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0次 | 2024-12-21 16:24:23
QB 1020-1991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QB 1020-1991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以下内容涉及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一、相关的检测项目:
- 1. 墨层光泽
- 2. 墨层干燥速度
- 3. 印刷密度
- 4. 滚筒传墨性能
- 5. 耐摩擦性
- 6. 印刷均匀性
二、检测方法:
不同检测项目对应有以下具体的检测方法:
- 1. 墨层光泽:采用仪器测定油墨印刷样的光泽值。
- 2. 墨层干燥速度:通过模拟印刷的干燥时间测定,实现对不同纸张适性差异的评估。
- 3. 印刷密度:使用密度计测量印刷样板的光密度值。
- 4. 滚筒传墨性能:通过模拟印刷装置评估油墨在滚筒之间的转移效果。
- 5. 耐摩擦性:采用耐摩擦测试仪测试墨层的抗摩擦性能。
- 6. 印刷均匀性:在试样上进行视觉或仪器比对,评估墨层的均匀性分布。
三、涉及的产品:
本标准中关于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主要适用于以下产品:
- 1. 各种纸张(如铜版纸、胶版纸等)
- 2. 平版印刷油墨
- 3. 胶印油墨
- 4. 纸张印刷相关辅助材料
综上所述,标准《QB 1020-1991》是针对纸张印刷适性用途的检测标准,涵盖了油墨传递性、干燥性和耐用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与要求。
QB 1020-1991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
标准号:QB 1020-1991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1-03-30
实施日期:1992-01-01
标准状态:现行
QB 1020-1991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用纸印刷性测试标准油墨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印刷纸的油墨吸收性、印刷表面强度以及印刷光泽度用的标准油墨。QB1020-1991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QB1020-1991
QB 1020-1991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的部分内容
1生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用纸印别适性测试标雅油墨的战术规范。QB1020-91
本标适用于测定印制纸的润器骏收性、印刷表面驱度以及印刷光泽度旧的标准油,2引用标准
GB12911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测定法GE8941.3纸和纸板光泽度测定法75\角测定达CB10341纸张印刷表面强度测定法(动法)GB10739纸浆、纸和纸板试拌处班和试验标准大气GBT12033纸和纸板印刷光泽度印样的制备3产品分类
3,1测定绒张油墨吸收性用的标吸收性油墨。3.2测定纸张印删表谢强度用的标准拉毛油,包括凸粘度和低粘度种规格,3.3测定纸张印刷光泽度用的标准亮光油。4技术要求
标准吸收性油墨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现定。4.2标准拉毛油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衰2定。4,3标亮光油睾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3规定。表1
指标名称
流动性
粘性(32℃)
细度不天丁
量迹Y值(与标样比)
mm/25c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1-03-30批准—186
浅灰色,近标样
1991—12—01实施
5试验方法
拉毛效梁
(与标梯比)
流动性
QB 1020--91
低粘度
浅绿近标样
不天于
粘性(32℃)
不大于
即刷光效果
不大于
(与标样比)
5. 1 颤色接阴录A的规定检测。5.2细度按附录 H的规定测
5.3流动性按附录C的规定检测。5, 4粘度按附录D的规定检测。
5.5粘性按附录E的规定检测。
30 35
中粘度
棕黄近标择
150~380
75 ~80
熟色近标样
mm/25g
32 ± 2
