.25基础上,本标准主要增加了以下功能(见本标准第2章):增加了拨入和拨出功能;
一为了达到使用安全和计费的目的,增加了对DTE和DCE的识别功能;一增加了半双工操作功能,从而既可使用全双工又可选用半双工操作。为了实现不同的识别方法,本标准第3章对DTE业务进行了描述,规定了非识别型DTE业务、识别型DTE业务和用户指定型DTE业务。本标准第4章、第5章和第6、第7章分别对DTE/DCE接口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分组层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描述。
根据审定会上专家的意见,在本标准中对某些专用名词的含义作了规定,如:identity
identification
identifiedDTEService
non-identifiedDTEService
Costomized DTE Service
questioningparty
识别、标识
识别型DTE业务
非识别型DTE业务
用户指定型DTE业务
询问方
Challenged party
被问方
本标准采用等效X.32建议,除编排形式遵照国家标准格式规定外,文本内容与X.32建议基本-致,个别地方作了一些改动:
1.X.32文本中涉及“本建议”一词改为“本标准”。2.4.3.1中作了以下改动:
-增加了“33600bit/sV.34bis,同步方式”原“其他调制解调器特性(如新研制的56kbit/s标准化调制解调器),应根据国内网络情况予以考虑”。
3.5.1.1的“注”中“使用模128序列编号的操作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改为“使用模128序列编号的操作条件与X.25建议操作条件相一致”。引用标准:
GB/T11589—1999
GB/T 11590—1999
GB/T11593—1989
公用数据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国际用户业务类别和接入种类(eqvITU-TX.1建议),
公用数据网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业务设施(eqVITU-TX.2建议);
公用数据网上同步工作的DTE和DCE之间的接口(eqVITU-TX.21建议);
GB/T17801—1999
GB/T11595—1999
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eqvITU-TX.25建议);GB/T11599—1989
ITU-T X.31建议
与同步V系列调制解调器接口的DTE在公用数据网上的用法(eqvITU-TX.21bis建议);
ISDN对分组式终端的支持;
公用数据网的编号计划:
ITU-TX.121建议
ITU-TX.300建议
为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在公用数据网之间及公用数据网和其他网之间互通的般原则。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辉。
本标准委托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解释。GB/T17801—1999
ITU-T前言
许多国家建立了提供数据业务的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从而需要制订一些标准,以利于经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CSPDN)接入PSPDN。考虑到:
a.X.1建议规定了分组式DTE的用户业务类别,X.2建议规定了公用数据网提供的用户设施,X.10建议规定了接入种类;X.21和X.21bis建议规定了DTE/DCE物理层接口特性;X.25建议规定了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式DTE和DCE之间的接口;X.31建议规定了ISDN对分组式终端设备的支持X.121建议规定了公用数据网(PDN)的国际编号计划,X.300建议规定了PDN和其他公用网之间互通的原则和安排,b.V系列建议规定了在PSTN上开放数据业务使用的调制解调器和接口特性;c.T.70建议规定了远程信息处理(Telematic)终端使用的规程和接口;T.71建议规定了半双工传输设备使用的扩展的LAPB规程(LAPX);d由于用专用电路接至PSPDN并非完全合理,而且全球性业务的可用性要求有公用交换网作为后备网络,因此,有必要通过PSTN或ISDN或CSPDN接入PSPDN;但是,在本标准中涉及的接入类型不可能使用永久性虚电路;
