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QB/T 1924-1993 菜刀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26次  |  2024-12-23 14:05:39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QB/T 1924-1993 菜刀》标准中涉及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检测项目 1. **外观质量**:检查菜刀的外观是否有缺陷,如裂纹、锈蚀等。 2. **尺寸偏差**:测量菜刀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硬度**:检测刀刃的硬度,以确保其耐用性。 4. **锋利度**:评估刀刃的锋利程度,通常通过切割测试来进行。 5. **耐腐蚀性**:测试菜刀在特定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6. **机械性能**:包括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等。 ### 检测方法 - **目测法**:用于外观质量的检查。 - **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用于尺寸偏差的测量。 - **硬度计**:用于检测刀刃的硬度。 - **切割测试**:用于评估锋利度,通常使用标准材料进行切割。 - **盐雾试验**:用于测试耐腐蚀性。 - **力学试验机**:用于检测机械性能。 ### 涉及产品 - 各类菜刀,包括厨用刀、砍刀、削皮刀等。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了菜刀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具体的检测细节和标准要求可以在标准文本中找到。

QB/T 1924-1993 菜刀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菜刀

标准号:QB/T 1924-1993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4-01-06

实施日期:1994-08-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1924-1993 菜刀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菜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菜刀。QB/T1924-1993菜刀QB/T1924-1993

QB/T 1924-1993 菜刀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 1924---1993

本标准规定了菜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菜刀。

2引用标准

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3产品分类

3.1产品型式按各自企业的情况或地方特色以及特殊要求而定。3.2产品主要部位名称如图。

刀身长

刀箍刀柄

3产品的规格按刀身长度(最长部位)不同分为1#~8*,A、B两类,其规格尺寸见表1。3. 3

220±2

215±2

210±2

205±2

200±2

195±2

190±2

185±2

180±2

175±2

3.4材料应符合表2的规定或采用能达到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其他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4-01-06批准6

170±2

165±2

160±2

155±2

150±2

145±2

1994-08-01实施

刀箍、垫圈

4技术要求

4.1锋利度

碳素复合钢

QB/T 1924

碳素不锈复合钢

B1,B2等普通低碳钢

60.65.65Mn

不锈钢OCr18Ni9

0Cr13 0Cr17 等

金属或非金属无毒材料

防腐性能材料或经防腐处理的材料锰

锋利度值不大于40N,耐用度值不大于15N(刃口锋利,竖看成一黑线,无白口)。4.2硬度要求见表3。刃部淬火宽度不小于20mm。表3

刃部材料

不锈钢类

碳素钢类

4.3金相组织

≥HRC50

≥HRC52

3Cr13、4Cr13等

马氏体型不锈钢

同把硬度差

≤HRC4

4.3.1刃部材料是碳素钢的,其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不大于4级。4.3.2刃部材料是不锈钢的,其金相组织为隐针状回火马氏体十细针状回火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十少量残余奥氏体(允许有贝氏体)。4.4复合钢类菜刀刃部不准有偏钢,显钢宽度不小于0.5mm,不得有过烧、断口、夹灰等缺陷。4.5粗糙度

4.5.1刀身主体为碳素钢的其粗糙度为R3.2um。4.5.2刀身主体为不锈钢的其粗糙度为R.1.6um。4.6刀身平直并对称,特殊设计要求的除外。4.7刀体上10mm以下的抛磨粗丝和黑丝累计长度不超过50mm,1mm2以下的麻点不超过5处。4.8刀柄、刀箍、垫圈

4.8.1刀柄端部承受80N的径向拉力后无松动,无变形。刀箍、垫圈应装配紧密、牢固、端正。4.8.2

金属柄与刀体焊接处不得有气孔、砂眼,不得漏水,焊接应平整光滑。塑料刀柄经耐温试验后无松动、变形。4.8.3

4.9商标应清晰端正。

4.10菜刀质量分等规定见附录A(补充件)。5试验方法

5.1产品规格尺寸用通用量具检测。5.2锋利度:用莱刀锋利度测试仪检测,在刃部前后三分之一处各测一点。5.3硬度试验:用硬度计在离刃口线5~8mm内分前、中、后各测一点。5.4金相组织用金相显微镜(500×)检测,观察部位在刃长的中部横截面上,距刃口3~10mm处。438

QB/T1924--1993

5.5淬火宽度和显钢、偏钢试验:分别在刀头端部和根部的刃口处涂上5%硝酸水溶液观察其色泽,用目测、尺量。

5.6粗糙度试验:用粗糙度测定仪测定或用粗糙度样块对照。以仪器测定作为仲裁方法。5.7粗丝、黑丝、麻点用样板或尺量测定。5.8刀柄强度试验:以刀箍为支点,背为底面,在刀柄尾端10mm处采用挂重法。5.9塑料刀柄的耐温试验:塑料刀柄在100℃水中浸15min。5.10其他技术要求用目测手感检验。6检验规则

6.1产品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6.2产品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1出厂检验

按GB/T2828规定执行,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其检查项目、不合格分类、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本标准所属章、条

检查项目

锋利度

粗糙度

平直性

刀身外观

型式检验

6. 2. 2. 1

不合格分类

技术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般应进行型式检验。试验方法

检查水平孔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年不少于一次;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合格质量水平(AQL)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2型式检验按GB/T2829规定执行,采用判别水平1的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6. 2.2.2

品数计算,样本大小均为n一5,其检查项目、不合格分类、不合格质量水平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本标准所属章、条

检查项目

锋利度

不合格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检查项目

淬火宽度

金相组织

显钢、偏钢

粗糙度

平直性

刀身外观

刀柄刀箍垫断

规格尺寸

QB/T 19241993

续表5

本标准所属章、条

不合格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不合格质量水平(RQIL)

6.2.2.3样本从出厂检验合格批中抽取,先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再进行型式检验。6.3经检验不合格,则应加倍进行复验,若复验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允许供需双方协商采用其他检验规则。6.4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产品上应有永久性商标。

7.2包装

7.2.1·每把刀应用纸袋或塑料袋包装,并附有产品说明及生产厂名、合格标志。包装箱上应注明:

产品名称及规格、等级;

制造厂名、厂址;

制造日期、出日期;

数量;

毛重或净重,kg;

体积:长x宽x度,cm*;

防潮标志。

出口包装另定。

7.3运输

运输时应严禁抛挪、雨淋、受潮。7.4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仓库中,产品应距地面150mm以上。在周围无酸、碱或其他腐蚀性气体的情况下,产品从出厂日期起防锈期为6个月。440

A1合格品

QB/T1924--1993

附录A

菜刀分等规定

(补充件)

凡符合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的为合格品。A2优等品、一等品

优等品与一等品符合下表的规定,未列的其他要求应符合合格品的规定。序号

技术要求

刃口硬度

粗髓度R

锋利度

附加说明:

不锈钢类

碳素钢类

同把硬度差

不锈钢类,μm

碳素钢类,m

锋利度值,N

耐用度值,N

不锈钢类

碳素钢类

≥HRC 52

≥HRC 54

HRC 3 

不得有粗丝、黑丝,麻点不超过3处32

同4.3.2条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等

≥HRC

不得有粗丝、黑丝,麻点不超过4处36

同4.3.2条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杭州张小泉剪刀厂负责起草,由北京制刀厂、广东江门三桁瓦刀厂、齐齐哈尔制刀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赵凤、韦燕、茹金成、徐景华、赵为善、雷梓旋、王英华。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部标准SG184-1980《菜刀》作废。441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QB/T 1924-1993 菜刀》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QB/T 1924-1993 菜刀》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QB/T 1924-1993 菜刀》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