5.6量迹Y值按GB12911的规定进行测定。标样系指授权实验室标定认可的标滩吸收性油墨。对比试验用的纸样应选用质量均匀的非涂布印刷纸,胶版印刷涂布纸和铸涂纸三种样品。以三种纸样的恶样与标样的翼最大Y值之差表示结果。5:7相对拉毛效果按CB10341规定进行测定。标样系指授权实验室标定认可的拉毛油。对比试验用的纸样成选用所量均勾的非涂和印纸,胶版印刷涂布纸和铸涂纸三种样品。以三种纸样的拉毛油样与标样的最大拉毛逃虚之荒相对丁标样最大拉毛速度的百分数表示结果。5,8印刷光泽效果按GB/T12033以及GB8941.3的规定迹行测定。标样系指授权实验室标定认可的标准亮光洲梁。对比试验用的纸样应选用所量均句的胶版印刷涤布纸和铸途纸两,以两利纸样克光汕墨样与标祥的最大印樹光释度之差丧示结果。- 187 -
6检验规则
QB1020--91
6,1以一次投料加工的产品为-批。收货单位收货时可按本标准进行抽样检验。6.2样本单位为支或盒。每批抽样数量不少于2个。接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后,如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再加倍数量抽样复验。如复验仍不含格,山生产厂负遗处理。标志、包装、运输、存
7.1各种油墨分别使用铁盒、塑料瓶、锌皮软管等容器。7.2各种包装油墨的数量如下:
标准吸收性油用塑料盒包装,每盒200g,盒上标有批修正系数R值。标拉毛油用锌皮软管包装,每支90g。每支附一份粘度一一温度曲线图。标雄亮光油翠用铁盒包装,每盒500g。7.3铁盒、塑料盒、锌皮软管外部必须附有商标,注明生产」名、监制单位名称、产品名称、编号、批号、挣重、生产日期、贮存期等。7.4铁盒、製料盒、锌皮软管分别接规定数量装人纸箱内。7,5纸箱外用塑料腰打井字型,箱外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编号、数、生产百期以及防雨、防火、不得倒置等标志。7,6运输时应使用有篷和洁净的运输工具,装卸时严禁抛郑、摔、墩。7.7产品必须放在下燥通风处,防止受潮,远离热源。了,8产品贮存期为兰年。
A1检验原理
QB 1020—91
附录A
油墨颜色测定法
(补充件)
将受试验油墨样品与标谁梓品,以并列刮样法逊行对比,检视油墨颜色是否符合质量标崔。
A2工具及材料
调墨力。
A2.2刮墨刀。
A2.3玻璃纸。
A2.4玻璃板。
A2.5印有黑横条之标准胶
版印刷纸。
检验方法
1一标谁胶版刷纸,
2一试样?2标样;
4一标样与试样厚冠层
5 黑色蛋条
图A油墨颜色刮样围
A31用小调量刀取标准样及试样各少许,分别置于玻璃板上将其调勾,然后用小调暴力取标准样少最涂于胶版印刷纸的左上边,取试样少量涂于右上边,两者应相而不相连。A3.2用刮器刀自上而下用力将油辈在胶版卵刷纸上刮成薄层,刮至长度3~5cm后,将利刀渐渐放平,即与纸张所成角度变小,同时减小压力,使油墅在纸上涂成较厚的暴层。A3,3检视试样与标样的底色、面色及墨色之差别。A4注意事项
A4,1刮在纸上的油累薄层称而色,刮样下部之油墨厚悬称墨色,刮在纸上的油墨薄层对光从纸面透视称为底色。
A4.2胶版印刷纸.上的黑色横条是检视油墨遮盖力的。A4.3检视面色,墨色及光译可在35~45角度条件下进行,检视底色可将刮样对光透视。A4.4测试后用玻璃纸把刮样下部之油墨厚层复盖上,以使保存。-— 18件 --
WA.B1检验原理
油墨经稀释后,以刮板细度计
测定其颗粒研细程度及分散状况称为该油髪的细度,以μ表示之。B2工及材料
QB1020—91
附录B
油墨细魔测定法
(补充件)
B2.10,5~50μm例板细度计(每刻度为2,5um)。B2.2i
调刀。
放大镜。
细度低于10μm六号油,
玻璃板。
注射器(刻度0.1m1)或滴定管(每滴0.02ml)。
吸墨管(刻度门。1ml)。
B3检验方法
B3,1用吸墨管量取受试油量0.5ml。日3.2根据流动度的大小用注射器或滴定管加6号油进行稀。
1一有μm刻鹿的凹摘2一刮刀
8一刮万与刮板垂直90°操作
图B刮板细度
范围:流动度在24mm以下加18滴(或以每滴0.02ml计加人0。3ml)。25~35mm加14滴(或0.28ml);
36~45mm加10滴(或0.20ml):
16mm以上不加泄。
B3,3以调墨刀挑取已稀释好的油量置十细度计叫槽深处50gm处,将刀垂直横置子细度计凹槽油墨上处,刮可保持循直,双手轻轻地自上们下刮至零点停止,使油墨充满细度计全邯槽。
B3,4刮好后:款即将细度计表面以30度角斜对光源,用5至10倍放大镜检视颗粒密集点数值。(在一个刻度范内超过15个颗粒算上一刻度值,不超过15个颗粒算下一刻度数值)。B4注意享项
B4,1油墨稀释卅分两次加油必须轻轻调勾,不能用力研磨。防止灰尘飞人。 190 —
QB 7020—91
B4,2双手横执副刀时,用力不置过猛,勿使偏重一侧84.3油墨细度检验需要重复二至三次,取平均值,如果相差一刻度应重试。84,4吸管与细度计用后,必须用软布或棉纱撑净,附录C
油墨流动性测定法
(补充件)
检验原理
以一定体积的油墨罩于两块平行的圆玻璃片中央,加一定压力在一定湿度下经一定时间后,所扩展成圆柱体的直径称谓涵墨流动度,以位表示之C2工具及材料
C2.1流动度测定议一套(200含重砖码:个,重50%直径65~70Tmm的圆玻璃片两块,金属盾定盘一个)。
c2,2吸墨管(刻度0.1m)
C2.3调墨刀。
C2.4 透明量度尺。
玻璃板。
低温恒溢箱。
定时钟。
C3检验方法
崩调刀取少油墨,置汁坡璃板