e.某些主管部门已经考虑了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中,例如PSPDN、PSTN、ISDN和CSPDN,提供远程信息处理业务;
f.在使用本标准提供X.213建议规定的网络服务时,物理层、链路层和分组层分别对应于X.200建议规定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因此,本标准规定了通过PSTN或ISDN电路交换承载业务或CSPDN接入PSPDN的分组式DTE的功能和规程。
注:符合I系列建议规定的分组式终端(TE1或TE2)可以通过ISDN电路交换承载业务接入PSPDN。在这种情况下,在B信道中关于第2层和第3层的功能和规程均按本标准的规定。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Interface between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DTE) and data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DCE) for terminals operatingin the packet mode and accessing a packet switched publicdata network through a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or a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or acircui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1范围
GB/T17801—1999
eqvITU-Tx.32:1996
本标准为X.1建议中定义的分组式用户业务的DTE规定了DTE/DCE接口功能和规程,以便使这种DTE经公用交换网接入PSPDN。在本标准中,公用交换网(PSN)是指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或提供电路交换承载业务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CSPDN)。注:透明电路连接的ISDN接口技术要求在X.31建议中予以说明。在本标准中,只考虑通过ISDN接入PSPDN业务的DTE功能。
在PSTN的情况下,X.32的DTE/DCE接口与DTE和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接口相一致,在ISDN的下,X.32接口与R参考点相同(见图1);在CSPDN的情况下,X.32DTE/DCE接口与X.21或X.21bis接口一致。不管主管部门是否提供DCE,也不考虑该接口物理上的实现方式(例如DTE和DCE是否安装在同一个机壳内),此规定均适用,无论哪种情况,PSN只涉及:a)建立交换接入通路;
b)提供传输媒体;
c)按任选方式,提供一个PSN号码,以便进行识别和寻址。主管部门可以提供下列物理层接国中的一种或多种:a)对于通过CSPDN的方式接入时,可使用4.1或4.2中描述的X.21或X.21bis建议;b)对于通过PSTN的方式接入时,可使用4.3中描述的相应V系列建议;c)对于通过ISDN的方式接入时,参看X.31建议。这些建议有关要点的正确使用方法见本标准第4章。传输设施是双工或(选用)半双工方式。本标准5.6规定了在半双工传输设施上操作的具体规程。在链路层,X.25建议的LAPB链路接入规程用于单条交换物理电路上。LAPB的格式和规程应遵照X.25建议的2.2、2.3和2.4以及本标准第5章中的附加规定。分组层的格式和规程遵照X.25建议的第3、4、5、6和第7章及本标准第6章中的附加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8-02批准2000-03-01实施