1→码12油墨,3、4—两玻璃用,5一金属固定岛
陶C流动性測定仪
上,调动1次,(往返为一次),以吸裂管吸取0,1m油聚,(注意吸墨时不要火有空气)并将管四周余墨用调刀刮去,保持油墨与管口水乎。C3.2把吸翌管内油影挤,用调聚刀削去。滴在周定在金属固定盘内的圆玻璃片中心。并用调墨刀将吸墨管心的余累仔纠刮净,抹于另一块玻璃片中心,C3.3将.上圆破璃片放在固金属盘的下圆玻璃片上,使两中心有繁部分相接,立即压上族码,温度在(25±1)C。
c3,4历时15min,移础码:以透期慰度尺测是点径两次取平购值,若两次载值相差2mm以上应重做。
C4注意事项
C4,1固定金属盘必须放在水乎的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圆玻璃移动,会使墨压后形 191-
成椭网形,数值不准。
QB 1020—91
C4,2吸管每次用后,用洗涤软布擦净,防止油墨干结于管内而损坏吸量管。附录D
油墨粘性测定法
(补充件)
D1检验原理
油墨粘性是油粘性仪测定的。油在旋转的情况下,测定阻止油墨层分离或被扯的阻力,这个阻力是油的粘性产生的,仪器只给出这个力的相对大小,故没有单莅,以数宇表示。
D2工具及材料
油墨粘性仪。
D2.2金属吸墨器。
D2,3调墨力。
D2.4计时钟。
D2.5汽。
D3检验方法
D3.T将仪器置丁稳固的工作台.上,调节水平调整螺璇10,使水平仪9处于水平位置。D3.2将匀墨轴的两个油盅注人机油润滑。D3.3通人电流,开启恒温水辫开关(事先加热水调节好温度,保温,不宜加湿,防止电热损环)使红绿灯同时发宽,红灯充时装示电热工作,升温至32℃(温度的调节是用值温水浴器盖.上的螺丝调节器进行的)并保持32℃。D3.4将变速杆7置于低速做置。(一般是中问孔内)拾起手把4使合成胶辊2搁于金属辊1上,将有3632g重的墨辊压干金属辊1.卜开启马达开关。使各辑的温度均衡在32℃。D3.5将游标14置于标尺15\0”的位置上,移动制动杆11观察标尺15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则可调节左边后面连结金属辑」上的平衡螺丝,标尺15处于平衡状态,为第乎衡(即议器平衡),先关制动杆11再关闲开关。D3.B在吸墨器12内灌满油墨,然后将油墨均勾抹于个成胶辊2J,用手旋转马达轴,使辑了旋转30=后斤始测定数据率608内测定完,测定其体步骤是先松开制动杆11,移动油标14,使标尺15处于平行状态,游标所处位置的数字,即为此墨的粘性,先关动杆,再关闲并关。
D3.7如果想測中速或高速数据,则可将变杆7放于该速的孔哦内即可。— 192 -
D4注意事项
QB1020—91
将齿轮组箱内转动到轻松易动位置后,方可开动电钮。D4.1
D4.2油墨务必用吸器轻轻均匀涂于胶辊1。D4.3测定完应迅速将两个胶辑移离铜辑。D4.4勾煜辊的两端油盅应经常注油润潜。试验环境应符合GB10739的规定。04.5
1—念属辐,2一合成胶辑,一勾墨胶辑,4-手把,一支柱,6一电动机,了一变迷杆,8一液面计,8—水平仪,10—水平调整螺,11—制动杆12--吸墨器;13—胶皮管,14—游标,16标尺,16—杠杆;17齿轮纽箱18—弹簧,19—金倒摆,20—连杆油墨书性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录E
油墨粘度测定方法
(补充件)
检验原理
物料在外力作用下的位移,分\间发生廉擦,对其所表现的抵抗性称为粘度,以卫a*“表示。193
E2工具及材料
QB1020—91
内简旋转式同轴圆简施转粘度计。E2.2
测定范围:1~1000Pa.s。
恒温器。
汽油。
E2.5棉纱。
检验方法
恒温。
首先按试验所需的温度调节恒温器使之E3.2用右手将试样慢慢地注人容器中。E3.3先开动仪器,拨动调节器,使指针指向零点。再停止仪器,根据表1规定挂上适当的铜质施转锤。再以左手人姆指从右向左搓动起动齿轮:使传动系统运转,经15min待指针稳定某一点时,记录所指数据,进行换算E4注意事项
E4.1在清洗仪器的各部件时允许用纸卷和质定木条。
E4.2测定粘度所用旋转锤型号及计算方法见表1
粘度范围Pa.9
0.001~0.1
1~1000
附加说明:
吃用旋转锤
小型加变迷器
1一指针,2~刻度盘8一零点调节,4一起动齿轮;5一温度计,6一保温夹套,7—底座;8一适水管
图E粘度计
计算公式
指针数据×1
指针缴据×10
指针据数×100
指针数据×10GD
本标准中中华人民具和国轻工业部造纸工业司提用本标准出全国造纸标准化中心归门。本标准内大津油墨广和天津造纸研究所负贵起罩。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蕊张景彦侯维玲张锡庭周梅沙济洪。
现行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 1020-1991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 1020-1991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 1020-1991 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