GB/T17801—1999
注:在使用TE1终端的情况下,DTE和TA的功能可以在同一个设备中实现。在这情况下,本标准涉及B信道中的第2层和第3层的操作。而S参考点规程在X.31建议中描述。图1ISDN参考点
2功能
2.1拨入和拨出的考虑
拨入操作允许分组式DTE使用PSTN或CSPDN或ISDN的接续规程接入PSPDN(见图2)。在本标准中将这种操作称作“DTE拨入”。(s1
LSPTN或
注:在ISDN的情况下,通过TA功能接入ISDN,TA功能可以在分离的设备DTE和TA情况)中实现,或者在同设备(TE1情况)中作为DTE功能实现。图2DTE拨入操作
为了执行这种操作,DTE可以使用自动或人工呼叫规程,拨出操作允许PSPDN使用PSTN或CSPDN或ISDN的接续规程连接至分组式DTE(见图3)。在本标准中将这种操作称作“PSPDN拨出”。对于PSPDN拨出操作,DTE应使用自动应答规程,但也可以使用人工应答。虚呼叫的起始与DTE拨入,PSPDN拨出操作无关,即已经进行DTE拨入或PSPDN拨出操作的DTE可以接着起始或接收虚呼叫,但要受到第3章中所述具体情况的限制。TSTSe
注:在ISDN的情况下,通过TA功能接入ISDN,TA功能可以在分隔的设备(DTE和TA情况)中实现,或者在同设备(TE1情况)中作为DTE功能实现。图3PSPDN拨出操作
2.2识别
2.2.1DTE身份
当DTE经PSN(DTE拨入)接入PSPDN,或当PSPDN经PSN(PSPDN拨出)连接DTE时,有可能需要DTE向DCE给出标识。
DTE“身份”是用于查找DTE的一种手段。DTE身份可以由DTE和主管部门之间显式地商定一致使用,或者由主管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组织机构或行政当局通过协定隐式地接受使用。DTE身份可以由不同的要素组成,例如编号计划中的号码、DTE业务和权限的标识,有效日期和时间间隔,以及用于鉴别所使用的公开密钥等。
通过DTE拨入或PSPDN拨出的接入方式,某个DTE所获得的业务性能取决于PSPDN对每一特定交换接入连接或虚呼叫是否考虑对该DTE进行识别。一经识别了DTE,则PSPDN就有办法使DTE2
GB/T17801—1999
支付费用,即由该DTE或某方支付账单的费用。为了对DTE进行识别,有两方面要求:a)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对DTE在管理上进行登记;一由PSPDN直接安排(即显式商定);一在PSPDN和某个PSN或另一个管理机构之间的事先安排,而DTE与那个管理机构之间要直接安排(非显式商定)。
b)在交换接入连接期间使用2.4中所描述的方法之一使DTE身份能被DCE识别。由于某些主管部门是通过PSTN、ISDN或CSPDN收费的,因此,即使不进行识别,DTE也可能要承担费用。
总之,DTE识别是用来进行计费和记帐。除此基本功能外,可选用DTE识别达到下属两种目的或其中之—:
a)使PSPDN能将主叫DTE的地址提供给被叫DTE,或b)使DTE能获得一种与提供给未确立身份的DTE不同的业务(见2.3)。2.2.2DCE身份
当网络支持PSPDN拨出接至DTE时,可能要求网络(即DCE)向DTE给出标识。在DTE拨入连接的情况下,虽然DTE(例如,发起交换接入连接的DTE)可能已经知道DCE的身份,但DTE仍可要求对网络进行识别。DCE向DTE给出的标识可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a)使DTE能够选择适应于那个网络的特定的有关安全信息(例如,密钥、口令等),以便同DCE交换信息;
b)使DTE能够选择适用于那个网络的不同参数、规程或轮廓,c)使DTE能够确定交换连接是哪个PSPDN建立的,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选用闭合用户群设施,如果可以使用,并传送PSPDN提供的相应主叫DTE地址的操作。对于每一DTE拨入或PSPDN拨出的接入方式,DCE可通过成功地实现2.5中描述的DCE识别方法之一来确定其身份。DCE身份包括网络的数据网识别码(DNIC)和可选用的DTE轮廓指示符(见3.1.11),但是由PSN提供身份的情况除外(见2.5.1.1),在后一种情况下,身份是PSN编号计划中的一个号码。
2.3业务
对于某个特定DTE提供的交换接入业务取决于:a)PSPDN;
b)DTE识别使用与否,
c)DTE可以使用和选择的DTE业务。本标准规定了三种DTE业务类型(见2.3.3)。其中第一种(非识别型)与特定的DTE身份无关,第二种(识别型)可以与特定的DTE身份有关或无关,第三种(用户指定型)与特定的DTE身份有关,以便提供某些用户指定的业务。
根据是否有一个由网络分配的号码来进一步区分DTE业务类型,该号码可用以在呼叫建立分组的地址字段中表示DTE身份。这号码称为“DTE地址”,其规定见3.1.3。2.3.1业务属性
“属性”是规定用来描述交换接入业务的各种特性。但是,属性的值不必包括通过租用电路接入PSPDN时用户所提供的全部能力。这些属性是:a)DTE身份
b)DTE识别方法,
c)DTE地址;
d)登记的地址;
e)登记的PSN号码;
f)X.25预约集;
g)逻辑信道分配;
h)PSPDN拨出的可用性;
i)拨出连接类型;
j)X.32任选用户设施;
k)DCE身份的表示,和
1)数据链路层地址分配。
GB/T17801—1999
对于每种DTE业务,可以提供或不提供各种属性;如果提供,则属性为下列二者之一:a)由网络规定的默认值(网络默认);b)用户从网络提供的一组数值中选择的一个值(用户可选)。注1:网络可以对属性规定一个默认值。DTE轮廓是为特定的DTE身份选择的一组网络默认值和用户可选属性值。注2:在某些网络中DTE轮廊储存在PSTN中。某些网络可以允许一个用户安排多于一个DTE轮廊,以满足交换接入业务的不同要求。每个DTE轮廓是独立的。“DTE轮廓指示符”用以区分多个DTE轮廓。2.3.2DTE业务
某些网络可以向无标识的DTE(即对DCE不提供标识的DTE)提供业务。某些网络可以向标识的DTE提供业务,即通过2.4规定的方法之一,把隐式的或显式的DTE身份提供给DCE。根据不同使用情况定义不同类型的业务,网络可以提供一种或多种这样的业务。在本标准中定义的三种类型的业务称为DTE业务。其中一种是对无标识的DTE提供的业务。其他两种是对标识的DTE提供的业务。这三种DTE业务是:a)非识别型,
b)识别型;
c)用户指定型(customized)。2.3.2.1对无标识DTE提供的业务对无标识的DTE提供的业务称为非识别型DTE业务,其详细说明见3.3。这种DTE业务可以由DTE拨入,PSPDN拨出操作或这两种操作来提供。对于使用单逻辑信道的PSPDN拨出的操作,交换接入通路的持续时间相当于虚呼叫的持续时间。即是在虚呼叫释放过程结束时,DCE就起始断开交换接入通路所需规程。对于使用多逻辑信道的PSPDN拨出的操作,考虑到其T14定时器的值(见7.5),在上一虚呼叫清除过程结束时,DCE就起始断开交换接入通路所需规程。注:在网络提供PSPDN拨出至无标识DTE多逻辑信道任选能力的情况下,该业务等效于在3.1.4.2所描述的登记地址业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DTE和网络不要求为使用登记地址建立协定。对于DTE拨入的操作(和使用多逻辑信道的PSPDN拨出),即使在没有任何虚呼叫的情况下,交换接入通路在一段时间(T14)内不能断开。这就允许用户有一段重新建立虚呼叫的时间(见7.5规定)。对于DTE拨入的操作,PSPDN可以限制试图重新建立虚呼叫而不成功的次数。当DTE使用非识别型DTE业务时,a)它不需要使用任何任选的规程;b)它能够与不同的网络一起工作而无需同任何网络预约(即不必进行管理登记和/或分配任何PSPDN身份);
c)不准许作为主叫计费呼叫或接收反向计费呼叫(即由网络设置阻止本地计费设施)。因此能使主管部门保证收费。但是,某些主管部门可以允许非标识的DTE免费呼叫,或者可以使用其他收费方法4
GB/T17801—1999
(例如,通过PSTN、ISDN或CSPDN收费)。2.3.2.2对标识的DTE提供的业务对标识的DTE提供的业务提供了一组与非识别型DTE业务不同的和/或更强的能力/设施。特别是那些只允许对标识的DTE收费的网络、DTE能够进行:a)主叫DTE承担费用的呼叫,和/或b)接收反向计费的呼叫。
2.3.2.2.1识别型DTE业务
PSPDN按以下规定提供识别型DTE业务:a)未经主管部门显式同意的DTE身份,或者主管部门已显式同意的DTE身份的情况下,主管部门对某些DTE分配登记的地址,是由网络选择决定的。b)其他属性值是由网络按3.4规定设定的。识别型DTE业务的作用是对该DTE要计费,但它在其他方面与非识别型DTE业务相似。注意,使用网络用户识别(NUI预约设施,能提供一个用于计费的DTE身份,它与NUI取代设施一起时,对特定虚呼叫,可以取代X.25预约设施的默认集。但是,在使用NUI取代设施的特性时,只有在交换接入的DTE进行呼叫请求时,才能完成设施的取代,而对于交换接入DTE进行入呼叫时,就不能完成这种取代。
这种识别型DTE业务可以提供DTE拨入操作、PSPDN拨出操作或两者。2.3.2.2.2用户指定型DTE业务
PSPDN可以提供用户指定型DTE业务,在提供的这种业务中,DTE身份已与主管部门显式商定一致,登记的地址作了分配,而其他属性是由DTE已使用的用户指定的轮廓设定的。该轮廓是按照3.5中给出的技术条件允许的及网络支持能力取得的。这种DTE能够进行计费,它有一个向PSPDN登记的X.121地址,而且网络对该DTE提供在许多方面满足其要求的业务。这种DTE业务可以提供拨入或拨出操作或者同时提供这两种操作。2.4DTE识别方法
本标准提供三种不同的对DTE识别的方法,这些方法是:a)由公用交换网络提供的识别;b)使用链路层交换识别(XID)规程进行的识别;c)使用呼叫建立分组中的网络用户识别(NUI)选择设施进行的识别。注:临时过渡期间,在国内可考虑使用呼叫请求分组中的主叫地址字段来支持DTE识别方法,但应记住,使用主叫地址字段来传送标识,同使用这个字段进行寻址会产生矛盾,如果同时使用二者,就会发生问题。网络可以与DTE业务一起提供这些方法的任何一种、全部或不提供这些方法(见2.7)。某些网络可以使用上述b)和c)中的机制提供不同于DTE识别的或除DTE识别以外的其他功能。在下列时间或其中任一时间,通过一种识别规程便能使网络知道DTE身份:a)在任一虚呼叫建立之前(见2.4.1),或b)在每次进行虚呼叫时(见2.4.2)。重要的是,在DTE识别规程中能够取得适当的保护等级,这样,主管部门和用户就可以防止错误的DTE识别。因此,识别规程包括核对和/或鉴别DTE标识正确无误的能力。XID方法要遵照2.9和7.1中规定的识别协议”,该协议用以传送DCE接收DTE身份所必需的信息,对身份核对到正确鉴别的程度,并在识别规程完成后进行报告。在识别协议中规定两级安全措施。由公用交换网和X.25NUI选择设施提供的识别不使用显式的识别协议。但是,DTE接收到呼叫接通分组隐含看鉴别成功的含义。在使用识别协议进行DTE识别的同时,用该协议也可以达到DCE的识别,但要作为该协议的一次单独调用来执行。
网络可以选择提供“安全拨回”作为鉴别DTE身份的附加手段。按照7.2规定的安全拨回,在虚呼5
GB/T17801—1999
叫建立之前,把DTE拨入,PSPDN拨出和DTE识别结合起来,用物理位置作为DTE鉴别的基础。2.4.1在虚呼叫建立前的识别
有两种方法DCE可以在任何虚呼叫建立前确定DTE的身份。这些方法将在下面两条中说明。这两种方法均能用于DTE拨入和PSPDN拨出的操作。在虚呼叫建立前识别的DTE业务可以是识别型DTE业务或用户指定型DTE业务。如果所得到的业务为用户指定型DTE业务,并且包括链路层选项和系统参数的用户指定数值,则DTE识别必须在链路层进行(见2.4.1.2),或者必须由公用交换网提供(见2.4.1.1)。使用虚呼叫建立前的任何一种方法确定的DTE标识,即使在没有任何虚呼叫时,仍然有效。2.4.1.1由公用交换网提供身份
在DTE拨入操作的情况下,在PSN连接建立阶段,DTE身份可以由公用交换网(即PSTN、ISDN或CSPDN)提供给PSPDN。
注1:在2.2.1中所述管理部门的安排,对于PSPDN使用主叫线路识别作为DTE身份是必需的。DTE是PSTN、ISDN或CSPDN网络的一个用户,因此可以使用PSTN号码、ISDN号码或CSPDN号码(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一些附加管理信息),并将它们送给PSPDN。在PSPDN拨出的情况下,为了实现PSPDN拨出操作,PSPDN使用提供给PSN的信息作为DTE标识。
注2:在进行PSPDN拨出操作的情况下,即使在PSN不提供主叫线路识别时,也可以使用这种识别方法。在PSN提供识别信息时,DTE不需要使用任何任选的用户规程来进行DTE识别。在交换接入通路被断开之前,用这方法确定的DTE识别继续有效。注3:虽然对于不识别DTE或通过“由公用交换网提供的”识别DTE的操作要求是相同的,但是使用这些方法的DTE可以得到的能力/设施可能变化很大。这可以使一般的DTE操作,尤其是在反向计费方面产生差别。具体地说,在非识别型DTE业务和识别型DTE业务或用户指定型DTE业务方面存在差异。2.4.1.2使用链路层XID规程提供身份正如第5章和第7章所述,可以由链路层规程提供DTE识别,这种DTE识别是在逻辑链路建立之前(X.25建议断开阶段)在DTE和DCE之间交换XID帧为基础的。网络可以按任选的方式提供这种规程,这部分取决于网络是否提供该规程任选顿的情况。当网络提供时,DTE可任意选用这种识别规程。这种方法使用的XID顿也可以用于其他的链路层功能。通过这种方法确定的DTE识别一直保持到交换接入通路被断开或链路层已脱离信息传送阶段而进入断开阶段。
2.4.2使用网络用户识别设施进行的每次虚呼叫识别使用网络用户识别选择设施的方法,能够在每次虚呼叫时确定DTE身份。通过使用任选的NUI选择设施,在呼叫请求分组的设施字段中提供DTE的识别。在接受呼叫分组的设施字段中使用NUI能够进行帐单(如分目帐单)的修改,而对该DTE使用的DTE轮廓没有影响。网络可以按任选方式提供这种规程。这部分取决于网络是否提供该规程使用的任选的NUI选择设施。在网络提供此任选的NUI选择设施时,DTE可选用这种识别规程。用这种方法建立的识别与虚呼叫建立同时完成,而且在虚呼叫清除之前一直保持有效。当使用了在虚呼叫建立前的识别方法时,也可以使用NUI选择设施。在这情况下,DTE使用呼叫请求分组中的NUI选择设施获得业务,在6.2有关NUI选择设施的操作中作了详细说明。DTE使用NUI方法获得的业务为识别型DTE业务。在虚呼叫结束时:a)如果在虚呼叫建立前未完成DTE识别,则再一次使用逻辑信道进行非识别呼叫或通过NUI的DTE识别呼叫,或者
b)如果在虚呼叫建立前已经完成DTE识别,则DTE业务在虚呼叫建立前DTE身份已经启用的6
条件下,可再一次使用逻辑信道。2.5DCE识别方法
GB/T17801—1999
本标准提供两种不同的DCE识别方法。这些方法是:a)由公用交换网提供的识别;
b)使用链路层XID规程进行的识别。当网络提供DTE拨入和/或PSPDN拨出接入方式时,网络不必对DTE提供DCE识别。不管对于DTE识别使用什么方法,某些网络对DTE可以不提供DCE识别。但是,对于使用某一选用识别规程对DTE提供DCE识别的网络,DTE可能不使用那个选用识别规程。因此,它可能不认识DCE标识。此外,在DTE拨入操作时,不要求网络提供DCE识别。在识别规程中需要提供适当等级的保持,以便使主管部门和用户能够避免不准确的DCE识别。因此,识别规程包含鉴别和核对DCE身份的功能。DCE识别的XID方法遵照2.9和7.1中规定“识别协议”,该协议用以传送DTE对DCE身份进行识别所必需的信息,其中包括对身份核对到正确鉴别的程度,并在规程成功执行后进行报告。当DTE未接收到DCE标识时,DTE有责任决定是否达到足够的密级而继续操作。在使用识别协议进行DCE识别的同时,也可以使用此识别协议取得DTE的识别,但要作为该协议的一次单独调用来执行。
2.5.1在虚呼叫建立前的识别
2.5.1.1由公用交换网提供身份
在PSPDN拨出的情况下,识别DCE的PSTN号码、ISDN号码或CSPDN号码可由公用交换网提供(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提供来自PSPDN某些附加的网络管理信息)。当PSN提供识别时,不要求DCE使用X.25建议第5章、第6章或第7章中规定的任何任选的分组/顿的类型或任何任选的分组/顿的字段。2.5.1.2用链路层XID规程提供身份在链路建立之前,通过XID顿的交换,能够对DTE有选择地提供DCE的识别。提供这种信息的详细规程为2.9和7.1给出的识别协议。2.5.2每次虚呼叫进行的识别
目前在每次虚呼叫时尚未向DTE提供DCE的识别,有关这种能力的需求待定。2.6DTE拨入和PSPDN拨出的操作
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所有PSPDN都应提供DTE拨入的操作。提供PSPDN拨出的操作是任选的。2.7DTE业务要求
为了能在不使用附加规程的情况下对DTE提供交换的接入业务,遵照本标准规定的所有PSPDN都应提供非识别型DTE业务和/或支持使用PSN提供的DTE识别方法。通过PSN、网络还可以提供对DTE的连接和/或DTE的拨入,网络使用任选的某一种识别规程对DTE进行识别(见2.4.1.2和2.4.2)。2.8双工和半双工操作
如果使用CSPDN接入,则传输设施是双工的。如果使用PSTN接入,传输设施的操作是双工的,或按任选方式,某些网络也可以提供半双工操作。进行半双工操作所需的附加规程在5.6中描述。如果使用ISDN透明的电路连接,则传输设施是双工的。2.9识别协议
“识别协议”由“被问”方和“询问”方之间的交换过程组成,“被问”方提供身份,并按任选方式证明其身份。“询问”方检验和鉴别该身份。不管是主叫还是被叫的DTE和DCE,都可以是询问方、被问方或同时作为询问方和被问方。所以,识别协议单独地用于DTE识别和DCE识别,还可以同时用于两种识别。7
GB/T17801—1999
识别协议提供两级安全保护,其特性要根据每个方向需要多少操作和需要哪些要素。这种识别协议的操作细节见7.1。2.10协商值
目前,根据2.3和第3章中列出的DTE轮廓,将DCE参数置于特定的数值,链路层参数的协商待定。
某些网络可以借助于在线设施登记设施提供分组层设施协商的能力。当提供这种能力时,协商可以取DTE轮廓中建立的数值作为起点,因此协商可以取代这些数值。当NUI取代设施处于有效时,使用NUI选择设施也可以取代分组层设施。3DTE业务描述
3.1DTE业务属性
3.1.1DTE身份
DTE身份属性(当提供时)规定了DTE的身份。3.1.2DTE识别方法
DTE识别方法属性(当提供时)规定了建立DTE身份所使用的DTE识别方法(见2.4)。DTE拨入操作和PSPDN拨出操作所用的DTE识别方法是相同的,除非选择PSN提供的方法用于某一种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的识别方法可能是不同的。3.1.3DTE地址
当提供此属性时,对某个给定的DTE身份由网络分配一个DTE地址。DTE地址可以由识别方法获得并确认有效。作为网络选用的这种DTE地址可以是个PSPDN编号计划的X.121号码(见X.121建议2.3),或者是PSN编号计划的X.121格式中的一个号码。用于CSPDN的PSN编号计划的X.121格式中的号码遵照X.121建议第2.3的规定。用于PSTN和ISDN的PSN编号的X.121格式中的号码遵照X.121建议第2.2.1.3或X.121建议第2.6的规定。DTE地址可能使用的格式在X.301建议6.6中给出。3.1.3.1不提供DTE地址
在DTE拨入的情况下,当DTE进行呼叫请求时,在其相应的呼入分组中的主叫地址字段的内容为以下两者之一:
a)不完整的X.121PSN格式这意味着,按不同建议的“有效号码”的定义,主叫地址字段的内容是无效的(例如,按X.121建议E.164和E.163的规定,分配给PSN的表示DNIC的4位数字号码,形式为“0+CC的号码和形式为9+TCC的号码均为无效号码);b)PSPDN编号计划的临时号码;它对应某一特定呼叫使用的拨入端口地址。这是一个可选择使用不完整的X.121PSN格式或临时号码的网络,但是在互联网接口上只允许不完整的X.121格式。
此外,当PSN进行主叫线路识别,但在PSN和PSPDN之间没有安排使用PSN提供的号码作为DTE的识别时,以及在没有使用其他DTE识别方法时,PSPDN可以在呼入分组的主叫地址字段中含有PSN提供的号码。
3.1.3.2提供DTE地址
当标识的DTE进行呼叫请求时,给予被叫DTE的入呼叫分组中的主叫DTE地址字段的内容为DTE地址。这种方式即使在使用临时位置设施改变了登记的PSN号码时(见7.2)也是适用的。3.1.4登记的地址
当提供此属性时,这种属性允许DCE知道PSN与DTE可能已经建立的连接。登记地址的值与DTE地址的值总是一样的。
3.1.4.1不提供登记的地址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GB/T 17801-1999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GB/T 17801-1999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GB/T 17801-1999 经公用交换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